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Stereotyp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1
作者 ZHANG Weiti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2年第6期336-344,共9页
Teachers’stereotypes of students affect teaching behaviour.Correctly perceiving stereotyp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elps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 population more deeply and adopt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 Teachers’stereotypes of students affect teaching behaviour.Correctly perceiving stereotyp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elps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 population more deeply and adopt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ur.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tereotypes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towa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its impact on teachers’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students’classroom performance.Summarizing the findings,we conclude that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ereotyp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body,and that negative stereotyp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positive stereotypes.On this basis,this study furth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being aware of the existence of stereotyp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and makes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influences and weaken the negative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EOTYPES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要抓好五个“必须”
2
作者 陆俭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国际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世界各国搭建起通往中国,促进文化传播交流互鉴的“中文”桥梁。为确保国际中文教育稳步、健康、高效、优质地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但应该先抓好五个“必须”:必须明晰国际中文教育的职责与使命,必须重视国... 国际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世界各国搭建起通往中国,促进文化传播交流互鉴的“中文”桥梁。为确保国际中文教育稳步、健康、高效、优质地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但应该先抓好五个“必须”:必须明晰国际中文教育的职责与使命,必须重视国际中文教育汉语书面语教学,必须推动本土中文教师承担境外国际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必须实施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逐步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中文+职业”教学模式。这五大“必须”背后,隐含着一个基本精神:国际中文教育必须以学术研究为引领,研究先行,同时要有国际意识、世界眼光和服务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书面语教学 本土汉语教师 数字化 “中文+职业”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师职前教育的工程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睿 田靓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4-20,共7页
工程化是国际中文教师职前教育发展的新思维。用工程思维来审视,当前国际中文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过程、评价等各个要素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目标相对比较宽泛,设置的中文学科内容较多,教学实习等实践类课程较少,不同... 工程化是国际中文教师职前教育发展的新思维。用工程思维来审视,当前国际中文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过程、评价等各个要素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目标相对比较宽泛,设置的中文学科内容较多,教学实习等实践类课程较少,不同课程主要是按照理论先导的逻辑进行排序,教育过程主要采用“传递—接受”式,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进行纸笔测试,等等。与此同时,采用工程化的原理、思维和方法则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思路,比如力求实现教育目标的明确化、内容的模块化和集成化、课堂教学的情境化和实践化、评价的多维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 职前教育 工程化设计
下载PDF
面向南疆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的语音特征和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媛 左欣橦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63-71,共9页
南疆教师是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关键力量,他们的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和水平对于南疆校园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水平影响重大。南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加强维吾尔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提高维吾尔族教师国家通用... 南疆教师是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关键力量,他们的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和水平对于南疆校园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水平影响重大。南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加强维吾尔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提高维吾尔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习得水平是必要的手段和路径。本研究将语言习得与教学理论相结合,以实验语音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南疆维吾尔族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发音中的鼻音、边音、半元音三类相似辅音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维吾尔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习得难度等级,结合声学参数研究结果,针对南疆维吾尔族教师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期提高维吾尔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的发音准确率,提高维吾尔族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测试通过率,为提升南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水平提供科学研究上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教师 国家通用语言推广 声学特征 语言培训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以“道”为本的价值意蕴
5
