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逻辑的世界与世界的逻辑——《逻辑哲学论》中的世界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戚金霞 张学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9-13,共5页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逻辑的世界,是可能的世界,它由事实构成,而不是由事物构成。因此,这个逻辑世界是有结构的,是可分的,它和语言相对应,具有同构性。世界是逻辑的,逻辑也是世界的。在这里,逻...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逻辑的世界,是可能的世界,它由事实构成,而不是由事物构成。因此,这个逻辑世界是有结构的,是可分的,它和语言相对应,具有同构性。世界是逻辑的,逻辑也是世界的。在这里,逻辑是用来表达世界的,如果没有世界的存在,逻辑就成为了多余的东西;同时,逻辑是世界的载体,如果没有逻辑,世界也无法存在,因为它将无所依赖。逻辑世界的构建是为了划界,划出逻辑的世界,也即科学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东西是可说的,划定了可说的范围,也就划定了不可说的范围。不可说的范围才是维特根斯坦最根本关注的对象。保留不可说世界的"地盘",也就为伦理和宗教保留了"领地"。不可言说的世界是神秘的世界,信仰的世界,不同于逻辑的世界,我们需要对它保持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论》 逻辑的世界 伦理学
下载PDF
语言、世界与超越——《逻辑哲学论》与道家语言哲学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逻辑哲学论》与道家在语言、世界与超越三大论题上存在交汇,但貌合神离处多于契合处。首先,前者的"可道"与"不可道"有明确界限,后者则没有;其次,前者划分经验与超验两个世界,后者则在一个世界(现实世界)内区分&qu... 《逻辑哲学论》与道家在语言、世界与超越三大论题上存在交汇,但貌合神离处多于契合处。首先,前者的"可道"与"不可道"有明确界限,后者则没有;其次,前者划分经验与超验两个世界,后者则在一个世界(现实世界)内区分"器"与"道"两个层面;再次,前者的主体是两个世界的界限,后者的主体隐遁于"道";最后,前者的"超越"在世界之外,而后者在世界之内,在伦常日用中。两种哲学乃出于东西各异的哲学传统,因此上述差异可与中西哲学的特质互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世界 超越 《逻辑哲学论》 道家
下载PDF
《逻辑哲学论》中“死亡”概念的语言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787-793,共7页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论》 "死亡" "语言分析"
下载PDF
言说世界,何以可能——《逻辑哲学论》的命题语言学说
4
作者 崔道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从言说的自明性探讨言说的实质,认为语言与世界共有在先的逻辑形式,它们完全同型同构。一方面,简单对象的特定配置方式构成基本事态或事态,存在的事态是事实,事实的总和就是世界;另一方面,名称的特定结合...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从言说的自明性探讨言说的实质,认为语言与世界共有在先的逻辑形式,它们完全同型同构。一方面,简单对象的特定配置方式构成基本事态或事态,存在的事态是事实,事实的总和就是世界;另一方面,名称的特定结合方式构成基本命题,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得到复合命题,命题的总和就是语言。而思想既是有意义的命题也是实在的逻辑图像。这样,作为思想表达的言说就是关于世界的言说,是作为命题的总和的语言图像世界;世界就是被言说的世界,世界依赖于言说。因而,世界必定可以被言说,言说必然是关于世界的言说。于是,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界限之内的是可以言说的,而且都能够说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言说 逻辑图像
下载PDF
不可言说而只能显示——《逻辑哲学论》生命伦理观解析
5
作者 崔道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逻辑哲学论》虽然关注和解决逻辑哲学问题,但重点却是一本伦理性质的书,它把对语言逻辑的思考与形而上学的生命伦理的体验结合起来,通过解决何为言说以及言说如何可能的问题划出思想表达即语言的界限,以显示出不能言说的东西或领域,... 《逻辑哲学论》虽然关注和解决逻辑哲学问题,但重点却是一本伦理性质的书,它把对语言逻辑的思考与形而上学的生命伦理的体验结合起来,通过解决何为言说以及言说如何可能的问题划出思想表达即语言的界限,以显示出不能言说的东西或领域,从而告诉人们正确对待世界的方式,因此安顿生命、获得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生命伦理观
下载PDF
《逻辑哲学论》的主旨是伦理的
6
作者 晏玉荣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主旨是伦理的。但这一点却往往被许多研究其哲学思想的学者所忽视了。主要原因是由于维特根斯坦独具匠心的理论思维品格与表达方式:维特根斯坦是从语言分析、语言批判的角度来处理伦理问题的。他通过搭建...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主旨是伦理的。但这一点却往往被许多研究其哲学思想的学者所忽视了。主要原因是由于维特根斯坦独具匠心的理论思维品格与表达方式:维特根斯坦是从语言分析、语言批判的角度来处理伦理问题的。他通过搭建语言这样一个求知工具(一架梯子)从而进入伦理问题领域。但是,由于这架梯子太新颖别致了,所包含的哲学问题太多了,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眼光,反而忽视了该书的主旨,这是我们研究其哲学思想最应当注意和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论》 语言分析 事实世界 伦理问题
