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9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regimen devis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median nerve transe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Lei Chu Xi-Zi Song +5 位作者 Yu-Ru Li Zi-Ren Wu Qi Li Qing-Wen Li Xiao-Song Gu Dong Mi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83-688,共6页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f an injured nerve can promote and accelerate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and improve function.When perform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locating the injured nerve using ...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f an injured nerve can promote and accelerate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and improve function.When perform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locating the injured nerve using ultrasound before percutaneous nerve stimulation can help prevent further injury to an already injured nerve.However,stimulation parameters have not been standardized.In this study,we constructed a multi-layer human forearm model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Taking current density and activated function as optimization indicators,the optimal percutaneous nerv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were established.The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parallel placement located 3 cm apart with the injury site at the midpoint between the needles.To validate the efficacy of this regimen,we perform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23 patients with median nerve transection who underwent neurorrhaphy.Patients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experienced greater improvement in sensory function,motor function,and grip strength than those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regimen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can improve global median ner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edian nerve tran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median nerve transection nerve regeneration NEUROREHABILITATION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下载PDF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muscle atrophy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peripheral nerve transection and gap-grafting in mice:effects of 4-aminopyridine
2
作者 Jung Il Lee M A Hassan Talukder +8 位作者 Zara Karuman Anagha A.Gurjar Prem Kumar Govindappa Jagadeeshaprasad M.Guddadarangaiah Kristen M.Manto Grant D.Wandling John P.Hegarty David L.Waning John C.Elfa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39-444,共6页
We recently demonstrated a repurposing beneficial effect of 4-aminopyridine(4-AP),a 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on functional recove ry and muscle atrophy after sciatic nerve crush injury in rodents.However,this effect ... We recently demonstrated a repurposing beneficial effect of 4-aminopyridine(4-AP),a 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on functional recove ry and muscle atrophy after sciatic nerve crush injury in rodents.However,this effect of 4-AP is unknown in nerve transection,gap,and grafting models.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nerve morphology,and muscle atrophy,we used a novel stepwise nerve transection with gluing(STG),as well as 7-mm irreparable nerve gap(G-7/0)and 7-mm isografting in 5-mm gap(G-5/7)models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4-AP treatment.Following surgery,sciatic functional index was determined wee kly to evaluate the direct in vivo global motor functional recovery.After 12 weeks,nerves were processed for whole-mount immunofluorescence imaging,and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s were harvested for wet weight and quantitative histomorphological analyses for muscle fiber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minimal Feret's diameter.Average post-injury sciatic functional index values in STG and G-5/7 model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G-7/0 model.4-AP did not affect the sciatic functional index recovery in any model.Compared to STG,nerve imaging revealed more misdirected axons and distorted nerve architecture with isografting.While muscle weight,cross-sectional area,and minimal Feret's diameter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G-7/0 model compared with STG and G-5/7,4-AP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ght TA muscle mass,cross-sectional area,and minimal Feret's diameter in G-7/0 model.