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3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etaminophen overdose-induced acute liver injury can be alleviated by static magnetic field
1
作者 Han-Xiao Chen Xin-Yu Wang +11 位作者 Biao Yu Chuan-Lin Feng Guo-Feng Cheng Lei Zhang Jun-Jun Wang Ying Wang Ruo-Wen Guo Xin-Miao Ji Wen-Jing Xie Wei-Li Chen Chao Song Xin Zha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478-490,共13页
Acetaminophen(APAP),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ild analgesic and antipyretic drug worldwide,is implicated in causing 46%of all acute liver failures in the USA and between 40%and 70%in Europe.The predominant pharmacolog... Acetaminophen(APAP),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ild analgesic and antipyretic drug worldwide,is implicated in causing 46%of all acute liver failures in the USA and between 40%and 70%in Europe.The predominant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approved for mitigating such overdose is the antioxidant N-acetylcysteine(NAC);however,its efficacy is limited in cases of advanced liver injury or when administered at a late stage.In the current study,we discovered that treatment with a moderate intensity static magnetic field(SMF)notably reduced the mortality rate in mice subjected to high-dose APAP from 40%to 0%,proving effective at both the initial liver injury stage and the subsequent recovery stage.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liver injury,SMF markedly reduced APAPinduced oxidative stress,free radicals,and liver damage,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in multiple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and an increase in the antioxidant glutathione(GSH).During the later stage of liver recovery,application of vertically downward SMF increased DNA synthesis and hepatocyte proliferation.Moreover,the combination of NAC and SMF significantly mitigated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high-dose APAP and increased liver recovery,even 24 h post overdose,w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NAC alone substantially declines.Overall,this study provides a noninvasive non-pharmaceutical tool that offers dual benefits in the injury and repair stages following APAP overdose.Of note,this tool can work as an alternative to or in combination with NAC to prevent or minimize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APAP,and potentially other toxic overd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aminophen Acute liver injury Static magnetic fields Oxidative stress DNA synthesis
下载PDF
Glutaredoxin-1 alleviates 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 by decreasing its toxic metabolites 被引量:1
2
作者 Ying Xu Yan Xia +10 位作者 Qinhui Liu Xiandan Jing Qin Tang Jinhang Zhang Qingyi Jia Zijing Zhang Jiahui Li Jiahao Chen Yimin Xiong Yanping Li Jinhan H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548-1561,共14页
Excessive N-acetyl-p-benzoquinone imine(NAPQI)formation is a starting event that triggers oxidative stress and subsequent hepatocyte necrosis in acetaminophen(APAP)overdose caused acute liver failure(ALF).S-glutathion... Excessive N-acetyl-p-benzoquinone imine(NAPQI)formation is a starting event that triggers oxidative stress and subsequent hepatocyte necrosis in acetaminophen(APAP)overdose caused acute liver failure(ALF).S-glutathionylation is a reversible redox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and a prospective mechanism of APAP hepatotoxicity.Glutaredoxin-1(Glrx1),a glutathione-specific thioltransferase,is a primary enzyme to catalyze deglutathionylation.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d whether and how Glrx1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LF induced by APAP.The Glrx1 knockout mice(Glrx1^(-/-))and liver-specific overexpression of Glrx1(AAV8-Glrx1)mice were produced and underwent APAPinduced ALF.Pirfenidone(PFD),a potential inducer of Glrx1,was administrated preceding APAP to assess its protective effects.