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4 位作者 孙璐 郭爱桃 周定标 蒲传强 王鲁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对照组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差异。方法 对 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者进行尸体解剖 ,并对其颈内动脉进行连续取材 ,光镜观察斑块形态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斑块内脂质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进行测...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对照组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差异。方法 对 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者进行尸体解剖 ,并对其颈内动脉进行连续取材 ,光镜观察斑块形态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斑块内脂质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进行测定。同时对 8例年龄相当的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亡病例 ,做颈内动脉对照研究。选取部分稳定及不稳定斑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二者巨噬细胞含量的差异。结果  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共 12 1个颈内动脉取材块中 ,不稳定斑块占 2 1.5 % (2 6 12 1) ;而对照组 10 9个颈内动脉取材块中不稳定斑块仅占11.0 % (12 10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纤维帽厚度在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分别为 (0 .3± 0 .2 )mm和(0 .5± 0 .3)mm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不稳定斑块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稳定斑块。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 ,斑块脂质中心越大 ,斑块表面纤维帽越薄 ,巨噬细胞越多 ,则斑块越不稳定 ,越容易破裂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内动脉斑块 形态学 研究
下载PDF
Fibroscan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值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曹发明 张照如 王翔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观察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值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肝穿刺活检,确定肝纤维化分期,并以Fibros... 目的:观察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值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肝穿刺活检,确定肝纤维化分期,并以Fibroscan检测患者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分析LSM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结果:Fibroscan检测LSM分期S0灵敏度为92.31%(12/13),特异度100.00%(183/183),准确性99.49%(195/196),Kappa值为0.96;S1灵敏度为100.00%(54/54),特异度97.18%(138/142),准确性97.96%(192/196),Kappa值为0.95;S2灵敏度为97.18%(69/71),特异度99.20%(124/125),准确性98.47%(193/196),Kappa值为0.97;S3灵敏度为93.33%(42/45),特异度100.00%(151/151),准确性98.47%(193/196),Kappa值为0.96;S4灵敏度为92.31%(12/13),特异度98.91%(181/183),准确性98.48%(193/196),Kappa值为0.88;轻度纤维化组ALT、AST水平、Knodell评分及LSM明显低于中重度纤维化组(P<0.05);Fibroscan检测的LSM为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与Knodell评分、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Fibroscan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SM,可为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提供参考,代替部分肝组织活检,对早期诊断肝硬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超声成像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度值 肝组织活检 病理学分期
下载PDF
一过性病理性Q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振嵘 徐风燕 +3 位作者 姜述斌 帕尔哈提.吐尔逊 李岚 李秀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分析一过性病理性Q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3例出现一过性病理性Q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持续时间、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表现为胸闷或胸痛等不... 目的分析一过性病理性Q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3例出现一过性病理性Q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持续时间、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表现为胸闷或胸痛等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头晕、乏力,10例患者心电图一过性病理性Q波表现为V1-V6导联,3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 VF导联,均持续1-2 h。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后,患者一过性病理性Q波均消失。结论病理性Q波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等不适,出现早期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可使Q波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过性病理性Q波 替罗非班 治疗
下载PDF
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MRI动态演变和病理组织学改变
4
作者 王志红 刘怀军 +2 位作者 史朝霞 秦瑞萍 王藏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61-464,472,共5页
目的:研究兔短暂局灶脑缺血后MRI缺血改变的时程,并且评价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7min和30min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和假手术组,各组10只。在阻塞前、阻塞中和再... 目的:研究兔短暂局灶脑缺血后MRI缺血改变的时程,并且评价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7min和30min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和假手术组,各组10只。在阻塞前、阻塞中和再灌注后0.5h、2h、6h、12h、24h、48h、72h对实验动物MRI检查,在MRI检查后于72h时间点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在假手术组无MRI异常。在7min和30min组,在阻塞时的DWI高信号于再灌注后消失。此后,在7min组,DWI和T2WI保持正常,而在30min组,于6~12h观察点出现继发的DWI高信号和T2WI异常。组织学检查显示在2组均有神经元坏死,但是坏死神经元数目在30min组显著高于7min组(P<0.001)。结论:于再灌注后DWI信号异常的短暂或持久消失依赖于缺血持续时间。DWI信号异常的短暂消失动物有广泛的神经元坏死;然而,DWI信号异常持久消失并不表明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完全恢复。