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muscle atrophy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tervening nerve gap,and 4-AP exerts diffe rential effects on functional recove ry and muscle atro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MINOPYRIDINE functional recovery muscle atrophy nerve gap nerve grafting nerve imaging nerve transection
下载PDF
Serum response factor promotes axon regener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transection injury
3
作者 Guo-Ying Feng Nai-Li Zhang +5 位作者 Xiao-Wei Liu Ling-Xi Tong Chun-Lei Zhang Shuai Zhou Lu-Ping Zhang Fei Hu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956-1960,共5页
Studies have snown that serum response factor is beneficaial for axonar regeneration of peripheral herves.However,Its role aft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 rat model ... Studies have snown that serum response factor is beneficaial for axonar regeneration of peripheral herves.However,Its role aft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 rat model of T9-T10 spinal cord transection injury.We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response factor in injured spinal cord gray matter neuron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ime,reached its peak on the 7^(th) day,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d.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erum response factor,we used lentivirus vecto rs to ove rexpress and silence serum response factor in spinal cord tissue.We foun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serum response factor promoted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in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Qualitative observation of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anterograde tra cing showed that ove rexpression of serum response factor increased nerve fibers in the injured spinal co rd.Additionally,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axon and myelin sheath morphology was restored.Silencing serum response factor had the opposite effects of ove rexpres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rum response factor plays a role in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axonal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ON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 motor function myelin sheath NEURON REGENERATION serum response factor spinal cord spinal cord transection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同期行肝方叶转移癌切除1例
4
作者 汪圣毅 闫强 +1 位作者 张俊义 佘贤忠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同期治疗结肠癌及其肝转移的过程,探讨腹腔镜同期手术在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结肠癌伴肝方叶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行混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Glisso...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同期治疗结肠癌及其肝转移的过程,探讨腹腔镜同期手术在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结肠癌伴肝方叶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行混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Glisson蒂横断法肝方叶转移癌切除。结果RO切除右半结肠及肝转移癌,术中出血量约50 mL,第4天拔引流管,无并发症,顺利出院。病理结果:结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肠周(12/21)个淋巴结有癌转移,低分化肝转移癌。结论腹腔镜同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和肝转移癌切除的治疗安全可行,采用新的手术路径和操作模式可保证手术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肝转移 腹腔镜肝切除术 Glisson蒂横断法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NECT)土壤碳、氮、磷的梯度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2
5
作者 王淑平 周广胜 +1 位作者 吕育财 邹建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3-517,共5页
