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liver injury in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 被引量:8
1
作者 Hu Zhang Yu-Sheng Liao +2 位作者 Jing Gong Jing Liu He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31期4694-4702,共9页
BACKGROU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has become a worldwide pandemic.W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liver injury in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 by retrospectively analyzing th... BACKGROU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has become a worldwide pandemic.W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liver injury in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 by retrospectively analyzing the epidemiological,clinical,and laboratory data for 218 COVID-19 patients and identifying the risk factors for liver injury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liver injury in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METHODS The 218 patients included 94 males(43.1%),aged 22 to 94(50.1±18.4)years.Elevate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were present in 42(53.2%)and 36(45.6%)cases,respectively,and 79(36.2%)patients had abnormally elevated transaminase levels at admission.Patients with liver injury were older than those with normal liver function by a median of 12 years,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y of males(68.4%vs 28.8%,P<0.001)and more coexisting illnesses(48.1%vs 27.3%,P=0.002).Significantly more patients had fever and shortness of breath(87.3%vs 69.8%and 29.1%vs 14.4%,respectively)in the liver injury group.Only 12(15.2%)patients had elevated total bilirubin.ALT and AST levels were mildly elevated[1-3×upper limit of normal(ULN)]in 86.1%and 92.9%of cases,respectively.Only two(2.5%)patients had an ALT or AST level>5×ULN.Elevated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was present in 45(57.0%)patients,and 86.7%of these had aγ-glutamyl-transpeptidase level<135 U/L(3×ULN).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s were almost normal in all patients.Patients with severe liver injury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y of abnormal transaminases than non-severe patients,but only one case had very high levels of aminotransferases.RESULTS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ale sex,high D-dimer level,and high neutrophil percentage were linked to a higher risk of liver injury.The early stage of COVID-19 may be associated with mildly elevated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in patients in Wuhan.Male sex and high D-dimer level and neutrophil percentage may be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live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CONCLUSION Male sex and high D-dimer level and neutrophil percentage may be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live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Liver injur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下载PDF
窒息相关新生儿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玲 管亚飞 +3 位作者 张存 陈筱青 崔曙东 吴晶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窒息相关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窒息相关AKI患儿(AKI组,n=100)及窒息但无AKI的患儿(对照组,n=228)的临... 目的 探讨窒息相关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窒息相关AKI患儿(AKI组,n=100)及窒息但无AKI的患儿(对照组,n=228)的临床资料,分析窒息相关新生儿AK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 AKI组与对照组乳酸、碱剩余(BE)、血钾、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5 min Apgar评分、高乳酸水平、高血糖是窒息相关新生儿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 min Apgar评分、乳酸及血糖预测AK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95%CI:0.767~0.882)、0.968(95%CI:0.942~0.993)及0.845(95%CI:0.795~0.894)。2组产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与对照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以及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呼吸衰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颅内出血重度、肺出血、利尿剂使用、血液净化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死亡24例,其中16例为AKI 3期,8例为AKI 2期,对照组死亡3例,2组死亡人数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5 min Apgar评分、高乳酸水平、高血糖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KI患儿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窒息相关新生儿AKI可导致患儿的病死率升高,因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不同HDAC水平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英新 李一丹 +4 位作者 王佩 焦会杰 李英 张静 原现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3-741,共9页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水平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PTCL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水平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PTCL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法比较复发高风险组与复发低风险组间预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差异。