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mplifies the QT,and Tp-e intervals and the Tp-e/QT ratio of left chest ECG 被引量:6
1
作者 Zhao Zhao Zuyi Yuan Yuqiang Ji Yue Wu Yinzhi Qi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Tp-e interval (an interval from the peak to the end of the T wave), QT interval and Tp-e/QT ratio of the body surface ECG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Tp-e interval (an interval from the peak to the end of the T wave), QT interval and Tp-e/QT ratio of the body surface ECG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Methods: The Tp-e interval and QT interval were measured on body surface ECGs in 42 patients without either hypertension or LVH (control group), 41 patients having hypertension but not LVH (non-LVH group), and 38 patients with both hypertension and LVH (LVH group). Results: The mean corrected QT (QTc) interval, and mean corrected Tp-e[T(p-e)c] interval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LVH group (0.430±0.021s vs. 0.409±0.019s, p 〈 0.01; 0.098±0.013s vs. 0.088±0.011s, respectively)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p-e/QT ratio was also amplified in LVH group (0.232± 0.028 vs.0.218± 0.027) (p 〈 0.05). Conclusion: LVH increased the QT interval, Tp-e interval and Tp-e/QT ratio of the body surface E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qt interval tp-e interval ARRHYTHMIA
下载PDF
A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T、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王晓东 白雪蕾 +1 位作者 王喜欢 陈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43-2447,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18)和预后良好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ST-T段回落情况、术前Tp-e/QT比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分别为77.78%、0.34±0.0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3.73%、0.2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均是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PCI术后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747,特异度分别为61.50%、81.42%,敏感度分别为80.00%、85.31%。结论AMI患者心电图ST-T段回落不良、Tp-e/QT比值增加是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ST-T段回落 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值 预后
下载PDF
STEMI直接PCI术后病人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周睿 彭建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5期2824-2830,共7页
目的:探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1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STEMI病人113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0... 目的:探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1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STEMI病人113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病人均行PCI术,根据术后病人是否发生MVA将病例组病人分为MVA组(53例)和非MVA组(60例)。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图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MVA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前Tp-e/QT与术后MVA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史占比、冠心病史占比、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脑钠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前心电图参数Tp-e、QT间期、Tp-ec、QTc、QTd、Tp-e/QT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病例组各项心电图参数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缩小。血常规指标、炎性标志物指标、心电图参数对Tp-e/QT产生正向影响,血钾水平对Tp-e/QT产生负向影响。Tp-e/QT为STEMI病人PCI术后MV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P<0.01)。术前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95%CI(0.822,0.8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6%和89.45%。结论:STEMI病人PCI术后Tp-e/QT比值下降,病人病情有所好转,Tp-e/QT与术后MVA有关,Tp-e/QT比值越大,病人术后MVA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tp-e/qt比值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Tp-e 间期和Tp-e/QT的观察
4
作者 刘兴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33-35,共3页
以血流动力学及Tp-e 间期和Tp-e/QT的变化为观察指标,探讨老年全身麻醉(GA)诱导时静脉麻醉药对机体与电生理影响。方法 实验对象为2019.05至2021.05我院泌尿外科实施手术治疗、年龄高于60岁的70名GA病人,经由随机数字表法,将35人归入丙... 以血流动力学及Tp-e 间期和Tp-e/QT的变化为观察指标,探讨老年全身麻醉(GA)诱导时静脉麻醉药对机体与电生理影响。方法 实验对象为2019.05至2021.05我院泌尿外科实施手术治疗、年龄高于60岁的70名GA病人,经由随机数字表法,将35人归入丙泊酚组(B组),另35人归入依托咪酯组(E组)。在麻醉诱导前,准确放置12 导联 ECG电极,得到此阶段的12导联同步 ECG。计算T0时(麻醉诱导前)两组病人12导联Q-T与Tp-e间期;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B组、E组所用镇静剂分别为丙泊酚(2mg/kg)、依托咪酯(0.2mg/kg),此外,2组共同诱导所用的镇静剂、肌松剂与镇痛剂皆分别为剂量相等的咪达唑仑、罗库溴铵。待药物输注结束,各自于丙泊酚(1.5mins)与依托咪酯(80s)峰效应时间(T1)将电生理与生命体征参数展开记录、计算。结果 (1)T0时B组MAP、HR分别为98.71±0.52、77.42±0.44;依托咪酯组MAP、HR分别为98.11±0.46、77.14±0.46;T1时B组HR、MAP各是77.42±0.44、98.71±0.52。相比T0时,T1时B组合E组这2项指标皆下调,T1时相比B组,E组这2项指标皆上调。表现出显著区别( P<0. 05)。(2)相比T0时,T1时B组和E组Tp-e/QT未见明显改变;T1时B组和E组Tp-e/QT对比未见明显变化,没有表现出显著区别( P > 0. 05)。