作者 王添淼 林汉钊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发布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揭示与剖析了《标准》蕴含的以“道”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构建了国际中文...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发布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揭示与剖析了《标准》蕴含的以“道”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构建了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道”本模型,即“乐道”“闻道”“论道”“悟道”“践道”“求道”“传道”之间相辅相成且循环往复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本研究旨在为《标准》的深入解读提供新的中国视角,也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注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新动力,以“道”涵养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推动《标准》的推广与落地,助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以道为本 中国传统价值观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标准》的英国中小学优秀本土中文教师胜任力特征及模型构建
6
作者 史金生 李琦 汪怡帆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3期75-86,共12页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T/ISCLT 001-2022)的发布,为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评估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本研究考察了15名英国中小学优秀本土中文教师所拥有的胜任力特征,构建了由4个模块、15项特征构成的英国中...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T/ISCLT 001-2022)的发布,为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评估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本研究考察了15名英国中小学优秀本土中文教师所拥有的胜任力特征,构建了由4个模块、15项特征构成的英国中小学优秀本土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英国中小学优秀本土中文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沟通协调能力、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自我反思与调整能力、活动策划与执行、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国际视野、文化应对、有效参与、价值取向、人格魅力、科研能力、职业规划。本模型的教师胜任力特征群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高度契合,本土优秀中文教师在“多元文化适应能力”上的特征较凸显,但在“科研能力”和“职业规划”特征上有所欠缺。研究结论对未来本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英国 本土中文教师 胜任力
下载PDF
海外华文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7
作者 周正红 王晋峰 《现代语文》 2024年第8期88-95,共8页
海外华文教师是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对即将参加某高校培训的海外华文教师进行详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从教学现状、培训反馈和培训需求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海外华文教师培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 海外华文教师是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对即将参加某高校培训的海外华文教师进行详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从教学现状、培训反馈和培训需求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海外华文教师培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培训需求错位、培训形式单一、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专业培训师资匮乏等。针对上述问题,为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重视培训需求分析,打造多元化培训模式,设置个性化定制课程,实行“双师”授课制。希望通过这些具有针对性的举措,能够构建出优质高效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教师 培训需求 调查分析 现实挑战 应对策略 国际中文教育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规范: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
8
作者 亓华 刘安祺 陈振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3期66-81,共16页
研究首次构建了《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测量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把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细分为体态语、副语言、服饰仪表语、工具语、空间语和时间语6大类,一级指标共27个,二级指标共为86个,这6类86个指标承载着29种功能... 研究首次构建了《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测量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把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细分为体态语、副语言、服饰仪表语、工具语、空间语和时间语6大类,一级指标共27个,二级指标共为86个,这6类86个指标承载着29种功能,并配套独立的6个观测量表及使用说明。文章整合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分别总结列举了课堂体态语和副语言行为个案量化指标的研究范例,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体态语行为群体量化指标的比较研究范例,以及三组不同国别留学生对教师服饰仪表语的研究范例,为全面分析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提供了科学规范、便捷实用的研究工具和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 非言语行为 规范 指标体系 量化分析
下载PDF
“新科技汉语”的创新要求及教学应对
9
作者 邵敬敏 胡云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71-75,共5页
“新科技汉语”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科学应用科技方法和手段的国际中文,要求“中国”“汉语”“教学”与“科技”元素高度融合,具有全领域性和全链条性,是国际中文教育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亮点,具有强大的生命... “新科技汉语”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科学应用科技方法和手段的国际中文,要求“中国”“汉语”“教学”与“科技”元素高度融合,具有全领域性和全链条性,是国际中文教育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亮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面对新质变化,可以实施以下应对:师生双向智能化转化,促进科技汉语人才的迅速发展;推进分专业、分等级的预科科技词汇及句式研究,创新科技词汇与句式的数智化教学;推进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化应用,构拟“智能汉字动态教学模式”、建设“智能科技汉语数据库”、创建“智能科技汉语专题共享”、设置“科技汉语名家讲堂”等,以扎实创新国际中文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汉语 “人工智能+” 全领域全链条国际中文 师生双向智能化 大语言模型应用
下载PDF
职前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资源利用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10
