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ppo微创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任冬 李伟 +2 位作者 杨正刚 刘忠鑫 黄楠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的对比mippo技术微创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ippo技术微创入路组(A组)和后外侧... 目的对比mippo技术微创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ippo技术微创入路组(A组)和后外侧入路组(B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失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踝关节功能、骨愈合等情况。结果两组随访时间14~24月[(22±3)月]。A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小于B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多于B组(P<0.05);术后3月A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且无畸形愈合;术后12个月两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内固定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mippo技术对比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Ⅲ~Ⅳ度骨折均能较好恢复踝关节功能,但前者手术侵袭性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疼痛持续时间更短,骨折愈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PO技术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
作者 李传丰 张峰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55-58,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 目的 分析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踝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 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临床疗效较优,术中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能够提高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腓骨入路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踝关节骨折 术后康复 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传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5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72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经腓骨入路... 目的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72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经腓骨入路(T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TP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2.41±9.85)min、(10.12±1.02)d、(20.14±2.35)周、(9.14±1.12)周,均短于对照组的(115.74±10.37)min、(12.85±1.43)d、(24.58±2.43)周、(12.54±1.33)周,术中出血量为(220.41±25.71)mL,少于对照组的(265.79±26.34)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为(1.25±0.22)分、(10.11±1.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7±0.24)分、(13.87±1.25)分,美国足踝矫形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为(88.65±6.21)分,高于对照组的(80.47±5.8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中各领域评分分别为(88.25±5.24)分、(87.28±5.19)分、(89.13±5.25)分、(90.52±4.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32±5.21)分、(80.11±5.09)分、(82.34±5.18)分、(83.57±4.58)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AF的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VAS评分,加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4
作者 季磊 汪玉海 +3 位作者 李卫华 施辉 钱文彬 冯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经腓骨入路(TA)组和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组,每组60例。TA组年龄42.50±6.58...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经腓骨入路(TA)组和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组,每组60例。TA组年龄42.50±6.58岁,男女比例为38/22,给予TA内固定术;TPA组年龄42.82±6.61岁,男女比例为36/24,给予TP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术后康复、踝功能、并发症、骨折愈合等情况。结果:TPA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PA组骨折愈合、踝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腓骨入路比较,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更佳,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腓骨入路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入路方式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万青红 常刚 高文博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腓骨入路及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5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61例行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B组97例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经腓骨入路及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5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61例行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B组97例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B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B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A组,整体预后情况优于A组(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较经腓骨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 内固定 经腓骨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兆峰 王海林 +1 位作者 房新民 李伟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9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AF 120例,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组61例和经腓骨入路(TA)组6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9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AF 120例,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组61例和经腓骨入路(TA)组6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情况(依据Lane-sandhu骨痂生长评分)、踝功能恢复情况[依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P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TA组(P<0.01)。TPA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AOFAS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TA组(P<0.05)。TP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TA组(P<0.05)。结论与TA内固定术比较,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AF效果更佳,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和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骨折固定术 经腓骨入路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骨折愈合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波波 杨华 +1 位作者 吴永忠 吕志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9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PA组和经腓骨入路(TA)组,每组42例。TPA组... 目的:研究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PA组和经腓骨入路(TA)组,每组42例。TPA组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TA组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VAS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骨骼肌肉功能评估量表(SMF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PA组术中出血量为(243.69±30.12)mL少于TA组的(264.34±35.51)mL,手术时间为(98.72±17.43)min短于TA组的(112.19±23.64)min,术后3 d的VAS评分为(2.39±0.57)分低于TA组的(3.72±0.85)分,术后6个月的SMFA评分为(16.35±2.29)分低于TA组的(32.41±2.75)分,术后6个月的AOFAS评分为(89.63±3.04)分高于TA组的(81.37±5.