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快速恢复脊柱稳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雪静 梅伟 +3 位作者 朱彦谕 包肖肖 张振辉 王庆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65-2870,共6页
背景:Ⅲ期Kümmell病的特点是椎体压缩程度高且伴有后壁缺损,患者多为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且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人,临床上一些手术方式往往风险较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 背景:Ⅲ期Kümmell病的特点是椎体压缩程度高且伴有后壁缺损,患者多为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且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人,临床上一些手术方式往往风险较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Ⅲ期Kümmell病患者行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功能分级来评价手术效果;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CT扫描评估植骨椎体的骨性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26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62-81岁,平均(69.7±4.8)岁;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35.1±8.9)个月;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3.5 min(100-165 min)、285.3 mL(210-350 mL);②与术前相比,患者在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降低;③术后1周平均矫正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分别为(9.0±0.7)mm和(16.2±1.0)°,随访期内矫正的高度和角度分别丢失(5.1±0.3)mm和(8.0±0.4)°;④14例(54%)术前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至为E级,CT扫描可见所有患者植骨椎体均实现良好的骨性愈合;⑤共7例(27%)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患者围术期发生坠积性肺炎,2例患者因浅表伤口组织液化延迟愈合,3例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内固定邻近节段椎体骨折;⑥提示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能够快速恢复脊柱稳定,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神经功能,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且相对微创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Kümmell病 伤椎置钉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 骨折愈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by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Debridement, and Combined Interbody and Posterior Fusion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被引量:12
2
作者 冉兵 谢远龙 +1 位作者 严磊 蔡林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6年第4期541-547,共7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tuberculosis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thoracic or 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whose l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tuberculosis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thoracic or 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whose lesions were confined to adjacent segments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nd treated. The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impairment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scores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of nerve function.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by measurement of spinal deformity using Cobb angle an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3 to 27 months. They had significantly postoperative improvement in JOA score, ODI and ASIA classification scores. The kyphotic angl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cted and maintained at the final follow-up. Bone fusion was achieved within 4–12 months. It was concluded that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tuberculosis bone graft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POSTERIOR KYPHOSIS
下载PDF
经皮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向前 吴明虎 +4 位作者 龚东亮 张军 付文芹 高如峰 陈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36-942,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植骨与非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试验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47.3±12.3)岁;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 目的:探讨经皮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植骨与非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试验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47.3±12.3)岁;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术。对照组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50.2±11.2)岁;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12个月伤椎的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MacNab评分及术后内植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及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VAS及前缘高度百分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6);术后1周及术后3、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Cobb角均有显著降低(P<0.001)。根据MacNab评分,术后12个月试验组优20例,良5例,可1例;对照组优10例,良3例,可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对照组术后第3天出现1例浅表伤口感染,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术后均无钉棒松动断裂等其他并发症。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均可以恢复伤椎高度、重建脊柱序列,使骨折椎体复位;而伤椎经皮经椎弓根植骨可以增加骨折椎体的稳定性,术后能更好地维持椎体高度,从而降低后凸畸形和钉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植骨 经皮置钉 胸腰椎骨折 自体骨植骨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50
4
作者 李健 肖斌 +2 位作者 赵洪普 高梁斌 范震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对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30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对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30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35%,脊柱后凸角(Cobb角)26°,椎管正中矢状径55%,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5例,D级6例,E级7例。[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3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7%,脊柱后凸角(Cobb′s角)为3.5°,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92%,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5例,E级16例。术后骨折均获得复位,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损伤 爆裂骨折 椎弓根钉 经椎弓根 植骨术
下载PDF
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福良 郑道明 +6 位作者 时宇博 王云国 倪东馗 李立军 姜竹岩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雪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7-1822,共6页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后路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4-14 d,平均7.8 d。随机分为2组,单纯撑开组38例行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反弓折顶植骨组40例行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固定。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10-22个月随访;②单纯撑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反弓折顶植骨组(P<0.01);③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④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⑤术后2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反弓折顶植骨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椎体高度过度丢失等并发症;单纯撑开组发生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3例,钛棒断裂2例,椎体高度明显丢失10例;⑥提示与单纯撑开复位固定相比,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植骨并伤椎置钉固定可形成伤椎压缩中心骨性支撑,重建前、中柱高度方面疗效确切,具有力学强度高、椎体高度维持好、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反弓折顶 经椎弓根植骨 椎弓根钉 固定 骨折愈合 COBB角
