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在西藏林芝的发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保海 翟卿 +3 位作者 魏倞 张亚玲 唐晓琴 曹振民 《西藏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4-6,共3页
本文阐明茶蚜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揭示茶蚜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茶田管理、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的绿色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 茶蚜 生活史 生物学习性 发生规律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茶蚜Toxoptera aurantii致病力筛选及毒力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秦丽 卫书霞 +2 位作者 汪仁敏 姜浩 朱虹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3期70-76,共7页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 de Fonscolombe, 1841)是茶园重要害虫之一,开展茶蚜的绿色防控是茶叶安全优质生产的重要保障。研究以无翅茶蚜为研究对象,通过喷雾塔喷雾接菌方法,对供试的9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无翅茶蚜的致病力活性进行...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 de Fonscolombe, 1841)是茶园重要害虫之一,开展茶蚜的绿色防控是茶叶安全优质生产的重要保障。研究以无翅茶蚜为研究对象,通过喷雾塔喷雾接菌方法,对供试的9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无翅茶蚜的致病力活性进行筛选,获得了3株致死中时LT50在4.5 d以内,7 d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的潜在高致病菌株。进一步通过活性评价试验,优化出高致病球孢白僵菌Bb2032菌株,并对该菌株开展了侵染无翅茶蚜毒力学活性评价研究,其4 d、8 d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881×107孢子/mL和2.102×104孢子/mL。最后通过显微技术观察高致病球孢白僵菌株Bb2032侵染茶蚜的症状,表明菌丝主要从无翅茶蚜的腹管和头部两个位置浸染。该研究将为白僵菌应用在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提供理论基础,为茶叶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茶蚜 致病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茶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 Fonscolombe)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生存能力的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建国 况荣平 +2 位作者 刘胜 扈克明 陶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茶二叉蚜(ToxopteraaurantiiFonscolombe)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生存能力的差异朱建国,况荣平,刘胜,扈克明,陶滔关键词茶二叉蚜,生态学特性,生殖特性THEDIFFERENCEOFSURVIVALA... 茶二叉蚜(ToxopteraaurantiiFonscolombe)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生存能力的差异朱建国,况荣平,刘胜,扈克明,陶滔关键词茶二叉蚜,生态学特性,生殖特性THEDIFFERENCEOFSURVIVALABILITYOFBLACKCI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二叉蚜 生态学特性 茶树 害虫
下载PDF
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与黄金芽抗茶蚜性能比较
4
作者 吴梦阳 蒋文彬 +4 位作者 谢碧 陈仓权 何应琴 牛素贞 赵德刚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1-269,共9页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深入研究抗蚜特异资源的抗性机理对培育茶树抗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收集的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对茶蚜抗性强,为初步探明该种质的抗蚜特性,利用刺吸电位技术测...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深入研究抗蚜特异资源的抗性机理对培育茶树抗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收集的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对茶蚜抗性强,为初步探明该种质的抗蚜特性,利用刺吸电位技术测定了茶蚜在‘W016’和黄金芽(感虫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并探明影响茶蚜刺探取食叶片的主要物理性状及生化成分因子。结果表明,茶蚜在两种供试种质上均产生9种EPG波形,依次为非刺探波(np波)、路径波(A波、B波、C波、pd波)、机械阻力波(F波)、木质部吸食波(G波)、韧皮部唾液分泌波(El波)和韧皮部汁液吸食波(E2波)。刺探取食过程中,茶蚜在‘W016’上的非刺探时间(np波)和C波总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黄金芽。二者口针遇到阻力的次数(F波)和总持续时间无差异,但韧皮部吸食汁液(E2波)时间‘W016’显著短于黄金芽。茸毛密度、下表皮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是‘W016’抗茶蚜取食胁迫的主要物理屏障因子,而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为主要生化因子。表明‘W016’对茶蚜的取食抗性与其叶片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蚜 取食行为 物理性状 营养成分 抗虫特性
下载PDF
食蚜瘿蚊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5