结果:复发组患者87例(77.68%),未复发组患者25例(2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Ann Arbor分期为III-IV期、IPI评分>2分、骨髓受累、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升高、近期疗效未达到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HDAC高表达为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AC高水平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HDAC低水平患者(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预后复发风险呈明显聚集性,可将患者分为预后复发高风险组(HDAC>5分)和低风险组(HDAC≤5分)。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复发低风险组相比,预后复发高风险组中“危险因素分布较多型”占比较高(P<0.05)。结论:不同HDAC水平的PTCL患者的预后复发情况以及预后复发高风险与低风险人群中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复发 危险因素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达里诺尔湖氟化物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如 汤宇烽 +5 位作者 杨军 李滔 王书航 车霏霏 郭云艳 白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达里诺尔湖位于内蒙古高原,是典型的原生高氟区。为揭示湖泊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采集达里诺尔湖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对氟化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赋存形态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探讨了达里诺尔湖氟化物的来源及环境因素对水体氟化物的影响。... 达里诺尔湖位于内蒙古高原,是典型的原生高氟区。为揭示湖泊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采集达里诺尔湖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对氟化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赋存形态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探讨了达里诺尔湖氟化物的来源及环境因素对水体氟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达里诺尔湖水体中氟化物浓度为3.91~4.61 mg/L,平均值为4.41 mg/L,显著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阈值(1.5 mg/L)。表层沉积物中氟化物浓度变化范围为252.69~940.14 mg/kg,平均值为643.07 mg/kg,高值主要分布在湖泊西南部和湖心区。从形态上看,各形态氟含量整体表现为残余态>有机结合态>水溶态>铁锰结合态>可交换态,其中水溶态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易向水体释放,成为达里诺尔湖水体中氟化物的主要内源。稳定度风险评估表明,达里诺尔湖沉积物中氟化物整体处于中等风险水平。达里诺尔湖的高氟水是在地层岩性引起的高自然本底值下,寒旱气候、特殊水化学条件、入湖河流及内流湖蒸发浓缩特征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所致。研究结果可为达里诺尔湖及其他高氟湖泊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达里诺尔湖 形态分析 分布特征 环境因素 潜在风险分析
下载PDF
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丽萍 卢馨怡 +5 位作者 王鑫炜 姚琼 李林宇 赵洁 贺少龙 田卫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0-1797,共8页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使用新药(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住院接受新药治疗(来那度胺、泊马...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使用新药(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住院接受新药治疗(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硼替佐米、伊沙佐米、达雷妥尤单抗)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特征。感染被分为微生物学定义、临床定义和不明原因发热。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新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15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125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例次为242次,感染中临床定义(CDI)的发生率最高(186例次,76.86%),其次为微生物感染(MDI)50例次(20.66%),不明原因的发热(FUF)为6例次(2.48%)。微生物感染中细菌感染35例次(14.46%),病毒感染10例次(4.13%),真菌感染5例次(2.0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90例次(37.19%),其次为上呼吸道83例次(34.30%),消化道27例次(11.16%)。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新药治疗全因死亡率为8.39%(13/1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SS分期III期、治疗线数≥2及虚弱状态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生感染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分期III期(OR=2.96,95%CI:1.19-7.40,P=0.02)、治疗线数≥2(OR=2.91,95%CI:1.13-7.51,P=0.03)和虚弱(OR=3.58,95%CI:1.44-8.89,P=0.01)是新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住院期间易合并细菌感染。ISS分期III期、治疗线数≥2和虚弱状态是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感染 临床特征 病原菌分布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国家矿山救护队员职业损伤特征与风险因素筛查
6
作者 吴放 李庆 +3 位作者 杨三军 高笛 孟昀晨 陈强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1-247,共7页
为预防国家矿山救护队员的职业损伤,筛查职业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同队救护队员的损伤情况;然后,通过构建国家矿山救护队员损伤因果关... 为预防国家矿山救护队员的职业损伤,筛查职业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同队救护队员的损伤情况;然后,通过构建国家矿山救护队员损伤因果关系模型,筛选出矿山救护队员发生职业损伤的风险因素;最后,将所有风险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复筛,确定其关键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矿山救护队员职业损伤的发生率较高(54.9%),其中,以训练伤为主(80.3%),拉检力器(29.1%)、负重跑(15.2%)为损伤频发的训练项目;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腰(37.2%)、膝关节(11.2%)、手(9.0%)和踝关节(7.6%);劳损(28.7%)、扭伤(25.1%)、拉伤(22.4%)为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影响国家矿山救护队员职业损伤的内部风险因素主要为训练年限,外部因素为饮酒、周训练频率、带伤训练及睡眠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旧伤复发、错误的技术动作为损伤发生的主要诱导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矿山救护队员 职业损伤 风险因素 带伤训练 睡眠不足
下载PDF
