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xicity of Lanthanum to Pathogenic Fungi and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1
作者 慕康国 赵秀琴 +3 位作者 胡林 张福锁 张文吉 崔建宇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07-612,共6页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a on the mycelial growth of several soil-borne pathogenic fungi including Rhizoctonia solani , Pythium sp., Fusarium solani , Selerotinia sclerotiorum , and Fusarium oxyspoxum were studied i...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a on the mycelial growth of several soil-borne pathogenic fungi including Rhizoctonia solani , Pythium sp., Fusarium solani , Selerotinia sclerotiorum , and Fusarium oxyspoxum were studied in vitr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ycelial growth was inhibited strongly by the La, with EC50 of 130 - 320 mg·L^-1 and EC95 of about 550- 40007 mg·L^-1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morphological toxicity of La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Treated by La, the mycelial growth of pathogenic fungi was significantly restrained,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to be abnormal, such as increased ramification, malformation, partial swelling and shrinking, and irregularly entangled mycelial block or rhizomor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hogenic fungi INHIBITION LANTHANUM toxicIT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morphological toxicity rare earths
下载PDF
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对4种蔬菜病原菌的室内联合毒力
2
作者 杜晓静 梁浩 钱玺丞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为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以期为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单剂及其混剂对上述4种病... 为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以期为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单剂及其混剂对上述4种病原菌的EC_(50)、毒力比率以及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29.3、89.0、24.8、29.6μg/mL;茶皂素对4种病原菌的EC_(50)值分别为90.0、90.3、55.2、83.0μg/mL。毒力比率筛选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EC_(50)剂量百分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和40∶60时,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30、1.38、1.45、1.33、1.29和1.28,表现为增效作用;EC_(50)剂量百分比为40∶60和10∶90时,对瓜果腐霉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26和1.28,表现为增效作用;EC_(50)剂量百分比为80∶20和50∶50时,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27和1.25,表现为增效作用;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复配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为相加作用。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筛选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0∶3.1和1.0∶4.6的混剂对辣椒疫霉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2.30和1.54;质量比为1.0∶1.5和1.0∶9.1的混剂对瓜果腐霉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7和2.12;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8∶1.0的混剂对番茄晚疫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2。综上,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生物碱 茶皂素 病原菌 生长速率法 联合毒力
下载PDF
镰刀菌属真菌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卓梦霞 刘思文 +1 位作者 李春雨 胡位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6-69,共14页
镰刀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几乎所有的镰刀菌都会产生真菌毒素,其毒素种类多、毒性强,一方面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之一参与镰刀菌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可污染粮食和饲料... 镰刀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几乎所有的镰刀菌都会产生真菌毒素,其毒素种类多、毒性强,一方面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之一参与镰刀菌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可污染粮食和饲料,进而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相关病症。已有研究表明,镰刀菌侵染植物后产生的不同种类真菌毒素不仅毒害植物细胞,引起植物组织的坏死,还会加速病原菌的侵染;同时,针对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植物会激活防御酶并启动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或将致病毒素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并转运到胞外,或通过分泌次生代谢物直接抑制病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为全面解析镰刀菌毒素在病原菌侵染植物中的作用,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该文综述了镰刀菌属真菌毒素的种类、毒性机理以及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并讨论了植物对真菌毒素的防御反应策略,以期为镰刀菌毒素致病机制和病原菌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真菌毒素 毒性机理 病原菌与植物互作 解毒酶 转运蛋白 次生代谢物
