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年级专业分化教学改革中的《温病学》PBL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于征淼 钟嘉熙 +3 位作者 吴智兵 林兴栋 杨德福 曾征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针对目前单门课程中PBL教学理念模糊这一问题,探索将PBL教学与中医高等教育中高年级专业分化改革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对中医"经典与临床"分化班进行《温病学》PBL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评... 目的:针对目前单门课程中PBL教学理念模糊这一问题,探索将PBL教学与中医高等教育中高年级专业分化改革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对中医"经典与临床"分化班进行《温病学》PBL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普遍接受、欢迎PBL教学,教学效果良好。PBL对于讨论、发言、交流、阐述与归纳病例、查阅资料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学习适应性和清楚学习的重点方面逊于对照组。结论:高年级专业分化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发挥PBL教学的优势。考虑到PBL的诸多优越性以及学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实际病例,作为进入临床阶段前的过渡,所有高年级分化班学生应进行PBL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教育学 高年级专业分化 PBL 温病学
下载PDF
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基石学科行政建制——学科与教研室并行建制的现状和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晓辉 李晓娟 +5 位作者 詹向红 曹珊 刘文礼 王振亮 霍磊 郑玉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2期40-42,共3页
中医基石学科是特色中医药院校建设的核心和灵魂,鉴于近年来中医基石学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河南中医药大学近3年来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学科与教研室并行管理机制,并运行于实践。该机制不仅能充分发挥综合学科的宏观管理... 中医基石学科是特色中医药院校建设的核心和灵魂,鉴于近年来中医基石学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河南中医药大学近3年来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学科与教研室并行管理机制,并运行于实践。该机制不仅能充分发挥综合学科的宏观管理功能,还能促进个体教研室的具体建设功能,既能有效利用大学科的优质资源,又能发挥教研室精细简练的优势,促进科室优势互补,实现科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石学科 管理机制 中医基础理论 内经 中医诊断学 方剂学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学 中药学
下载PDF
“粘”的论证 被引量:3
3
作者 白万福 石淑惠 李权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2年第4期4-5,共2页
“粘”是蒙医温病学中的重要病症 ,但迄今为止 ,对于“粘”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笔者从概念、种类、特性、病因及症状等方面对“粘”
关键词 蒙医温病学 “粘” 粘症 赫吉格 病因
下载PDF
小儿热病的辨治和剖析
4
作者 王霞芳 《中医儿科杂志》 2010年第1期15-17,共3页
从外感热病角度探讨小儿高热持续不退的辨治。应用伤寒六经,或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细心辨证施治小儿高热持续不退,在治病过程中症情变化,治法也随之而变,而能迅即热退症和,如匙开锁,显示了中医药治疗高热久热重症的优势特色。
关键词 小儿高热 久热 中医药辨证施治 伤寒与温病理论 王霞芳经验
下载PDF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方药的温病学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想 谢璐 胡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基于近5年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文献研究,从温病学角度挖掘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近5年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文献,筛选出中药处方完备且临床疗效明确的40篇论文,通过Excel2007统计药物使... 目的:基于近5年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文献研究,从温病学角度挖掘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近5年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文献,筛选出中药处方完备且临床疗效明确的40篇论文,通过Excel2007统计药物使用的频次,对其中频次较高的药物和药对与经典方进行比照并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出现频率较高排在前几位的依次为甘草、银翘、金银花、黄芩、薄荷、藿香等,且这些药物存在于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的合剂中。结论:手足口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透疹、祛湿为主,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良好,且没有不良反应,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温病 中药
下载PDF
浅析中医神志病证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琼琼 胡倩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1期1521-1523,共3页
中医古籍对神志病证记载有丰富的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其中《黄帝内经》基本构建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各种外感病中的神志异常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金匮要略... 中医古籍对神志病证记载有丰富的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其中《黄帝内经》基本构建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各种外感病中的神志异常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金匮要略》对数种内伤杂病性质的神志病证列出了证治分析。此外,针灸疗法、中药疗法、情志疗法等多种治疗神志病的有效手段保留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 中医神志病证 《黄帝内经》 《伤寒论》 《温病学》 《金匮要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