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苟文隆 李殿威 +5 位作者 路星辰 刘星 邱金龙 王钟 王子明 刘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训练伤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于2022年9月对某部官兵进行训练伤问卷调查。统计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根据是否存在训练伤将被试... 目的调查分析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训练伤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于2022年9月对某部官兵进行训练伤问卷调查。统计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根据是否存在训练伤将被试者分为训练伤组与对照组。从两组被试者一般情况、身体素质、训练前受伤及训练后受伤情况等方面分析索降训练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数据分析303例,其中索降训练伤发生115例(训练伤组,37.95%),对照组188例。训练伤高发部位依次为踝关节(19.72%)、膝关节(15.49%)和腕关节(13.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军龄(95%CI:1.011~1.209,P=0.028)、独生子(95%CI:1.541~4.578,P=0.000)、仰卧起坐成绩(95%CI:0.922~0.970,P=0.000)和3000 m跑成绩(95%CI:1.001~1.010,P=0.029)是索降训练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独生子、核心肌力和有氧耐力不足以及较年长的空中突击部队官兵更易发生索降训练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突击部队 索降 军事训练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登革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长泰 杨慧琴 +3 位作者 金康虹 冷星宇 张振华 张复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登革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的老年登革热患者,比较AKI组和非AKI组的... 目的探讨老年登革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的老年登革热患者,比较AKI组和非AKI组的临床特征,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发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老年登革热患者423例,其中并发AKI患者30例(占7.09%)。AKI组年龄为76(68,82)岁,非AKI组为69(63,7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0,P<0.05);AKI组与非AKI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lson's comorbidity index,CCI)评分<3分的分别为19例(占63.33%)、334例(占8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9,P<0.05)。实验室指标中,AKI组与非AKI组的血钾[3.46(3.11,3.79)mmol/L vs.3.28(2.98,3.58)mmol/L]、C反应蛋白水平[6.35(3.78,28.17)mg/L vs.2.50(0.88,5.93)mg/L]、红细胞比容[37.40(33.58,41.00)%vs.39.70(36.60,42.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8、3.866、-2.186,P均<0.05)。AKI组重症登革热病例与非AKI组的重症病例构成[(15例,占50.00%)vs.(21例,占5.34%)]、住院天数[7.5(5,10)d vs.5(4,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765,Z=-3.80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8,95%CI:(1.020,1.119)]、C反应蛋白水平[OR=1.014,95%CI:(1.004,1.025)]和CCI评分≥3分[OR=2.672,95%CI:(1.176,6.069)]是老年登革热患者并发AKI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登革热患者AKI发生率较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较高的年龄、C反应蛋白水平和CCI评分可能会增加AKI的发生风险。提示临床上对于老年登革热患者应尽早发现AKI并积极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急性肾损伤 老年患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9
作者 徐云 张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改善SCCI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改善SCCI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9年9月1日—2023年8月31日收治的SCCI患者160例,根据其是否并发IPFI分为感染组(n=63)和未感染组(n=97)。统计感染组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CI患者并发IPFI的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变量准确性。结果感染组共检测出63株病原真菌,以白念珠菌(73.02%)为主。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701)、糖尿病(OR=11.782)、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OR=1.440)、抗生素应用时间(OR=2.221)、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OR=1.647)是影响SCCI患者并发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联合预测评估IPFI的曲线下面积(AUC)=0.951,95%CI为0.916~0.987,灵敏度为0.873,特异度为0.948;与曲线下面积为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I并发IPFI的主要致病菌种为念珠菌,年龄≥65岁、糖尿病、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血清IL-17水平均为SCCI并发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 肺部感染 真菌分布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10
作者 陈锡美 陈媛美 +1 位作者 陈芸 彭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特征,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500例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89份,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ASIS)评估NSSI行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特征,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500例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89份,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ASIS)评估NSSI行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估人格特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心理状态,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NSSI行为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青少年NSSI行为与人格特质、心理情绪之间关系。结果:489例青少年共有77例具有NSSI行为,发生率为15.75%;不同家庭收入、不同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寄宿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留守状态、非完整家庭、毕业班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率均高于男生、非留守状态、完整家庭、非毕业班青少年(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毕业班、非完整家庭、留守状态均是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NSSI行为青少年SAS、SDS评分均高于未发生青少年(P<0.05);发生NSSI行为青少年人格特质EPQ量表精神质、神经质评分均高于未发生青少年,内外倾评分低于未发生青少年(P<0.05);NSSI行为评分与精神质、神经质、焦虑、抑郁情绪呈现正相关(r=0.397、0.522、0.409、0.436,P<0.05),与内外倾呈现负相关(r=-0.430,P<0.05)。结论:女生、不完整家庭、毕业班、留守状态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比例更高,青少年不良心理情绪、人格特质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临床特征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11