下载PDF
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6
6
作者 安永胜 李桂萍 +3 位作者 刘文涛 吕永明 杨晓华 李明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探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技术操作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前柱骨折或伴随不严重的中柱骨折(后纵韧带完整,CT显... [目的]探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技术操作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前柱骨折或伴随不严重的中柱骨折(后纵韧带完整,CT显示椎管狭窄<30%)14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片检查,测定正侧位X线片成角段Cobb′s角度变化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变化,对比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观察骨折愈合及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术后3~5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6~18个月,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达到1.29±0.91,术前侧位Cobb′s角13.64°±4.67°,术后2.53°±7.57°,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0.67±0.12,术后为0.96±0.0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明显的椎体高度的再丢失,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Rekha创伤钉棒系统结构设计特殊,操作方便快捷,手术时间短,椎体高度回复满意,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断钉断棒的风险小,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椎 内固定 经椎弓根 骨移植
下载PDF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庆德 梅伟 +4 位作者 张振辉 姜文涛 毛克政 李格 牛军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2-528,共7页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Ⅲ期Kümmell病患者24例,其中男5例、女19例,年龄67.3±3.5岁(58~81岁),均采用经伤椎...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Ⅲ期Kümmell病患者24例,其中男5例、女19例,年龄67.3±3.5岁(58~81岁),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伤椎上下各固定2个及以上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6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均经椎弓根注射骨水泥以强化椎体)。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分别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进行临床结果 ,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和CT平扫评估伤椎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及植骨椎体骨性愈合情况,观察有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6±1.8个月(15~62个月)。手术时间142.6±21.5min(110~180min)、术中出血量290.3±51.2ml(220~410ml)。术前VAS评分为7.2±1.8分,术后1周时为3.2±1.1分,末次随访时为2.9±0.7分;术前ODI评分为(83.5±3.8)%,术后1周为(32.6±2.6)%,末次随访时为(29.8±1.9)%,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度分别为28.1°±2.3°,6.3°±0.9°,7.6°±0.6°,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20.6±2.1mm较术前13.2±1.3mm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19.8±2.3)mm,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X线和CT影像结果显示伤椎椎体内骨填充充分,无裂隙样死腔,骨性愈合良好。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能够很好地矫正后凸,恢复椎体高度,是一种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肖斌 李健 +2 位作者 蔡厚洪 林绍仪 梁观钦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049-3051,3054,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伤椎置钉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分为经单侧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组(A组)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组(B组),每组20例... 目的比较单侧伤椎置钉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分为经单侧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组(A组)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组(B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2年的伤椎前缘高度、椎管正中矢状径、脊柱后凸角(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rankel分级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椎管正中矢状径、Cobb角、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两项指标,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良好,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能重建椎体高度,使脊柱的载荷分布更加合理,降低内固定失败率,减少矫正丢失,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 胸腰椎骨折 经椎弓根 植骨术
下载PDF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利 史亚民 +2 位作者 侯树勋 王华东 韦兴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 132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的手术时机及后路椎管减压方式、椎体内植骨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技术 ,治疗 132例胸腰椎骨折。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关系 ,以选择合理手术时... 目的 总结分析 132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的手术时机及后路椎管减压方式、椎体内植骨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技术 ,治疗 132例胸腰椎骨折。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关系 ,以选择合理手术时机。测量伤椎椎管狭窄率 ,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 ,确定椎管矢状径的恢复程度及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周左右手术的病例 ,其术中出血量与 8h以内和 1~ 7d组行t检验 ,结果P <0 .0 5 ,差异有显著意义。X片示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术后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随访时与正常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CT检查显示 ,术前伤椎椎管狭窄率平均 4 4 .7% ,伤椎椎管术后 1年左右出现椎管再塑形现象 ;再塑形的伤椎椎管管径与正常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13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 33.5个月 ,其中 111例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SIA)分级标准提高 1~ 3级 ;16例脊髓完全损伤患者部分神经功能有所恢复。结论 错过急诊手术时机的脊髓完全性损伤或无明显神经体征的病例 ,手术时机宜在伤后 2周左右 ;后路椎管减压应根据损伤情况采用不同方式 ,尽量保留脊柱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手术治疗 植骨
下载PDF