结论 就对老年手术病人GA诱导期MAP与HR的影响程度而言,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偏低,两种静脉药在电生理指标Tp-e 间期和Tp-e/QT无明显差异,对心脏电生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全麻诱导 tp-e 间期 tp-e/qt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舒娟 李红兵 +1 位作者 严干新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3,471,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STEMI组患者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明显延长[(33.66±16.76)msvs.(55.29±31.12)ms,(89.55±12.61)msvs.(142.65±39.33)ms和(426.57±65.03)msvs.(482.26±48.03)ms,P<0.001],且Tp-e/QT比值显著增加(0.21±0.03vs.0.29±0.07,P<0.001)。120例STEMI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34例(28.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0.32±0.07vs.0.26±0.05,P<0.000)。结论急性STEMI患者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tp-e/qt比值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前后Tp-e/QT变化及ST段回落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晓丹 赵红丽 +1 位作者 李潞 于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12-281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前后Tp-e/QT变化及ST段回落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首次因STEMI行直接PCI患者137例,监测PCI术前及术后12 h常规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进行Tp-e/QT测量及ST段回落分析,随访12个...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前后Tp-e/QT变化及ST段回落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首次因STEMI行直接PCI患者137例,监测PCI术前及术后12 h常规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进行Tp-e/QT测量及ST段回落分析,随访12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发生MACE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3<25%组相比,△3≥25%组前壁心肌梗死比例较高,症状开始至再灌注时间长(P<0.05)。随访结束累计发生7例MACE(5.11%),在无ST段回落组发生率明显高于ST段回落组(16.1%vs 1.9%,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前后Tp-e/QT变化显著与前壁心肌梗死、症状开始至再灌注时间延长有关;无ST回落为发生远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Tp—e qt比值 心电描记术 血管成形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Tp-e/QT比值、低钾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小贞 闫继锋 +2 位作者 于运福 闫瑞 杨鹏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探讨Tp-e/QT比值、低钾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62例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VA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NVA组),室性心律失常组又分为低钾组及血钾正常组.分析各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Tp-e/QT比值、低钾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62例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VA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NVA组),室性心律失常组又分为低钾组及血钾正常组.分析各组临床特点并观察超声指标及心电图V3、V4导联的Tp-e间期和Tp-e/QT比值的差异.结果 V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NVA组大[(72.88±6.81)mm比(62.67±4.91)mm,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VA组较NVA组低(0.24±0.04比0.32±0.05,P<0.05);NA组V3和V4导联Tp-e/QT比值均值均比NVA组大(0.268±0.050比0.216±0.016,P<0.05);低钾组V3和V4导联Tp-e/QT比值的均值均比血钾正常组大(0.291±0.047比0.260±0.048,P<0.05).随着Tp-e/QT比值的增加,多形性室速更易发生.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钾浓度及Tp-e/QT比值有关,Tp-e/QT比值越大多形性室速越易发生.低钾时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室性心律失常 低钾 tp-e/qt比值
下载PDF
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Tp-ec及Tp-e/QT比值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臻 吴欣娟 +6 位作者 侯桂英 赵洁 刘艳梅 王巍 黄贵喜 常湛 耿广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Tp-ec、Tp-e/QT比值的动态变化及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比较75例STEMI患者(观察组)PCI术前及术后24 h及2周各时段、不同导联的Tp-ec、Tp-e/QT比值,并...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Tp-ec、Tp-e/QT比值的动态变化及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比较75例STEMI患者(观察组)PCI术前及术后24 h及2周各时段、不同导联的Tp-ec、Tp-e/QT比值,并与同期6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记录PCI术后24 h内每小时的Tp-e/QT比值的动态变化。并随访1个月内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MAE患者的Tp-ec、Tp-e/QT比值均较无MAE者明显延长(P<0.05)。MAE组及无MAE组PCI术后24h内每小时测得的Tp-e/QT比值均有显著下降,并分别于术后3 h和4 h达到最低点。MAE组每小时Tp-e/QT比值明显高于无MAE组,而且与无MAE组稳定下降的曲线趋势不同,MAE组曲线在降至最低点后又有回升趋势。(3)观察组PCI术前梗死及非梗死相关导联Tp-ec、Tp-e/QT比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PCI后24 h、2周的Tp-ec及Tp-e/QT比值较前一时段相同导联明显降低(P<0.05),且各个时段梗死和非梗死相关导联间有显著差异(P<0.05)。除2周时Tp-ec恢复正常,其余心电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ec,尤其是Tp-e/QT比值可能成为STEMI患者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评估PCI术预后的具有前景的无创心电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Tp—ec tp-e/qt比值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延迟PCI治疗STEMI患者Tp-ec、Tp-e/QT及心率震荡值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臻 吴欣娟 +6 位作者 侯桂英 赵洁 刘艳梅 王巍 黄贵喜 常湛 耿广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3期353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Tp-ec、Tpe/QT比值及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60例STEMI患者延迟PCI术前及术后心电信...