作者 蒲定红 余漪漪 孙慧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89-595,602,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MDROs)的感染特点、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以检出542株病原菌株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年龄等一般资料、病原菌资料、侵袭性操作情况及送检标本前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资料,根据患...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MDROs)的感染特点、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以检出542株病原菌株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年龄等一般资料、病原菌资料、侵袭性操作情况及送检标本前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资料,根据患儿年龄、性别、主要疾病所属系统、标本类型等不同因素分别分组,采用率(%)分析MDROs的分布特点;根据MDROs检出年限分疫情前组和疫情时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MDROs的变化趋势;根据MDROs的耐药率分为耐药率高、耐药率低及未产生耐药率组,采用率(%)分析MDROs的耐药性;根据MDROs是否多重耐药分为MDROs和非MDROs组,采用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检出MDROs的占比为21.2%(115/542),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48株(41.8%)检出为主;与疫情前组比较,疫情时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ESBLs)检出下降(P<0.001)、CRABA检出上升(P=0.00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未产生耐药;大部分革兰阴性MDROs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其中耐碳青霉烯类MDROs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耐药率低或未产生耐药,ESBLs对碳青霉烯类未产生耐药;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送检标本前抗生素使用≥3种、PICU住院时间≥7 d是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ICU检出的MDROs对小部分抗生素耐药率低或未产生耐药,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送检标本前抗生素使用≥3种、PICU住院时间≥7 d是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 危险因素 抗生素 儿童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李艳红 黄佳星 +2 位作者 王怡进 梁世炫 刘新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患者尿液、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探讨合并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比较合并血流感...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患者尿液、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探讨合并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比较合并血流感染组与非血流感染组的一般资料、尿路感染相关资料,并分析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尿路感染患者中合并血流感染28例,占17.50%。28例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分离出35株病原菌,合并血流感染组患者年龄≥80岁、绝对卧床、有糖尿病病史、原发病为泌尿系统疾病、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有多重耐药菌感染史、有泌尿道手术史占比分别为46.43%、39.29%、39.29%、32.14%、71.43%、50.00%、32.14%,显著高于非血流感染组的15.15%、19.70%、18.18%、15.91%、38.64%、30.30%、15.15%(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泌尿道手术史、有多重耐药菌感染史、有糖尿病病史、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是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合并感染发生与糖尿病、多重耐药菌感染、泌尿道手术、导尿管留置时间长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应加强尿路感染的风险评估,预测其血流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进而早期干预、密切监控,防治血流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血流感染 病原菌分布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胃肠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
13
作者 陈琳 张永成 +1 位作者 欧阳至吉 罗新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胃肠道损伤(GI)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入研究。记录合并GI发生率。比较合并GI组和无GI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差异,采用Logis...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胃肠道损伤(GI)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入研究。记录合并GI发生率。比较合并GI组和无GI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GI高危因素。结果:5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出现GI患者36例,合并GI发生率为7.20%。合并GI组在年龄、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抗生素药物使用、镇静药使用和入院NIHSS评分间与无GI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GI组在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间与无GI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实验室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抗生素药物使用、镇静药使用、入院NIHSS评分和C-反应蛋白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GI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GI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抗生素药物使用、镇静药使用、入院NIHSS评分和C-反应蛋白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GI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胃肠道损伤 临床特点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英颖 王美娟 +2 位作者 孙赓冰 林雪菜 许德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使用精神药物并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提取相关信息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 目的:探讨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使用精神药物并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提取相关信息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另以1∶1随机匹配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15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80.4%的患者为肝细胞损伤型,69.3%的患者为轻度肝损伤,3.3%的患者为重度肝损伤;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可疑药物主要涉及抗精神病药物(50.8%)、镇静催眠药物(20.3%)和抗抑郁药物(11.8%),其中镇静催眠药多为联用药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OR=5.448,95%CI:2.976~9.974)、初次用药(OR=5.217,95%CI:2.770~9.828)和联合用药(OR=2.063,95%CI:1.129~3.771)可使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我院精神科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多为轻度,大多预后良好,但仍需警惕其向重度肝损害发展。