作者 李梦莎 王雄 +4 位作者 李帅 杨茂发 黄纯杨 于晓飞 吴慧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是茶树的重要害虫,评估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茶蚜的防控潜能,为大田释放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茶蚜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探索了饥饿处理24 h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3龄茶蚜的捕食功...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是茶树的重要害虫,评估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茶蚜的防控潜能,为大田释放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茶蚜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探索了饥饿处理24 h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3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的种内干扰作用,试验完成后继续饲喂,直至食蚜瘿蚊羽化,观察其性别。结果表明:食蚜瘿蚊雌、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雄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9.1、24.5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80、0.459,处理时间(T_(h))分别为0.052、0.041 d;食蚜瘿蚊捕食量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自身密度干扰方程为E=0.421 P^(-0.892),相同的猎物密度下,雌虫的搜寻效应高于雄虫。食蚜瘿蚊对茶蚜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且雌虫对茶蚜的控害能力优于雄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蚜瘿蚊 茶蚜 捕食功能 搜寻效应 种内干扰
下载PDF
茶树叶片理化性质对茶蚜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玉婷 田森 +4 位作者 胡蕾 赵德刚 陈正武 何应琴 徐富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6,62,共8页
为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寄主选择行为机理,通过自由选择法研究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进一步分析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生化成... 为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寄主选择行为机理,通过自由选择法研究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进一步分析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生化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存在差异,其中对‘黄金芽’的选择性最强,而对‘黔茶1号’和‘黔茶10号’的选择性最弱。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茶树品种中,‘黔茶1号’‘黔茶10号’为抗虫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黔茶8号’为中抗品种;‘黔湄601’为感虫品种;‘黄金芽’为高感品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总厚度(r=-0.84)、下表皮厚度(r=-0.78)、栅栏组织厚度(r=-0.94)、咖啡碱含量(r=-0.91)、茶多酚含量(r=-0.94)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孔密度(r=0.93)、游离氨基酸含量(r=0.94)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绵组织厚度(r=-0.27)、可溶性糖含量(r=0.75)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可为我国抗蚜种质资源鉴选及利用、茶蚜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蚜 取食选择性 物理性状 营养成分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两种瓢虫对茶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超 罗怀海 +4 位作者 伍兴隆 陈顺桃 徐翔 田卉 蒲德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80-82,共3页
为探索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的较优生物防控技术,采用田间释放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卵块的方法,探究2种捕食性瓢虫对茶蚜的田间防治效果与田间定殖能力。结果表... 为探索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的较优生物防控技术,采用田间释放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卵块的方法,探究2种捕食性瓢虫对茶蚜的田间防治效果与田间定殖能力。结果表明,在释放瓢虫卵卡15 d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防治效果分别为73.48%和74.35%,而后逐渐降低,但均维持在60%以上,2种瓢虫对茶蚜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七星瓢虫卵卡的田间孵化率为54.13%,异色瓢虫卵卡的田间孵化率为58.87%,在瓢虫卵卡释放30 d内均发现有瓢虫存留,且异色瓢虫各虫态存留数均略多于七星瓢虫,但除异色瓢虫的蛹存留数显著高于七星瓢虫外,其余虫态的存留数二者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合肥秋冬季茶园天敌对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的空间跟随关系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林 郭骅 +6 位作者 毕守东 邹运鼎 周夏芝 柯胜兵 施晓丽 柯磊 林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215-4227,共13页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及科学地选取抽样方法,开展了合肥地区秋冬季4个品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与其天敌之间空间关系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和害虫各自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及科学地选取抽样方法,开展了合肥地区秋冬季4个品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与其天敌之间空间关系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和害虫各自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害虫与天敌变程的关联度,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在空间上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分析了2010年9月28日至11月25日期间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数量最少的舒茶早茶园和二种害虫数量最多的平阳特早茶园天敌对害虫空间上的跟随关系,结果表明,二种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及其4种主要天敌均为聚集分布,舒茶早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二位天敌是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L.Koch(0.8594)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Sundevall(0.8397),与茶蚜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二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0.7448)和斜纹猫蛛(0.7433);平阳特早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二位天敌是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omaculatum Bose.et Str(0.8207)和斜纹猫蛛(0.8104),与茶蚜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二位天敌是八斑球腹蛛(0.8324)和斜纹猫蛛(0.7730)。