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变动下县域“三类学校”建设的困境分析与破解思路
1
作者 秦玉友 王玉姣 高凯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当前,我国儿童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学龄人口向城流动增速放缓但规模仍然巨大,与之相应,全国绝大多数县学龄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这一人口变动背景下,县域“三类学校”面临不同程度的建设困境:乡村小规模... 当前,我国儿童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学龄人口向城流动增速放缓但规模仍然巨大,与之相应,全国绝大多数县学龄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这一人口变动背景下,县域“三类学校”面临不同程度的建设困境: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资源使用效率窘境,乡镇寄宿制学校面临标准化建设压力,县域普通高中面临“被掐尖”塌陷难题。这些独特的建设困境与他们共同面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困境相遇,严重阻碍了县域“三类学校”的有序建设。为破解县域“三类学校”建设困境,必须科学研判县域人口变动趋势,尊重规模效益差异配置教育资源,保留必要小规模学校;充分考虑学校多元功能要求,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建好寄宿制学校;积极推动县中振兴发展,进一步拓宽县域学生上升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动 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镇寄宿制学校 县中 “三类学校”
下载PDF
典型高原湖泊人类活动净氮磷输入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云南星云湖为例
2
作者 白姣杰 孟岑 +5 位作者 李裕元 吴大付 王帅兵 孙占东 吴庆龙 吴金水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0-1120,I0016,I0017,共13页
星云湖作为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环境问题突出的代表性高原湖泊,其水体健康与生态平衡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量化解析星云湖流域人类活动净氮磷输入时空来源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于流域管理和湖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 星云湖作为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环境问题突出的代表性高原湖泊,其水体健康与生态平衡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量化解析星云湖流域人类活动净氮磷输入时空来源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于流域管理和湖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人类活动净磷输入(NAPI)模型量化星云湖流域NANI、NAPI强度。结果表明,19892020年研究区NANI、NAPI均值分别为(14614±2196)和(3135±452)kg/(km^(2)·a),时间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峰值出现在2015年,分别达到18076和3889 kg/(km^(2)·a);空间分布上,除东部NANI、NAPI较低外,其余区域均较高;化肥和食物/饲料输入分别是NANI和NAPI的最大来源,占比分别为58.2%~63.8%和30.5%~59.5%。此外,基于模型选择和变量重要性分析发现,经济作物产量和畜禽密度是影响NANI、NAPI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星云湖流域氮磷管控应从调整种植结构和模式等控源措施入手,加快经济模式转型。本研究结果可为星云湖流域建立有效的氮磷综合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净氮输入 人类活动净磷输入 高原湖泊 星云湖 乡镇尺度 农业活动影响
下载PDF
Spatial Morphology Anatomy of Heijing Ancient Town in Chuxiong,Yunnan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雯 魏开云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12期36-38,42,共4页
Based on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Heijing,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andscape features of natural landscape,general structure and man-made architecture in Heijing.Meanwhile,it revealed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as a place ... Based on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Heijing,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andscape features of natural landscape,general structure and man-made architecture in Heijing.Meanwhile,it revealed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as a place with thousands years of salt production as well as its solid economic financial resources.This article described and analysed the ancient town's space forms and the feelings from three space areas which ar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e artificial building and the spiritual cultural.The final conclusion hoped to supply a referent value in knowing well of the Heijing town and studying it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the role of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tow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NCIENT town of Heijing Landscape Space form HISTORICAL HERITAGE Spatial sequence Architechtural scale
下载PDF
POPULATION EXPANSION IN CHINA'S METROPOLISES AND ITS SCALE-CONTROL
4
作者 何兴刚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3年第3期13-23,共11页