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Tp-ec、Tpe/QT比值及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60例STEMI患者延迟PCI术前及术后心电信息,测算PCI前后Tp-ec、Tp-e/QT比值及HRT[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冠脉造影结果,观察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4例及多支病变36例上述各心电指标的差异。另选取同期5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入院时STEMI组与对照组上述各心电指标的差异。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STEMI组患者Tp-ec、Tp-e/QT比值均明显延长,TO值明显升高,而TS值明显降低(P<0.05)。(2)延迟PCI术后24 h内Tp-ec及Tp-e/QT比值及HRT较术前即可获得明显改善,术后Tp-ec及Tp-e/QT比值均显著下降,TO值明显降低,而TS值明显升高(P<0.05)。(3)多支病变患者Tp-ec、Tp-e/QT比值均较单支病变者明显延长,TO值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而TS值明显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c、Tp-e/QT比值明显延长,HRT明显减弱,而延迟PCI术能明显改善HRT、缩短Tp-ec及Tp-e/QT比值,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Tp-ec、Tp-e/QT比值及HRT可能成为具有前景的预测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心肌缺血程度及评估PCI术预后的无创心电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tp-ec tp-e/qt比值 心率震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p-e/QT比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海燕 施振华 +2 位作者 陈礼平 吴雅琴 叶科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第4期270-271,322,I0002,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心脏室壁心肌具有电异质性,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产生的一个正常存在的电生理现象,并且发现异常增大的跨壁复极离散度是多种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源性猝死)发生的主要基质,也是预测室性心律...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心脏室壁心肌具有电异质性,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产生的一个正常存在的电生理现象,并且发现异常增大的跨壁复极离散度是多种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源性猝死)发生的主要基质,也是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1]。T波峰-末间期(Tp-e)已证实可作为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量化指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临床意义 比值变化 跨壁复极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T波峰-末间期 室性心动过速 心源性猝死
下载PDF
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对心肌肥厚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园园 龚帆影 陶炜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4期4426-4429,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对心肌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肌肥厚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因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LVH)27例,肥厚型心肌病(HCM)18例;根据后期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和... 目的探究分析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对心肌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肌肥厚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因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LVH)27例,肥厚型心肌病(HCM)18例;根据后期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另选取同期心脏结构正常者45例作为对照组,均经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Tp-e间期和Tp-e/QT比值。结果研究组心电图胸前V2、V3导联的Tp-e间期和Tp-e/QT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心电图胸前V4导联的Tp-e间期、Tp-e/Q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中因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胸导联V2~V4的Tp-e间期、Tp-e/Q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中,心律失常组胸前V2、V3导联的Tp-e间期高于无心律失常组,胸前V2~V4导联的Tp-e/QT比值均高于无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可作为诊断心肌肥厚的参考指标,也可作为预测心肌肥厚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敏感指标之一,不能鉴别不同因素导致的心肌肥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e间期、tp-e/qt比值 心肌肥厚 心电图
下载PDF
Tp-e/QT比值在猝死高危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邱赟 洪浪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Tp-e/QT比值在猝死高危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猝死高危患者、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 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猝死高危... 目的探讨Tp-e/QT比值在猝死高危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猝死高危患者、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 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猝死高危患者心电图上QTd、Tp-e、QTc、Tp-e/QT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30例猝死高危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10例(33.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Tp-e/QT值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所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结论猝死高危患者中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一个重要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高危患者 tp-e qt比值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AMI患者QTd、Tp-e和Tp-e/QT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艳芳 陈素 《新医学》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e)和Tp-e/QT的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AMI组)和健康成人(对照组)100名,AMI患者又分室性心律失常组(38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62例),对比分析AMI组和对照组及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 目的探讨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e)和Tp-e/QT的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AMI组)和健康成人(对照组)100名,AMI患者又分室性心律失常组(38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62例),对比分析AMI组和对照组及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Tp-e和Tp-e/QT。