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hepatic total protein S-glutathionylation(PSSG)increased and the Glrx1 level reduced in mice after APAP toxicity.Glrx1^(-/-)mice were more sensitive to APAP overdose,with higher oxidative stress and more toxic metabolites of APAP.This was attributed to Glrx1 deficiency increasing the total hepatic PSSG and the S-glutathionylation of cytochrome p4503a11(Cyp3a11),which likely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Cyp3a11.Conversely,AAV8-Glrx1 mice were defended against liver damage caused by APAP overdose by inhibiting the S-glutathionylation and activity of Cyp3a11,which reduced the toxic metabolites of APAP and oxidative stress.PFD precede administration upregulated Glrx1 expression and alleviated APAP-induced ALF by decreasing oxidative stress.We have identified the function of Glrx1 mediated PSSG in liver injury caused by APAP overdose.Increasing Glrx1 expression may be investigated for the medical treatment of APAP-caused hepatic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taredoxin-1 S-GLUTATHIONYLATION acetaminophen Toxic metabolites Cyp3a11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擎 王雷原 +2 位作者 王标 何亮 彭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18~78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18~78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AK组)和纳布啡组(NA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前15 min,AK组静脉泵注对乙酰氨基酚500 mg(稀释至50 ml)后缓慢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稀释至10 ml);NA组于相同时点静脉泵注生理盐水50 ml后缓慢推注纳布啡0.2 mg/kg(稀释至10 ml)。记录术后0.5、3、6、12、24 h的VAS疼痛评分(非劣效性界值Δ=1.0分),手术当晚睡眠质量评分,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例数,术后0.5、3、6 h的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与NA组比较,术后0.5 h AK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值的95%CI上限低于非劣效性界值(P<0.05)。AK组手术当晚睡眠质量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NA组(P<0.05)。两组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率、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疼痛,不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效果不劣于纳布啡,且患者术后当晚睡眠质量评分和总体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酮咯酸氨丁三醇 纳布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镇痛
下载PDF
曲马多超前镇痛在局麻下胸腰段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国庆 赵华国 +5 位作者 孙韶华 马维虎 李豪杰 王扬 陆联松 阮超越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肌注曲马多用于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1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观... 目的:探讨术前肌注曲马多用于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1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观察组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57~80(67.69±4.75)岁;T1114例,T1212例,L118例,L215例;予PKP术前0.5 h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对照组59例,男24例,女35例;年龄55~77(68.00±4.43)岁;T1119例,T1211例,L117例,L212例;予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术前(T0)及术中穿刺时(T1)、放置工作套管时(T2)、球囊扩张时(T3)、骨水泥注入椎体时(T4)、术后2 h(T5)、出院时(T6)的疼痛程度;观察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院时询问患者对再次行PKP手术的接受度。结果:118例患者顺利完成经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术,术中均未使用静脉镇静镇痛药物。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T5时的VAS较对照组降低(P<0.05);T6时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6时的VAS较T0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再次行PKP术的接受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0.5 h肌注曲马多用于在局麻下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骨折椎体PKP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明确,可增加患者术中及术后2 h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超前镇痛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张秀荣 崔欣美 +3 位作者 赵海燕 戴缙 付佳新 王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究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A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目的探究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A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针对疼痛难忍者临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e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疼痛程度及疾病活动度:治疗后两组患者VAS、DAS28分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RF、CRP、TNF-α、抗CCP抗体、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4/50)与对照组4.00%(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对RA患者实施干预,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程度及疾病活动度,调节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督通脉针灸法 甲氨蝶呤 对乙酰氨基酚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6
