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勇 叶应嘉 +4 位作者 鲍先议 周龑丽 许荣 彭婷婷 余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采用Siepser术式缝合虹膜的方法将人工晶状体的双襻以10-0聚丙烯缝线分别缝合固定于中周部虹膜。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术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偏心度、倾斜度、稳定性),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3~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经虹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后1个月裸眼远视力均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后1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3例(17.6%)偏心,无人工晶状体倾斜病例。术中前房出血2例,均为少量,于术后1周内吸收;角膜轻度水肿4例,均在术后1周内透明。术后4例瞳孔近圆形,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操作便捷,手术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虹膜 缝线固定术 无晶状体眼 后房型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巩膜瓣睫状沟缝线固定术1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英 方一惟 冉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探讨无巩膜瓣经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无晶状体囊膜支撑患者15例15眼进行无巩膜瓣经睫状沟固定的PC-IOL植入手术,巩膜外缝线采用巩膜层间"W"字形穿行、末端烧灼固定法... 目的:探讨无巩膜瓣经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无晶状体囊膜支撑患者15例15眼进行无巩膜瓣经睫状沟固定的PC-IOL植入手术,巩膜外缝线采用巩膜层间"W"字形穿行、末端烧灼固定法。一期手术5例,二期手术10例。术后随访0.5~3(平均1.8)a,观察视力恢复、缝线位置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视力≥0.5者10眼(67%),术中少量出血4眼(27%),人工晶状体偏斜3眼(20%),黄斑囊样水肿2眼(13%);无1例发生缝线暴露或滑脱。结论:在无晶状体囊膜支撑时,无巩膜瓣经睫状沟缝攀缝线固定PC-IO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缝线固定 无巩膜瓣
下载PDF
Akreos人工晶状体四襻两点悬吊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伟 程扬 曾水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53-754,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Akreos人工晶状体四襻两点悬吊术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对于43例43眼需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进行巩膜睫状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10.4±1.7mo。结果: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0.05者4例4眼(... 目的:观察采用Akreos人工晶状体四襻两点悬吊术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对于43例43眼需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进行巩膜睫状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10.4±1.7mo。结果: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0.05者4例4眼(9.30%),0.05~者3例3眼(6.98%),0.1~者10例10眼(23.26%),0.3~者13例13眼(30.23%),≥0.5者13例13眼(30.2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Akreos人工晶状体四襻两点悬吊术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线固定 人工晶状体 两点式 后房
下载PDF
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军 谷峰 +2 位作者 刘哲丽 宁宏 孙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价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患者29例(30眼),其中20例(20眼)采用传统聚丙烯缝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对照组),9例(10眼)行Gore-Tex缝... 目的评价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患者29例(30眼),其中20例(20眼)采用传统聚丙烯缝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对照组),9例(10眼)行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四点式组)。对术后裸眼视力、验光值、裂隙灯检查及眼压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四点式组于术后1个月开始裸眼视力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于术后3个月开始裸眼视力明显提高(P<0.05)。术后1、3、6、12个月时,四点式组较术前裸眼视力提高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1、3、6、12个月时,四点式组眼内残余散光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结论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通过四点固定,使术后人工晶状体不易发生旋转和偏斜,显著降低术后眼内残余散光,更早改善术后裸眼视力,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re-Tex缝线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植入 睫状沟
下载PDF
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在先天性晶状体脱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靳光明 李雪沛 +2 位作者 刘臻臻 张恩恩(综述) 郑丹莹(审校) 《眼科学报》 2020年第5期360-364,共5页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是一种具有潜在致盲风险的眼科疾病,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手术时机的确定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议。截至目前,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最为经典的术式仍为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trans-scleral suture-...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是一种具有潜在致盲风险的眼科疾病,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手术时机的确定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议。截至目前,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最为经典的术式仍为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trans-scleral suture-fixed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sf-PC-IOL),但该术式在有效挽救患者视力损害的同时存在缝线线结暴露、缝线断裂等风险。针对上述并发症的术式改良引起眼科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这一经典术式的优缺点进行综述,并就具有潜在推广价值的术式改良策略进行评述,以期为先天性晶状体脱位的防治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术式选择
下载PDF
眼内窥镜直视下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焓 董晓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在眼内窥镜直视下无玻璃体无晶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无玻璃体无晶状体眼在眼内窥镜指导下行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6例常规组作为对照,观察比较术后视力、散光、人工晶状体位置... 目的:探讨在眼内窥镜直视下无玻璃体无晶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无玻璃体无晶状体眼在眼内窥镜指导下行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6例常规组作为对照,观察比较术后视力、散光、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其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1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内窥镜组8例术后所有人工晶状体位置正,UBM检查示所有16个人工晶状体襻全部位于睫状沟内,而对照组有3个人工晶状体襻位于睫状沟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内窥镜组术后增加的散光度数较对照组小(P=0.042)。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结论:眼内窥镜下可使术者直视下完成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并将人工晶状体准确固定于睫状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窥镜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周静 宋维俭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后囊膜缺损的无晶体眼施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矫正视力优于术后裸眼视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后囊膜缺损的无晶体眼施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矫正视力优于术后裸眼视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作为无后囊膜的人工晶体植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后房 缝线固定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经巩膜缝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洪涛 王宁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3-775,共3页