Metropolises are centers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and also economic growth poles in comparatively large areas. After 1949, China’s urban structure have changed greatly, from original 'pyrami... Metropolises are centers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and also economic growth poles in comparatively large areas. After 1949, China’s urban structure have changed greatly, from original 'pyramid' shape into 'upside -down pyramid' shape, that is, more megalopolises and metropolises, fewer medium-sized and small cities. The most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was the remarkabl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in megalopolises and metropolises. The key reason for urban population expansion is to want to obtain the benefits of scale -agglomeration economy of metropolises. The number of urban function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urban population. Metropolises appeal not only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but also the population of medium-sized and small cities, which put much more population pressure on metropolises. The ideal goals of scale-control of metropolitan population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logy.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POPULATION scale-control megalopolises metropolises medium-sized CITY SMALL CITY town
下载PDF
道口镇传统街巷空间风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佳敏 姚珊珊 吕红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道口镇,作为大运河永济渠段重要的历史村镇,具有“三街六铺七十二胡同”的传统街巷空间结构.采用CFD技术研究了道口镇顺河北街片区街巷空间风环境特征,解析了街巷空间风环境与街巷空间特征、街巷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街巷的开敞空间... 道口镇,作为大运河永济渠段重要的历史村镇,具有“三街六铺七十二胡同”的传统街巷空间结构.采用CFD技术研究了道口镇顺河北街片区街巷空间风环境特征,解析了街巷空间风环境与街巷空间特征、街巷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街巷的开敞空间、拐角空间及入口空间的通风效果较好,不同季节街巷尺度与街巷空间舒适风的关系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夏冬两季,街巷宽度一定时建筑高度与舒适风速比率呈正相关;建筑高度一定且街巷宽度在1.3~2.0 m之间时,舒适风速比率随着街巷宽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建筑高度一定且街巷宽度在2.0~5.0 m之间时,舒适风速比率随街巷高宽比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在春季,当街巷宽度在1.3~2.0 m之间且建筑高度不为9 m时,街巷宽度一定舒适风速比率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建筑高度一定舒适风速比率与街巷宽度呈正相关,与街巷高宽比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村镇 风环境 街巷尺度 CFD技术
下载PDF
清中期华北市镇发展水平探析——以海河水系沿岸市镇为中心
6
作者 范贝贝 李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8-173,共6页
市镇作为明清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微观缩影,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区域农村商业及手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征,也是清代华北地区城镇体系嬗替的重要动因。清中期,随着海河水系干支流构建的水运网络体系被盘活,大量市镇沿河流两岸发育和聚集,... 市镇作为明清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微观缩影,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区域农村商业及手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征,也是清代华北地区城镇体系嬗替的重要动因。清中期,随着海河水系干支流构建的水运网络体系被盘活,大量市镇沿河流两岸发育和聚集,成为华北地区市镇发展的核心。基于对海河水系沿岸市镇类型和规模的梳理和判定,通过与太湖水系沿岸市镇进行定量与定性对比,对海河水系沿岸市镇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清中期海河水系沿岸市镇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市镇规模与类型均与太湖水系沿岸市镇发展相去甚远,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市镇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了华北地区近现代城乡体系构建过程中“镇”这一层级的缺失,也是当前协同推动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主要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中期 海河水系 市镇 市镇类型 市镇规模
下载PDF
县域小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及其演变的分形特征比较研究——以苏州县级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懿德 尚正永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2期1-9,14,共10页
为了定量分析比较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和太仓市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化规律,通过梳理各县级市小城镇数量变化情况,运用分形方法,以1985年、2000年、2009年和2020年的各县级市城镇人口统计数据为样本,分别计算了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的... 为了定量分析比较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和太仓市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化规律,通过梳理各县级市小城镇数量变化情况,运用分形方法,以1985年、2000年、2009年和2020年的各县级市城镇人口统计数据为样本,分别计算了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的分形维数。研究表明:在小城镇数量变化方面,常熟市收缩幅度最大,其次是张家港市和太仓市,昆山市收缩幅度最小;在人口数量方面,昆山市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常熟市和张家港市,太仓市相对较少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次于昆山市;在城镇规模分布方面,昆山市和张家港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比较分散,尤其昆山市,人口分布差异程度最大,首位城镇的垄断性最强;常熟市和太仓市城镇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尤其是太仓市人口分布最均衡,中间位序的城镇数目最多。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对苏州县级市小城镇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规模结构 分形特征 苏州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小城镇人口研究:热点议题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芹 周秀慧 王维 《人口与社会》 2023年第5期87-97,共11页