作者 杨芳 刘星宸 +3 位作者 刘星雨 刘晓勇 项程 杨才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52-2157,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使用情况,为促进氨酚待因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全部10个省辖市中随机各选取1个区、1个县(或2个区)的基层医疗机构2020-2023年开具的所有氨酚...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使用情况,为促进氨酚待因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全部10个省辖市中随机各选取1个区、1个县(或2个区)的基层医疗机构2020-2023年开具的所有氨酚待因处方,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对现有临床诊断进行归类,对搜集的处方用药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用药疗程>10 d的关键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氨酚待因有效处方7375张。使用氨酚待因的主要以女性(52.11%)、年龄19~64岁(66.73%)的患者为主。基于ICD编码,氨酚待因的使用涉及最多的疾病类别为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或症状、体征(43.48%);排名前3位的临床诊断为关节病(25.59%)、骨折(9.95%)、牙痛(8.58%)。药品用法用量明确的7175张处方中符合氨酚待因说明书推荐的处方有3366张,有5.63%的处方对乙酰氨基酚日使用量超2.0 g/d的极量限制。处方用药疗程超常规限制(7 d)的处方有4051张,超使用疗程限制(10 d)的处方有1336张。影响用药疗程>10 d的因素主要为医疗机构所属区域、类型以及患者性别、年龄,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陕南地区、乡镇卫生院以及老年人、女性患者用药疗程>10 d的现象偏多。结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药品用法用量、临床诊断以及用药疗程不适宜;医疗机构所属区域、类型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均会影响该类药品的用药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 基层医疗机构 镇痛药 合理用药 陕西省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对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贾茹 王怡帆 +4 位作者 陈文华 张文萍 贺少龙 党宏万 魏世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艾司奥美拉唑(EMZ)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药动学与肠道菌群生态平衡的作用。方法将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APAP组、APAP+EMZ组,每组7只;将APAP+EMZ组大鼠置于代谢笼中饲养。APAP+EMZ组灌胃给予EMZ 3.6 mg...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艾司奥美拉唑(EMZ)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药动学与肠道菌群生态平衡的作用。方法将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APAP组、APAP+EMZ组,每组7只;将APAP+EMZ组大鼠置于代谢笼中饲养。APAP+EMZ组灌胃给予EMZ 3.6 mg·kg^(-1)·d^(-1),APAP组以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代替,连续灌胃14 d;分别在给予EMZ前和给药14 d后收集大鼠粪便进行微生物16SrRNA测序。第15天APAP组和APAP+EMZ组灌胃EMZ后同法给予APAP 44.82 mg·kg^(-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样品中APAP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统计分析,比较APAP组和APAP+EMZ组APAP药动学参数。结果①两组APAP的达峰浓度(C 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AP组比较,APAP+EMZ组C max增加120.38%。两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清除率(CL)、消除半衰期(t_(1/2))和达峰时间(t_(max))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使用EMZ后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埃希杆菌属相对丰度较用药前减少,而双歧杆菌属增加。但上述菌群相对丰度在EMZ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Z与APAP联用时,影响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菌群相对丰度有一些变化,EMZ对APAP的C_(max)有影响;使用EMZ 2周不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而改变APAP的药动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艾司奥美拉唑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动学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铁铜负载生物炭催化H_(2)O_(2)降解药物类新污染物研究
8
作者 张克峰 孙群 +3 位作者 马春晓 王珊 井绪丽 陈仪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57,69,共8页