其中,11月25日4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数量均较多。分析了该日另外二个茶树品种福云六号和龙井长叶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与其天敌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二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及其天敌均为聚集分布,福云六号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变程值(3.8182)最接近的天敌是斜纹猫蛛(4.7222),与茶蚜变程值(6.5854)最接近的天敌是斜纹猫蛛(4.7222);龙井长叶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变程值(1.0000)最接近的天敌是八斑球腹蛛(1.0000),与茶蚜变程值(4.5000)最接近的天敌是斜纹猫蛛(7.6316)。总之,秋冬季4个品种茶园斜纹猫蛛在空间上是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跟随关系最密切的天敌,其次是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茶蚜 天敌 空间关系 地学统计学 灰色系统分析
下载PDF
茶蚜生物学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慧玲 吴光远 +4 位作者 王定锋 张辉 刘丰静 曾明森 王庆森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65-1270,共6页
茶蚜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概述了茶蚜的主要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茶蚜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茶蚜对寄主的选择以及综合防治等,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茶蚜 生物学 化学生态学 综合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杀虫剂对茶园3种常见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室内毒力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瑶 慕卫 +3 位作者 张丽霞 许永玉 林琎 张正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2-398,共7页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园常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是其重要的防治措施。本研究测定了10类16种...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园常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是其重要的防治措施。本研究测定了10类16种杀虫剂对3种害虫若虫的室内毒力,旨在筛选出高效药剂,为其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唑虫酰胺、甲维盐、茚虫威和虫螨腈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毒力最高,LC_(50)分别为0.23、0.52、0.94、5.24 mg·L^(-1);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噻虫胺和螺虫乙酯4种药剂对黑刺粉虱若虫的活性高,药后24 h的LC_(50)值分别为0.15、0.26、0.41、0.66 mg·L^(-1);除了呋虫胺和茚虫威,其他14种杀虫剂均对茶蚜若虫具有较高毒力,24 h的LC_(50)值均在10 mg·L^(-1)以下。本研究结果对根据害虫种类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进行防治,促进茶园农药减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黑刺粉虱 茶蚜 杀虫剂毒力
下载PDF
茶蚜对不同SPAD值绿色的趋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卫星 陈少波 +1 位作者 姜红波 侯有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55-1760,共6页
以茶蚜(Toxoptera aurantii)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模拟SPAD值(叶色值)绿色和不同施氮量处理茶梢的趋性。结果表明:不同虫态茶蚜对不同SPAD值绿色的趋性存在显著差异,茶树叶片含氮量与其SPAD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茶蚜各虫态... 以茶蚜(Toxoptera aurantii)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模拟SPAD值(叶色值)绿色和不同施氮量处理茶梢的趋性。结果表明:不同虫态茶蚜对不同SPAD值绿色的趋性存在显著差异,茶树叶片含氮量与其SPAD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茶蚜各虫态对模拟绿色趋性最强的SPAD值的相应含氮量分别为:低龄若蚜在2.83%左右,高龄若蚜在2.83%-3.14%,有翅和无翅成虫在3.14%左右;而各虫态表现出最大趋性的茶树叶片相应含氮量分别为:低龄若蚜在2.64%~3.13%,高龄若蚜在2.68%~2.83%,无翅成虫在2.42%~2.84%,有翅成虫在2.63%~3.13%。表明不同虫态茶蚜对茶树叶片含氮量的需要存在差异,其结果可为茶园合理施肥以及控制蚜虫危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蚜 茶树叶片 绿色 SPAD值 趋性反应 含氮量
下载PDF
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庆森 鞠晓蕾 黄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7-1252,共6页