下载PDF
猪链球菌WapA毒素功能鉴定
4
作者 范汝慧 白乾坤 +4 位作者 泮欣铭 刘嘉楠 马家乐 于勇 姚火春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4,共10页
胞壁相关蛋白A(WapA)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菌中,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WapA的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本研究对猪链球菌WUSS351株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了2个编码WapA毒素的基因簇,编码的毒素分别命名为WapA1和WapA2,在GenBank... 胞壁相关蛋白A(WapA)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菌中,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WapA的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本研究对猪链球菌WUSS351株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了2个编码WapA毒素的基因簇,编码的毒素分别命名为WapA1和WapA2,在GenBank数据库中检索到更多的WapA1和WapA2同源体,通过对它们的C端和N端结构域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猪链球菌中广泛存在编码该毒素的基因簇,提示其可能具有重要的功能。后续通过构建多个WapA毒素的pBAD-His和pBAD-pleB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WapA,结合生长曲线与活菌计数结果发现,WapA1-1对大肠杆菌具有周质毒性,而WapA1-2、WapA1-3、WapA2-1、WapA2-3对大肠杆菌具有胞质毒性,初步确定了WapA的毒性作用。进一步构建wapA1-1、wapA1-2、wapA2-1、wapA2-3基因缺失株(ΔwapA1-1、ΔwapA1-2、ΔwapA2-1、ΔwapA2-3),并通过竞争试验和动物感染试验发现,WapA可介导猪链球菌WUSS351株的竞争生长,并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猪链球菌的致病机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为后续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WapA 毒性 致病力
下载PDF
嗜虫耶尔森氏菌CSLH88的毒理学试验
5
作者 王浩然 柯思恺 +3 位作者 许璐瑶 李紫博 张飞萍 吴松青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为探究嗜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omophaga CSLH88对哺乳动物的毒害作用,选择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7周龄ICR小鼠评估急性经口毒性和急性经口致病性,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小鼠体内嗜虫耶尔森菌残留情况,评估其是否... 为探究嗜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omophaga CSLH88对哺乳动物的毒害作用,选择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7周龄ICR小鼠评估急性经口毒性和急性经口致病性,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小鼠体内嗜虫耶尔森菌残留情况,评估其是否可作为携带毒素防治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载体菌株。结果表明:该菌对小鼠的半致死剂量(LD_(50))大于5000 mg/kg,筛选得到特异性引物,检测发现小鼠组织及血液、粪便中残留CSLH88,但未出现病变,且在21 d后可以完全清除;小鼠在试验期间未出现异常现象。嗜虫耶尔森氏菌对小鼠无毒性和致病性,可作为防治松墨天牛的潜在工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嗜虫耶尔森氏菌 毒性 致病性 特异性引物设计
下载PDF
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6
作者 贲海燕 郝永娟 +8 位作者 霍建飞 姚玉荣 高苇 于金萍 王丽 王万立 柴阿丽 李磊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近年来,天津地区青萝卜产区出现萝卜病害新症状,当地农民称之为“黑梗病”,其发病早、蔓延快,已成为天津地区青萝卜生产上棘手难防的病害之一。为准确地鉴定诱发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明确病害种类,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控药剂,调查... 近年来,天津地区青萝卜产区出现萝卜病害新症状,当地农民称之为“黑梗病”,其发病早、蔓延快,已成为天津地区青萝卜生产上棘手难防的病害之一。为准确地鉴定诱发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明确病害种类,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控药剂,调查了卫青萝卜“黑梗病”田间发生情况,通过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黑梗病”的致病菌属性;针对靶标病原菌,采用药剂抑菌圈法对19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当地卫青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Pam.)Dowson,是萝卜黑腐病的新症状表现;并且发现病原菌存在致病力分化,筛选到强致病力菌株LB-B。采用强致病力菌株LB-B,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参试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系数,其中有10种药剂对萝卜黑腐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0.3%四霉素水剂和10%丙硫唑悬浮剂的综合表现最好,高质量浓度1000 mg·L^(-1)对致病菌的抑菌率达89.52%以上,EC50分别为174.04 mg·L^(-1)和156.69 mg·L^(-1),田间防治效果稳定、持效期长,为萝卜黑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候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青萝卜 黑腐病 病原鉴定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名中医张西俭凭脉辨毒论治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7