以花生壳为原材料,高铁酸钾(K_(2)FeO_(4))、Cu(NO_(3))_(2)为活化剂和金属源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铁铜负载石墨化生物炭催化剂(FCBC)构建FCBC-H_(2)O_(2)非均相Fenton体系,考察其对盐酸四环素(TC)和对乙酰氨基酚(ACE)的降解效果及机理... 以花生壳为原材料,高铁酸钾(K_(2)FeO_(4))、Cu(NO_(3))_(2)为活化剂和金属源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铁铜负载石墨化生物炭催化剂(FCBC)构建FCBC-H_(2)O_(2)非均相Fenton体系,考察其对盐酸四环素(TC)和对乙酰氨基酚(ACE)的降解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pH=3、FCBC投加量为0.7 g/L、H_(2)O_(2)浓度为10 mmol/L条件下,可有效降解98%的TC和97%的ACE。在pH=2~6范围内,FCBC均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反应体系主要受H_(2)O_(2)投加量影响。通过SEM、XRD、FTIR、XPS、BET等方法对FCBC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FCBC石墨化程度较高,拥有丰富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685.11 m^(2)/g),生物炭表面铁元素主要以Fe0和Fe_(3)O_(4)形态,铜元素主要以Cu^(0)形态存在。Cu^(0)不仅增加生物炭表面吸附和催化活性位点,还可加速Fe^(2+)/Fe^(3+)的循环提高反应催化效率。FCBC催化材料稳定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率,在实际水体模拟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研究成果可为非均相芬顿降解药物类新污染物的催化材料选择和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非均相FENTON 铁铜双金属负载 盐酸四环素 对乙酰氨基酚
下载PDF
水溶性基质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9
作者 张传香 喻娅婷 于倩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并拟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泡腾栓处方,并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按《中国药典》通则栓剂项下的规定检查其性状外观、质量差异和融变时限等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泡腾栓对...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并拟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泡腾栓处方,并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按《中国药典》通则栓剂项下的规定检查其性状外观、质量差异和融变时限等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泡腾栓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为乳白色子弹型栓剂,质量差异、融变时限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最大发泡量>10 mL,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49.69 m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n=9)。结论:该泡腾栓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控制方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对乙酰氨基酚 泡腾栓 直肠给药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曲马多诱导的低血糖的临床特征分析
10
作者 刘伟 何琴 何怡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9-825,共7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诱导的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从建库起至2023年4月28日,收集曲马多诱导的低血糖的病例报告。结果:20例患者被纳入,中位年龄为50岁(4,88)。低血糖发生在给药后1 h~23 d,血糖的中位值为2.25 mmol/L(0.... 目的:探讨曲马多诱导的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从建库起至2023年4月28日,收集曲马多诱导的低血糖的病例报告。结果:20例患者被纳入,中位年龄为50岁(4,88)。低血糖发生在给药后1 h~23 d,血糖的中位值为2.25 mmol/L(0.22,3.3),曲马多的中位日剂量为300 mg(1.53,14000)。临床主要表现为昏迷(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心肺骤停(7例),癫痫发作(4例),嗜睡(3例)和出汗(3例)等。6例患者报告了曲马多血药浓度,中位值为3.56 mg/L(0.47,9.4)。20例患者停用曲马多,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16例患者恢复,1例患者中度脑功能障碍,3例患者死亡。结论:曲马多诱导的低血糖可发生在给药后1 h~23 d,临床可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神经低血糖症状,以神经低血糖症状为主。停用曲马多后大部分患者低血糖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可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低血糖 止痛药 阿片类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温针灸四关穴对中晚期宫颈癌癌性疼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作用研究
11
作者 高雅丽 王翠华 +4 位作者 赵子申 高雅梅 宋丽娜 王志聪 王洪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 探讨温针灸四关穴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晚期宫颈癌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定沧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的84例气滞血瘀证中晚期宫颈癌癌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灸组、西药组,... 目的 探讨温针灸四关穴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晚期宫颈癌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定沧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的84例气滞血瘀证中晚期宫颈癌癌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灸组、西药组,各42例。西药组给予三级止痛治疗,温针灸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四关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卡氏评分量表(Karnofsky,KP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schwarzer,GSES)评分、疼痛应激指标[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P物质(substance P,SP)]、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结果 温针灸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西药组(76.19%)(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GSES评分、GQOLI-74评分、血清β-EP水平、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血清5-HT水平、SP水平、CD8+均较治疗前更低(P<0.05)。温针灸组治疗后KPS评分、GSES评分、GQOLI-74评分、血清β-EP水平、CD3+、CD4+、CD4+/CD8+均较西药组更高(P<0.05,P<0.01),VAS评分、血清5-HT水平、SP水平、CD8+均较西药组更低(P<0.01)。结论 在三级止痛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四关穴可有效缓解气滞血瘀证中晚期宫颈癌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身体状况、免疫功能,调节疼痛应激物质释放,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癌性疼痛 温针灸 四关穴 布洛芬 曲马多 吗啡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对乙酰氨基酚药物不良反应性别差异信号分析