下载PDF
合乎事实之“真”与合乎逻辑之“明”——析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悖论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清平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里首先严格界定了“合乎事实”之“真”,但在认知理性精神异化悖论的影响下,接下来却以混淆概念的方式把“合乎逻辑”之“明”说成是一种更重要的“真”,结果在两者关系的问题上造成了一系列自相矛盾。其实,...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里首先严格界定了“合乎事实”之“真”,但在认知理性精神异化悖论的影响下,接下来却以混淆概念的方式把“合乎逻辑”之“明”说成是一种更重要的“真”,结果在两者关系的问题上造成了一系列自相矛盾。其实,合乎事实之“真”才是认知行为的主导目的,合乎逻辑之“明”则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有效工具。只有深入辨析二者之间的鲜明反差、交织缠绕和主次地位,我们才能克服认知理性精神的异化裂变,解答包括“科学何以成为科学”“逻辑学能否成为一门科学”等在内的众多理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合乎事实 合乎逻辑 真知 明晰 科学
下载PDF
论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基本事态 被引量:1
8
作者 卢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7,共4页
事实表达的是现实性,事态表达的是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在此区分了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现实世界——事实——基本事实——对象的外在性,第二个系列是可能世界——事态——基本事态——对象的内在性。学界有种观点认为,基本事态对应着命... 事实表达的是现实性,事态表达的是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在此区分了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现实世界——事实——基本事实——对象的外在性,第二个系列是可能世界——事态——基本事态——对象的内在性。学界有种观点认为,基本事态对应着命题逻辑的原子命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布拉德雷问题的解决来看,维特根斯坦正是基于基本事态的提出,将基本事态看成世界的逻辑原子,并遵从了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才得以避开哲学上对本体的无穷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 基本事态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学广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共12页
在众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尤其是拉姆齐和斯拉法的激烈批评之下,维特根斯坦逐渐走出《逻辑哲学论》的抽象语言实践观,在以《哲学研究》为代表作的后期哲学中展现了人类语言实践的广阔背景,并以此为依据揭示传统哲学由于误解语言用法而产生... 在众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尤其是拉姆齐和斯拉法的激烈批评之下,维特根斯坦逐渐走出《逻辑哲学论》的抽象语言实践观,在以《哲学研究》为代表作的后期哲学中展现了人类语言实践的广阔背景,并以此为依据揭示传统哲学由于误解语言用法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虽然维特根斯坦以“语言游戏”“家族相似”“生活形式”等独创性概念以及举例分析和对话辩驳的独特方法所开展的是一种“语法性研究”,但正是“人类学”转向才使他看清人类语言实践的本来面目,看清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而为这种研究、为批判传统哲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哲学研究》依据人类语言实践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历程,循序渐进地揭示了以“名称对象”模型为主要误解图像而产生的种种哲学问题,不仅提供了反省哲学本性的经典案例,而且为哲学的实践转向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哲学研究》 语言实践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证实观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小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如何看待维特根斯坦的证实思想在其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这是近些年来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必要论题。要想有效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学者看待证实思想的多重角度——包括与前期哲学的关系、所处的中期哲学的特点以及证实思想作... 