作者 江晓霁 唐海燕 +1 位作者 崔世奎 张西俭(指导)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471-2474,共4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治疗困难,是临床较为棘手的疑难病。全国名中医张西俭教授依据其脉象特点,辨别毒邪种类性质,随证加减论治。针对痰(湿)毒、热(火)毒、瘀毒、癌毒分别采用化痰利湿解毒、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解毒、攻伐癌...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治疗困难,是临床较为棘手的疑难病。全国名中医张西俭教授依据其脉象特点,辨别毒邪种类性质,随证加减论治。针对痰(湿)毒、热(火)毒、瘀毒、癌毒分别采用化痰利湿解毒、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解毒、攻伐癌毒等治法,精心组方,取得显著疗效,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了一条经过临床验证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脉诊 毒邪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地毯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和寄主范围测定
8
作者 李能萍 何鹏搏 +7 位作者 刘迎龙 何鹏飞 吴毅歆 唐萍 王再强 MUNIR Shahzad 孔宝华 何月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04-2611,共8页
2022年,在昆明市松华坝蔬菜基地发现大片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上发生1种由未知病原菌引起的地毯草叶部病害,其病斑呈褐色近圆形或长条形。为明确其致病菌,并对该病原菌进行寄主范围测定和杀菌剂毒力测定。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 2022年,在昆明市松华坝蔬菜基地发现大片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上发生1种由未知病原菌引起的地毯草叶部病害,其病斑呈褐色近圆形或长条形。为明确其致病菌,并对该病原菌进行寄主范围测定和杀菌剂毒力测定。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地毯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玉米平脐蠕孢(Bipolaris zeae)。孢子液离体叶片接种21种经济作物及常见杂草,发现B.zeae还可侵染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小麦(Triticum aestivum)、薏苡(Coix lacryma-jobi)、棕叶狗尾草(Setaria palmifol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野燕麦(Avena fatua)、黑麦草(Lolium perenne)、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7种杀菌剂对B.zeae毒力表现为苯醚甲环唑EC50最小(0.381 mg∙L^(-1)),其他毒力(EC50)由大到小依次为氟唑菌酰胺(0.988 mg∙L^(-1))、异菌脲(1.864 mg∙L^(-1))、代森锰锌(5.401 mg∙L^(-1))、甲基硫菌灵(930.572 mg∙L^(-1))、嘧菌酯(989.571 mg∙L^(-1))、百菌清(1547.315 mg∙L^(-1))。本研究明确了引起地毯草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寄主范围,并筛选出了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为该病害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毯草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玉米平脐蠕孢 致病力 苯醚甲环唑 毒力测定
下载PDF
12种中药材浸提物对苹果主要病害病原的毒力及防效
9
作者 张紫然 陈平 +6 位作者 张伟 车晓志 周华飞 赵吉强 张智涵 汪少丽 刘保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2-321,共10页
为探索中药材防治5种苹果主要真菌病害的应用价值,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供试的12种中药材浸提物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开展强抑菌作用的中药材浸提物的病害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土荆皮Pseudolarix amabilis浸提物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 为探索中药材防治5种苹果主要真菌病害的应用价值,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供试的12种中药材浸提物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开展强抑菌作用的中药材浸提物的病害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土荆皮Pseudolarix amabilis浸提物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霉心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ingularia、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抑菌活性较强,EC_(50)分别为0.91、1.98、0.65、0.81、0.95 g/L。混配后,12种中药材等量混配浸提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轮纹病菌、霉心病菌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分别为2.71、4.43、16.21。田间防治试验中,土荆皮浸提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效为54.10%;刮除苹果枝干轮纹病瘤后,土荆皮浸提物对苹果轮纹病防效达54.78%。本研究明确了土荆皮及其与其他中药材混配的浸提物对苹果主要病害病原具有良好的室内抑菌作用,土荆皮浸提物在田间也表现出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致病真菌 中药材 毒力 防效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被引量:1
10
作者 LU Fang-Guo WU TAO +2 位作者 XIAO Wen-Ming WANG Ping ZHAO Cheng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1期50-54,共5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he authors’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ed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he authors’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ed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from 5 aspects:abnormal climate in"warm winter",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pathogenesis evolution of cold and dampness mixed with insidious dryness,transmission and change of"triple energizer"of toxic pathogens,and game between healthy Qi and toxic pathogens.Combined with the speci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modest contribution to curbing the epidemic situation with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 novel corona virus(2019-nCoV) Pneumonia pathogenic pathogens of cold and dampness Game between healthy Qi and toxic pathogen Hubei Province Hunan Province