结果 AMI组的Tp-e、Tp-e/Q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组Tp-e、Tp-e/QT均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Td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Tp-e、Tp-e/QT比健康对照组延长,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tp-e间期 tp-e qt比值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Tp-e间期和Tp-e/QT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冉 陈善浆 +2 位作者 顾良其 赵圣刚 江力勤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QT间期、QTc、Tp-e间期和Tp-e/Q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100例作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V2导联QT间期、RR间期、Tp-e间期,计算QTc和Tp-e/QT。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QT...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QT间期、QTc、Tp-e间期和Tp-e/Q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100例作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V2导联QT间期、RR间期、Tp-e间期,计算QTc和Tp-e/QT。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QTc、Tp-e间期和Tp-e/QT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Tc、Tp-e间期和Tp-e/QT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Tp—e问期 tp-e/qt
下载PDF
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保红 张晓敏 +1 位作者 邢雪琴 孙冬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7期889-890,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大小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2月住院患者200例,记录12导联常规心电图,并分别测量和计算V2、V3、V4导联Tp-e间期和Tp-e/QT比值,按心电图指标Tp-e间期为100ms和(或)Tp-e/... 目的探讨导致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大小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2月住院患者200例,记录12导联常规心电图,并分别测量和计算V2、V3、V4导联Tp-e间期和Tp-e/QT比值,按心电图指标Tp-e间期为100ms和(或)Tp-e/QT 0.25为分界点,将其分为增大组(89例)和减小组(111例),比较两组患者所患疾病分类、电解质及代谢紊乱等,分析其对Tp-e间期和Tp-e/QT比值大小变化的影响。结果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增大组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肥厚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脑血管疾病和低钾血症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减小组(P<0.01)。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肥厚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脑血管疾病和低钾血症均是心电图Tp-e间期和Tp-e/QT比值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tp-e间期 tp-e qt比值 影响因素
下载PDF
Tp-e间期及Tp-e/QT联合诊断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东明 尹兰 张超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分析Tp-e间期及Tp-e/QT联合诊断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ROC曲线。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心电图检查,并给予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 目的分析Tp-e间期及Tp-e/QT联合诊断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ROC曲线。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心电图检查,并给予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等治疗。患者出院后均进行定期随访24个月,将心源性死亡、室颤、室速作为随访的终点,并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35例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89例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电图Tp-e间期及Tp-e/QT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Tp-e间期及Tp-e/QT水平变化与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Tp-e间期、Tp-e/QT和两者联合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Tp-e间期为(105.46±15.37)ms,长于对照组的(90.75±14.83)m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Tp-e/QT比值为(0.29±0.07),大于对照组的(0.21±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p-e间期延长(>103 ms)及Tp-e/QT增高(>0.255)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较强(P<0.05),Tp-e间期延迟及Tp-e/QT增高均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以Tp-e间期延长(>103 ms)及Tp-e/QT增高(>0.255)作为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标准,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p-e间期、Tp-e/QT及"Tp-e间期+Tp-e/Q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796、0.693,三种标准的检测均具有临床参考价值(Az>0.5);其中,Tp-e/QT的曲线下面积最大,"Tp-e间期+Tp-e/QT"的曲线下面积最小。结论 Tp-e间期延长及Tp-e/QT增高作为诊断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tp-e tp-e/qt
下载PDF