如何看待维特根斯坦的证实思想在其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这是近些年来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必要论题。要想有效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学者看待证实思想的多重角度——包括与前期哲学的关系、所处的中期哲学的特点以及证实思想作为一种意义理论的角度——对国外研究资料作出相应的概括与综述,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沿着这条途径,可以发现证实思想有不同于前后期哲学的思想特点:其一,证实思想通过语言与实在的关系形成了对前期哲学的批判;其二,证实思想随着中期哲学的变化而不断动摇,展现出中期哲学的思想形态之间的纵横交错;其三,证实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联系了证实方法与语句意义,区分于维也纳小组对语句意义确定方式的理解。这项研究表明,学者们对证实思想解释角度的差别,恰恰折射出他们对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的不同理解;证实思想虽然因内容上的动摇和对中期哲学阶段的依附,在踏上后期哲学的道路上终被放弃。尽管如此,对于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甚至整体哲学的理解,这段历程又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 证实观 《逻辑哲学论》 现象语言 哲学语法
下载PDF
绝对价值与生活的意义——《逻辑哲学论》伦理学维度的展开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娟 吴杨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22-28,共7页
维特根斯坦一方面把《逻辑哲学论》描述为一本伦理学的著作,另一方面又在此书中断言,不可能存在伦理学的命题。破解这一哲学谜题的钥匙隐藏在他对伦理学的定义之中,维特根斯坦认为,伦理学的目标是探寻生活的绝对价值,即我们在逻辑上不... 维特根斯坦一方面把《逻辑哲学论》描述为一本伦理学的著作,另一方面又在此书中断言,不可能存在伦理学的命题。破解这一哲学谜题的钥匙隐藏在他对伦理学的定义之中,维特根斯坦认为,伦理学的目标是探寻生活的绝对价值,即我们在逻辑上不得不接受的价值。绝对价值具有逻辑上的排他性,构成人类生活意义的终极来源。之所以不可能存在伦理学的命题,是因为对于任何能够被思维到的价值,我们总是可以设想到选择其他价值的可能性,在逻辑上找不到接受这种价值的必然性,因而一切通过思维和语言得到表达的价值先天地不属于绝对价值。人类生活的终极意义超越了逻辑思维的认知范围。《逻辑哲学论》的伦理学维度体现在,它详细地解释了这种“先天性不可能”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论》 生活的意义 伦理学 绝对价值 逻辑必然性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之梯:“可说”与“不可说”之论
12
作者 方淑瑶 赵妙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0-32,共3页
"可说"与"不可说"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可说"是指可以说清楚的、有意义的命题,主要是自然科学命题。"不可说"主要包括"伦理"、"美学"、"... "可说"与"不可说"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可说"是指可以说清楚的、有意义的命题,主要是自然科学命题。"不可说"主要包括"伦理"、"美学"、"形而上学"等不表达关于世界的事实的东西。维特根斯坦认为,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保持静默。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东西的言说具有类似于梯子的作用,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人们借助于梯子便可以清楚地看见究竟什么是可说的,什么是不可说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进入这种境界的人,才能真正领悟"不可说"的真谛——即抛开这架梯子。本文主要探讨维特根斯坦的"可说"与"不可说"思想的内涵,并且对它们的界限进行了划分,最终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论》 可说 不可说 梯子
下载PDF
《逻辑哲学论》中的规范性是怎样一种规范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励耕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2年第3期60-70,共11页
一般认为,关于规范性的讨论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的前期哲学也包含了规范性思想,只不过这种规范性非常特殊,它和逻辑必然性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两者都位于世界之外、都只能以一种独特的方... 一般认为,关于规范性的讨论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的前期哲学也包含了规范性思想,只不过这种规范性非常特殊,它和逻辑必然性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两者都位于世界之外、都只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我们的认知和生活起到规范作用,但在来源和特征方面又有重要的差异。为了准确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对《逻辑哲学论》中关于伦理和自我的观念进行细致的剖析。《逻辑哲学论》中的规范性并不是单一的,而对此进行理解的困难根源在于《逻辑哲学论》中体系自身所包含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 《逻辑哲学论》 伦理学 维特根斯坦