下载PDF
紫花苜蓿叶枯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11
作者 肖钰莹 木扎帕尔·吐鲁洪 +4 位作者 徐文 王柏吉 刘千宁 张庆雯 崔国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91-3399,共9页
为明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枯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本试验于2023年8月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和大庆市分别采集紫花苜蓿叶枯病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并纯化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通过菌丝生... 为明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枯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本试验于2023年8月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和大庆市分别采集紫花苜蓿叶枯病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并纯化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紫花苜蓿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值为10,全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在马铃薯蔗糖琼脂(Potato saccharose agar,PS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在水琼脂(Water agar,W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慢。碳源和氮源选择上,菌丝分别在麦芽糖和磷酸二氢铵上生长速度最快,在蔗糖和硝酸钾上生长速度最慢。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表明,30%吡唑醚菌酯抑菌作用最强,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EC 50)为0.2819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黑附球菌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毒力测定
下载PDF
10种杀菌剂对德国鸢尾茎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12
作者 董文志 许凤 +3 位作者 蒋亚莲 杨秀梅 汤东生 张艺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142-148,共7页
为筛选适宜的杀菌剂防控德国鸢尾茎腐病,测试亮盾、噁霉灵、瑞至等10种杀菌剂对德国鸢尾茎腐病菌木贼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0种药剂对德国鸢尾茎基腐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 为筛选适宜的杀菌剂防控德国鸢尾茎腐病,测试亮盾、噁霉灵、瑞至等10种杀菌剂对德国鸢尾茎腐病菌木贼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0种药剂对德国鸢尾茎基腐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解淀粉芽孢杆菌;较好的4种药剂分别为精甲·咯菌腈、噁霉灵、唑醚·甲菌灵、双炔酰菌胺·百菌清,它们对木贼镰刀菌的EC_(50)分别为1.809、61.210、55.570、17.408mg/L,对尖孢镰刀菌的EC_(50)分别为141.9、13.572、39.186、71.25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鸢尾 茎腐病菌 药剂筛选 室内毒力测定 抑制效果
下载PDF
19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及田间防治效果
13
作者 阳光俊 陈小均 +2 位作者 程冰 姚令 陈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51-58,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田间防效及使用量,为各杀菌剂的精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生产中常用的25%吡唑醚菌酯SC、250 g/L嘧菌酯SC、250 g/L丙环唑EC等19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菌... 【目的】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田间防效及使用量,为各杀菌剂的精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生产中常用的25%吡唑醚菌酯SC、250 g/L嘧菌酯SC、250 g/L丙环唑EC等19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评价不同药剂、有效药剂不同剂量对条锈病的田间防效。【结果】19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菌的EC50为0.143~35.986 mg/L,其中,25%吡唑醚菌酯SC、50%叶菌唑WG、250 g/L嘧菌酯SC、430 g/L戊唑醇SC、250 g/L丙环唑EC、12.5%氟环唑SC、30%丙硫菌唑SC、30%氟菌唑WP和250 g/L粉唑醇SC等9种药剂对小麦条锈病菌的EC50<1 mg/L。19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田间防效为13.33%~91.26%,其中,250 g/L丙环唑EC、430 g/L戊唑醇SC、50%叶菌唑WG、25%三唑酮WP和30%丙硫菌唑SC等5种药剂平均防效高于80%。【结论】结合室内毒力测定EC50与田间防效,筛选出250g/L丙环唑EC、430 g/L戊唑醇SC、50%叶菌唑WG、30%丙硫菌唑SC、12.5%氟环唑SC和250 g/L粉唑醇SC等6种药剂为小麦条锈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推荐最低使用量依次分别为62.55 g/hm^(2)、80.70 g/hm^(2)、62.55 g/hm^(2)、75.00 g/hm^(2)、23.40 g/hm^(2)和93.75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菌 杀菌剂 毒力 防效 用量
下载PDF
从“虚劳”论治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14
作者 徐建兴 杨志旭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辅以清透,维持阴阳气血低水平平衡,同时开达通路清透余邪,消除体内痰瘀浊毒等积聚的病理产物,调节免疫代谢紊乱,以期预防反复感染,为中医辨治PICS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虚劳(重症迁延期) 瘀毒阻络 扶正祛邪
下载PDF
从伏毒理论论治前列腺癌
15
