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3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ad Transfer Test of Post-Tensioned Anchorage Zone in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被引量:1
1
作者 Jee-Sang Kim Changbin Joh Yoon-Seok Choi 《Engineering(科研)》 2015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Researches on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 have been conducted worldwide owing to its outstanding durability and strength performances.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HPC will render it po... Researches on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 have been conducted worldwide owing to its outstanding durability and strength performances.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HPC will render it possible to achieve economic design through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the cross sectional dimensions and simplification in the reinforcement arrange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experimentally the load transfer in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anchorage zone. To provid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UHPC compared to ordinary concrete, the cross sec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member were reduced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deformation and cracking pattern of the PS anchorage zone were examined experimentally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reinforcement of the members chosen.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bursting stress, spalling stress and longitudinal edge stress in the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types of reinforcement. All the specimens satisfied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criterion specified by the European ETAG-013 guidelines and their stress distributions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PS anchorages of post-tensioned members applying ordinary concrete. The cracks propagated longitudinally with lengths up to twice the cross sectional dimensions and their width was smaller than when applying ordinary concrete owing to the bridging effect of the steel fibers in UHPC. Accordingly,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high strength of UHPC enabled us to secure the resistance of the anchorage with no need for particular reinforcing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PS ANCHORAGE Zone Load transfer test BURSTING FORCE SPLITTING FORCE
下载PDF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esting of a new type of phase change heat sink for high 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被引量:2
2
作者 XIANG Jian-hua ZHANG Chun-liang +2 位作者 ZHOU Chao LIU Gui-yun ZHOU 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708-1716,共9页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s of solid metal heat sink in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high 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a kind of miniaturized phase change heat sink is developed for high power LED packaging. First, t...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s of solid metal heat sink in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high 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a kind of miniaturized phase change heat sink is developed for high power LED packaging. First,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miniaturized phase change heat sink is investigated, upon which all parts of the heat sink are fabricated including main-body and end-cover of the heat sink, the 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boiling structures at the evaporation end, the sintering of the wick, and the encapsulation of high power LED phase change heat sink. Subsequently,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developed testing system,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heat sink is tes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atural convection, upon which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load and working medium on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is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miniaturized phase change heat sink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metal solid heat sink.