临床应避免多重联合用药,重点关注初次使用精神药物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血脂异常的患者,注意合理用药并密切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精神药物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ICU病人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桂屏 谢婷 +1 位作者 韦清 陈英 《循证护理》 2023年第21期3915-3919,共5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ICU病人MARSI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ICU的261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人口学、疾病状况及...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ICU病人MARSI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ICU的261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人口学、疾病状况及黏胶使用情况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CU病人MARSI发生率为14.9%,损伤类型包括表皮剥脱、接触性皮炎、皮肤撕裂伤、过敏性皮炎、皮肤浸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使用机械通气、使用镇静剂、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过敏史、发热、低蛋白血症及皮肤水肿是ICU病人发生MARSI的危险因素。结论:ICU病人发生MARSI的高危因素较多,应尽早识别,及时制订个性化预防方案,以预防MAR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病人 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河南省桐柏-泌阳地区表层土壤钒和钴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赖书雅 董秋瑶 +2 位作者 宋超 杨振京 严明疆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36,共15页
【研究目的】为了查明桐柏—泌阳地区表层土壤(0~20 cm)中2种重金属钒和钴的污染状况,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521件,分析测定重金属V和Co的含量。【研究方法】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累计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土壤中V和Co的分布特... 【研究目的】为了查明桐柏—泌阳地区表层土壤(0~20 cm)中2种重金属钒和钴的污染状况,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521件,分析测定重金属V和Co的含量。【研究方法】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累计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土壤中V和Co的分布特征、生态风险、健康风险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区内土壤V和Co空间分布呈片状分布,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评价中,Co元素总体污染样点比V元素多,且均存在复合污染的样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成人的风险要大于儿童。成人中V非致癌风险指数均超过1;99.06%样品中V的儿童非致癌风险高于1;非致癌风险传播途径主要以呼吸吸入为主。存在32.95%样品Co对成人的非致癌风险为不可接受,存在19.74%样品Co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为不可接受。成人与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成人与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指数高值区均分在研究区南部。【结论】土壤V和Co含量的高低不仅受土壤黏粒、pH值和铁、锰氧化物的影响,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矿产资源开采可能是该地区土壤V和Co污染和健康风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钒钴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影响因素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桐柏 泌阳 河南省
下载PDF
2020年云南省跌倒/坠落伤害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浩蓉 许雯 +7 位作者 郑克勤 成会荣 毕志梅 施红娟 刘卫 杜雅素 伍福仙 陈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因跌倒/坠落就诊病例的分布特征和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关防控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云南省伤害监测中跌倒/坠落病例数据并描述流行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云南省因跌倒/坠落就诊病例的分布特征和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关防控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云南省伤害监测中跌倒/坠落病例数据并描述流行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云南省累计报告跌倒/坠落伤害病例27531例,位居所有伤害原因首位。跌倒/坠落损伤严重程度达中重度的占比为30.76%。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不同伤害事件情况的损伤严重程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OR=1.296),5~14岁(OR=1.379)、30~44岁(OR=1.536)、45~59岁(OR=1.893)、60~74岁(OR=2.247)、75岁及以上(OR=2.531),文化程度为不识字/少识字(OR=2.243)、小学(OR=2.119)、初中(OR=2.016),饮酒(OR=1.214),工业和建筑场所(OR=1.295),做家务(OR=1.191)、驾乘交通工具(OR=1.862)、步行(OR=1.701),凌晨1—6时(OR=1.198)是发生中重度损伤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跌倒/坠落是云南省伤害监测中居民发生伤害的首位原因,中重度损伤占比稍大,且危险因素较多,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坠落 伤害监测 分布特征 严重程度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的时空分布与健康风险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雯雯 李慧丽 +6 位作者 伦中财 颜昌仁 李彩侠 王莹 李鹏宇 韩云平 李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1-1319,共9页
采用A^(2)O工艺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建立采样点,研究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段中的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工艺段都检测到细菌气溶胶,检出细菌菌落数为130~6113个/m^(3)。超过80%的细菌气溶胶是粒径大于2.1μm的粗粒子。粗格栅、曝... 采用A^(2)O工艺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建立采样点,研究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段中的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工艺段都检测到细菌气溶胶,检出细菌菌落数为130~6113个/m^(3)。超过80%的细菌气溶胶是粒径大于2.1μm的粗粒子。粗格栅、曝气池和污泥脱水间检测到的气溶胶中的微生物主要为Pseudomonas sp.,其他丰度较高的菌属有Piscirickettsia sp.、Staphylococcus sp.等,其中Pseudomonas sp.、Stenotrophomonas sp.等为潜在致病菌。微生物气溶胶的排放与环境条件相关,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加会促进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风速则与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呈负相关。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使9月各工艺段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菌落数高于其他月份,并且评估获得的微生物气溶胶对人体的暴露风险值也高。喷洒消毒剂对格栅间和污泥脱水间的细菌气溶胶分别削减了69.5%和74.1%,有效控制了微生物气溶胶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微生物气溶胶 逸散特征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风险评价