小城镇作为链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疏解大城市人口压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小城镇人口研究进行综述发现:(1)中国小城镇人口规模界定标准目前仍未统一;(2)中国小城镇人口流动迁移特征与发达国家不同,研究中存... 小城镇作为链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疏解大城市人口压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小城镇人口研究进行综述发现:(1)中国小城镇人口规模界定标准目前仍未统一;(2)中国小城镇人口流动迁移特征与发达国家不同,研究中存在概念混淆现象,实证研究范围欠缺全国尺度;(3)一个绝对的小城镇合理人口规模区间并不存在,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或模型存在一定误差或不确定性;(4)小城镇人口集聚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机会及工资水平与城市有所差距;(5)小城镇人口对城镇化的贡献研究逐渐由定性探讨向定量测度转变。在此基础上,一要加强分不同国土空间类型小城镇人口的发展战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二要拓展和深化小城镇人口集聚力提升研究;三要强化多空间、多视角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 人口规模 人口集聚
下载PDF
镇(街)空间绩效与镇村人口规模结构的关联效应研究——基于广州市增城区4个镇(街)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曾涌 刘玉亭 +1 位作者 黄世臻 郝蓓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3期32-40,共9页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镇村人口规模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并影响着镇(街)空间绩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镇(街)空间绩效作为镇村发展质量的重要考量,理清人口规模结构与其关联效应,有助于探寻镇(街)空间绩效提升的指引方法。为此,本文...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镇村人口规模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并影响着镇(街)空间绩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镇(街)空间绩效作为镇村发展质量的重要考量,理清人口规模结构与其关联效应,有助于探寻镇(街)空间绩效提升的指引方法。为此,本文利用2015—2020年广州市增城区四个代表镇(街)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人口规模结构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空间绩效的影响,揭示其关联效应。研究指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能客观分析镇(街)空间绩效与镇村人口规模结构一般性的关联效应,并为制定不同维度绩效的提升策略提供依据;在镇(街)层面,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和首位度对经济绩效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城镇化率对环境绩效具有不显著负向效应,人口密度对社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此外,增大城镇人口规模和强化单中心结构能减少劳动生产成本和社会资源浪费,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镇(街)空间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街)空间绩效 镇村人口规模结构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关联效应 广州市增城区
下载PDF
县域小城镇规模与空间结构演变的分形研究——以苏州太仓市为例
10
作者 徐懿德 尚正永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1期30-37,共8页
文章运用分形理论,以1985年、1998年、2003年、2011年和2021年这五个年份的数据为样本,对太仓市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城镇数量方面,城镇数量从25个收缩至9个,收缩幅度为64%;②城... 文章运用分形理论,以1985年、1998年、2003年、2011年和2021年这五个年份的数据为样本,对太仓市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城镇数量方面,城镇数量从25个收缩至9个,收缩幅度为64%;②城镇规模分布方面,城镇人口分布逐渐均衡,城镇规模差异逐渐缩小;③城镇空间结构方面,城镇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逐渐增大,各城镇间的空间作用逐渐减弱,城镇各要素的空间分布逐渐集中。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对太仓市城镇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结构 空间结构 分形 小城镇 太仓市
下载PDF
江苏省小城镇规模与经济发展分异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晓冬 王志强 徐建刚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1-235,240,共6页
重新界定了江苏省小城镇的范畴以后,采用了直方图、密度图、系统聚类以及异质方差图等方法对江苏省1,291个小城镇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江苏省发展小城镇的对策。
关键词 江苏 小城镇发展 城镇化 经济发展 建制镇 乡集镇 城镇规模 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地区镇域生态用地变化模拟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夏敏 张子红 +2 位作者 赵炳梓 文博 刘敬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2-1031,共10页