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miniaturized phase change heat sink presents much better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ver traditional metal solid heat sink,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packaging of high power 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aturized phase change heat sink three-dimensional microgrooves sintered wick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esting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ilted Angle on Effective Linear Energy Transfer in Single Event Effect Test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t 130 nm Technology Node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乐情 卢健 +5 位作者 胥佳灵 刘小年 戴丽华 徐依然 毕大炜 张正选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A heavy-ion irradiation experiment is studied in digital storage cells with different design approaches in 130?nm CMOS bulk Si and silicon-on-insulator (SOI) technolog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inear energy transf... A heavy-ion irradiation experiment is studied in digital storage cells with different design approaches in 130?nm CMOS bulk Si and silicon-on-insulator (SOI) technolog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 with a tilted ion beam at the 130?nm technology node is obtained. Tests of tilted angles θ=0 ° , 30 ° and 60 ° with respect to the normal direction are performed under heavy-ion Kr with certain power whose LET is about 40?MeVcm 2 /mg at normal incidence. Error numbers in D flip-flop chain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ir upset sensitivity at different incidence angle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ive LETs for SOI and bulk Si are not exactly in inverse proportion to cosθ , furthermore the effective LET for SOI is more closely in inverse proportion to cosθ compared to bulk Si, which are also the well known behavior. It is interesting that, if we design the sample in the dual interlocked storage cell approach, the effective LET in bulk Si will look lik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cosθ very well, which is also specifically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 Influence of Tilted Angle on Effective Linear Energy transfer in Single Event Effect test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t 130 nm Tec
下载PDF
双壳体核电厂空间减震结构的竖向动力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文光 王宇端 张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为降低核电厂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提出了一种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基于该结构的力学特性建立了简化三质点三自由度动力模型,进一步给出了结构响应传递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明确了结构质量比、阻尼比和频率比对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影响... 为降低核电厂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提出了一种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基于该结构的力学特性建立了简化三质点三自由度动力模型,进一步给出了结构响应传递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明确了结构质量比、阻尼比和频率比对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完成了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的缩尺振动台动力试验。结果表明: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可减小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减震率为12.23%~27.84%。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的振动台试验响应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出的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简化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双壳体空间减震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体核电厂 空间减震 传递函数 振动台试验 竖向减震