12
作者 崔润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挖掘和分析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ADR)性别差异的信号。方法: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提取2004年—2022年的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数据挖掘,主要分析检测对乙酰... 目的:挖掘和分析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ADR)性别差异的信号。方法: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提取2004年—2022年的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数据挖掘,主要分析检测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的不良反应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纳入分析的ADR报告女性和男性分别为132244,85643份。挖掘分析发现女性更易出现恶心[ROR=1.47,95%CI:1.35~1.60,比例报告比值比(PRR)=1.46,95%CI:1.34~1.59,IC=0.19,IC025=0.18,EBGM=1.14,EBGM05=1.06]、呕吐(ROR=1.30,95%CI:1.19~1.42,PRR=1.30,95%CI:1.18~1.41,IC=0.14,IC025=0.13,EBGM=1.10,EBGM05=1.02)、头痛(ROR=1.69,95%CI:1.52~1.88,PRR=1.68,95%CI:1.52~1.87,IC=0.25,IC025=0.23,EBGM=1.19,EBGM05=1.09)等不良反应。男性更易出现低血压(ROR=1.56,95%CI:1.38~1.75,PRR=1.55,95%CI:1.38~1.75,IC=0.35,IC025=0.31,EBGM=1.27,EBGM05=1.15)、胸痛(ROR=1.02,95%CI:1.00~1.64,PRR=1.02,95%CI:1.20~1.64,IC=0.02,IC025=0.02,EBGM=1.01,EBGM05=0.92)、肾功能衰竭(ROR=3.05,95%CI:2.68~3.45,PRR=3.04,95%CI:2.68~3.44,IC=0.67,IC025=0.59,EBGM=2.52,EBGM05=2.27)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信号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不良反应 性别差异 FAERS数据库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治杰 潘阳阳 +6 位作者 姚亚乐 王中一 陈国雯 范碧玥 安志霞 马小燕 王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1页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ERS)和氧化应激途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木犀草素对照组(MD)、APAP肝损伤模...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ERS)和氧化应激途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木犀草素对照组(MD)、APAP肝损伤模型组(APAP)以及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ML、MM、MH),每组8只小鼠,NC和M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按30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APAP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注射4 d,给药4 d后NC组和APAP组灌胃生理盐水,MD、ML、MM、MH小鼠分别按照100,25,50,100 mg/kg的剂量灌胃木犀草素药液,每天2次,连续灌胃3 d,最后一次灌胃12 h后,分别检测小鼠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中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H 2O 2)、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采用探针药物法测定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2E1酶(CYP2E1)活性,采用qRT-PCR检测CYP2E1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增强子CCAAT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CYP2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APAP模型组的ALT和AST活性极显著升高,MD组上述2种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与APAP模型组相比,MM、MH组ALT和AS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与APAP模型组相比,ML、MM、MH组的GSH含量和SOD活性均明显增加,MDA和H 2O 2含量均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MM、MH组可以改善APAP导致的肝索消失以及肝细胞排列散乱和细胞核溶解等病理症状。探针药物法测定结果显示,0.1,0.01和0.001 mg/mL的木犀草素可以显著降低CYP2E1活性。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可以显著或极显著降低CYP2E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木犀草素具有明显的抗APAP诱导的肝损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CYP2E1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水平,从而减轻APAP诱导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八种食用菌提取物对不同类型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14