研究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 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七星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捕食茶蚜的理论日最... 研究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 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七星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捕食茶蚜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4.8,83.3,212.8,434.8,384.6头。随着七星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加,其对茶蚜的捕食量急骤上升,但瓢虫4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量大于雌成虫。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LC50值差异显著。 LC50值由大到小依次为1.8%除虫菊素水乳剂、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但是,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安全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茶蚜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农药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异色瓢虫4变种成虫对茶和茶蚜气味行为反应 被引量:29
13
作者 韩宝瑜 陈宗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异色瓢虫 4个变种成虫对茶蚜利它素的行为反应 ,结果表明 ,供给茶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的两两组合 ,茶蚜 +蚜害茶梢和正常茶梢 ,蚜害茶梢和正常茶梢 ,天敌分别选择茶蚜、茶蚜 +蚜害茶梢或蚜害茶梢 (P <0 .0 5 ) ;以 8...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异色瓢虫 4个变种成虫对茶蚜利它素的行为反应 ,结果表明 ,供给茶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的两两组合 ,茶蚜 +蚜害茶梢和正常茶梢 ,蚜害茶梢和正常茶梢 ,天敌分别选择茶蚜、茶蚜 +蚜害茶梢或蚜害茶梢 (P <0 .0 5 ) ;以 8~ 9种质量梯度的茶蚜 +蚜害茶梢、蚜害茶梢和茶蚜做味源 ,瓢虫对味源趋向率与味源质量呈Logistic曲线关系 (P <0 .0 1) ,其中二斑变型、显现变种和十九斑变种对茶蚜的趋向率与蚜数呈左偏的单峰曲线 (P <0 .0 1) ;茶蚜体表乙醚或正己烷漂洗物也有引诱力 ,以显明变种最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蚜 异色瓢虫 利它素 行为反应 互利素
下载PDF
茶梢和茶花主要挥发物对门氏食蚜蝇和大草蛉引诱效应 被引量:23
14
作者 韩宝瑜 周成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用Y形嗅觉仪进行的生测表明茶二叉蚜和蚜害茶梢复合体挥发物显著引诱门氏食蚜蝇和大草蛉 .剂量为 10 -4g·ml-1时 ,在味源和空气对照之间 ,食蚜蝇对源于复合体的香叶醇和水杨酸甲酯、源于完整茶梢的正辛醇、源于茶花的橙花醇有极显... 用Y形嗅觉仪进行的生测表明茶二叉蚜和蚜害茶梢复合体挥发物显著引诱门氏食蚜蝇和大草蛉 .剂量为 10 -4g·ml-1时 ,在味源和空气对照之间 ,食蚜蝇对源于复合体的香叶醇和水杨酸甲酯、源于完整茶梢的正辛醇、源于茶花的橙花醇有极显著趋性 (P <0 .0 1) ,对源于复合体的反 2 己烯 1 醇、反 2 己烯醛、罗勒烯和芳樟醇有显著趋性 (P <0 .0 5 ) ;大草蛉则显著趋向源于完整茶梢的正辛醇和己醛 (P <0 .0 5 ) .剂量为 10 -2 g·ml-1时 ,食蚜蝇对己醛、橙花醇及源于复合体的苯甲醛有显著趋性 ,大草蛉显著趋向于苯甲醛、己醛、香叶醇和反 2 己烯 1 醇 .结果表明 ,除了醛类和水杨酸甲酯外 ,香叶醇、正辛醇和反 2 己烯 1 醇等也有显著引诱效应 .2种天敌对信息物的反应是有阈值的 .两种剂量的己醛均显著引诱大草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二叉蚜 门氏食蚜蝇 大草蛉 蚜害茶梢 互利素
下载PDF
黄杜鹃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一丁 冯定胜 +2 位作者 严伟 王文国 郭晋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0-301,共2页
黄杜鹃(Rhododendronmolle)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Toxopteraaurantii)有较强的毒杀作用.黄杜鹃叶的乙醇总提取物对桔二叉蚜无翅成蚜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558mg/L.在黄杜鹃叶提取物的4种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最强,其L... 黄杜鹃(Rhododendronmolle)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Toxopteraaurantii)有较强的毒杀作用.黄杜鹃叶的乙醇总提取物对桔二叉蚜无翅成蚜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558mg/L.在黄杜鹃叶提取物的4种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364mg/L,表明黄杜鹃叶含有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杜鹃 桔二又蚜 毒力
下载PDF
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庆森 鞠晓蕾 黄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8-572,共5页
观察了不同虫态的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测定了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六斑月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对茶蚜的理论日最... 观察了不同虫态的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测定了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六斑月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对茶蚜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8.7、32.2、158.7、434.8和357.1头.随着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大,其对茶蚜的捕食量急骤上升,但瓢虫4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量大于雌成虫.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成虫的LC50差异显著,表现为1.8%除虫菊素水乳剂>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但是,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的安全系数表现为0.6%氧苦·内酯水剂>0.3%苦参碱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茶蚜 捕食作用 生物农药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黄杜鹃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及其毒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一丁 冯定胜 +2 位作者 郭晋雅 王文国 严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05-608,共4页