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在有些脑缺血后DWI正常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以及有些经历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表现认知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TRPC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胡炜 耿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结肠癌组织中TRPC6的表达,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的TRPC6的表达,比较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结肠癌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型之间...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结肠癌组织中TRPC6的表达,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的TRPC6的表达,比较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结肠癌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型之间TRPC6表达差异。结果:TRPC6在结肠癌组织中(-)占23.3%(14/60),(+)占41.7%(25/60),(++)占26.7%(16/60),(+++)占8.3%(5/60);在对照组中(-)占43.3%(13/30),(+)占50.0%(15/30),(++)占6.7%(2/30),(+++)占0(0/30)。两组相比,结肠癌组的TRPC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并且TRPC6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TRPC6作为结肠癌诊断的分子靶标还不充分,但作为治疗靶点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C6 结肠癌 临床分期 病理组织学分型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大鼠心脏和肾脏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温雯 姚巧玲 +6 位作者 陈玉岚 李志强 孙晓靖 李瑜 张俊仕 珠勒皮亚·司马义 徐新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9-446,共8页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TRPC)相关蛋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大鼠心脏和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大鼠在间歇性低氧舱中,每天暴露于间歇性低氧环境8 h...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TRPC)相关蛋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大鼠心脏和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大鼠在间歇性低氧舱中,每天暴露于间歇性低氧环境8 h(10∶00—18∶00)。此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心脏和肾脏组织中TRPC m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心脏组织中TRPC3、TRPC4、TRPC5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而肾脏组织TRPC1、TRPC3、TRPC4、TRPC5、TRPC6、TRPC7的mRNA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肾脏组织中TRPC4、TRPC5、TRPC6的mRNA表达低于心脏组织(均P<0.05),对照组肾脏组织TRPC7的mRNA表达高于心脏组织(P<0.05)。实验组心脏组织中的TRPC5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肾脏组织TRPC5、TRPC6、TRPC7相关蛋白的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RPC5可能参与OSAHS心脏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成为治疗OSAHS所致心脏损害的药物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代谢 蛋白质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理生理学 低氧/病理学 心脏/代谢 肾/代谢 疾病模型 动物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不同病理分级星形细胞瘤中TRPML-2的表达
7
作者 闵志波 古吉敏 华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势阳离子通道mucolipin亚家族-2(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mucolipin subfamily,member 2,TRPML-2)通道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证实的56例不同病理分级...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势阳离子通道mucolipin亚家族-2(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mucolipin subfamily,member 2,TRPML-2)通道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证实的56例不同病理分级的星形细胞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PML-2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比较在TRPML-2 mRNA和蛋白表达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TRPML-2的表达水平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688,P<0.05)。结论TRPML-2表达水平随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病理学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RNA 信使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TRPC6、B7-H1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福昌 张洪彦 焦宇柯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B7-H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后胰腺癌病理标本112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2组标本中的TRPC6、B7-H...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B7-H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后胰腺癌病理标本112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2组标本中的TRPC6、B7-H1蛋白表达强度,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灶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病理标本中TRPC6、B7-H1蛋白表达强度差异。结果胰腺癌癌组织中的TRPC6蛋白、B7-H1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阳性转移的胰腺癌组织中的TRPC6蛋白、B7-H1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淋巴结阴性胰腺癌患者(P<0.05);在不同TNM分期的胰腺癌组织中,Ⅰ期、Ⅱ期、Ⅲ期胰腺癌组织中的TRPC6、B7-H1蛋白表达强度呈逐渐增强的趋势,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TRPC6蛋白、B7-H1蛋白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胰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 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 病理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西医病机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闫艳 纪孝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一般持续10~15 min,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发作后通常会在1 h内完全缓解。西方医学界普遍认为TIA是由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导致的。中医学称之为中风先兆。大约有三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一般持续10~15 min,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发作后通常会在1 h内完全缓解。西方医学界普遍认为TIA是由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导致的。中医学称之为中风先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终会发生中风,所以研究中风先兆对于预防中风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但迄今为止,对于中风先兆的病机,中医学界并未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风先兆 西医病理 中医病机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家族1介导针刺治疗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10