作者 刘朋 王雨阳 +5 位作者 杜敏杰 刘利平 贾薇 刘艳芳 张劲松 杨焱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探究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瓦尼桑黄(Sanghuangporous vaninii)、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赤芝(Ganoderma lucidum)、香菇(Lentinula edodes)、蟹味菇[Hypsizygus marmoreus(brown cultivar)]、白玉菇[H.marmoreus(white cul... 探究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瓦尼桑黄(Sanghuangporous vaninii)、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赤芝(Ganoderma lucidum)、香菇(Lentinula edodes)、蟹味菇[Hypsizygus marmoreus(brown cultivar)]、白玉菇[H.marmoreus(white cultivar)]的子实体和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丝体水提物及醇提物对乙醇、H_(2)O_(2)和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醇诱导的肝损伤中,相较于乙醇组,质量浓度为25、50、100μg·mL^(-1)的灰树花和樟芝醇提物和质量浓度为25、100、400μg·mL^(-1)的蟹味菇、刺芹侧耳、灰树花、香菇、白玉菇水提物均可显著提高肝细胞存活率。在H_(2)O_(2)诱导的肝损伤中,相较于H_(2)O_(2)组,质量浓度为25、50、100μg·mL^(-1)的瓦尼桑黄和樟芝醇提物和质量浓度为25、100、400μg·mL^(-1)的刺芹侧耳、灰树花、香菇水提物均可显著提高肝细胞存活率。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中,相较于乙酰氨基酚组,仅质量浓度为50、100μg·mL^(-1)的瓦尼桑黄醇提物极显著提高肝细胞存活率。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黄酮含量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呈显著正相关,多糖含量与H_(2)O_(2)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八种食药用菌提取物在三种肝损伤中均表现出一定的保肝功效,其保肝活性的发挥与其多酚、黄酮含量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筛选具有保肝功效的食用菌资源及保肝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肝损伤 酒精 氧化应激 对乙酰氨基酚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多糖对APAP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5
作者 刘洋 韩忠明 +3 位作者 刘琳玲 李金涛 张楠 闫梅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多糖(Ganoderma lucidum spore polysaccharide,GLSP)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GLSP低剂量组和GLSP高剂量组,每组1...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多糖(Ganoderma lucidum spore polysaccharide,GLSP)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GLSP低剂量组和GLSP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按相应剂量连续14 d预给药后,使用APAP造模、取材,测定肝脏指数、血清指标(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及肝组织匀浆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Caspase-3、Bax和Bcl-xl)。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ALT、AST、MDA及促凋亡基因Caspase-3、Bax均极显著升高(P<0.01),SOD、G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APAP处理的小鼠肝脏出现典型的小叶中心性坏死;多糖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AST极显著降低(P<0.01),多糖低剂量组SOD、GSH显著升高(P<0.05),MDA显著降低(P<0.05),在多糖高剂量组中,SOD、GSH极显著升高(P<0.01),MDA极显著降低(P<0.01),多糖组促凋亡基因Caspase-3、Bax极显著降低(P<0.01),且肝组织病理学观察中可见肝组织坏死面积减小。结论:灵芝孢子粉多糖对APAP肝损伤能够起到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凋亡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多糖 APAP 抗氧因子 凋亡基因
下载PDF
氨酚曲马多片联合普瑞巴林胶囊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谢炉峰 冯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胶囊联合氨酚曲马多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胶囊联合氨酚曲马多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普瑞巴林胶囊与氨酚曲马多片联合治疗。观察2组爆发痛次数、疼痛程度、不良情绪、睡眠质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爆发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MOS睡眠量表(MOS-SS)中综合睡眠障碍指数(9-items)、睡眠干扰(SLP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量(SLPQ)、睡眠充足度(SLP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胶囊与氨酚曲马多片联合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较单独普瑞巴林胶囊疗效更好,且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氨酚曲马多片 普瑞巴林胶囊 疼痛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紫苏叶总黄酮对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孟庆霖 褚齐 +4 位作者 宋健 董红畅 李贺 林珈羽 赵南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44-351,共8页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紫苏叶总黄酮(Perilla flavone,PF)纯化的最佳方法,以及其对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大孔树脂纯化紫苏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将BALB/c雄...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紫苏叶总黄酮(Perilla flavone,PF)纯化的最佳方法,以及其对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大孔树脂纯化紫苏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ON)、模型组(MOD)、联苯双酯组(DDB)、PF低剂量组(L-PF,12.5 mg/kg)、PF中剂量组(M-PF,25 mg/kg)、PF高剂量组(H-PF,50 mg/kg),连续灌胃给药15 d。