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生态用地变化剧烈,研究小尺度区域生态用地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其生态用地保护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以宜兴市官林镇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其2009—2015年生... 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生态用地变化剧烈,研究小尺度区域生态用地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其生态用地保护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以宜兴市官林镇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其2009—2015年生态用地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研究区2021年和2024年生态用地变化,在此基础上测算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结果表明:2009—2015年,官林镇生态用地面积呈持续减少趋势。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高程、GDP、人口密度和到河流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因素对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015—2024年生态用地呈迅速减少趋势,其中水田的面积减少最多,9年间净减少358.25 hm^2;而养殖水面呈高速增加趋势,年均增长24.23 hm^2,总体增加了16.97%;生态用地主要转移去向为养殖水面、旱地、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2009—2024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减少,与水体和耕地变化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官林镇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保护镇域生态用地和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域 生态用地 变化模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角度的镇域乡村性时空变化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和从化区为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冯艳芬 梁中雅 王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9-1507,共9页
通过构建基于土地利用的镇域乡村性评价体系,对广州市番禺区和从化区26个镇域在2000年和2010年的乡村性变化特点进行探究。10 a间番禺区乡村性指数明显低于从化区,两区的乡村性指数均在下降,从化区下降幅度较番禺区大,镇域间的乡村性指... 通过构建基于土地利用的镇域乡村性评价体系,对广州市番禺区和从化区26个镇域在2000年和2010年的乡村性变化特点进行探究。10 a间番禺区乡村性指数明显低于从化区,两区的乡村性指数均在下降,从化区下降幅度较番禺区大,镇域间的乡村性指数差异番禺区在逐渐缩小,而从化区则逐年加剧;2000年番禺区以较弱级别的乡村性为主,2010年则以弱等级为主,而从化区的乡村性等级下降明显,2000年仅有强和较强等级,2010年强等级消失,较弱等级出现;高程、二三产业比值、道路面积和城镇化水平等因素是影响乡村性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基于土地利用角度开展镇域乡村性评价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性 乡村性指数 土地利用 镇域尺度 广州市
下载PDF
新疆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董雯 张小雷 +1 位作者 雷军 许美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0,共4页
小城镇人口的发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人口变动的各种信息将对新疆城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对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法、增长速度法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等对新疆小城镇2... 小城镇人口的发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人口变动的各种信息将对新疆城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对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法、增长速度法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等对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由于近年来新疆经济的加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也将加快,小城镇人口将会出现较快的提高。故而,在综合考虑新疆小城镇人口发展的多种因素及未来新疆城镇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得出了新疆小城镇2010、2015和2020年的总人口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灰色系统 建制镇 人口预测 新疆
下载PDF
小城镇规模与用水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吉芳英 曾曜 +1 位作者 刘涛 姚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共5页
针对小城镇给水规划中用水量确定不合理的现象,实地调查了10个区域的典型小城镇群(300个样本)1998年—2004年的用水量,采用“二次平均法”计算了不同规模的小城镇人均综合用水量水平。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各类小城镇用水日变化系数... 针对小城镇给水规划中用水量确定不合理的现象,实地调查了10个区域的典型小城镇群(300个样本)1998年—2004年的用水量,采用“二次平均法”计算了不同规模的小城镇人均综合用水量水平。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各类小城镇用水日变化系数较大,建议取值为1.75~1.95;各类小城镇用水高峰出现的时间大致相似,但最高峰值与最低峰值之间的振幅随小城镇的规模减小而增大,时变化系数宜取2.0~2.4,小城镇规模越小或生产用水比例低时取高值,基本无生产用水的可适当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规模 用水量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小城镇人口规模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晓燕 谢长青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9,共6页
本文利用200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小城镇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测算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时,经济效益最优,规模净效益最大。基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实,提出今后小城镇发... 本文利用200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小城镇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测算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时,经济效益最优,规模净效益最大。基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实,提出今后小城镇发展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扩大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以推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增强其规模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城镇规模 成本收益模型 人口规模