钉棒系统复位联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勇 梁钟鸣 +9 位作者 邹宁 周建伟 许庆利 张传寅 胡玉平 王兴元 李玉军 张亮 张燕鹏 蒋毅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5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AF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F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摄X线片,检测椎体高度丢失情况以及成角段Cobb角度变化,观察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AF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F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摄X线片,检测椎体高度丢失情况以及成角段Cobb角度变化,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对比治疗前后ASIA分级。结果 31例获5-36个月的随访。Cobb角术前为23.5°±6.8°,术后为2.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术前为0.5±0.2,术后为0.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骨折椎体愈合,伤椎高度无丢失。术后ASIA分级:A级5例中3例无改善,2例恢复至C级;4例B级中2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C级5例中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D级5例均恢复至E级;E级16例仍为E级。结论使用AF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快捷,伤椎体回复高度满意,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内固定 经椎弓根 骨移植 钉棒系统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2 位作者 杜靖远 孟春庆 肖宝钧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对防止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期后凸畸形及腰背部疼痛的意义。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1 6例 ,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测定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对防止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期后凸畸形及腰背部疼痛的意义。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1 6例 ,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测定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 ,了解患者后期腰背部疼痛情况 ,了解有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果 通过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 ,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 ,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 3例有轻度腰背部疼痛 ,其余无腰背部疼痛。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折断、拔出、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后期出现后凸畸形及腰背部疼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植骨 老年人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志伟 元虎 +7 位作者 李康杰 方龙云 李勋 南军 郑光彬 吴茂成 李雪光 王亮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22例,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直接锤顶复位、经伤椎椎...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22例,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直接锤顶复位、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随访椎体高度、Cobb角、椎管减压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定位准确,未出现螺钉进入椎管,手术时间(100~150)分钟,平均135分钟,术中出血量(300~800)ml,平均70 ml。术后切口均Ⅰ/甲愈合,2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2.6%矫正到术后平均97.2%,脊柱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32.6。矫正到术后平均3.5。,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由术前平均48%矫正到术后平均94%,髓访未见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及Cobb角明显增大,椎管减压维持良好,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3级恢复。结论: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可同时解决脊髓减压和脊柱稳定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爆裂骨折 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经椎弓根 骨移植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椎间盘损伤程度对胸腰椎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尚琦松 吴兵 +5 位作者 盛文辉 王春辉 韩鹏远 何方生 陈操 张伟亚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A型(AO分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按照MRI中椎间盘组织的损伤特点评估患者预后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对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的MRI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椎间盘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椎间盘无损伤;B组:... 目的探讨A型(AO分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按照MRI中椎间盘组织的损伤特点评估患者预后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对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的MRI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椎间盘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椎间盘无损伤;B组:椎间盘轻度损伤,伴或不伴间隙改变;C组:椎间盘中重度损伤,疝入椎体内,椎间隙改变,伴后纵韧带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术后1年、内固定取出半年评价疼痛VAS评分并测量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3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发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术后1年时,C组Cobb角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取出半年时,C组VAS评分、Cobb角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是判断椎间盘损伤的重要手段。术前MRI显示椎间盘严重损伤(C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角恢复均不够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间盘损伤 磁共振 经椎弓根植骨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磷酸钙人工骨植入及置钉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浩 徐建广 +3 位作者 连小峰 刘小康 赵成 邱满乐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14-115,1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磷酸钙人工骨植入及置钉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5.7岁;均接受经伤椎椎弓根磷酸钙人工骨植入及置钉治疗,12个月后取出内...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磷酸钙人工骨植入及置钉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5.7岁;均接受经伤椎椎弓根磷酸钙人工骨植入及置钉治疗,12个月后取出内固定。记录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椎体压缩程度、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46例随访18~42个月,平均26个月;7例随访12个月时尚未取出内固定;3例失随访。术后患者椎体压缩程度、Cobb角、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椎间隙过度撑开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取出后无椎体高度丢失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磷酸钙人工骨植入及置钉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可使伤椎获得良好复位与固定,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内固定松动或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伤椎置钉 经椎弓根植骨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南军 元虎 李康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5期54-57,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及经伤椎椎弓根羟基磷灰石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因胸腰段爆散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及经伤椎椎弓根羟基磷灰石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因胸腰段爆散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0例采用单纯内固定,B组16例在单纯内固定基础上联用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椎体内植骨。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12、24个月的伤椎楔变角、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Denis疼痛与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内固定断裂。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楔变角、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取内固定前A组伤椎楔变角[(11.2±1.7)°]、后凸角[(11.2±2.0)°]、椎体前缘压缩比[(0.79±0.15)]与B组[(9.5±2.2)°、(9.7±2.1)°、(0.87±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个月A组伤椎楔变角[(12.2±2.6)°]、后凸角[(12.3±2.6)°]、椎体前缘压缩比[(0.78±0.13)]与B组[(10.1±2.7)°、(10.3±2.7)°、(0.8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Danis疼痛评分和功能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可以有效的协助术后矫形度数的维持,维持脊柱的矢状序列,防止内固定失效,但是其对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像有待长期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爆散骨折 羟基磷灰石 经椎弓根植骨