下载PDF
驻高原武警某部2020年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元 王静东 +2 位作者 张涛 阿地里 钟晓星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37-841,共5页
目的了解驻高原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现状,分析其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对驻高原武警某部600名特战官兵2020年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表584份,其中178例(30.48%)发... 目的了解驻高原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现状,分析其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对驻高原武警某部600名特战官兵2020年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表584份,其中178例(30.48%)发生训练伤,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特殊环境损伤分别占36.52%、30.9%、28.09%,发生部位主要为腰部和下肢。体能训练是发生训练伤的主要科目。训练前热身是否充分、训练伤防治教育程度、训练强度、现场卫生人员监督等是发生军事训练伤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原特战官兵训练伤发生率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结合高原环境、部队训练伤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加强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军事训练伤 发生特征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临床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只棣媛 陈倩倩 +3 位作者 孔海芳 李静 田彬 胡志东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36-542,共7页
目的:探究临床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CRE)细菌感染及感染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并对CRE感染进行预测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11月112例CRE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112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CSE)感染患者作为... 目的:探究临床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CRE)细菌感染及感染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并对CRE感染进行预测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11月112例CRE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112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CSE)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CRE菌株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单因素分析住院患者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CRE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感染CR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独立危险因素中的连续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评估该因素预测住院患者感染CRE的效能。结果:CRE感染多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以呼吸道标本为主,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单因素分析显示,泌尿系统疾病(χ^(2)=4.074,P<0.05)、实体恶性肿瘤(χ^(2)=11.687,P<0.05)、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χ^(2)=32.749,P<0.05)、气管切开(χ^(2)=30.701,P<0.05)、留置静脉导管(χ^(2)=14.613,P<0.05)、留置动脉导管(χ^(2)=6.298,P<0.05)、尿管(χ^(2)=4.464,P<0.05)、胃管(χ^(2)=15.076,P<0.05)、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史(χ^(2)=39.703,P<0.05)、β内酰胺酶抑制剂暴露史(χ^(2)=58.810,P<0.05)、非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药(χ^(2)=39.938,P<0.05)、三四代头孢暴露史(χ^(2)=5.098,P<0.05)、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U=4367.000,P<0.05)、APACHEⅡ评分≥11分(χ^(2)=4.210,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数(t=12.648,P<0.05)、淋巴细胞百分数(U=4205.000,P<0.05)、粒淋比(U=3241.000,P<0.05)、凝血酶原时间(t=7.802,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U=3662.000,P<0.05)、D-二聚体(U=2616.000,P<0.05)等与住院患者感染CRE相关。年龄(U=625.500,P<0.05)、年龄≥78岁(χ^(2)=17.824,P<0.05)、心脑血管疾病(χ^(2)=9.737,P<0.05)、留置静脉导管(χ^(2)=5.379,P<0.05)、尿素(U=606.000,P<0.05)、肌酐(U=788.000,P<0.05)、尿酸(U=714.500,P<0.05)等因素与CRE感染患者死亡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泌尿系统疾病(OR=14.222,95%CI:1.474~137.270)、留置静脉导管(OR=8.735,95%CI:1.620~47.083)、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史(OR=11.520,95%CI:2.781~47.716)、β内酰胺酶抑制剂暴露史(OR=5.763,95%CI:1.368~24.280)、非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药(OR=8.705,95%CI:2.114~35.841)、中性粒细胞百分数(OR=1.083,95%CI:1.026~1.142)、凝血酶原时间(OR=1.714,95%CI:1.109~2.648)为住院患者感染CRE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78岁(OR=26.831,95%CI:2.745~262.287)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OR=28.427,95%CI:2.379~339.668)为CRE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感染CRE的独立危险因素中的连续变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凝血酶原时间进行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5,高于凝血酶原时间的AUC(0.598),最佳截断值为69.45,对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5%和52.2%。结论:住院患者感染CRE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留置静脉导管、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史、β内酰胺酶抑制剂暴露史、非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药、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和凝血酶原时间。CRE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78岁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对住院患者感染CR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 住院患者 分布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