目的观察折叠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白内障术中悬吊缝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白内障术中由于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过大,需要进行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的患者,随机行CZ70BD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loymethyl-methacrylate,PMMA)... 目的观察折叠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白内障术中悬吊缝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白内障术中由于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过大,需要进行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的患者,随机行CZ70BD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loymethyl-methacrylate,PMMA)材料和折叠材料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其中PMMA人工晶状体组11例(11眼),折叠人工晶状体组12例(12眼)。比较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眼压、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术后1个月的屈光情况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2组患者术中均有1例发生了出血,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P=0.481)。术后1d,PMMA人工晶状体组有3例、折叠人工晶状体组有2例眼压低于正常值10mmHg(1kPa=7.5mmHg),经药物治疗后均在术后7-10d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5,P=0.912)。术后PMMA人工晶状体组光学部倾斜或偏位的有2例,折叠人工晶状体组光学部倾斜的有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4,P=0.537)。2组术眼术后均无眼内炎、角膜失代偿或视网膜脱离的发生。PMMA人工晶状体组术眼术后1个月的平均等效球镜度数(1.75±0.82)D,折叠人工晶状体组为(0.96±0.51)D,PMMA人工晶状体组屈光不正较折叠人工晶状体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6,P=0.043)。2组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3,P=0.801)。结论折叠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白内障术中悬吊缝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PMMA材料的人工晶状体有更理想的术后屈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经巩膜缝合
下载PDF
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蔡萌 丁相奇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10只眼)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 目的分析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10只眼)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特征、治疗方法、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情况。结果10例患儿中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巩膜缝线暴露情况,所有患儿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感染严重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5例患儿接受单纯玻璃体切除术,2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及1例联合气体填充。术后随访12个月,8例患儿术后视力提高,1例视力无改善,1例患儿视力下降。患儿治疗后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结暴露是引起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原因,严格处理手术细节,开发改良手术方式,对于预防此类眼内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儿童 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下载PDF
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沙英虹 史要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外伤性晶体半脱位,后囊破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破损,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OL)缝线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随诊6个月,15例患者术后视力...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外伤性晶体半脱位,后囊破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破损,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OL)缝线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随诊6个月,15例患者术后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对无晶体囊膜及晶体后囊膜破裂或晶体悬韧带大范围松解施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 睫状沟缝合固定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
11
作者 李顺元 王保君 +1 位作者 朱红军 郑建奇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13期539-539,541,共2页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22例(23眼)手术结果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5者72%。并发症主要为人工晶体偏心和倾斜。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对于无后囊膜或后囊膜破裂者是...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22例(23眼)手术结果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5者72%。并发症主要为人工晶体偏心和倾斜。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对于无后囊膜或后囊膜破裂者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 缝线固定
下载PDF
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安庭 葛正光 葛娴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期间26例(26只眼)患者,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联合持续灌注,无巩膜瓣经巩膜睫状体平坦部缝线三点式固定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26例(26只眼... 目的探讨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期间26例(26只眼)患者,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联合持续灌注,无巩膜瓣经巩膜睫状体平坦部缝线三点式固定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26例(26只眼)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10个月,视力恢复〉0.3者16例(61.5%)。结论此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可获得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 三点式固定术 无巩膜瓣 经巩膜睫状体平坦部 缝线固定 灌注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自艳 蒋云昆 +2 位作者 杨发斌 张致鳌 付永志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2-543,共2页
目的 观察应用缝线固定术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8例无后囊眼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随访 6~ 15月。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 5者 35 7% ,0 3~ 0 5者 42 9% ,0 1~ 0 2者 10 7%。 ... 目的 观察应用缝线固定术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8例无后囊眼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随访 6~ 15月。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 5者 35 7% ,0 3~ 0 5者 42 9% ,0 1~ 0 2者 10 7%。 <0 1者 10 7%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巩膜睫状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作为无后囊眼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 缝线固定 后房人工晶状体病
下载PDF
白内障冷冻摘除术后两种类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
14
作者 麻张伟 张龄洁 伍海建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冷冻囊内摘除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方法对134例134眼白内障冷冻囊内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共70眼;第二组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组共66眼。结果两组病例术... 目的观察白内障冷冻囊内摘除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方法对134例134眼白内障冷冻囊内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共70眼;第二组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组共66眼。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矫正视力均达到术前矫正视力或超过,矫正视力0.5以上超过60%,两组病例视力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无晶状体眼两种类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冷冻摘除术 无晶状体眼 矫正方法 并发症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下载PDF