作者 陈志翰 杨霖 +6 位作者 闫国瑞 刘琪 曹娇娇 时方圆 徐枝芳 郭义 林小伟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04-212,共9页
Acupuncture,a traditional oriental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pain,has been gaining worldwide popularity.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is a key factor mediating pain production and sensitizati... Acupuncture,a traditional oriental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pain,has been gaining worldwide popularity.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is a key factor mediating pain production and sensitization.According to multiple studies,TRPV1 is involved the acupuncture-induced relief of pathological pain.Herein,we systematically screened the experimental reports on TRPV1 involvement in acupuncture analgesia,and reviewed the role of TRPV1 in acupuncture in inhibiting different pathological pain and unresolved problems,including inflammatory pain,neuropathic pain,visceral pain,fibromyalgia and cancer pain.At localized acupoints,TRPV1 was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of acupuncture signals.Acupuncture could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pathological pain as well as the transmission of pain signals by suppressing TRPV1 expression and opening activity from the peripheral dorsal root ganglia to the central spinal cord.Furthermore,acupuncture can not only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RPV1,but also promote the expression of TRPV1 in the brain to alleviate pain sensation an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Moreover,the mechanism by which acupuncture regulates TRPV1 may involve neuro-immune crosstalk.In conclusion,the regulation of TRPV1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may be one of the primary mechanisms by which acupuncture relieves pathological pain,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future basic research on acupuncture's pain-relieving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ANALGESIA pathological pain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1(TRPV1) Molecular mechanism
原文传递
颅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王修宇 刘华坤 初建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是治疗有症状ICAS的一种方法,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EVT疗效的重要因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是治疗有症状ICAS的一种方法,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EVT疗效的重要因素。文章对ICAS患者接受EVT治疗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缺血性卒中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缩窄 病理性 复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孔晶晶 王默力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症状相关侧血管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SA和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对79例急性期(7d内)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检查,按照患者首次发作至入院当天(时间范围... 目的探讨症状相关侧血管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SA和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对79例急性期(7d内)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检查,按照患者首次发作至入院当天(时间范围≤7d)的TIA发作次数分为TIA缓解组(发作次数〈3次)和TIA频发组(发作次数≥3次),比较两组間症状相关侧血管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差异。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管病变以颅内病变为主,以大脑中动脉病变最为多见(51.2%),颈内动脉颅外段次之(37.2%)。TIA频发组与TIA缓解组相比,发作时间短暂(≤10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3,P=0.021)。TIA频发组症状相关侧血管1〉50%狭窄比例(66.7%)明显高于TIA缓解组(35.3%,x^2=7.655,P=0.006)。症状相关侧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频发TIA无相关性(x^2=0.939,P=0.332)。结论频发TIA发作时间短暂且与症状相关侧血管中重度狭窄(≥150%)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主要与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缩窄 病理性 颈动脉 血液动力学现象
原文传递
短暂性完全遗忘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新 邢成名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短暂性完全遗忘(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一种具有戏剧性特色的疾病,常有生理性和心理性诱发因素,表现为突发的顺行性遗忘,伴反复询问,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好转。TG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和病理学机制方面,目前主要有... 短暂性完全遗忘(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一种具有戏剧性特色的疾病,常有生理性和心理性诱发因素,表现为突发的顺行性遗忘,伴反复询问,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好转。TG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和病理学机制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学说、癫痫学说、偏头痛学说、脑静脉缺血或静脉栓塞学说、人格障碍或情绪刺激学说以及其他学说。TGA的预后较好,复发率低,无需特殊治疗措施。文章对TGA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 短暂完全性 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病因学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