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位在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中对卵圆孔未闭诊断的影响
1
作者 周力英 王晶晶 +3 位作者 周立平 刘洲 何红梅 朱泽红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在卵圆孔未闭(PF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疑PFO患者,均给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检查时,同一患者均分别采取右侧卧位4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在卵圆孔未闭(PF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疑PFO患者,均给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检查时,同一患者均分别采取右侧卧位45°与左侧卧位45°两种体位;将生理盐水8 ml与自体静脉血1 ml及空气1 ml激活作为造影剂,进行快速静脉推注。两种体位均分别进行静息状态下和Valsalva发泡试验,观察3~6个心动周期内左心微气泡显影数量,比较两种不同体位左心腔内右向左分流微气泡数量。结果左心内微泡数量RLS分级结果显示,右侧卧位静息显影率为73.6%,大于左侧卧位的45.3%;Valsalva试验结果显示,右侧卧位显影率为88.6%,大于左侧卧位的75.5%,P<0.05。结论采取右侧卧位可提高TTE右心声学造影中PFO患者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不同体位 卵圆孔未闭 右心声学造影
下载PDF
经胸壁B超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巧洪 王婉洪 +4 位作者 李俊辉 黄小玲 杨朝容 袁丽珊 黄育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期73-75,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壁B超定位法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66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 目的探讨经胸壁B超定位法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66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常规穿刺置管后,X线拍片定位尖端位置;试验组经胸壁B超定位后,进行常规穿刺置管,X线拍片定位尖端位置。比较两组的置管操作时间、置管完成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PICC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PICC置管完成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壁B超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置管尖端位置方法准确性高,能节约置管定位时间;并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壁B超定位法 新生儿 PICC置管
下载PDF
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在肺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纯杰 吴月敏 +3 位作者 胡颜江 董建春 李栋 夏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自制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在肺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CT-PTN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CT-PTNB确诊的100例肺癌患者,其中50例在CT-PTNB过程中使用自制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精准定位并实时引导穿刺的患... 目的探讨自制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在肺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CT-PTN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CT-PTNB确诊的100例肺癌患者,其中50例在CT-PTNB过程中使用自制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精准定位并实时引导穿刺的患者为观察组,余5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CT-PTNB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过程中的一次性置入预定位成功率、调针次数、CT扫描次数、穿刺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穿刺时及穿刺后10 min的舒适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性置入预定位成功率高(94.0%vs.58.0%)、穿刺过程中调针次数少[(1.06±0.24)次vs.(1.70±0.97)次]、CT扫描次数少[(3.06±0.24)次vs.(3.74±0.98)次]、穿刺操作时间短[(18.86±1.52)min vs.(23.56±2.95)min]、并发症中气胸发生率(10.0%vs.28.0%)和出血发生率(8.0%vs.26.0%)低、穿刺时舒适度评分[(92.18±4.57)分vs.(80.04±4.94)分]及穿刺后10 min的舒适度评分[(96.32±4.15)分vs.(86.86±5.2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中咯血和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肺肿瘤直径<20 mm的并发症发生率低(28.5%vs.72.7%,P=0.010),穿刺深度≥8 cm的并发症发生率低(23.3%vs.72.7%,P<0.001),而肿瘤直径≥20 mm以及穿刺深度<8 cm的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在肺癌CT-PTNB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易于掌握且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激光定位 导航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
下载PDF
经胸壁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在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陈建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在良性甲状腺肿瘤(T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良性T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低位小切口TT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在良性甲状腺肿瘤(T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良性T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低位小切口TT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胸壁入路腔镜辅助TT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甲状腺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4.24±5.36)min,长于对照组的(72.41±5.27)min,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5.96±1.47)mL、(55.41±5.13)mL,均少于对照组的(21.52±2.35)mL、(75.69±6.14)mL,切口长度为(2.24±0.35)cm,短于对照组的(4.15±0.49)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3.05±0.32)mU/L,低于对照组的(4.18±0.41)mU/L,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分别为(18.02±1.32)pmol/L、(5.24±0.88)p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6.45±1.23)pmol/L、(4.43±0.61)p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去甲肾上腺未水平分别为(173.59±13.74)μg/L、(205.14±20.5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02.25±15.75)μg/L、(227.43±22.84)n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壁入路腔镜辅助TT切除术治疗良性TT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保护甲状腺功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甲状腺肿瘤 经胸壁入路 低位小切口 手术情况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