下载PDF
信阳市镇域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毛达 黎世民 +1 位作者 康江江 丁志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5-172,共8页
以镇域为研究单元,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测度指标,基于变异系数、泰尔指数、莫兰指数方法与空间分类、ESDA等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信阳市170个镇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时序特征看,变异系数除个别年份微弱波动外,整... 以镇域为研究单元,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测度指标,基于变异系数、泰尔指数、莫兰指数方法与空间分类、ESDA等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信阳市170个镇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时序特征看,变异系数除个别年份微弱波动外,整体呈下降趋势;泰尔指数在2009年之前呈现波动变化,近期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莫兰指数介于0.4981~0.6095,镇域农村人均纯收入呈现较强的正向空间关联关系。总体而言,信阳市镇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在逐年提高的同时,内部之间的差异在减小且互促共进效应不断增大。从空间分异格局看,高、较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信阳市区周边,市域中部的部分区域;中等、较低水平区分布在市域北部的息县、淮滨县,市域中部的罗山县、光山县以及市域南部的新县、商城县,呈现小集中与分散并存的状态;低水平区在息县、淮滨县集中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区。基于研究结果,从区位因素、经济发展基础、自然条件、战略政策4个方面进行原因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时空分异 镇域 信阳市
下载PDF
黄土高原乡级尺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宁南山区河川乡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炫 刘德林 李壁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4-178,共5页
以宁南山区河川乡为例,开展黄土高原乡级尺度的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根据河川乡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从土地利用的地形、土壤养分、土壤侵蚀、水源条件等方面建立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将GI... 以宁南山区河川乡为例,开展黄土高原乡级尺度的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根据河川乡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从土地利用的地形、土壤养分、土壤侵蚀、水源条件等方面建立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将GIS空间分析方法与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相结合,对河川乡土地的适宜性与适宜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河川乡土地可以划分为高度宜农地、中度宜农地、宜林地、宜林牧地和宜牧地,它们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34%,13.49%,2.47%,41.37%,35.33%。评价结果可为河川乡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适宜性评价 黄土高原 乡级尺度 GIS 河川乡
下载PDF
中国小城镇合理规模探讨——以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汝 邢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2,共5页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至今,乡村建设研究在学术界已日益成为热点,而小城镇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小城镇建设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小城镇而言,建设首先就会涉及到合理的"量&q...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至今,乡村建设研究在学术界已日益成为热点,而小城镇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小城镇建设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小城镇而言,建设首先就会涉及到合理的"量",即小城镇的规模合理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与党中央政策同步,小城镇的规模合理性问题也必然将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迫在眉睫。与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相结合,研究小城镇规模合理性问题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在翔实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视点同时切入,使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合理规模的实例研究,提出了相关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合理 规模 分形理论
下载PDF
江苏县域集镇规模体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山 张小林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0,共5页
集镇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既要让农村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又要保护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这必然涉及到集镇群体的规模体系构成和职能分工。集镇规模体系是相对单个集镇而言,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县域内若干个社会、经... 集镇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既要让农村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又要保护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这必然涉及到集镇群体的规模体系构成和职能分工。集镇规模体系是相对单个集镇而言,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县域内若干个社会、经济等方面相互联系的集镇, 由于发展条件和历史选择不同, 必然构成一个规模体系。它是在县域范围内具有不同规模等级、职能有一定分工、相互联系、空间分布有序的集镇群体。其职能是组织商品的生产、流通、提供各种服务、实施社会管理等。本文首先提出了集镇规模体系的优化标准, 然后提出了江苏县域集镇规模体系的框架和逐步实现上述框架的集镇发展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集镇 规模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