作者 唐益文 蔡煜阳 +6 位作者 王雄 程鹏伃 周艳艳 魏永强 李铭 丁家森 高瞻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64-2467,共4页
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理论,认为伏毒具有伏时不变、发时始显的特点。从病因病机来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以是内外伏毒潜藏于人体,正气耗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产生,复合为毒,骤起发病。此外,前列腺癌的致病特点、疾病特性均与伏毒隐... 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理论,认为伏毒具有伏时不变、发时始显的特点。从病因病机来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以是内外伏毒潜藏于人体,正气耗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产生,复合为毒,骤起发病。此外,前列腺癌的致病特点、疾病特性均与伏毒隐伏、缠绵、暗耗、暴匿、杂合、多变的演变特征十分契合。治疗时应注重把握时机,分期论治辨标本,明确患者病情分期与伏毒性质,辨明外感伏毒与内生伏毒区别;同时中西联用、增效减毒,五脏同治、身心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 前列腺癌 病因病机 致病特点 扶正 祛毒 中西联用 五脏同治
下载PDF
一种茉莉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16
作者 孙明艳 刘可丹 +3 位作者 李春牛 李先民 喇燕菲 卜朝阳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在广西横州市发现一种茉莉叶部炭疽病病害,明确其病原菌种类,并对其开展生物学特性和有效杀菌剂筛选研究。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鉴定与形态学观察,运用MEGA v.10.1.5软件对代表菌株HL6-1构建基于ITS、 ACT、CHS-1、 TUB2、GAPDH和... 在广西横州市发现一种茉莉叶部炭疽病病害,明确其病原菌种类,并对其开展生物学特性和有效杀菌剂筛选研究。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鉴定与形态学观察,运用MEGA v.10.1.5软件对代表菌株HL6-1构建基于ITS、 ACT、CHS-1、 TUB2、GAPDH和ApMat多基因测序结果的系统发育树,明确该菌株为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菌株气生菌丝绒毛状,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深灰色,有橘色孢子团的产生;分生孢子无色,整体长椭圆形,单胞,平均大小为14.58μm×5.97μ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培养温度为28℃,最适pH为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有效杀菌剂,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均小于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 炭疽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当归根腐病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毒力测定
17
作者 张婷 王艳 +2 位作者 晋玲 吕娇娇 高国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为探究当归(Angelica sinensis)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其防治药剂。采用常规组织法分离培养病原菌,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分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 为探究当归(Angelica sinensis)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其防治药剂。采用常规组织法分离培养病原菌,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分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当归根腐病菌菌落毛毡状,在三种培养基上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大小为(27.5~47.5)μm×(3.8~7.5)μm(n=50),隔膜数1~5;小型分生孢子在PDA和SNA培养基上呈椭圆形、肾型、纺锤形,在CLA培养基上肾型,(3.8~15.0)μm×(2.5~7.5)μm(n=50),隔膜数0~3;厚垣孢子在CLA培养基上呈串生,PDA培养基上呈不规则形,SNA培养基上厚垣孢子着生方式多样,串生、圆形、不规则形,大小为(2.5~3.8)μm×(2.5~5.0)μm(n=50)。EF-1α、RPB1和RPB2联合序列系统发育树表明,该菌为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初始pH为9,光照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毒力测定显示10%苯醚甲环唑(WG)对其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83.71 mg/L。本研究可为当归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田间药剂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根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室内毒力
下载PDF
芡叶瘤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18
作者 李美霞 王晓飞 +5 位作者 陈亚丽 钱新 周长勇 付佑胜 曹凯歌 刘伟中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35-142,共8页
芡叶瘤病为水生蔬菜芡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芡叶瘤病菌保藏的最佳条件并筛选出防控该病害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温度、pH、碳源及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室内毒力测定杀菌剂单剂及混剂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并开展单剂对... 芡叶瘤病为水生蔬菜芡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芡叶瘤病菌保藏的最佳条件并筛选出防控该病害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温度、pH、碳源及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室内毒力测定杀菌剂单剂及混剂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并开展单剂对芡叶瘤病防效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 7;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铵。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丙环唑、嘧菌酯对供试病原菌的EC_(50)值分别为0.8992、0.6531、0.1650、1.8751、0.9227、2.3432和6.0517 mg/L,其中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丙硫菌唑抑菌活性较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丙硫菌唑对芡叶瘤病防效分别为94.36%、85.64%和82.56%;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选择了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按照质量比1:1、1:2、1:3、1:4、1:5、5:1、4:1、3:1、2:1组合,5:1配比时有增效作用,SR为1.5029,可在生产上用于芡叶瘤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瘤病 病原菌保藏条件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生长速率法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试验