以中国东北样带 (NECT)为依托 ,基于沿样带的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 ,分析了沿样带的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年降水、年均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样带内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沿经度... 以中国东北样带 (NECT)为依托 ,基于沿样带的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 ,分析了沿样带的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年降水、年均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样带内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沿经度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 ;降水量和温度对土壤碳、氮、磷的作用强度顺序分别为土壤有效氮、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有效磷 ;并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与年降水、年均温之间的多项式回归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梯度分布 气候因子 土壤碳 土壤氮 土壤磷 回归分析 陆地生态系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 被引量:53
6
作者 周广胜 王玉辉 蒋延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8-216,共19页
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小全球变化不良影响 ,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研究平台。在介绍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提出的背景... 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小全球变化不良影响 ,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研究平台。在介绍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提出的背景与选定标准、中国东北样带的位置与特征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东北样带的研究进展 :建立了用于模型发展和比较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中国东北样带数据集 ,从机理上初步探讨了全球变化对于森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可能影响 ,发展了用于古植被气候重建的植物种与表土花粉类型的定量关系模型、多尺度耦合的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和基于林窗原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模型 ,并对全球变化对中国东北样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 ,进而针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财力有限的特点 ,提出未来中国东北样带研究拟充分利用我国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区域特色 ,围绕“生态过程与生态安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这一关键科学问题 ,做出一些在国际上既有显示度 ,又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全球变化 古全球变化 模型 遥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下载PDF
NECT上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6
7
作者 石瑞香 康慕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从中国东北样带 (NECT)内的农牧交错区选择典型样点作为研究单元 ,经分析得出该区域属样带上近年来耕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 ,对可能影响耕地变化的自然气候因素和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等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进而得出该区域近年... 从中国东北样带 (NECT)内的农牧交错区选择典型样点作为研究单元 ,经分析得出该区域属样带上近年来耕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 ,对可能影响耕地变化的自然气候因素和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等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进而得出该区域近年来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初步结论为 :人口是农牧交错区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的驱动力 ,次之为经济发展 ,再次为技术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t样带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下载PDF
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中国东北森林—─草原陆地样带(NECT)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新时 周广胜 +4 位作者 高琼 杨奠安 倪健 王权 唐海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陆地生态样带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陆地样带——中国东北森林—草原陆地样带(NECT)的提出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该样带在东经112°~130°30′间沿... 陆地生态样带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陆地样带——中国东北森林—草原陆地样带(NECT)的提出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该样带在东经112°~130°30′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是一条中纬度温带以降水为驱动因素的梯度,具有良好的植被、土壤、土地利用、气候等环境因素的过渡特征。文章介绍了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的确定、生态特征及在数据库建设、植被结构和生产力模拟以及遥感研究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样带 全球变化 森林 草原
下载PDF
发展NECT土地覆盖特征数据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兵 陈云浩 余弘婧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着重探讨了建立中国东北样带 (NortheastChinatransect,NECT)土地覆盖特征数据集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的重要应用。NECT土地覆盖特征数据集是以多时相的 1km分辨率的NOAA/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differenceve... 着重探讨了建立中国东北样带 (NortheastChinatransect,NECT)土地覆盖特征数据集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的重要应用。NECT土地覆盖特征数据集是以多时相的 1km分辨率的NOAA/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数字影像为基础 ,同时采用高程、气候、土壤、植被、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生态区域、行政边界、经济、社会等多源数据作为数据源 ,并经过标准化处理 (如数字化、空间插值、几何配准、投影转换 )集成而成。在土地覆盖特征数据集的主要应用方面 ,如 :1)利用多时相、1km分辨率的NOAA/AVHRR影像完成了中国东北样带土地覆盖分类图。一级分类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和沙地、灌丛、农田、混合覆盖类型、城镇和水体等 8类 ,二级分类体系包括 12类。经过地面采样进行精度检验 ,分类精度达到 81.6 1%。 2 )对主要植被类型的植物生长季变化进行的研究。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构造了能够反映植被年际、季节生长变化的遥感植被指数ND VImax、NDVI变幅xam以及NDVI的标准偏差x′s 等 ,分析这 3个参数 1983~ 1999年的 17年中的变化情况。该数据集的建立是研究该样带土地覆盖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 ,对基于样带的全球变化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t 土地覆盖特征 数据集 中国东北样带 全球变化