末次给药1 h后,除CON组外,每组腹腔注射APAP建立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测定小鼠肝脏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物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对小鼠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中Nrf2、Keap1和HO-1蛋白表达。结果:最佳纯化条件:D101树脂10 g,上样溶液浓度为2.0 mg/mL,上样体积为30 mL,50 mL的80%乙醇溶液洗脱,纯化后黄酮含量为70.32%±1.49%。与CON组比较,MOD组小鼠血清中AST、ALT表达显著升高(P<0.01),说明肝损伤造模成功。与MOD组比较,给予PF组小鼠肝脏指数、AST、ALT、MDA、GSH水平和Keap 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25%~60%(P<0.01或P<0.05),SOD、GSH-PX水平和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5%~35%(P<0.01或P<0.05)。HE染色结果显示PF可有效改善APAP引起的肝损伤。结论:紫苏叶总黄酮对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控氧化应激的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总黄酮 对乙酰氨基酚 肝损伤
下载PDF
UV_(222)/PDS体系降解对乙酰氨基酚的效能及机制研究
18
作者 秦玢 郑伟杰 +5 位作者 张传东 罗从伟 武道吉 王洪香 冯树兴 陈飞勇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0,共8页
以UV_(222)/过硫酸盐(PDS)为研究体系,考察了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ACT)的降解效能。研究了PDS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Cl^(-)、HCO_(3)^(-)/CO_(3)^(2-))对ACT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UV_(222)或PDS体系中... 以UV_(222)/过硫酸盐(PDS)为研究体系,考察了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ACT)的降解效能。研究了PDS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Cl^(-)、HCO_(3)^(-)/CO_(3)^(2-))对ACT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UV_(222)或PDS体系中ACT稳定性较强,而在UV_(222)/PDS体系中,由于催化产生了活性物质(如HO·、SO_(4)^(·-)、^(1)O_(2)、O_(2)^(·-)),ACT降解效率明显升高。体系中提高氧化剂投加量或增加溶液pH,均能够提高ACT降解速率;NOM对UV_(222)遮光作用较强,导致其对UV_(222)/PDS降解ACT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水体中存在的Cl^(-)对ACT的降解影响随着浓度增加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效果;而HCO-3/CO_(3)^(2-)能够显著促进ACT的降解。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显示,ACT在UV_(222)/PDS体系降解过程中生成的有机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_(222) 过硫酸盐 对乙酰氨基酚 降解动力学 毒性评价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对乙酰氨基酚机理研究
19
作者 叶朝兵 许子牧 +2 位作者 胡淑恒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7,共6页
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可被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活化PS降解水中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研究AP初始质量浓度、工作气体流量... 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可被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活化PS降解水中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研究AP初始质量浓度、工作气体流量和PS投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进行分析和推测。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PS能有效去除水中AP,AP的去除率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气体流量对降解效果影响较大,适当增加流量可促进AP的降解,当流量超过50 L/h后,促进效果逐渐减弱,PS的加入能加速AP的降解,当PS投加量为0.75 g/L时,处理效果最佳。实验处理废水过程中,AP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O_(2)和H_(2)O,在添加PS后,矿化率是单独等离子体处理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对乙酰氨基酚(AP) 过硫酸盐(PS) 降解 低温等离子体
下载PDF
乙酰氨基酚与乙酰半胱氨酸协同抗衰效应及其机制初探
20
作者 蒋立翔 韩琼 +3 位作者 段嘉欣 李涵 曹前 黄新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利用药物协同效应延缓衰老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衰新策略,以D-gal诱导HUVEC细胞衰老构建衰老模型,探究两种小分子乙酰氨基酚和乙酰半胱氨酸的协同抗衰效应及其协同抗衰的相关机制。首先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具有潜在抗衰活性的小分子群,以D-... 利用药物协同效应延缓衰老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衰新策略,以D-gal诱导HUVEC细胞衰老构建衰老模型,探究两种小分子乙酰氨基酚和乙酰半胱氨酸的协同抗衰效应及其协同抗衰的相关机制。首先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具有潜在抗衰活性的小分子群,以D-gal诱导HUVEC细胞衰老为模型检测小分子的抗衰活性,并通过Chou-Talalay模型筛选出两种具有协同抗衰效应的小分子组合,进一步利用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等手段研究获得小分子协同组合介导抗衰的相关机制。结果显示,乙酰氨基酚和乙酰半胱氨酸是具有极佳抗衰活性的小分子对,两者组合可产生协同效应并介导抗衰。该协同组合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有效解除D-gal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显著降低早期炎症因子(IL-1β、COX-2)的转录,该协同组合还显著降低细胞衰老标志物p53和p16的蛋白水平,并显著降低p-p38和细胞核内p65的蛋白水平。乙酰氨基酚和乙酰半胱氨酸协同组合可能通过MAPK/NF-κB通路抑制细胞衰老。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乙酰氨基酚和乙酰半胱氨酸协同抗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乙酰氨基酚 乙酰半胱氨酸 协同作用 MAPK/NF-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