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idence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ourniquet pain 被引量:3
1
作者 Krithika Kamath Surendra Umesh Kamath Purnachandra Tejaswi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21年第5期291-294,共4页
Purpose:The use of tourniquet in orthopedic surgery facilitates operation by establishing a bloodless surgical field.However,man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the use of tourniquets have been reported.Tourniquet pain is th... Purpose:The use of tourniquet in orthopedic surgery facilitates operation by establishing a bloodless surgical field.However,man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the use of tourniquets have been reported.Tourniquet pain is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This study aimed to find the actual incidence of pain associated with tourniquet use in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he various factors.Methods:It i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conducted on 132 consecutive cases.Patients aged 18-70 years with musculoskeletal problems of the forearm and leg requiring surgery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Patients with open injuries or contraindications such as diabetes mellitus,compromised circulatory states,neurological deficit,compartment syndrome and unable to give informed consent were excluded.The parameters assessed included duration of tourniquet use,tourniquet pressure,type of anesthesia,any interval release of the tourniquet and reapplication after a reperfusion period,whether upper or lower limb surgery,severity of tourniquet pain,timing of tourniquet release and complications.Chi-square and non-parametric Mann-Whitney U test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Results:In upper limb surgeries,if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less than 60 min,14(51.8%)cases experienced tourniquet pain and 13(48.1%)had no pain,and if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more than 60 min,24(60.0%)had pain and 16(40.0%)experienced no pain.In lower limb surgeries if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less than 60 min,2(7.7%)experienced pain and 24(92.3%)had no pain,and if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more than 60 min,14(35.8%)experienced pain and 25(64.8%)had no pain.Degree of tourniquet pain increases with the duration of surgery.Statistically,there was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ourniquet inflation time and tourniquet pain in both upper and lower limbs(p=0.034 and 0.024,respectively)Conclusion:Incidence of tourniquet pain wa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duration of tourniquet use and was higher in cases with regional anesthesia.Other risk factors assessed including tourniquet pressure,upper or lower limb surgery,tourniquet release time and interval had no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incidence or severity of tourniquet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less field COMPLICATIONS Orthopedic surgery pain intensity Pneumatic tourniquet tourniquet pain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膝前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邹永敢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3期1555-1557,共3页
目的:重点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发生膝前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9月周口骨科医院收治的42例膝关节炎患者资料,将完成TKA治疗后发生膝前痛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收集同时间段内在医院完成TKA治疗后无膝前痛的4... 目的:重点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发生膝前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9月周口骨科医院收治的42例膝关节炎患者资料,将完成TKA治疗后发生膝前痛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收集同时间段内在医院完成TKA治疗后无膝前痛的42例患者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并进行比较,分析可能导致TKA后发生膝前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术中使用止血带时间、假体旋转不良占比、髌下脂肪垫过多切除占比较未发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8,χ^(2)=6.604、6.039,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使用止血带时间长、假体旋转不良、髌下脂肪垫过多切除是TKA后发生膝前痛的危险因素(OR=1.438、3.511、3.100,P<0.05)。结论:TKA后发生膝前痛与术中使用止血带时间长、假体旋转不良、髌下脂肪垫过多切除等因素有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前痛 止血带 髌下脂肪垫 假体旋转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gional Blocks: Combined Femoral-Sciatic, Spinal and Epidural Blocks on the Different Side Effects of Arterial Tournique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ower Limb Orthopedic Surgeri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被引量:1