作者 王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地位的上升、国际中文教育相关标准的公布,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尤其是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职前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资源利用过程的本质是高阶思维运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可迁移性、内隐性和创...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地位的上升、国际中文教育相关标准的公布,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尤其是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职前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资源利用过程的本质是高阶思维运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可迁移性、内隐性和创造性。本文以“可见的学习”系列研究为依托,以可迁移能力培养为导向,探索了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资源利用能力提升路径:从就业需求出发激发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学习动机;以教师榜样身份向职前国际中文教师展示专家行为;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使职前国际中文教师课堂学习成果“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国际中文教师 教学资源利用 可迁移能力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探索
11
作者 李秉震 余佳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育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讲述目的、讲述对象、讲述主体、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故事”的概念源流,指出“中国故事”因改革开放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内涵不断... 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育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讲述目的、讲述对象、讲述主体、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故事”的概念源流,指出“中国故事”因改革开放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内涵不断丰富,相关研究也逐渐扩展至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国际中文教育,曾先后十余次复信中文学习者,并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重要论述。文章以此为基础,深入阐释了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故事 概念源流 理论探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网络媒体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的叙事定位构建
12
作者 王文娟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从叙事定位的视角出发,以网络媒体中有关国际中文教师的报道为例,运用叙事定位分析方法,构建新闻叙事框架。通过各种话语资源的分析,在不同层级的定位中展现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的构建轨迹。研究发现,网络媒体中国际中文教师身份构建主要... 从叙事定位的视角出发,以网络媒体中有关国际中文教师的报道为例,运用叙事定位分析方法,构建新闻叙事框架。通过各种话语资源的分析,在不同层级的定位中展现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的构建轨迹。研究发现,网络媒体中国际中文教师身份构建主要包括自身身份认同和责任身份认同。通过叙事定位“声音”及评价的过程,将国际中文教师定位为语言教育者、中华文化传播者和国际胸怀者等身份。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的构建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两者共同作用于其多元身份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 身份 叙事 定位 网络媒体
下载PDF
越南中文公益教学现状及展望——以越南善仁外语文化培训中心为例
13
作者 韩文淑 翁秀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72-181,共10页
世界各国中文公益的教学现状是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领域中尚未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越南胡志明市善仁外语文化培训中心为例,期望以点窥面,考察当今世界中文公益教学的基本样貌及存在问题。通过实地材料收集、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摩等... 世界各国中文公益的教学现状是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领域中尚未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越南胡志明市善仁外语文化培训中心为例,期望以点窥面,考察当今世界中文公益教学的基本样貌及存在问题。通过实地材料收集、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摩等方法,具体考察该中心的中文教学环境、教材使用、学生情况、教师情况和课堂教学,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并对世界中文公益教学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教学 善仁外语文化培训中心 国际中文教学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教育文献对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志刚 王艺 刘玉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成果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国际中文教育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借鉴已有成果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当务之急。基于人工智能与教育CSSCI文献统计分析,从研究趋势、研究类别、研究热点、研... 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成果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国际中文教育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借鉴已有成果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当务之急。基于人工智能与教育CSSCI文献统计分析,从研究趋势、研究类别、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关键文献等方面进行探索,结果发现:从趋势来看,发展迅速且形成相当规模;从类别看,集中于教学、教师和资源等相关研究;从热点来看,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等关键词突出;从主题来看,重点包含教育的变革和影响、教育具体应用、人才培养变革以及教师面临的挑战等;从关键文献来看,主要内容囊括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以及教育数字化深入发展两个方面。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结合教育数字化发展大背景,本文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可从教学数字化升级、教师数字化转型、资源数字化整合3个方面开展研究,以此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与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教学 教师 资源 数字化
下载PDF
“双师”型混合同步教学模式的重塑与检验--以新西兰网络中文课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陈欣 郑国锋 彭丽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28,共7页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远程国际中文教学规模日益扩大,但截至目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已有研究证实,“双师”型课堂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但未聚焦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无法为远程中文教师提供必要指导。鉴于此,文章借鉴活动系统交互三角模型...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远程国际中文教学规模日益扩大,但截至目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已有研究证实,“双师”型课堂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但未聚焦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无法为远程中文教师提供必要指导。鉴于此,文章借鉴活动系统交互三角模型理论重塑了“双师”型混合同步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半结构性访谈对该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双师”型混合同步教学模式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赢得师生普遍认同。此外,在该模式下,线上教师、线下教师、学生协同解决层级矛盾,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提供保障。文章提出的“双师”型混合同步教学模式能够助力构建“双师”平等体系、优化平衡“双师”工作模式,并为提升“双师”问题意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 混合同步教学 国际中文教育 网络教学