不同再灌注时间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Tp-e/QT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进 罗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窗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Tp-e、Tp-e/QT比值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 目的 探讨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窗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Tp-e、Tp-e/QT比值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的影响。方法 选取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210例,测量PCI治疗前和治疗后100 min心电图中Tp-e及Tp-e/QT比值,按PCI治疗开始时间不同分成3组:3 h组(起病3 h内)、6 h组(起病3~6 h内)、12 h组(起病6~12 h内)。观察3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恶性VA的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Tp-e及Tp-e/QT比值对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恶性VA的判断价值。结果 (1)住院期间发生恶性VA的STEMI患者Tp-e、Tp-e/QT比值大于未发生恶性V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63±16.89)ms vs.(100.68±14.26)ms,P〈0.01;0.32±0.03 vs.0.27±0.03,P〈0.01]。(2)Tp-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CI:0.731~0.871),Tp-e/QT比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822~0.927)。(3)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后Tp-e及Tp-e/QT比值较PCI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56±17.20)ms vs.(90.55±12.04)ms,P〈0.01;0.29±0.04 vs.0.25±0.03,P〈0.01];3组间Tp-e及Tp-e/QT比值下降的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组Tp-e、Tp-e/QT比值下降幅度高于6 h、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6 h组Tp-e/QT比值下降幅度高于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2 h组PCI治疗后至出院前恶性VA发生率高于3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在越早再灌注时间窗内行直接PCI治疗,可以更好地恢复心肌细胞电生理稳定性,更多地减少心室复极离散度指标Tp-e、Tp-e/QT比值,降低心肌梗死后VA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tp-e tp-e/qt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后Tp-e/QT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覃晓波 孙中波 +3 位作者 唐文红 陈晓婕 黄颖 李瑾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2期4854-4856,共3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Tp-e/QT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及透析后立即记录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Tp-e及Tp-e/QT值,同时采取外周血测定生化指标,记录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Tp-e/QT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及透析后立即记录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Tp-e及Tp-e/QT值,同时采取外周血测定生化指标,记录收缩压、舒张压、超滤脱水量(UF/W)等生理指标。结果 MHD患者HD前Tp-e及Tp-e/QT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后Tp-e及Tp-e/QT进一步增高(P<0.01);回归分析表明,Tp-e/QT与血清HCO-3呈正相关(r=0.39,P<0.0.1),与UF/W呈正相关(r=0.4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O-3、UF/W是HD后Tp-e/QT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HD患者Tp-e/QT增高,透析使Tp-e/QT进一步增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透析脱水及快速纠正酸中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tp-e/qt 血液透析
下载PDF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c、Tp-e/QT及心率震荡值的变化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臻 吴欣娟 +6 位作者 侯桂英 赵洁 刘艳梅 王巍 黄贵喜 常湛 耿广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4期3734-373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Tp-ec、Tp-e/QT比值及心率震荡(HRT)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70例STEMI患者(观察组)急诊PCI术后24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Tp-ec、Tp-e/QT比值及心率震荡(HRT)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70例STEMI患者(观察组)急诊PCI术后24 h内、1周、1个月、3个月的心电信息,测算各时间段Tp-ec、Tp-e/QT比值及HRT(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并与同期未行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56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3个月内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MAE患者的Tp-ec、Tp-e/QT比值均较无MAE者明显延长,TO值明显高于无MAE者,而TS值明显低于无MAE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pec、Tp-e/QT比值及HRT值在PCI术后24 h内即可获得显著改善,Tp-ec、Tp-e/QT比值明显缩短,TO值明显降低,而TS值明显升高(P<0.05),且这种趋势在随后的3个月中得以持续保持。结论 Tp-ec、Tp-e/QT比值及心率震荡可能成为STEMI患者预测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评估PCI术预后的具有前景的无创心电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tp-ec tp-e/qt比值 心率震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Tp-e/QT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文奇 赵香梅 +1 位作者 楚英杰 杨蕾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6期11-12,50,共3页
目的:探讨Tp-e/QT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初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分别测算118例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pre-PCI)和介入治疗后(post-PCI)的心电图Tp-e和Tp-e/QT的比值。结果:... 目的:探讨Tp-e/QT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初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分别测算118例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pre-PCI)和介入治疗后(post-PCI)的心电图Tp-e和Tp-e/QT的比值。结果:介入治疗前后,患者的Tp-e/QT比值分别为0.29(95%CI 0.24-0.32)和0.23(95%CI 0.22-0.27),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001;高pre-PCI Tp-e/QT比值与患者心梗后死亡率增高相关,其界值为0.29;介入治疗后QT和校正的QT(QTc)较介入前增大(QT:407 vs 421ms,P<0.0001)。结论:pre-PCI Tp-e/QT比值可预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PCI的全因死亡可能性,且QT在PCI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e间期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p-e/qt比值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