二期后房悬吊固定折叠型人工晶体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李翔 陈晓凯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探究二期后房悬吊固定折叠型人工晶体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6年6月~2019年3月的无晶体眼患者70例,患眼70只,均接受二期后房悬吊固定折叠型人工晶体治疗,比较治疗的前后视力变化,评价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究二期后房悬吊固定折叠型人工晶体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6年6月~2019年3月的无晶体眼患者70例,患眼70只,均接受二期后房悬吊固定折叠型人工晶体治疗,比较治疗的前后视力变化,评价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手术之后1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手术之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二期后房悬吊固定折叠型人工晶体治疗无晶体眼,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推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后房悬吊 固定折叠型人工晶体 无晶体眼
下载PDF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在后囊破裂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青 谢茂松 +1 位作者 徐国兴 郑卫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 评价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疗效.方法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破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后房型一片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组(对照组)与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组(实验组).对照组11例(11... 目的 评价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疗效.方法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破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后房型一片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组(对照组)与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组(实验组).对照组11例(11只眼),实验组12例(12只眼).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散光度变化和人工晶状体偏位程度.结果 术后病人裸眼视力均有提高,实验组散光度变化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7;P=0.005).术后实验组人工晶状体偏位程度与对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3;P=0.291).结论 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效果优于后房型一片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 后囊破裂 后房型一片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原文传递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齐翔云 张德秀 王润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报告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14例14[的患者背景、术中所见及术后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在20~204日(平均96.5日),初次手术6[施行了巩膜环扎术,8... 目的报告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14例14[的患者背景、术中所见及术后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在20~204日(平均96.5日),初次手术6[施行了巩膜环扎术,8[玻璃体手术。经玻璃体手术者视网膜全部解剖复位,3[巩膜外手术复位失败,后经玻璃体手术视网膜复位。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原因是睫状沟缝合时医源性裂孔3[,前部玻璃体牵拉性网膜裂孔11[。术后视力提高的5[,不变者6[,3[视力下降。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前部玻璃体的牵拉是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玻璃体手术是有效的。另外,由于血—[屏障的破坏易发生前部增生性玻璃体病变,早期的玻璃体手术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固定术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眼内内窥镜直视下经巩膜睫状沟人工晶体缝合固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晓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眼内内窥镜直视下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合固定进行比较。方法 :在眼内内窥镜直视下行 2 5例 ( 2 5眼 )后房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观察术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 5... 目的 :探讨在眼内内窥镜直视下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合固定进行比较。方法 :在眼内内窥镜直视下行 2 5例 ( 2 5眼 )后房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观察术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 5例手术均进行顺利 ,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 ,2 0只眼 ( 80 % )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 2 3只眼 ( 92 % )晶体位正 ,2 5例中未见由晶体异位引起的症状。术后无持续性高眼压及玻璃体积血并发症。结论 :眼内内窥镜的应用可使术者在直视下完成后房型人工晶体缝合固定术 ,将晶体襻准确地固定于睫状沟内 ,避免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内窥镜 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 术后视力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安暕 樊琪 卢奕 《国际眼科纵览》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是眼科较复杂的一种疾病.目前,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方式和时机的选择尚有争论,手术操作的复杂程度也远大于普通白内障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近年来为了使患者术后拥有最佳的视觉体...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是眼科较复杂的一种疾病.目前,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方式和时机的选择尚有争论,手术操作的复杂程度也远大于普通白内障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近年来为了使患者术后拥有最佳的视觉体验与最少的并发症,各种手术技术与新的手术辅助工具都在不断完善.目前,最为经典的术式为经巩膜后房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缝线固定术,而近年来缝线固定张力环和张力段的植入由于其术后长期并发症较少被运用得越来越多,部分术者则青睐虹膜夹IOL或虹膜缝线固定IOL.每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并发症不尽相同,术者需把握每种术式的时机与适应证,针对不同患者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控制并发症,才能取得好疗效.同时,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使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外科学 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 张力环 虹膜夹人工晶状体 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两种缝线固定法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志清 张苑 龙崇德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比较前房灌注下后房人工晶状体两种缝线固定方法的人工晶状体倾斜及偏中心等情况。方法对中山眼科中心自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24例(24眼)用内路法和外路法两种不同的缝线固定方法行二期人工晶状体固定术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前房灌注下后房人工晶状体两种缝线固定方法的人工晶状体倾斜及偏中心等情况。方法对中山眼科中心自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24例(24眼)用内路法和外路法两种不同的缝线固定方法行二期人工晶状体固定术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术前、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矫正视力与裸眼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各组的前房深度、晶体倾斜度和偏中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缝线固定方法术后残余屈光不正对视力有明显的影响。(2)两种方法在术后人工晶状体倾斜度和偏中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内路法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 缝线固定术 晶状体 人工 后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