下载PDF
早期创伤性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构建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宇涵 樊渝江 王启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2-549,共8页
背景:现有骨关节炎的有创造模方法包括前交叉韧带横断手术和前交叉韧带横断联合内侧半月板前角切除手术,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后需要过量运动,而完整切除内侧半月板前角可能造成副损伤并增加造模结果的差异性,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较高。目的... 背景:现有骨关节炎的有创造模方法包括前交叉韧带横断手术和前交叉韧带横断联合内侧半月板前角切除手术,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后需要过量运动,而完整切除内侧半月板前角可能造成副损伤并增加造模结果的差异性,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较高。目的:对传统的骨关节炎有创造模手段进行改良和简化,并比较不同方案在无高负荷运动环境下的造模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完全暴露左侧后肢膝关节腔后缝合关节腔及皮肤;横断组、横断+切除组、横断+撕裂组左侧后肢分别进行前交叉韧带横断手术、前交叉韧带横断联合内侧半月板前角切除手术、前交叉韧带横断联合内侧半月板前角撕裂手术。术后4周取膝关节标本,进行大体、X射线片、CT扫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及PCR检测。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横断组可见半月板处轻度磨损;横断+撕裂组可见外侧髁关节面严重磨损、内侧髁关节面轻度磨损、半月板严重磨损,内侧半月板全层磨损;横断+切除组可见外侧髁关节面严重磨损、内侧髁关节面轻度磨损、半月板内侧前角缺如,半月板磨损面积>50%;②X射线片与CT扫描:4组无明显差异,其中3个手术组可见胫骨前移,横断+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前角缺失;③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假手术组与横断组关节面光滑平整;横断+撕裂组、横断+切除组可见明显的软骨损伤及基质降解,其中横断+撕裂组软骨损伤及基质降解情况较轻;④PCR检测:横断+撕裂组、横断+切除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mRNA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横断组(P<0.05),聚集蛋白聚糖的mRNA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横断组(P<0.05);横断+切除组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mRNA表达量高于横断+撕裂组(P<0.05);⑤单纯的前交叉韧带横断手术较难诱发明显的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横断联合内侧半月板前角切除或者内侧半月板前角撕裂手术均能诱发明显的骨关节炎,且造模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横断术 内侧半月板失稳术 创伤后骨关节炎 实验造模
下载PDF
NECT样带1984~1996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46
11
作者 康慕谊 江源 石瑞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在分区选择典型样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对中国东北样带(NECT)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出样带上土地利用发生变化较剧烈的区域为农牧交错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此结... 在分区选择典型样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对中国东北样带(NECT)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出样带上土地利用发生变化较剧烈的区域为农牧交错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此结论对样带上的生态敏感区域制定土地利用开发与管理政策应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北样带 土地利用 农牧交错带 耕地
下载PDF
从生态地理特征论中国东北样带(NECT)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倪健 李宜垠 张新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29,共8页
中国东北样带(NECT)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与130°30′之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跨越北纬42°~46°,宽约300km,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以降水或湿润度/... 中国东北样带(NECT)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与130°30′之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跨越北纬42°~46°,宽约300km,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以降水或湿润度/干燥度为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自东至西沿一个连续的空间过渡梯度,植被类型或生物群区是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农田及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等类型组成。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的植被分布格局。这些特征沿经向均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生态地理特征 梯度分析 全球变化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NECT)森林区域中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雄文 张新时 +1 位作者 周广胜 陈锦正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38,共4页