黄杜鹃 (Rhododendronmolle)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 (Toxopteraaurantii )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黄杜鹃叶的乙醇总提物对桔二叉蚜无翅成蚜的半致死浓度 (LC50 )为 15 5 8mg/L .在黄杜鹃叶提取物的 4种萃取物中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 黄杜鹃 (Rhododendronmolle)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 (Toxopteraaurantii )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黄杜鹃叶的乙醇总提物对桔二叉蚜无翅成蚜的半致死浓度 (LC50 )为 15 5 8mg/L .在黄杜鹃叶提取物的 4种萃取物中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最强 ,其LC50 为 36 4mg/L ,表明黄杜鹃叶含有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实验表明 ,黄杜鹃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羧酸酯酶 (CarE)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桔二叉蚜经10 0 0 0mg/L的黄杜鹃叶乙酸乙酯萃取物溶液处理 2 4h后 ,其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为对照组的 0 .6 5 4 3倍 ,羧酸酯酶的活性仅为对照组的 0 .4 0 2 1倍 .图 2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杜鹃 桔二叉蚜 毒力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下载PDF
茶蚜体表漂洗物对天敌的引诱活性及组分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韩宝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1-547,共7页
行为生测和触角电位反应都证明茶蚜Toxopteraaurantii体表的正己烷或乙醚漂洗物对茶蚜重要天敌中华草蛉Chysopasinica、蚜茧蜂Aphidiussp .和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具有显著的引诱效应 ,正己烷漂洗物的活性稍强。GC、GC MS... 行为生测和触角电位反应都证明茶蚜Toxopteraaurantii体表的正己烷或乙醚漂洗物对茶蚜重要天敌中华草蛉Chysopasinica、蚜茧蜂Aphidiussp .和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具有显著的引诱效应 ,正己烷漂洗物的活性稍强。GC、GC MS分析表明正己烷漂洗物中主要组分是苯甲醛、十一烷、 2 ,5 己二酮、 2 ,5 二氢噻吩、芳樟醇、萘、 4 甲基 辛烷、 1,2 苯甲酸 双 (二丁基 邻苯二甲酸甲酯 )、二丁基 邻苯二甲酸甲酯和二十烷 ,其中苯甲醛、 2 ,5 己二酮和芳樟醇含量稍大。乙醚漂洗物中主要组分为反 2 己烯酸、正十七烷、 2 ,6 ,10 ,14 四甲基十五烷、二十烷、四甲基四十烷、二丁基 邻苯二甲酸酯和十九烷 ,前 2种组分含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蚜 体表漂洗物 引诱活性 天敌昆虫 组分分析 行为生测 触角电位
下载PDF
茶蚜的寄主定向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海清 黄爱萍 +2 位作者 柯文辉 张梅 翁志辉 《台湾农业探索》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以茶园主要害虫茶蚜Toxoptera aurantii为研究对象,研究光强、上下方位、颜色及气味对茶蚜的影响,阐明茶蚜对茶树的定向行为机制。
关键词 茶蚜 光强 方位 颜色 气味 定向行为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Tea Cultivars to Tea Aphids by EPG Technique 被引量:7
20
作者 Liang Li-yun Liu Li-fang +1 位作者 Yu Xiao-ping HAN Bao-y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028-2034,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sistance of tea plant to tea aphid,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tea aphids on six different tea cultivars was monitored by (EPG) techniqu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uration of El, E2 as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sistance of tea plant to tea aphid,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tea aphids on six different tea cultivars was monitored by (EPG) techniqu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uration of El, E2 as well as (E I+E2) which was feeding waveforrns of 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in tea phloem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y variance analysis (P〈0.05) and so did the duration of the probing of T. aurantii in all the tea tissues. And the six tea cultivar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the six major parameters which were durations of np, C, El, E2, F, and G waveforms, then the six major parameters of these three groups were detected by variance analysis, and the rank of six different tea cultivars' resistance to T. aurantii from strong to weak was Zhongcha 108, Sucha 1, Anjibaicha, Longjing 43, Xicha 5, and Sucha 120. As this result was in accor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ea field, we concluded that EPG technique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to examine tea plant resistance to T. aurantii and the durations of waveform El, E2 and (El+E2) wer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of tea plants to tea aph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xoptera aurantii EPG parameters cluster analysis tea plant resist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