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Te间期对蒽环类化疗乳腺癌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陈心玥 王璐洁 +3 位作者 赵夕黎 杜海蓉 再米拉·阿布力米提 王蕊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Tp-Te间期及Tp-Te/QT比值等心电图指标的变化与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首次化疗乳腺癌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纳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均为女性,所有患者首次化疗均采用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根据治疗后... 目的探讨Tp-Te间期及Tp-Te/QT比值等心电图指标的变化与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首次化疗乳腺癌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纳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均为女性,所有患者首次化疗均采用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心律正常组,n=90)、室性心动过速组(室速组,n=26)和室性早搏组(室早组,n=34)。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K^(+)、Na^(+)、Ca^(2+))及治疗前后心电相关指标(QT间期、Tp-Tec、Tp-Te/QT)。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分析心电相关指标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室速组和室早组患者QTc、Tp-Tec及Tp-Te/Q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均高于心律正常组患者,其中室速组患者各心电相关指标升高最明显(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QT间期、Tp-Tec及Tp-Te/QT均与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Tp-Tec对乳腺癌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预测价值均明显高于QTc和Tp-Te/QT,最佳界值分别为93.54、83.07 ms。结论QT间期、Tp-Te间期及Tp-Te/QT比值对以蒽环类化疗药物为基础方案的首次化疗乳腺癌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Tp-Te间期的预测价值最高,未来可能作为重要心电指标应用于临床以实现早期预测、评估乳腺癌化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为乳腺癌的及早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TE间期 乳腺癌 蒽环类化疗药物 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毒性反应
下载PDF
室速发作与T波峰-末间期的关系 被引量:26
2
作者 程宏勇 张钲 +2 位作者 白锋 杨彩兰 朱惠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44例患者是否出现室速分为两组:室速组20例,无室速组24例。对检查过程中记录的同步12导心电图各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进行手工...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44例患者是否出现室速分为两组:室速组20例,无室速组24例。对检查过程中记录的同步12导心电图各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进行手工测量,并计算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RR)。分别对研究对象各导联Tpe间期、Tpe/√RR以及12导联平均Tpe间期、Tpe/√RR进行两组之间比较的统计分析。结果①除V1导联外其余各导联的Tpe间期及Tpe/√RR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显著延长(P<0.05)。②12导联平均的Tpe间期及Tpe/√RR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亦显著延长(P<0.05)。③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Tpe/√RR延长的显著性要高于Tpe间期。结论室速发作前比无室速发作的Tpe间期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Tpe间期有望成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末间期 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发作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极短联律间期多形性室速的心电图与临床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素宁 刘仁光 +1 位作者 张会君 于洪宇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6-78,共3页
正常QT间期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室速,发作心电图与尖端扭转性室速相似,可诱发室颤引起猝死。本文结合心电图资料和文献复习,简述极短联律间期多形性室速的发病机制、临床心电图特点、以及治疗,有助于临床指... 正常QT间期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室速,发作心电图与尖端扭转性室速相似,可诱发室颤引起猝死。本文结合心电图资料和文献复习,简述极短联律间期多形性室速的发病机制、临床心电图特点、以及治疗,有助于临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短联律间期 多形性室速 QT 间期
下载PDF
QT的频率依赖性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清 刘建华 +1 位作者 丁修云 周聊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QT的频率依赖性对心肌梗死 (MI)后室性心动过速 (VT)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2例有Q型AMI后 3个月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别测定清醒阶段、睡眠阶段、苏醒阶段在不同RR间期 (6 0 0ms、80 0ms、10 0 0ms)时的QT间期 ,... 目的 探讨QT的频率依赖性对心肌梗死 (MI)后室性心动过速 (VT)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2例有Q型AMI后 3个月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别测定清醒阶段、睡眠阶段、苏醒阶段在不同RR间期 (6 0 0ms、80 0ms、10 0 0ms)时的QT间期 ,同时计算QT的频率依赖性。其中VT组 2 7例 ,非VT组 2 5例。结果 VT组患者的QT间期的频率依赖性明显高于非VT组患者 (P均 <0 .0 1) ,尤以苏醒阶段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依赖性 心肌梗塞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描记术 QT间期 RR间期
下载PDF
多形室速的心电图与临床 被引量:3
5
作者 娄伟 李红玉 刘仁光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24-527,574,575,共6页
多形室速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诱发室颤引起猝死。本文将多形室速按QT间期分为三大类:QT间期延长的多形室速、QT间期正常的多形室速、QT间期缩短的多形室速,各有不同特点和处理原则,有助临床指导治疗。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多形性室速 QT间期 分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宜智 李广镰 +3 位作者 郭南山 曾冲 罗义 刘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QTinterval dispersion,QTd)增加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 interval dispersion,JTd)。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d和JTd在伴室...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QTinterval dispersion,QTd)增加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 interval dispersion,JTd)。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d和JTd在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者分别为(101±35)ms或(100±33)ms;而无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者分别为(54±18)ms,(57±2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QTd或JTd增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的可能增大,表明QTd或JTd可作为早期预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QT间期 JT间期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下载PDF