本文用地统计学与分形方法对中国东北样带中 1 6个主要树种 (属 )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 :山杨、蒙古栎、色木槭和白桦的斑块大小在 3 72km左右 ,红松、黄檗、枫桦、椴、胡桃楸、榆、水曲柳、花曲柳、黑桦、云杉、臭松和落叶松的... 本文用地统计学与分形方法对中国东北样带中 1 6个主要树种 (属 )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 :山杨、蒙古栎、色木槭和白桦的斑块大小在 3 72km左右 ,红松、黄檗、枫桦、椴、胡桃楸、榆、水曲柳、花曲柳、黑桦、云杉、臭松和落叶松的斑块都在 1 0km以下。通过克里格方法得到各树种在样带中的分布区域 ,黑桦、山杨、椴、蒙古栎分布于整个研究区 ,大多数树种分布在 1 2 0°E~ 1 3 1°E之间 ,根据分布位置得到树种的耐旱能力等级。耐旱能力中等的黄檗、胡桃楸、花曲柳、榆和水曲柳的分维数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空间分布特征 东北样带 地统计学 分形
下载PDF
判别分析方法在鉴别C_3 、C_4植物中的应用——以中国东北样带 (NECT)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海萍 蒋高明 张新时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10期1132-1138,共7页
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判断个体所属类型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中国东北样带(NECT)作为研究平台,利用判别分析鉴别植物光合功能型。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植物光合测定系统LCA4便携式光合仪和CID_203便携式叶面积仪在野外所测定的植物生理生... 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判断个体所属类型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中国东北样带(NECT)作为研究平台,利用判别分析鉴别植物光合功能型。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植物光合测定系统LCA4便携式光合仪和CID_203便携式叶面积仪在野外所测定的植物生理生态参数,选取51个来自C3功能群的植物种和15个来自C4功能群的植物种构建判别模型,进行光合碳同化途径的判别。用马氏距离和后验概率判别准则进行回判,准确率达到98.48%。利用此判别模型可以根据任一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光合植物 C4光合植物 判别分析 中国 东北样带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 (NECT)植物群落复杂性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镇清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9期971-978,共8页
在更广的意义上考虑群落复杂性的概念 ,将群落总复杂性分解为基于无序的复杂性和结构复杂性。并以群落的两个原始数据———群落组分 (例如种群 )数和各组分个体的比例分布为基础 ,用描述群落的最小剩余码的平均码长L(S) =∑qj=1 pjlj ... 在更广的意义上考虑群落复杂性的概念 ,将群落总复杂性分解为基于无序的复杂性和结构复杂性。并以群落的两个原始数据———群落组分 (例如种群 )数和各组分个体的比例分布为基础 ,用描述群落的最小剩余码的平均码长L(S) =∑qj=1 pjlj (其中lj为物种S的相对多度的Huffman码字长度 ,q是物种数 ,pj 满足∑qj=1 pj=1)测度群落总复杂性。用Shannon_Wiener熵H(S) =-∑qj=1 pjlog2 pj和Renyi熵Hα(S) =11-αlog2 ∑qj=1 pαj (α =12 )测度基于无序的复杂性。将总复杂性和基于无序的复杂性之差Δ(S) =L(S) -H(S)和Δ12 (S) =L(S) -H12 (S)作为组织复杂性或群落结构复杂性的测度。研究了中国东北样带典型植物群落的α_多样性、总复杂性和结构复杂性及其沿中国东北样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干扰相对较少的围栏割草地群落具有较高的结构多样性 ,而一些过度放牧的极端退化草地的结构多样性都较低。表明Δ12 (S)测度的复杂性组分不同于基于无序的复杂性组分H12 (S) ,将Δ12 (S)作为群落结构多样性测度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植物群落 多样性 复杂性
下载PDF
仁怀市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16
作者 肖志 向以红 +5 位作者 吴莎莎 李洪 高海梅 胡佩媛 瞿娇娇 曹威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解贵州省仁怀市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主要采用样线法对其开展调查。本研究从丰富性、属种相似性分析、区系成分分析和生态群落4个评价指标对仁怀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仁怀市现有苔藓植物3门4纲30目68科166属... 为了解贵州省仁怀市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主要采用样线法对其开展调查。本研究从丰富性、属种相似性分析、区系成分分析和生态群落4个评价指标对仁怀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仁怀市现有苔藓植物3门4纲30目68科166属469种(含4亚种、10变种),其中藓类植物2纲15目42科125属364种(含6变种)、苔类植物1纲13目24科39属103种(含4亚种、4变种)及角苔类植物1纲2目2科2属2种,种类丰富,并发现大量的新分布类群;区系组成中以东亚成分占主要优势,且温带的特征明显并与热带成分联系密切;与宽阔水和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比,仁怀市苔藓植物丰富度较高,属、种相似度较高;生态类型以石生为主,叶附生类型最少,同时具典型的水生类型。调查结果为仁怀市苔藓植物种类组成、空间关系和资源分布格局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为苔藓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怀 苔藓植物 样线法 多样性调查
下载PDF
Regenerative medicine strategies for chronic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17
作者 Shogo Hashimoto Narihito Nagoshi +1 位作者 Masaya Nakamura Hideyuki Okan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818-824,共7页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condition in which the parenchyma of the spinal cord is damaged by trauma or various diseases.While rapi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spinal cord injury that was previou...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condition in which the parenchyma of the spinal cord is damaged by trauma or various diseases.While rapi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spinal cord injury that was previously untreatable,mos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focused on the early phase of incomplete injury.However,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have chronic severe injuries;therefore,treatments for these situations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The reason why the treatment of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has not been studied is that,unlike in the early stage