3
作者 Heba Omar Bassant Abd Elhamid +1 位作者 Ashraf Rady Shaymaa Khaled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7年第4期88-97,共10页
Background: Pneumatic arterial tourniquet is a very commonly used technique in limb surgeries to provide bloodless field to facilitate dissection and decrease blood loss. However, arterial tourniquet has many deleteri... Background: Pneumatic arterial tourniquet is a very commonly used technique in limb surgeries to provide bloodless field to facilitate dissection and decrease blood loss. However, arterial tourniquet has many deleterious effects including hemodynamic changes, serum lactate and potassium level changes and tourniquet-induced pain which sometimes can be severe and intolerable. Aim of the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gional blocks: femoral-sciatic, spinal and epidural blocks on serum lactate and potassium levels and the degree of arterial tourniquet-induced pai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ower limb orthopedic surgeries. Methods: 60 patients underwent lower limb orthopedic surgery with application of tourniquet for duration not more than 90 minutes. Patien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one of three groups (20 each) Group I had sciatic-femoral block, Group II: patients had spinal anesthesia and Group III: patients had epidural anesthesia. Intraoperative hemodynamics, changes in serum potassium and lactate levels and tourniquet pain after tourniquet inflation & deflation,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garding tourniquet pain after tourniquet inflation (p = 0.872) and deflation (p = 0.902), and regarding serum levels changes of potassium (p = 0.067) and lactate (p = 0.051). However, each group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ost deflation tourniquet pain (p = 0.003, 0.002, 0.003, in groups F, S, E respectively) and serum potassium (p = 0.004, 0.006, 0.000, in groups F, S, E respectively) and lactate levels (p = 0.004, 0.000, 0.000, in groups F, S, E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to the pre-deflation values, and the increase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duration of tourniquet. Conclusion: th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anesthesia (femoral-sciatic, spinal and epidural block) have the same effect on serum lactate and potassium levels and the degree of tourniquet pain, which were related to the duration of tourniquet inf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rniquet pain Potassium LACTATE Femoral-Sciatic SPINAL EPIDURAL
下载PDF
利多卡因预防全身麻醉下止血带诱导高血压的研究
4
作者 陈烨 邹聪华 吴晓丹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4期76-79,87,共5页
目的 探讨单次静注利多卡因对预防止血带诱导的高血压(tourniquet-induced hypertension, TIH)的效果,并比较利多卡因与氯胺酮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双盲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目的 探讨单次静注利多卡因对预防止血带诱导的高血压(tourniquet-induced hypertension, TIH)的效果,并比较利多卡因与氯胺酮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双盲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进行下肢手术并使用止血带的患者75例。患者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1.5 mg/kg,n=25)、氯胺酮(氯胺酮组,0.2 mg/kg,n=25)及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n=25),在止血带充气前10 min静脉给药。在止血带充气之前,以10 min的间隔在止血带充气60 min后以及放气后立即测量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和心率(heart rate, HR),并记录TIH的发病率。结果 与利多卡因和氯胺酮组相比,对照组的SBP、DBP和HR在止血带充气后60 min内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16%)和氯胺酮(12%)组的TIH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1,P<0.05)。结论 单次推注利多卡因可有效缓解止血带充气引起的血压升高,其效果与推注氯胺酮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氯胺酮 利多卡因 疼痛 止血带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联合止血带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莎 田伟千 +4 位作者 季方兵 杨洁 李佳静 姚凤珍 郑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联合止血带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组(L组)、氟比洛芬酯+生理盐水组(F组)和氟比洛芬酯+利多卡因组(FL组),每组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联合止血带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组(L组)、氟比洛芬酯+生理盐水组(F组)和氟比洛芬酯+利多卡因组(FL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均先以止血带阻断其局部静脉回流,随后N组给予生理盐水7ml;L组给予2%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5ml;F组给予氟比洛芬酯5ml(50mg)+生理盐水2ml;FL组给予氟比洛芬酯5ml(50mg)+2%利多卡因2ml。2min后松开止血带,静注罗库溴铵0.6mg/kg。观察和记录患者疼痛程度和术后24h消化道出血、注射部位水肿炎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与N组比较,L组、F组和FL组患者无痛例数明显增加(P<0.05);与FL组比较,L组和F组患者无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L组、F组和FL组的罗库溴铵注射痛总发生率分别为40.0%、37.1%和11.4%,明显低于N组74.3%(P<0.05);L组和F组明显高于FL组(P<0.05)。术后24h无一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注射部位水肿、炎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论在罗库溴铵静脉注射前缓慢预注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并联合止血带可有效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并降低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利多卡因 止血带 罗库溴铵 注射痛