下载PDF
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植骨或经伤椎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4
16
作者 苑福升 刘健 +4 位作者 高琦 闫鹏 朱本清 王海涛 杨小玉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5期815-81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或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实施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基础上,分别附加开展了11例患者伤椎固定和21例椎弓根椎体植骨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椎...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或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实施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基础上,分别附加开展了11例患者伤椎固定和21例椎弓根椎体植骨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情况,Cobb角矫正程度。结果:术后随访11~35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ASIA评分为A级的2例病例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均有明显的恢复,改普程度平均达1.5级。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X线术前术后半年评估、并发症、疼痛、运动节段活动、后凸畸形矫正率等对比显示,两组在失败率和畸形矫正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植骨或经伤椎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降低了手术失败风险,可进一步放宽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经椎弓根植骨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对断钉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操儒道 郑军 +1 位作者 马维初 辛宗山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82-483,共2页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断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确诊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8例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作为观察组,27例患者采用单纯经椎弓根...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断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确诊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8例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作为观察组,27例患者采用单纯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后随访2年,对两组患者伤椎平均高度及Cobb角进行观察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螺钉松动及断裂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伤椎平均高度为(23.1±3.2)mm,Cobb角为(12.1±1.9)°,对照组分别为(17.9±3.0)mm,(16.6±2.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2年期间仅1例(3.57%)出现螺钉松动,无一例发生螺钉断裂;对照组螺钉松动和(或)断裂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可减少椎体矫正度丢失及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的发生,患者术后功能得以更好地恢复,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植骨 内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侃 吴闻文 +4 位作者 郭继东 任东风 李利 王华东 唐家广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4期349-354,共6页
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椎旁肌功能的重视,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技术逐步、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 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椎旁肌功能的重视,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技术逐步、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术的患者46例。术前脊髓损伤(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均为E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 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评分均大于4分。根据随机原则分组,23例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A组),另外23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B组)。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影像学测量x线侧位片上后凸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2.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方法术后均能明显矫正后凸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但随访时均有丢失(P〈0.05)。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术后矫正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访两组后凸角矫形丢失及椎体前缘高度矫正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置钉容易,同时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度,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明显减少了手术时间、手术创伤与出血,减轻了腰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Wiltse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钉内固定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下载PDF
严重腰骶段结核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华梓 池永龙 +4 位作者 林焱 黄其杉 毛方敏 王向阳 倪文飞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腰骶段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治疗的严重腰骶段结核 18例。男性 12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 6 4岁 ,平均 4 2岁。病变部位 L5~S1 2例 ,L4 ~ S1 6例 ,伴有一侧或... 目的 探讨严重腰骶段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治疗的严重腰骶段结核 18例。男性 12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 6 4岁 ,平均 4 2岁。病变部位 L5~S1 2例 ,L4 ~ S1 6例 ,伴有一侧或双侧腰大肌脓肿。术前抗痨治疗至少 2周以上 ,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融合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的方法。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2 6 0 min,平均失血量 12 0 0 m L。创口全部愈合。随访 16例 ,平均随访时间 18个月 ,植骨块无滑脱 ,骨性融合时间 6个月 ,无内固定松动 ,无腰痛及功能受限 ,无病灶复发。 1例因术中植骨块嵌入骶管压迫神经致足下垂 ,随访时未见恢复。结论 严重腰骶段结核应手术治疗 ,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融合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的方法疗效确切 ,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和重建腰骶稳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腰骶段结核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手术适应证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2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茂廷 张智海 +2 位作者 李学民 文海照 吴国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89-690,684,共3页
目的总结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的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63-75岁,平均(67±5.6)岁。损伤节段:骨折节段:T11骨折1例,T12骨折8例,L1... 目的总结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的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63-75岁,平均(67±5.6)岁。损伤节段:骨折节段:T11骨折1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1例,L2骨折5例,L3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3±1.6)d,均为爆裂骨折。术前的后凸畸形为(25±6.2)度,矢状位系数(SI(saggital index)=伤椎椎体前高/相邻两个椎体前高的平均值):伤前平均为31%,治疗按置钉、复位、经椎弓根植骨步骤进行。结果手术后平均(14±1.6)个月取钉,内固定取出后随访平均(5±2.8)个月,所有骨折椎体得到骨性愈合,后凸畸形术后矫正至(5.5±1.1)度,矢状位系数术后恢复至93.56%。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在早期稳定的基础上为前柱提供长期稳定,避免因远期后凸并发症形成,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脊柱骨折 经椎弓根植骨 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