下载PDF
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结合个体化胚胎移植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5
作者 李婷婷 陈柔竹 +2 位作者 陈培根 杨梦 方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ERT)结合个体化胚胎移植(ET)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行ERT的428例作为ERT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ERT)结合个体化胚胎移植(ET)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行ERT的428例作为ERT组,运用SPSS 26.0软件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选择不行ERT的39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并比较子宫内膜种植窗(WOI)正常、延迟1 d、延迟2 d患者个体化ET后的妊娠结局。结果:ERT组临床妊娠率(47.73%vs.12.79%)和活产率(38.97%vs.9.7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ERT组的不孕因素中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因素占比较对照组高(P<0.05)。428例行ERT患者中发现有316例(73.83%)为WOI正常,有112例(26.17%)为WOI移位。WOI正常、WOI延迟1 d和WOI延迟2 d患者妊娠结局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T技术结合个体化移植方案可以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助孕结局,尤其是WOI移位患者,ERT技术具有应用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 反复种植失败 个体化移植
下载PDF
无损检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应用研究
6
作者 袁丽华 黎明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个体的认知在头脑中以“图式”的框图模式储备。已有的先验知识以迁移的形式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包括积极的正迁移和错误的负迁移,这将同化或顺应原有的“图式”形成新的“图式”。从大学英语知识的迁移、相关专业知识的迁移以及端正学习... 个体的认知在头脑中以“图式”的框图模式储备。已有的先验知识以迁移的形式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包括积极的正迁移和错误的负迁移,这将同化或顺应原有的“图式”形成新的“图式”。从大学英语知识的迁移、相关专业知识的迁移以及端正学习态度3个层面探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无损检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影响,给出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迁移的相关建议和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无损检测专业英语课程的负迁移案例分析发现,教师授课时应注意减小或消除负迁移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研究表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专业英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丰富和改善大脑中原有的“图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专业英语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图式
下载PDF
IEC/TC108标准解释组发布的信息文件
7
作者 王莹 郭子绮 缠潇潇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介绍IEC/TC108近期发布的7个与标准解释相关的INF文件内容,澄清了标准特定要求的适用性,确认了标准中的测试方法并对合格判据进行了解释。帮助相关人员正确地理解标准中安全评估的要求,以及部分安全评估测试的细节。
关键词 灯式电池 强度试验 压敏电阻器过载试验 负载转换
下载PDF
桩顶荷载及温度循环对黄土地基中能量桩承载性状影响研究
8
作者 曹卫平 张作鹏 +2 位作者 赵敏 李清源 何展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72,共8页
为对比分析未经过温度循环的普通桩与能量桩竖向承载变形性状,开展黄土地基中能量桩温度循环试验。模型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黄土为人工配制重塑黄土。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循环弱化黄土地基中能量桩桩身侧阻、增强能量桩桩底端阻,温... 为对比分析未经过温度循环的普通桩与能量桩竖向承载变形性状,开展黄土地基中能量桩温度循环试验。模型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黄土为人工配制重塑黄土。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循环弱化黄土地基中能量桩桩身侧阻、增强能量桩桩底端阻,温度循环过程中桩顶工作荷载越大,桩侧阻的弱化作用及桩端阻的增强作用越大,这导致能量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比普通桩有明显的提高。另外,根据模型试验结果,通过数据拟合建立桩土界面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及桩端土反力-桩端沉降双曲线函数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其函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模型能合理反映温度循环及桩顶工作荷载大小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地区能量桩的安全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黄土 模型试验 温度循环 桩土荷载传递函数
下载PDF
预应力锚固区FBG螺旋筋的研制
9
作者 邓成伟 陶奇 +1 位作者 苏泳旗 朱万旭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9,共7页