下载PDF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活意义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杨义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8年第1期67-78,共12页
《逻辑哲学论》通常被看作是一本体现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的著作,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这本书的要点是伦理学的。借助逻辑来理解世界-思维-语言,维特根斯坦最终所面对和回应的是人类生活的意义问题。《逻辑哲学论》论证了生活与世界的... 《逻辑哲学论》通常被看作是一本体现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的著作,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这本书的要点是伦理学的。借助逻辑来理解世界-思维-语言,维特根斯坦最终所面对和回应的是人类生活的意义问题。《逻辑哲学论》论证了生活与世界的同一性,故追问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追问世界的意义。意义的生成方式决定了生活-世界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之外。然而,我们的认知(思维-语言)永远无法超越以逻辑为边界的生活-世界,因为逻辑同样构成思维-语言的边界。关于生活-世界之意义的一切理论都是虚妄的,包括科学的、宗教的以及伦理学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伦理学的命题不存在。维特根斯坦最终找到了一条艺术之路,即在永恒的视角下将生活-世界领会为一件神秘的艺术品,以这种神秘主义的体验来终结我们对"为何是有,而不是无"的追问,深深地沉浸在"竟然是有"的惊奇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生活的意义 艺术 神秘主义
下载PDF
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沉思——基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15
作者 龚锦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1-27,共7页
共产主义理论是科学真理和价值理想的统一。从维特根斯坦"可说"与"不可说"的划界理论入手,以"真理事态"和"非确切事态"的逻辑边际为界,坚定共产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回归为共产主义理论奋斗的初... 共产主义理论是科学真理和价值理想的统一。从维特根斯坦"可说"与"不可说"的划界理论入手,以"真理事态"和"非确切事态"的逻辑边际为界,坚定共产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回归为共产主义理论奋斗的初心。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它的纲领性原则及其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超越,都是"可说"的,并且一定是可以说清楚的。而共产主义何时能够实现、它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实现共产主义之后又会怎么样,则是"不可说"的。"不可说"的未来要求今天的人们保持沉默,但要呼吁我们的子孙后代,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实际给予"补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理论 逻辑哲学论 “可说” “不可说”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与人工智能
16
作者 韦施伊 《文学与文化》 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
哲学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参与感。维特根斯坦由于其个人经历与其时代的关系,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颇为关心,他与图灵的短暂交往更是让人工智能学科关注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数理逻辑学、心灵哲学等思想。目前的研究多以... 哲学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参与感。维特根斯坦由于其个人经历与其时代的关系,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颇为关心,他与图灵的短暂交往更是让人工智能学科关注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数理逻辑学、心灵哲学等思想。目前的研究多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训练、日常语言使用等观照人工智能领域,而忽略了《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所提供的事态层面的实时境况处理,以及在智能体面对世界时所需的总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人工智能 总体
下载PDF
数理逻辑下维特根斯坦的可说与不可说问题探究
17
作者 黄恩浩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3期58-61,共4页