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86%高于TA组的76.19%,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TA组的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AF是安全可行的,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且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Ⅳ度 腓骨后外侧入路 腓骨入路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晋平 夏智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0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3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资料,依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即选择经腓骨入路(TA)... 目的: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3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资料,依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即选择经腓骨入路(TA)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为TA组,另选择TPA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为TPA组。记录两组临床手术相关指标、总体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踝关节功能(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总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Total-PⅠNP)水平]。结果:TP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T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A组(P<0.05)。TPA组术后3个月后临床优良率高于TA组(87.88%vs 66.67%,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高,TPA组均高于TA组(P<0.05)。TP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TA组低(3.03%vs 20.00%,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BGP、PⅠCP水平均较术前高,TPA组均高于TA组;两组血清Total-PⅠNP水平较术前低,TPA组低于TA组(P<0.05)。结论:相比TA内固定术,TPA内固定术能明显缩短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术后踝关节功能,并能减少并发症,促进骨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 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诗韬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7期125-12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9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试验组47例采...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9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试验组47例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足踝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疗效优于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可加快术后骨折愈合,改善足踝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经腓骨入路 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 Ⅳ度
下载PDF
经腓骨钢板是否结合空心钉踝关节融合比较
10
作者 尚林 贾光辉 +6 位作者 王亚磊 马富强 李琦 张小龙 孙士强 王翔宇 王爱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130-213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腓骨PHILOS钢板是否结合空心钉行踝关节融合术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9年5月,60例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纳人本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采用单纯PHILOS钢板逆向固定踝关节融合(单钢板组),30例采用钢板联合空... [目的]对比分析经腓骨PHILOS钢板是否结合空心钉行踝关节融合术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9年5月,60例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纳人本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采用单纯PHILOS钢板逆向固定踝关节融合(单钢板组),30例采用钢板联合空心钉固定踝关节融合(联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单钢板组(P<0.05)。联合组恢复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单钢板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后足-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冠状面和矢状面胫-跟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达到影像骨性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单钢板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钢板固定,PHILOS钢板结合空心钉固定踝关节融合的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踝关节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踝关节病 踝关节融合术 经腓骨入路 钢板 空心钉
原文传递
经腓骨截骨入路TTC融合术治疗Kashin-Beck病伴距骨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杨杰 梁晓军 +4 位作者 李毅 赵宏谋 王军虎 鹿军 田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8期818-821,共4页
目的研究经腓骨截骨空心钉固定胫距跟关节融合术(TTC融合)治疗Kashin-Beck病伴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及临床预后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自2013-03-2016-12诊治Kashin-Beck病伴距骨缺血性坏死16例(A组)纳入研究,均采用经腓骨... 目的研究经腓骨截骨空心钉固定胫距跟关节融合术(TTC融合)治疗Kashin-Beck病伴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及临床预后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自2013-03-2016-12诊治Kashin-Beck病伴距骨缺血性坏死16例(A组)纳入研究,均采用经腓骨截骨空心钉固定TTC融合,同时回顾性分析采用钢板螺钉系统或逆行髓内钉系统进行TTC融合治疗Kashin-Beck病伴距骨缺血性坏死13例(B组)的情况。对2组并发症、疼痛VAS评分、AOFA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融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3(7~26)个月。在关节融合率方面,A组(16例,100%)较B组(12例,92.3%)高。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A组和B组术后VAS评分和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在关节融合时间、疼痛VAS评分和AOFAS评分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腓骨截骨空心钉固定TTC融合术治疗Kashin-Beck病伴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及功能结果好,融合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shin-Beck病 距骨缺血性坏死 经腓骨截骨入路 胫距跟关节融合术
原文传递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和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文杰 陆大明 +1 位作者 徐雪平 张振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6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为腓骨入路组,2019年11... 目的:比较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6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为腓骨入路组,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为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康复情况,术后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腓骨入路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腓骨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腓骨后外侧入路组高于腓骨入路组(P<0.05)。腓骨后外侧入路组踝关节伸、屈、旋前、旋后活动度高于腓骨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腓骨后外侧入路组骨折愈合、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腓骨入路组(93.4%vs.86.0%,P=0.025;88.2%vs.76.0%,P=0.034),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腓骨入路组(3.9%vs.22.0%,P=0.004)。结论: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踝关节活动度及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 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