预应力锚固区的应力集中复杂,其承载和抗裂性能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耐久至关重要。针对锚固区应力应变检测难题,在其螺旋筋中径位置嵌入分布式的FBG,制备能可靠监测环向应变的FBG螺旋筋,并按国标GB/T 14370—2015对M15-9型锚具锚... 预应力锚固区的应力集中复杂,其承载和抗裂性能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耐久至关重要。针对锚固区应力应变检测难题,在其螺旋筋中径位置嵌入分布式的FBG,制备能可靠监测环向应变的FBG螺旋筋,并按国标GB/T 14370—2015对M15-9型锚具锚固区进行三组荷载传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BG螺旋筋的全部测点均存活有效,能够全程跟踪锚固区应力变化;随着荷载的增加,其内部拉应变逐渐增大,在1.2倍极限荷载下实测出三个试件的螺旋筋实际最大拉应变分别为777.15、710.29、785.50με,其应力均未超过其材料屈服强度,螺旋筋尚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在0.6~0.8F_(ptk)加载过程中,试件侧表面开始出现竖向劈裂裂缝;1.0~1.2F_(ptk)加载过程中,首条裂缝均发展为主裂缝,同时加载端面出现斜裂缝,裂缝宽度最大值为0.15 mm,均满足规范要求。FBG螺旋筋应变传感器可为锚固区的服役期应力应变监测、预警及其设计方案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固区 FBG螺旋筋应变传感器 荷载传递试验 应力应变 竖向劈裂裂缝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深度特征的油菜叶片锌含量检测
10
作者 周鑫 王坚 +2 位作者 赵春江 孙俊 史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62-271,共10页
为了实现油菜叶片锌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该研究采用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迁移学习算法的高精度检测方法,通过无土栽培的方式,设置10个不同胁迫类别(2种不同硅浓度环境结合5个不同锌胁迫梯度),获取无硅环境和有硅环境中重金属... 为了实现油菜叶片锌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该研究采用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迁移学习算法的高精度检测方法,通过无土栽培的方式,设置10个不同胁迫类别(2种不同硅浓度环境结合5个不同锌胁迫梯度),获取无硅环境和有硅环境中重金属锌胁迫下总计4000个油菜叶片样本。利用高光谱成像设备采集油菜叶片样本高光谱图像信息,并将整个叶片作为感兴趣区域获取其平均光谱信息。通过对比不同预处理后光谱对硅作用下油菜叶片锌含量预测性能,确立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ble,SNV)算法作为最佳预处理方法,并对SNV处理的光谱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利用堆叠自编码器(stacked auto-encoder,SAE)对预处理后的最佳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并与传统的降维算法进行比较。最后,对最优SAE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迁移学习,得到迁移堆叠自编码器(transfer stacked auto-encoder,TSAE)模型,验证无硅环境和有硅环境中深度学习模型之间的可迁移性。结果表明,基于SAE提取深度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模型对无硅环境或有硅环境中油菜叶片中锌含量的预测效果较好。无硅环境和有硅环境中所建立的SNV-SAE-SVR模型性能较佳,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_p~2)、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8507、0.03466 mg/kg和2.607,0.8766、0.02854 mg/kg和2.732。此外,基于T-SAE提取深度特征的SVR模型能有效实现无硅环境和有硅环境中锌含量的预测,最佳SNV-T-SAE-SVR模型预测集的R_p~2、RMSEP和RPD分别为0.8810、0.02748 mg/kg和2.966。研究结果表明,深度迁移学习方法结合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油菜叶片锌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重金属 硅环境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高光谱图像
下载PDF
复杂裂纹涡流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建辉 张卿 +2 位作者 韩博 杨世品 任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8,共9页
钢轨表面及上表面产生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通常以斜裂纹或多角度复杂裂纹的形态存在,对其检测和评估是个难题。基于此,采用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涡流检测方法(WPT-ECT),设计新的探头结构并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对裂纹进行检测和评估。首先,有... 钢轨表面及上表面产生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通常以斜裂纹或多角度复杂裂纹的形态存在,对其检测和评估是个难题。基于此,采用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涡流检测方法(WPT-ECT),设计新的探头结构并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对裂纹进行检测和评估。首先,有别于现有WPT-ECT方法,采用增大激励频率,而非串并联电容的方式,构造谐振电路;其次,根据复杂裂纹的特点,设计由两个八字形激励线圈和两个矩形接收线圈组成的方向性探头结构;最后,充分提取检测信号的特征,并运用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对裂纹进行识别。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探头结构对任何角度的缺陷均敏感。同时,RBF算法对斜裂纹、T裂纹、Y裂纹和1.2 mm提离下的T裂纹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2.00%、95.27%、96.64%和8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接触疲劳裂纹 无线能量传输 涡流检测 特征量提取 径向基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扰动理论修正的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友涛 谢康 +2 位作者 陈晓斌 张飞 郝哲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7,共8页
利用硬化模型、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以及软化模型模拟的桩-土接触关系存在参数取值困难、误差大的问题。为深入研究土-结构接触面的强度与变形机理,基于扰动理论,假定完整状态接触单元的抗剪强度服从线弹性模型,而扰动部位则服从塑性模... 利用硬化模型、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以及软化模型模拟的桩-土接触关系存在参数取值困难、误差大的问题。为深入研究土-结构接触面的强度与变形机理,基于扰动理论,假定完整状态接触单元的抗剪强度服从线弹性模型,而扰动部位则服从塑性模型,建立修正的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该模型参数分析表明,参数k、η对模型τ-s曲线形态影响大,而参数τf、ζ对模型τ-s曲线形态影响很小;并通过大型桩-土接触面室内直剪试验,量化接触面上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的关联性,进一步确定修正桩-土接触模型内部计算参数。结果表明模型τ-s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扰动桩-土接触模型既能描述桩侧应变软化也能描述硬化特性,有助于理解复杂应力条件下桩-土接触面的强度计算与变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接触面 扰动状态 直剪试验 荷载传递 本构模型