下载PDF
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止血带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静 董补怀 +1 位作者 吴续才 许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术中止血带反应、镇静镇痛药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膝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SF组),每组30例...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术中止血带反应、镇静镇痛药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膝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SF组),每组30例。记录使用止血带充气即刻(T1)、充气后30 min(T2)、60 min(T3)、90 min(T4)、松止血带时(T5)及拔管后(T6)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计算术中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药的累计用量;记录拔管后疼痛评分及疼痛部位。结果 SF组T1~T6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F组相比,F组平均动脉压T2~T4及T6明显升高(P均〈0.05),心率于T4及T6时明显升高(P均〈0.05)。与F组相比,SF组术中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明显减少(P均〈0.05),SF组静息及运动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F组90%患者诉腘窝后侧痛。结论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抑制止血带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同时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止血带反应 疼痛评分
下载PDF
3种止血带对静脉输液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林峰 张琼 +1 位作者 余同琳 林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9-840,共2页
目的临床静脉输液时,应用传统圆形止血带患者疼痛明显。研究旨在比较3种止血带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分别使用3种不同止血带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200例,比较患者的疼痛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管充盈度和回血情况。结果扁形丝织... 目的临床静脉输液时,应用传统圆形止血带患者疼痛明显。研究旨在比较3种止血带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分别使用3种不同止血带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200例,比较患者的疼痛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管充盈度和回血情况。结果扁形丝织止血带在缓解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血管充盈回血方面与圆形乳胶止血带、扁形橡胶止血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织扁止血带可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护理 穿刺 疼痛
下载PDF
布比卡因单独或联合右美托咪定腰麻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徐燕 袁力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7期789-794,共6页
目的:确定布比卡因(Bup)单独或联合右美托咪定(Dex)腰麻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ASAⅠ~Ⅱ、CSEA下行TKA患者162名,随机分为B组、BD1组及BD2组,每组54名。按Bup腰麻剂量(6~11mg)不同,再分为6个亚... 目的:确定布比卡因(Bup)单独或联合右美托咪定(Dex)腰麻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ASAⅠ~Ⅱ、CSEA下行TKA患者162名,随机分为B组、BD1组及BD2组,每组54名。按Bup腰麻剂量(6~11mg)不同,再分为6个亚组,注入不同剂量Bup、Bup联合2μg或4μg Dex。成功麻醉标准为腰麻后15min内感觉平面阻滞达T12、运动神经阻滞完善;有效抑制止血带疼痛反应标准为上止血带期间无疼痛感受。以Probit法计算单独或联合不同剂量Dex成功麻醉及有效抑制止血带疼痛反应Bup腰麻的ED50及ED95。结果:三组患者麻醉成功率相似。BD1组及BD2组开始术后镇痛时间明显晚于B组;B纽、BD1组、BD2组成功麻醉Bup腰麻的ED50及ED95相似;BD1组、BD2组有效抑制止血带疼痛反应的ED50分别为5.5mg、5.3mg,低于B组的7.2mg(P〈0.05);ED95分别为8.2mg、7.9mg,低于B组的9.9mg(P〈0.05)。结论:蛛网膜下隙注入2μg或4μg Dex对TKA患者成功麻醉Bup腰麻的ED50、ED95没有影响,但能明显降低有效抑制止血带疼痛反应Bup的ED50、ED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右美托咪定 腰麻 止血带 疼痛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压力止血带与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的关系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永强 曹青刚 +2 位作者 赵建宁 包倪荣 陆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止血带压力对于患肢术后疼痛肿胀的影响,并对损伤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于南京总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止血带压力对于患肢术后疼痛肿胀的影响,并对损伤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于南京总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40 mm Hg(低压力)组、270 mm Hg(中压力)组和300 mm Hg(高压力)组,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2 d的疼痛及大腿周径进行测量;同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8、24 h抽取血标本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1(SOD1)、前列腺素E2(PGE2)、肌红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1天与第2天内,低压力组与中压力组患肢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中压力组与高压力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压力组更加明显(P<0.01)。