检测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意义——附46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喜烈 汪剑锋 +3 位作者 李智 朱金秀 徐勇 陈韵岱 《新医学》 2009年第9期572-573,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Te间期)的意义。方法:分析46例发生室速(室速组)和23例无室速(非室速组)的冠心病患者的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测量2组的T... 目的:探讨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Te间期)的意义。方法:分析46例发生室速(室速组)和23例无室速(非室速组)的冠心病患者的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测量2组的Tp-Te间期并进行比较。结果:室速组的Tp-Te间期为(114±26)ms,非室速组为(96±15)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Te间期改变是冠心病并发室速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数比为0.95,P(0.01)。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检测其Tp-Te间期的改变,可识别冠心病患者是否易诱发室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T波峰末间期 室性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和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并发室速危险分层的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汪剑锋 罗博哲 +1 位作者 李智 卢喜烈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8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明确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和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患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6例发生室速和23例无室速(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测量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Tpe间期和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两组... 目的明确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和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患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6例发生室速和23例无室速(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分别测量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Tpe间期和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两组间T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24 h全部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pe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室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比值比(OR)为0.9499,5%CI为0.912~0.987]。结论Tpe和心率变异性是冠心病患者并发室速的重要危险因素,且Tpe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T波峰-末间期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21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录兴 郑强荪 +4 位作者 史俊忠 何勇 柳荫 张利华 薛玉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Tdp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根据Jackman分类法,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15例,多为药物、电解质紊乱(低钾、镁、钙)及各种原因... 目的探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Tdp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根据Jackman分类法,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15例,多为药物、电解质紊乱(低钾、镁、钙)及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缓基础上引起。Ⅱ型儿茶酚胺依赖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2例。1例为儿茶酚胺依赖型,另1例为长间歇依赖型。Ⅲ型(短联律间期室早所致Tdp)4例,其中2例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另2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者,用异搏定终止发作和预防发作有特效,其余对镁盐治疗有效;同时针对不同病因病情采取综合治疗。结果除1例及外伤未来得及治疗死于室颤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后30min^24h以内得到控制。结论Tdp多数为Ⅰ型,均有晕厥发作,部分患者发生心室颤动。Ⅲ型中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异搏定治疗有特效。其余以镁盐及针对病因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均使Tdp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间期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SA-VA间期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春瑜 林春艺 +3 位作者 叶子聪 郑桂安 林珊婴 翁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探讨右室基底段心室拖带时刺激-心房(SA)间期与原心动过速时心室-心房(VA)间期的差值,即SA-VA间期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 目的探讨右室基底段心室拖带时刺激-心房(SA)间期与原心动过速时心室-心房(VA)间期的差值,即SA-VA间期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67例体表心电图无明显预激波的窄QRS心动过速患者,在右室基底段拖带心动过速。测量SA-VA间期、拖带后校正回归间期(即校正的起搏后间期与心动过速周长的差值)等电生理参数,并比较其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的有效性。结果旁道介导AVRT共19例,其中游离壁旁道13例,间隔旁道6例; AVNRT共48例,其中典型35例,不典型13例。校正回归间期> 95 ms诊断AVNRT和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0%、96%和78%;而SA-VA间期> 80 ms诊断二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4%、94%和85%。其中SA-VA间期≤50 ms鉴别间隔旁道介导AVRT和不典型AVNR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能达到100%。结论在右室基底段心室拖带下,SA-VA间期能够简便、有效地鉴别AVRT与AVN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房间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室拖带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QT间期与RR间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边红 胡大一 +2 位作者 杨新春 李瑞杰 郭晋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年第2期87-88,共2页
为研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日常活动中的心室复极状况,对17例左室IVT(ILVT,即ILVT组)、10例右室IVT(IRVT,即IRVT组)、17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QT... 为研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日常活动中的心室复极状况,对17例左室IVT(ILVT,即ILVT组)、10例右室IVT(IRVT,即IRVT组)、17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计算其与RR间期的关系。三组间平均、最大、最小QT间期及校正QT间期均无显著性差异。IRVT组QT间期与RR间期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值较正常对照组高(0.243±0.043vs0.201±0.039,P<0.05),ILVT组斜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190±0.043vs0.201±0.039,P>0.05)。尽管IRVT的患者经检查心脏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存在心室复极的心率适应性异常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IVT QT间期 RR间期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湘杰 谢芳元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128例患者是否出现室速分为两组:室速组60例,无室速组68例。对检查过程中记录的同步12导心电图各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进行...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128例患者是否出现室速分为两组:室速组60例,无室速组68例。对检查过程中记录的同步12导心电图各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进行手工测量,并计算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RR^(1/2))。分别对研究对象各导联Tpe间期、Tpe/RR^(1/2)以及12导联平均Tpe间期、Tpe/RR^(1/2)进行两组之间比较的统计分析。结果:①除V1导联外其余各导联的Tpe间期及Tpe/RR^(1/2)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显著延长(P<0.05)。②12导联平均的Tpe间期及Tpe/RR^(1/2)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亦显著延长(P<0.05)。③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Tpe/RR^(1/2)延长的显著性要高于Tpe间期。结论:室速发作前比无室速发作的Tpe间期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Tpe间期有望成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T波峰-末间期 动态心电图 临床指标 诊断