下载PDF
35 K空间深低温热传输系统性能天地差异
13
作者 郭元东 刘思学 +3 位作者 张红星 苗建印 赵建福 林贵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为了解决空间红外探测系统的深低温散热问题,保证红外探测器的低温工作环境,基于脉冲管制冷机和深冷环路热管,设计研制了一套35 K温区的深低温获取与热传输集成系统.该系统由一套35 K温区氖工质深冷环路热管、两台35 K温区脉冲管制冷机... 为了解决空间红外探测系统的深低温散热问题,保证红外探测器的低温工作环境,基于脉冲管制冷机和深冷环路热管,设计研制了一套35 K温区的深低温获取与热传输集成系统.该系统由一套35 K温区氖工质深冷环路热管、两台35 K温区脉冲管制冷机、一台150 K温区脉冲管制冷机、隔热冷屏、测温/加热组件、控制系统等组成.完成了地面单机级、整星级热真空测试,并于2020年完成空间飞行测试.在地面单机试验中开展了水平姿态和逆重力恶劣姿态下的传热测试,保证了空间微重力下必定能稳定工作;整星级测试验证了系统在卫星平台散热工况下的工作特性,空间飞行测试获得了系统的空间微重力下的工作性能.本文分析了系统在上述不同阶段的热性能,包括超临界启动特性,稳态运行性能等,验证了相关设计的正确性,重点对比了不同阶段的性能差异,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集成系统 环路热管 脉冲管制冷机 传热性能 飞行试验
下载PDF
全框支厚板转换斜交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4
作者 周云 刘维亚 +2 位作者 张语 汪大洋 李恒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5,共12页
设计制作1∶15全框支厚板转换高层结构的微粒混凝土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7度小震、中震、大震以及8度大震作用下单向、双向、三向共计44组工况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动力特性、动力放大系数、层间位移角等性能指标,揭示结构塑性损伤发展机制... 设计制作1∶15全框支厚板转换高层结构的微粒混凝土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7度小震、中震、大震以及8度大震作用下单向、双向、三向共计44组工况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动力特性、动力放大系数、层间位移角等性能指标,揭示结构塑性损伤发展机制,进一步采用数值模型研究上部塔楼斜交角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框支厚板转换高层结构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模型结构经历8度大震后,全框支层未见明显裂缝,处于轻微损坏与完好之间,塔楼剪力墙底部和连梁端部裂缝发生明显,薄弱部位集中在3~10层;模型结构动力放大系数沿高度呈“S”形分布模式,在塔楼顶部放大明显,而全框支层的动力放大系数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始终处于1~2之间;塔楼斜交角度对此类结构体系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的影响很小,全框支层均能对上部不同斜交角度的塔楼起到充分的约束作用,上部塔楼承担绝大部分地震输入能量,全框支层的动力放大系数和动力响应均远低于上部塔楼,全框支厚板转换斜交高层结构体系能够实现“强全框支层弱塔楼”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转换结构 全框支 斜交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黄土地基中能量桩群桩承载变形性状模型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卫平 李庆 +2 位作者 赵敏 李清源 罗龙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422,共8页
基于室内缩尺试验研究了含能量桩群桩在4次冷热循环过程中的桩身热力学特性及桩基承载变形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冷热循环对桩土温度、承台沉降、桩顶荷载及桩身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较浅位置处桩身及桩侧土温... 基于室内缩尺试验研究了含能量桩群桩在4次冷热循环过程中的桩身热力学特性及桩基承载变形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冷热循环对桩土温度、承台沉降、桩顶荷载及桩身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较浅位置处桩身及桩侧土温度始终高于较深处,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的传热效率高于冷循环过程。冷热循环会使承台顶面的工作荷载及群桩中各基桩的桩顶荷载发生往复变化,相应地引起承台发生往复倾斜,热循环引起的承台倾斜稍大于冷循环。热循环引起的能量桩桩身上部摩阻力为负,下部为正,冷循环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黄土 模型试验 承载变形性状 冷热循环 传热效率 承台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灿晖 王康康 +1 位作者 沈孔健 郑清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应变分布等受力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和各组件的内力分配比例,推导剪力钉剪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2.14倍单索最大索力荷载作用下,锚固结构保持弹性状态,钢壁板未产生明显滑移,钢-混界面最大滑移不超过0.25 mm,该锚固结构中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具有2.14倍的安全系数;荷载作用下,剪力钉剪力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锚腹板附近底部3排剪力钉剪力较大,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存在剪力钉和界面摩擦力2种传剪机制,钢-混传剪构造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钢-混传剪构造受力过程分为粘结力传力阶段和局部滑移阶段,剪力钉剪力分布不仅与沿剪切方向长度分布有关,也与荷载的大小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钢-混传剪构造 荷载~滑移曲线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不同黄体酮给药方案对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影响及治疗成本分析
17