下载PDF
人机共教:AIGC赋能国际中文新手教师智慧备课的新生态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江英 杨晓珊 郑开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49-59,共11页
“人机共教”新生态的构建是国际中文教育智慧化转型的关键所在。本研究聚焦国际中文新手教师备课的五大难点及AIGC的破解之道:以AIGC大语言模型力破汉语本体知识储备难;以AIGC强内容框架力破教案速写难;以AIGC多轮对话能力破创新教学... “人机共教”新生态的构建是国际中文教育智慧化转型的关键所在。本研究聚焦国际中文新手教师备课的五大难点及AIGC的破解之道:以AIGC大语言模型力破汉语本体知识储备难;以AIGC强内容框架力破教案速写难;以AIGC多轮对话能力破创新教学设计难;以AIGC跨模态生成力破教学课件制作难;以AIGC自然语言理解力破教学语言控制难。基于“人机共教”对比实验得知:基于“人机多轮对话”,可激发教师教学设计灵感;基于“强内容生成”,可大幅度提升教师备课效率,探索出了一条国际中文新手教师智慧备课的新路径,尝试开启“1+1>2”的“人机共教”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共教 AIGC 国际中文教师 教学设计 智慧备课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价值、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安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明确了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规范了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行为、制定了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文教师培养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基于IMPG模型,可以构建“学—用—思”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视...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明确了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规范了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行为、制定了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文教师培养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基于IMPG模型,可以构建“学—用—思”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视角的实践总路径,包括以思为主的专业理念发展路径,以学引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展路径,以用为基的专业实践发展路径三个分路径。基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来构建组织机构视角的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包括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持续的教师教育与培训,优化教师教学研究环境,建立良好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 价值意蕴 发展路径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系统构建与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紫帆 徐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27-38,共12页
微认证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种灵活的、创新的、可替代的认证方式。以能力和证据为导向的微认证,能够助力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的涵育。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具有不可篡改性的特点,恰能为微认证提供学习过程的证据支持。因此... 微认证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种灵活的、创新的、可替代的认证方式。以能力和证据为导向的微认证,能够助力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的涵育。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具有不可篡改性的特点,恰能为微认证提供学习过程的证据支持。因此,本研究以循证思想为指引,将区块链技术与微认证深度融合,架构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系统,为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添薪蓄能。首先,文章立足当前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现状,阐述了借助区块链技术进行微认证的必要性;其次,文章从认证规范开发、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梳理了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系统构建思路;最后,文章探讨了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的发展进路,以期助力国际中文教师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 数字素养 微认证 区块链 教师画像
下载PDF
智慧教育时代国际中文教师的应对与转型——基于大语言模型应用的探讨
19
作者 陈晓夏 杜玉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4年第5期41-50,共10页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及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国际中文教育模式与场域的变革,智慧教育的时代导向、国际中文教育的全球化推广与职业内生价值对国际中文教师的转型提出前置要求,国际中文教师应积极回应时代任务,顺应智慧...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及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国际中文教育模式与场域的变革,智慧教育的时代导向、国际中文教育的全球化推广与职业内生价值对国际中文教师的转型提出前置要求,国际中文教师应积极回应时代任务,顺应智慧教育新风口,提升数字能力、重构学科知识,并通过与大语言模型的“人智协同”赋能自身的“智慧素养”,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多师效果”“个性定制”与“资源集成”。具体来说,就是将GPT模型嵌入国际中文教育智慧课堂辅助系统,架构全新的国际中文智慧教育课堂;通过大语言模型的加持,引导国际中文“语言+技能”学习的发展趋势;融合数智化技术匹配中华文化供需,全面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语言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师 大语言模型 智慧素养
下载PDF
面向东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师资培养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庞芳 刘振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东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有着中文教育支撑正向、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程度高、发展空间广阔等优势,但在师资培养上面临着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专业性单一、专业教师培养或转型周期长等困境。企业孵化、产教融合;依托“互联网+”... 东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有着中文教育支撑正向、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程度高、发展空间广阔等优势,但在师资培养上面临着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专业性单一、专业教师培养或转型周期长等困境。企业孵化、产教融合;依托“互联网+”建设汉语学习新平台;深化学历教育,加快专业师资发展一体化建设;一国一策,打造国别化的专业教师;根据产业需求,国内外分区培养是解决东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师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中文+职业技能 师资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