下载PDF
In Vitro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and Compound from Acorus tatarinowii Against Seven Plant Pathogenic Fungi 被引量:5
19
作者 DENG Ye-cheng,CHEN Kai-lin,YU Yan-zhen,DENG Zhi-yong and KONG Zuo-we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for the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Medicinal Resources,Ministry of Education,Guilin 541004,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SCD 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nt and has multiple bioactivities in medicine and pesticide field. In this study, the antifungal compound 1,2-dimethoxy-4(2-propenyl) benzene was isolat...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nt and has multiple bioactivities in medicine and pesticide field. In this study, the antifungal compound 1,2-dimethoxy-4(2-propenyl) benzene was isolated from A. tatarinowii Schott by activity-directed isolation method, and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and 1,2-dimethoxy-4(2-propenyl) benzene against seven plant pathogenic fungi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 and 1,2-dimethoxy-4(2- propenyl) benzene had high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hyphal growth of Thielaviopsis paradoxa (de Seynes) V. Hohnel, Pestalotia mangiferae P. Henn.,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 (E. F. Smith) Syn. et Hans., Alternaria alternate Tanaka, Colletotrichum musae (Berk et Curt) V. Arx, Sphaceloma fawcettii Jenk., and Mycosphaerella sentina (Fr.) Schroter. The EC50 values of extract were 1.6162, 1.6811, 1.1253, 3.5771, 1.7024, 2.2284, and 2.2221 g L^-1, respectively, and the EC50 values of 1,2-dimethoxy-4(2-propenyl) benzene were 0.1021, 0.0997, 0.0805, 0.1742, 0.1503, 0.1853, and 0.1924 g L^-1, respectively. 1,2-Dimethoxy-4(2-propenyl) benzene also inhibited spores germination of T. paradoxa (de Seynes) V. Hohnel and F. oxysporum f. sp. niveum (E. F. Smith) Syn. et Hans., with the inhibitory rates of 98.81 and 100% at a concentration of 0.4 g L^-1 after 8 h, respectively. 1,2-Dimethoxy-4(2-propenyl) benzene is a potential botanical antifungal agent for controling of plant fung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1 2-dimethoxy-4(2-propenyl) benzene plant pathogenic fungi inhibitory activity toxicITY
下载PDF
20种卵菌杀菌剂对海南万宁胡椒瘟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圣风 付华菲 +6 位作者 海龙 苟亚峰 孙世伟 刘世超 薛超 田甜 温思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5-1092,共8页
胡椒Piper nigrum L.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胡椒瘟病是危害其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为了明确胡椒主产区海南万宁瘟病病原菌种类,筛选具有防控潜力的杀菌剂,本研究采用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特异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海南万宁的7株胡椒瘟... 胡椒Piper nigrum L.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胡椒瘟病是危害其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为了明确胡椒主产区海南万宁瘟病病原菌种类,筛选具有防控潜力的杀菌剂,本研究采用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特异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海南万宁的7株胡椒瘟病样品进行病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检测我国当前登记的20种杀卵菌剂对其菌丝生长的室内毒力。结果发现,3株从海南万宁地区分离的胡椒瘟病菌均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20种卵菌杀菌剂中抑制胡椒瘟病菌菌丝生长活性最高的是吡唑醚菌酯、氟啶胺、福美双、烯酰吗啉、氰霜唑、甲霜灵等药剂,EC_(50)<1μg/mL;其次是喹啉铜、百菌清、代森锰锌、代森锌、氢氧化铜等药剂,1μg/mL<EC_(50)<10μg/mL;然后是氧化亚铜、王铜、嘧菌酯、香芹酚、霜脲氰、小檗碱等药剂,10μg/mL<EC_(50)<50μg/mL;几丁聚糖和三乙膦酸铝最低,EC_(50)>300μg/mL。该结果可为热带辣椒疫霉机理研究和防控技术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瘟病 辣椒疫霉 病原鉴定 杀卵菌剂 毒力 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