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逻辑哲学论》中对语言本身的规范性进行了探究,意图通过逻辑图示的提出明确可说与不可说部分的界限。对此问题的探究,通过数理逻辑的方式,以集合和图象的说明方式,分别从概念本身和反证法两个方面论证了该界限本身... 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逻辑哲学论》中对语言本身的规范性进行了探究,意图通过逻辑图示的提出明确可说与不可说部分的界限。对此问题的探究,通过数理逻辑的方式,以集合和图象的说明方式,分别从概念本身和反证法两个方面论证了该界限本身存在的矛盾性,但这种矛盾性只是针对界限的明确性而言,也就是说,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公式”可以将所有可说的说清楚,而这种可说与不可说的分类方式却是成立的,也是合理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可说与不可说是存在的但不是分离的,如果将二者完全剥离开就会陷入二元对立的矛盾中,对于世界而言,可说与不可说在同一件事物上的表现形式是混杂的、复合的,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后期为何转入语言游戏的猜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逻辑图示 数理逻辑 可说与不可说
下载PDF
初论魏宁格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影响
18
作者 徐鏖 李果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13-18,共6页
研究者解读《逻辑哲学论》时偏执于重构论证,使得《逻辑哲学论》的解读遇到困境,并与维特根斯坦的初衷相偏离。维特根斯坦认为,其只是复制了名单人物的思想,而魏宁格就是名单人物之一。通过质疑冯·赖特对“1931年维氏列出的名单”... 研究者解读《逻辑哲学论》时偏执于重构论证,使得《逻辑哲学论》的解读遇到困境,并与维特根斯坦的初衷相偏离。维特根斯坦认为,其只是复制了名单人物的思想,而魏宁格就是名单人物之一。通过质疑冯·赖特对“1931年维氏列出的名单”的传统解读,以《性与性格》与《逻辑哲学论》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二者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说明,魏宁格的思想对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对哲学看法的影响,对“要理解某一事物,就要站在某一事物之外”这个前提的影响,对“伦理、逻辑、世界”三者关系的看法所产生的影响,对意志主义与唯我论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对理解《逻辑哲学论》显得十分重要,而且透过它们,还可以了解魏宁格被人淡忘的哲学思想,重拾魏宁格的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魏宁格 《逻辑哲学论》 《性与性格》
下载PDF
从康德到维特根斯坦——论《逻辑哲学论》的先验维度
19
作者 王策 《德国哲学》 2022年第2期153-167,320,共16页
《逻辑哲学论》既阐发了早期分析哲学的基本思想,还实现了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改造、继承和推进,形成分析传统中的另类“先验哲学”。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先验维度体现为:在总体框架上,通过现代逻辑的运用把康德的理性批判转变为语言批判... 《逻辑哲学论》既阐发了早期分析哲学的基本思想,还实现了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改造、继承和推进,形成分析传统中的另类“先验哲学”。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先验维度体现为:在总体框架上,通过现代逻辑的运用把康德的理性批判转变为语言批判,彻底实现了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在方法论维度上,把康德先验论证中的“图型法”改造成先验性的“逻辑图像论”,实现了现代哲学的逻辑实在论;在哲学形态上,把先验认识论转变为先验意义理论,创建了分析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先验哲学
下载PDF
论《逻辑哲学论》的节奏性、简单性与隐喻性:一种修辞学的解释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42,169,共10页
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修辞学形式,即它的节奏性、简单性和隐喻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维特根斯坦采用这种修辞学形式的意图以及这种修辞学形式与其思想的关系,即:通过为《逻辑哲学论》铸就独特的修... 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修辞学形式,即它的节奏性、简单性和隐喻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维特根斯坦采用这种修辞学形式的意图以及这种修辞学形式与其思想的关系,即:通过为《逻辑哲学论》铸就独特的修辞学形式,维特根斯坦赋予这部著作以艺术作品的特质,从而拉开其哲学命题与自然科学命题的距离,并由此使自己摆脱思想的悖论;不论是对《逻辑哲学论》的写作还是在其中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他遵循的都是简单性原则,并使之成为真理的标准和哲学思考的要求;不仅如此,他还通过《逻辑哲学论》的形式结构隐喻性地彰显其宗教情怀或对不可说者的敬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修辞学解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