术后第1天与第2天内,低压力组与中压力组患者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中压力组与高压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压力与疼痛(r=0.518,P<0.01)与肿胀(r=0.345,P<0.05)均呈正相关。术后3 h内,3组在SOD1和PG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 h及24 h时,低压力组与中压力组在SOD1和PGE2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高压力组分别与中压力组和低压力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红蛋白在术后3 h时,低压力组与中压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分别与中压力组、低压力组肌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 h及24 h,3组之间在肌红蛋白水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肢术后疼痛、肿胀与术中止血带压力大小呈正相关,且肌肉坏死是损伤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压力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肿胀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实验性加压疼痛对健康人群疼痛相关字词注意偏向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艳琳 王禹 +4 位作者 崔敏 冯雪岩 窦鑫 柳金金 李俊发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加压疼痛对疼痛相关字词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 32名健康大学生左上臂捆绑止血带,在加压疼痛(实验1)或无加压(实验2)条件下,对5类疼痛相关字词进行改良Stroop认知任务。记录受试者对字词的反应时、错误率以及疼痛强度与不... 目的观察实验性加压疼痛对疼痛相关字词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 32名健康大学生左上臂捆绑止血带,在加压疼痛(实验1)或无加压(实验2)条件下,对5类疼痛相关字词进行改良Stroop认知任务。记录受试者对字词的反应时、错误率以及疼痛强度与不适度。结果 26.6 kPa加压可诱发受试者出现中重度疼痛。无加压实验中,男性对正性字词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于女性(P<0.001)。加压疼痛实验中,男性对情感性、感觉性疼痛字词和正性字词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于女性(P<0.001)。表明疼痛影响了男性的认知速度。同时,加压疼痛使受试者反应错误率明显升高(P<0.05),其中社会威胁性字词错误率升高显著(P<0.05)。偏向指数也显示,疼痛条件下对社会威胁性字词的显著注意偏向(P<0.05)。结论实验性中重度疼痛诱发受试者对社会性威胁字词出现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疼痛 字词认知 注意偏向 改良Stroop任务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肢体止血带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玲丽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8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右美托咪定(艾贝宁)在肢体止血带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Ⅲ级四肢需用止血带手术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艾贝宁组(A组)与芬氟合剂组(B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后和静脉注药前后血压、心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评价盐酸右美托咪定(艾贝宁)在肢体止血带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Ⅲ级四肢需用止血带手术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艾贝宁组(A组)与芬氟合剂组(B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后和静脉注药前后血压、心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上止血带后5min、止血带应用1h、止血带放气时、术后6hA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1.7)分比(6.6±1.8)分,(6.7±2.4)分比(7.7±3.8)分,(5.8±3.4)分比(6.9±3.5)分,(2.6±0.6)分比(3.8±0.9)分,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止血带应用1h,止血带放气时,术后6h两组患者心率及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贝宁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术中止血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贝宁 止血带 疼痛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联合无止血带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董军 闵苏 +2 位作者 何开华 曹俊 冉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联合无止血带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减轻术后疼痛中的作用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行TKA患者251例,男117例,女134例,年龄18~80岁,BMI 16.9~31.7 kg/m^2,ASA...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联合无止血带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减轻术后疼痛中的作用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行TKA患者251例,男117例,女134例,年龄18~80岁,BMI 16.9~31.7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止血带下膝关节置换+静脉镇痛组(PT1组,n=56);止血带下膝关节置换+股神经阻滞镇痛组(PT2组,n=63);无止血带下膝关节置换+静脉镇痛组(P1组,n=56);无止血带下膝关节置换+股神经阻滞镇痛组(P2组,n=76)。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3 d测量术侧大腿中上1/3处周长,并于同时点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浓度。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3、7 d和3个月评测患侧膝关节活动度(AROM),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3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记录术后3 d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和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3 d PT1组和PT2组大腿周长增加值明显大于P1组和P2组(P<0.05)、CRP浓度明显低于P1组和P2组(P<0.05)。术后1、2 d PT1和P1组AROM明显小于PT2组和P2组(P<0.05),PT1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高于PT2组、P1组和P2组(P<0.05),且P1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高于PT2组和P2组(P<0.05)。术后1 d PT1组和PT2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P1组和P2组(P<0.05)。术后3 d内PT1组和PT2组认知功能损害总发生率明显低于P1组和P2组(P<0.05),PT1组和P1组PONV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PT2组和P2组(P<0.05)。结论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无止血带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大腿肿胀及疼痛程度较轻,利于膝关节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快,但术后全身炎症反应较重且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 术后认知功能 止血带技术