作者 何晨晖 赵蕾 +1 位作者 赵瑜 柳倩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6期651-65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黄体酮给药方案对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冻融胚胎移植(PGT-FET)患者的影响及治疗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PGT-FET的169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黄体酮给... 目的分析不同黄体酮给药方案对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冻融胚胎移植(PGT-FET)患者的影响及治疗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PGT-FET的169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黄体酮给药方案将其分为A组(黄体酮胶囊口服,82例)和B组(黄体酮软胶囊阴道上药,87例)。比较两组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激素指标及获卵情况、注射HCG日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容受性指标[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囊胚移植、妊娠结局、阴道出血情况及成本-效果比。结果两组注射HCG日促黄体生成素(LH)、注射HCG日雌二醇(E2)、注射HCG日孕酮(P)、获卵数、MⅡ卵子数,注射HCG日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S/D、RI、PI,移植囊胚数、移植优质囊胚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继续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阴道早期出血率和晚期出血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成本-效果比为6.72,低于B组的8.41。结论PGT-FET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与黄体酮软胶囊阴道上药治疗所获临床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保护作用较为接近,但前者可以降低阴道出血率和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黄体酮 妊娠结局 治疗成本
下载PDF
基于VC-SVM与粒子群算法的卡钻智能预测方法
18
作者 刘子豪 宋先知 +4 位作者 朱硕 叶山林 张诚恺 马宝东 祝兆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在油气钻探过程中,由于井下条件复杂、地层认识不清等因素,导致卡钻事故频发,严重制约钻井效率。目前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卡钻预测方法在准确性、时效性及迁移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集成学习思想与智能优化算法的卡钻... 在油气钻探过程中,由于井下条件复杂、地层认识不清等因素,导致卡钻事故频发,严重制约钻井效率。目前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卡钻预测方法在准确性、时效性及迁移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集成学习思想与智能优化算法的卡钻智能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实际井场的卡钻数据,基于合理的标签标定方法,将标签准确定位于卡钻发生前而非卡死点;通过参数相关性分析、表征意义分析、时效性以及可信性分析优选了7个输入参数;使用了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3种算法建立了卡钻预测模型,并对比了各模型在卡钻与非卡钻样本比例严重不均时(卡钻与非卡钻比例1∶117)的表现;然后使用投票分类器(VC)将多个模型集成,并分类预测,优选SVM模型作为卡钻预测基模型,使用集成学习的思想加以改进,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同时对多个SVM分类器进行超参数优化,简化了调参过程的同时实现了耦合寻优。最终以某区块10次卡钻样本进行训练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有效寻找不同类别卡钻的超平面,迁移预测虚警率可控制在9%,漏警率不到7%,有效预测了每一次卡钻的大部分数据点。研究结果有望提高现场钻井风险预警效率,为保障油气井安全高效钻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钻智能预测 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投票分类器 粒子群算法 迁移能力测试 耦合寻优
下载PDF
钢塔-组合塔混合结构结合部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高晓沛 张伟 +2 位作者 康福军 朱尧于 刘玉擎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6,120,共8页
针对新型钢塔-组合塔混合结构结合部构造,开展了局部缩尺模型轴压试验,并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钢塔-组合塔结合部的极限承载力以及破坏形式,探究了钢板应变分布规律和焊钉受力分布规律,并对传力路径和荷载... 针对新型钢塔-组合塔混合结构结合部构造,开展了局部缩尺模型轴压试验,并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钢塔-组合塔结合部的极限承载力以及破坏形式,探究了钢板应变分布规律和焊钉受力分布规律,并对传力路径和荷载分担比例进行了变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钢塔-组合塔混合结构结合部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结合部的破坏形式表现为承压板下方钢壁板达到屈服并发生鼓曲变形;承压板为结合部的核心传力构件,增大板厚可以提高结合部承载力以及承压板所传递的荷载,其厚度宜与外壁钢板厚度相近;焊钉和开孔板连接件是保证结合部钢和混凝土共同受力的关键构造,在钢壁板屈服前以受竖向剪力为主,在钢壁板屈服后以受拉拔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桥塔 结合部 模型试验 传力机理 承载性能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海上风电机组轴承早期故障预警策略
20
作者 辛治铖 汪隆君 刘沈全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922,共8页
针对海上风电机组工况不一、机组轴承早期故障预警误报警多的问题,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海上风电机组轴承早期故障预警方法。首先,采用短时傅立叶变换提取振动信号时频域特征,归一化后形成预处理样本;然后,在卷积自编码器的目... 针对海上风电机组工况不一、机组轴承早期故障预警误报警多的问题,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海上风电机组轴承早期故障预警方法。首先,采用短时傅立叶变换提取振动信号时频域特征,归一化后形成预处理样本;然后,在卷积自编码器的目标函数中添加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正则项和最大均值差异正则项,约束特征分布的同时获得轴承在不同工况正常状态的公共特征中心;最后,计算在线样本特征与公共特征中心的欧氏距离,构建轴承健康指标序列,引入增广迪基-富勒检验(ADF)方法作平稳性分析,捕捉序列突变点,最终实现对海上风电机组轴承早期故障预警。在XJTU-SY轴承数据集上的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误报警少、准确度高,具有更好的检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故障预警 平稳性检验 迁移学习 轴承 海上风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