of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there are various inhibitors of neural regeneration.Thus,we assum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address all conditions with a single treatment in chronic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and that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treatments is essential to target severe pathologies.First,we established a combination therapy of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drug-releasing scaffolds,which contributes to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chronic complete transection spinal cord injury,but we found that functional recovery was limited and still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Here,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we review the necessary approaches to the different pathologies based on our findings and the many studies that have been accumulated to date and discuss,with reference to the literature,which combination of treatments is most effective in achieving functional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transplantation chronic phase complete transection regenerative medicine spinal cord injury
下载PDF
大规模水能富集电网短期多目标嵌套多能互补运行方式研究
18
作者 章雅雯 马光文 +2 位作者 朱燕梅 黄炜斌 姚铧宸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8-254,共7页
在“双碳”的背景下,亟需深入研究如何促进多能互补系统内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能源深度融合。针对这一问题,在考虑水能富集地区大规模电网不同断面输送电任务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区分内外层,逐层递进优化并尽可能消纳风光清洁能源... 在“双碳”的背景下,亟需深入研究如何促进多能互补系统内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能源深度融合。针对这一问题,在考虑水能富集地区大规模电网不同断面输送电任务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区分内外层,逐层递进优化并尽可能消纳风光清洁能源,且兼顾全网源荷匹配程度的多目标嵌套多能互补模型,两层均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MILP)进行求解。内层立足于断面角度,以通道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将水风光打捆进行互补优化,使其出力最大化,尽可能占满通道。外层立足于全网角度,以源荷匹配最大化为目标,采用全网水风光电源联合调节后的剩余负荷波动最小来表达源荷匹配目标,使剩余负荷平稳。本文以西南某水能富集地区大规模电网为研究对象,包含304座水电站,12个断面,选取夏秋丰水期和冬春枯水期风光峰谷差最大日、风光平均发电日共4个典型日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电网丰水期平均通道利用率约为80%,枯水期平均通道利用率约为40%,丰枯期内全网剩余负荷波动率均小于5%。得出以下结论:在夏秋丰水期,水风光系统可为电网提供更多电能,在冬春枯水期,水风光系统出力过程更为稳定。在风光出力平稳时期可为电网提供更多电能,同时使得电网运行更为稳定。本次研究成果对大规模水能富集地区电网多能互补优化调度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水能富集电网 水风光互补系统 多断面跨流域补偿 分层嵌套 短期调度
下载PDF
建德市鸟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19
作者 范建忠 彭健健 +3 位作者 吴文骁 吴家森 库伟鹏 许在恩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23-26,33,共5页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鸟类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野生鸟类295种,分属17目50科,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7种和54种;鸟类生态型以鸣禽为主,共有152种...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鸟类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野生鸟类295种,分属17目50科,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7种和54种;鸟类生态型以鸣禽为主,共有152种,占比51.53%;地理分布型以北古界为主,共151种,占51.19%;分布型以留鸟为主,共122种,占41.36%。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新发现鸟类记录119种。建议设立鸟类保护地,举办“观鸟节”,增强全社会对鸟类的认识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生物多样性 样线法 建德市
下载PDF
两个大都市景观的愿景:米兰和杭州的国土断面比较方法
20
作者 +1 位作者 严诗忆 谢雨婷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8,共16页
【目的】杭州及米兰均面临城市化蔓延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未来不确定性,对2个区域的大都市景观进行交叉比较,有助于界定它们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并吸取经验教训。而传统的平面视图囿于行政边界,将城市理解为一个中心辐射同心圆系统,存在局... 【目的】杭州及米兰均面临城市化蔓延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未来不确定性,对2个区域的大都市景观进行交叉比较,有助于界定它们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并吸取经验教训。而传统的平面视图囿于行政边界,将城市理解为一个中心辐射同心圆系统,存在局限性。【方法】因此,运用引入基于自然地理学和景观规划、城市形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国土断面比较方法,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分析米兰和杭州100 km×100 km框架、100 km国土断面及4 km×4 km样本区的水、生态、生产和文化景观主题层,以制定基于场地文脉的设计策略。【结果】在大都市尺度上形成的米兰-杭州镜像双联画,阐明了城市化与支持它们的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了2个大都市区的景观特征、趋势、挑战和机遇的相似性及独特性。【结论】国土断面比较方法为大都市景观的系统性和批判性解读提供了新工具,生成的设计策略有助于实现《米兰2030年总体规划》和《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的关于绿地和粮食安全的定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景观 景观特征 国土断面 比较研究 通过设计的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