下载PDF
止血带对膝部骨内压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清汉 许振华 刘家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1期10-12,共3页
作者对50例膝痛患者进行了双侧膝关节X线检查,膝部骨内压测定以及止血带加压试验。休息痛膝的髌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内压平均值分别为4.51kPa、4.15kPa和3.54kPa,无痛膝(对照组)三个部位骨内压平均值... 作者对50例膝痛患者进行了双侧膝关节X线检查,膝部骨内压测定以及止血带加压试验。休息痛膝的髌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内压平均值分别为4.51kPa、4.15kPa和3.54kPa,无痛膝(对照组)三个部位骨内压平均值分别为2.75kPa、3.07kPa和2.84kPa。休息痛膝的髌骨、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内压均明显高于无痛膝(P<0.02)。止血带加压试验休息痛膝阳性率为92.73%,活动痛膝阳性率为21.43%,无痛膝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骨内压增高、休息痛和止血带加压试验阳性三者呈一致性关系,本文提出了膝部骨内高压症,认为止血带加压试验可作为诊断该症的一个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骨内压 休息痛 膝关节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锦辉 谢小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需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在注射丙泊酚前2min,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的同时采...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需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在注射丙泊酚前2min,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的同时采用止血带阻断静脉2min;对照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未采用止血带阻断血管。接着注射丙泊酚0.5mg/kg,通过4点口述评定量表(VRS)评估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的VRS及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能有效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优于单用氟比洛芬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止血带 丙泊酚 注射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对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鹏 冯惠 +2 位作者 陈先猛 吴刚 陈明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8期1450-1451,共2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用于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痛的效果。方法90例行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术前10min开始分别泵注相应药物。...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用于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痛的效果。方法90例行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术前10min开始分别泵注相应药物。记录止血带充气前准备抬高患肢时(TO)、充气即刻(T1)、充气30min(T2)、充气60min(T3),以及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最高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1K)值。记录TO—T3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泵注药物期间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结果D组和R组患者在T1,T2,T3时点以及止血带使用过程中最高的SBP、DBP、HI(均低于C组(P〈0.05)。D组和R组患者在T1,T2,T3时点的VAS均低于C组(P〈0.0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R组患者较D组和C组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均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止血带痛,相较于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止血带痛 膝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小兵 刘锦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11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n=55)。在注射丙泊酚前用止血带阻断静脉,观察组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而对照组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11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n=55)。在注射丙泊酚前用止血带阻断静脉,观察组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而对照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40 mg,注射完药物后2 min松开止血带,接着注射丙泊酚0.5 mg/kg,评估丙泊酚注射痛程度及发生率频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是18(32.73%)而对照组为19(3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止血带均能有效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疗效与利多卡因联合止血带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利多卡因 止血带 丙泊酚 注射痛
下载PDF
止血带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曹青刚 包倪荣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8-431,共4页
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优势受到广大手术医师的青睐。然而,止血带可加重术后患肢的肿胀、疼痛程度,不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学者们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却仅仅停留在临床表现上,未对引起肿胀、疼痛的原因和机制进行研究和探索,对肿... 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优势受到广大手术医师的青睐。然而,止血带可加重术后患肢的肿胀、疼痛程度,不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学者们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却仅仅停留在临床表现上,未对引起肿胀、疼痛的原因和机制进行研究和探索,对肿胀、疼痛的预防和治疗没有积极作用。止血带可引起患肢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从而导致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凝血功能异常,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回流障碍,关节腔隐性出血和积液及远隔器官损伤,最终加重了患肢肿胀、疼痛的程度,文章就止血带引起肢体肿胀、疼痛的原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止血带 肿胀 疼痛