下载PDF
正常QT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忠诚 石毓澍 +1 位作者 吴士彬 樊振旺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6期339-342,共4页
本文报告1例年青女性伴反复晕厥及特征性正常QT、极短联律间期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证据,所有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临床电生理学检查也未能诱发。但心内膜心肌活检首次证实心肌炎为其致病原因。... 本文报告1例年青女性伴反复晕厥及特征性正常QT、极短联律间期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证据,所有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临床电生理学检查也未能诱发。但心内膜心肌活检首次证实心肌炎为其致病原因。本文还结合文献讨论了异搏定和阿托品的作用,及鉴别诊断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型 心动过速 QT间期
下载PDF
SCN10A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心电生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段嘉霖 陶婧雯 +6 位作者 李林凌 刘念 阮燕菲 闻松男 林立 白融 王琳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5期466-468,481,共4页
目的:从组织层面探究SCN10A在心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在心脏电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选择为标准Wistar大鼠和新西兰大耳兔。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究SCN10A在心脏组织中的分布。使用兔楔形心肌块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组,分别为正... 目的:从组织层面探究SCN10A在心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在心脏电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选择为标准Wistar大鼠和新西兰大耳兔。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究SCN10A在心脏组织中的分布。使用兔楔形心肌块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A-803467组、ATX-II组和ATX-II+A-803467组,研究使用A-803467特异性阻断SCN10A,观察其对QT间期、动作电位时程(APD)、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和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在大鼠心脏组织中可见SCN10A表达。在兔楔形心肌块实验中,ATX-II+A-803467组较ATX-II组,其90%内膜动作电位时程(513.83 vs.760.09ms,P<0.05)和90%外膜动作电位时程(550.67 vs.809.19ms,P<0.05)均明显缩短,QT间期明显缩短(703.83 vs.1018.71ms,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下降(0vs.57.1%,P<0.05)。结论:SCN10A在大鼠心脏组织中表达,特异性阻断SCN10A具有缩短动作电位时程、QT间期以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晚钠电流 室性心律失常 动作电位时程 QT间期
下载PDF
T波峰末间期及其离散度与室速的关系——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国兰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3期901-902,共2页
目的:探讨室速患者T波峰末间期(T peak-T end interval,TPe)、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室速患者及40例非室速患者分别测量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TPe间期,计算出TPe离散度(最长TPe与最短TPe之差)及其心率校正值。结果... 目的:探讨室速患者T波峰末间期(T peak-T end interval,TPe)、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室速患者及40例非室速患者分别测量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TPe间期,计算出TPe离散度(最长TPe与最短TPe之差)及其心率校正值。结果:室速组的TPe/RR、TPe离散度/RR较非室速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室速患者TPe间期、TPe离散度延长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TPe间期、TPe离散度延长与室速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末间期 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 室速
下载PDF
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复极离散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将萍 王红宇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4期697-698,707,共3页
目的研究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复极离散指标QTd、Tp-e间期和Tp-e/QT的变化,探讨其原因。方法心电图记录有J波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分为2组。比较患者心电图复极指标。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 目的研究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复极离散指标QTd、Tp-e间期和Tp-e/QT的变化,探讨其原因。方法心电图记录有J波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分为2组。比较患者心电图复极指标。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3±12.3)岁;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1.8±10.1)岁,测量全部入选者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Tp-e间期并计算Tp-e/QT值。结果 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组比对照组Tp-e间期[(89.6±15.1)ms比(65.3±14.2)ms,P<0.001]和Tp-e/QT[(0.22±0.05)比(0.16±0.04),P<0.001]比值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Td间期在两组之间比较[(41.1±3.6)ms比(38.7±3.9)ms,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波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p-e间期和Tp-e/QT比值增高反映了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易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波 室性心动过速 QT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Tp-e QT比值
下载PDF
Arrhythmia risk in liver cirrhosis 被引量:6
17
作者 Ioana Mozos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5年第4期662-672,共11页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heart and the liver have been described, with heart diseases affecting the liver, liver diseases affecting the heart, and conditions that simultaneously affect both. The hea...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heart and the liver have been described, with heart diseases affecting the liver, liver diseases affecting the heart, and conditions that simultaneously affect both. The heart is one of the most adversely affected organ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For example, arrhythmias and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a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The risk for arrhythmia is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cirrhotic cardiomyopathy, cardiac ion channel remodeling, electrolyte imbalances,impaired autonomic function, hepatorenal syndrome,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advanced age, inflammatory syndrome, stressful events, impaired drug metabolism and comorbidities. Close monitoring of cirrhotic patients is needed for arrhythmias, particularly