下载PDF
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防治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断指再植手术止血带痛的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飞 孙晓峰 赵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防治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断指再植手术止血带痛的效果。方法急诊拟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n=20):实验组:R1、R2、R3组于麻醉前5 min开始持续输注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4、6... 目的评价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防治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断指再植手术止血带痛的效果。方法急诊拟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n=20):实验组:R1、R2、R3组于麻醉前5 min开始持续输注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4、6 ng/m L的瑞芬太尼;对照组:C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开始前(T0)、切皮(T1)、手术开始30 min(T2)、60 min(T3)各时间点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 O2;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单指再植所用手术时间、术中血管危象发生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1、R2、R3各组MAP、HR、VAS评分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瑞芬太尼浓度增大Ramsay镇静评分升高、术中止血带痛、血管危象发生率逐渐降低。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血浆浓度4 ng/m L、6 ng/m L均可以有效预防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断指再植手术止血带痛的发生,靶控血浆浓度6 ng/m L的瑞芬太尼引起低的氧血症、心率降低、嗜睡等副作用明显,应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TCI 臂丛 断指再植术 止血带痛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挤压驱血和抬腿驱血与置换后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健东 王鑫灵 +1 位作者 左彪 李秾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31-1336,共6页
背景:目前挤压驱血法广泛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有研究表明,挤压驱血法有加重术后早期疼痛及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能替代它的更加安全有效的驱血方法。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抬腿驱血法和挤压驱血法... 背景:目前挤压驱血法广泛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有研究表明,挤压驱血法有加重术后早期疼痛及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能替代它的更加安全有效的驱血方法。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抬腿驱血法和挤压驱血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置换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挤压驱血,试验组采用抬腿驱血。术后比较2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肿胀度、C-反应蛋白、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及术后并发症等:次要观察指标:止血带使用时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SF-36评分等。结果与结论:①术后第1,7天及第1,3个月,试验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2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及膝关节肿胀度均有升高,但试验组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术后对照组在张力水泡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高于试验组(P<0.05),且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④2组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随访第1,3,6个月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及SF-36评分,结果显示较术前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说明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抬腿驱血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反应,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及患膝软组织损伤,减少皮肤张力性水泡、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要求。因此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抬腿驱血是一种比挤压驱血更加安全有效的驱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止血带 抬腿驱血 挤压驱血 术后早期疼痛 并发症 快速康复
下载PDF
无压脉带对采血针静脉采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雯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5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不扎压脉带用采血针进行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高危区选取患者50例。患者自愿的前提下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位患者均静脉采血2次,第1次为入院常规静脉采血,常规应用压脉带;第2次为术... 目的探讨不扎压脉带用采血针进行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高危区选取患者50例。患者自愿的前提下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位患者均静脉采血2次,第1次为入院常规静脉采血,常规应用压脉带;第2次为术前静脉采血,不用压脉带。结果无压脉带真空采血一次性成功率与有压脉带真空采血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扎压脉带皮下淤血发生率、标本溶血发生率、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无压脉带采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压脉带采血省时,血标本质量高,可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材料耗费,可以在静脉充盈良好的患者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 压脉带 皮下淤血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