when QT intervalprolonging drugs are given, or if electrolyte imbalances or hepatorenal syndrome appear. Arrhythmia risk may persist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due to possible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persistence of the parasympathetic impairment, post-transplant reperfusion and chronic immunosuppression, as well as consideration of the fact that the transplant itself is a stressful event for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e aims of the present article were to provide a review of the most important data regarding th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biomarkers of arrhythmia risk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to elucidate the association with long-term outcome, and to propos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HYTHMIA Atrial FIBRILLATION Cirrhoticcardiomyopathy ELECTROCARDIOGRAPHY LIVER cirrhos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SUDDEN cardiac death Tpeak-Tendinterv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Long-QT syndrome
下载PDF
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体会(附三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虹 许元文 +9 位作者 叶慧膺 廖晓星 董吁钢 马中富 吴素华 何文 柳俊 王业松 何建桂 唐安丽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年第3期152-153,共2页
3例正常QT、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均有晕厥,2例分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3例患者对维拉帕米反应不佳,而分别对普罗帕酮、胺碘酮或合用利多卡因治疗有效。表明该类型... 3例正常QT、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均有晕厥,2例分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3例患者对维拉帕米反应不佳,而分别对普罗帕酮、胺碘酮或合用利多卡因治疗有效。表明该类型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有不同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维拉帕米 普罗帕酮 药物疗法
下载PDF
Effects of Glucose Fluctuations on Electrocardiogram Readi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Diabetic Rats 被引量:1
19
作者 Li-Da Wu Feng Li +10 位作者 Chao Wang Shi-Peng Dang Feng Xiao Zhen-Ye Zhang Jie Zhang Yu-Min Zhang Cun-Yu Lu Ying Liu Guo-Qiang Zhong Ling-Ling Qian Ru-Xing Wang 《Cardiology Discovery》 2023年第1期9-15,共7页
Objective: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GFs)are more harmful to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DM)than sustained hyperglycemia.However,the effect of GF on electrocardiogram(ECG)parameters an... Objective: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GFs)are more harmful to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DM)than sustained hyperglycemia.However,the effect of GF on electrocardiogram(ECG)parameters and vulnerability to ventricular tachycardia/fibrillation(VT/VF)remains poorly characterized.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GF on ECG parameters and induction of VT/VF in streptozotocin(STZ)-induced diabetic Sprague-Dawley rats.Methods: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STZ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treatment groups:controlled STZ-induced diabetic rats(C-STZ)(n=10);uncontrolled STZ-induced diabetic rats(U-STZ)(n=10);and STZ-induced diabetic rats with glucose fluctuations(GF-STZ)(n=10).After 12 weeks,baseline ECG recordings were taken and a VT/VF test was performed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caffeine and dobutamine.Hematoxylin&eosin and masson staining were used to evaluate pathological cardiac changes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eart rate,RR interval,P wave(duration and height),PR segment,PR interval,QRS wave duration,and T wave height was observed among the 3 groups(P>0.05).Compared with the C-STZ group,the U-STZ and GF-STZ groups both had a longer T wave duration((62.41±2.38)ms vs.(78.37±4.64)ms and(96.06±4.60)ms,P<0.05),QT interval((83.66±2.31)ms vs.(101.75±4.56)ms and(119.14±4.88)ms,P<0.05),and QTc interval((77.45±1.36)ms vs.(91.36±3.49)ms and(104.55±3.01)ms,P<0.05),all of which were longest in the GF-STZ group(P<0.05).Additionally,the GF-STZ group had the highest VT/VF occurrence and duration and the highest arrhythmia score.Conclusion:This study revealed GF can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QT interval,QTc interval,and T wave duration,as well as increase vulnerability to VT/VF in rats,which may be an important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GF-relat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GLUCOSE ELECTROCARDIOGRAM ventricular tachycardia/fibrillation QT interval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波峰末间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黎明 赵红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并探讨Tp-Te间期变化对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潜在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1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分为研究组(59例,并...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并探讨Tp-Te间期变化对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潜在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1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分为研究组(59例,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对照组(67例,未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12小时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分别检查患者PCI术前、术后7天的心电图,计算Tp-Te间期,并分析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的Tp-Te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恢复期的Tp-Te间期明显短于急性期(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Te间期是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p-Te间期对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末(Tp-Te)间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