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兴国 李冠雄 杨中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5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比较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5例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观察组Ⅰ期手术采用回肠袢式... 目的比较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5例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观察组Ⅰ期手术采用回肠袢式造口术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行Ⅱ期手术闭合造口。对照组患者采用肠造口手术治疗,于术后3个月未发生任何手术禁忌证,且无复发情况下行Ⅱ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RR)与疾病控制率(DCR)、Ⅰ期手术情况、Ⅱ期手术情况、各个时间点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变化情况和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1对照组RR及DCR分别为62.16%及86.49%,均显著小于观察组(分别为78.95%及94.74%)(P<0.05);2在Ⅰ期手术中,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Ⅱ期手术中,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CD3+T、CD4+T、CD8+T及CD4+/CD8+T)水平均处于稳定状态,而对照组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各对应时间点上述指标水平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SF-12生活量表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量表相关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为理想,但回肠袢式造口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乙状结肠癌 高位直肠癌 回肠袢式造口术 结肠造口术 SF-36生活量表
下载PDF
两种结肠造瘘术式对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景全 张正茂 周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横结肠(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与改良Pena术对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横结肠(乙状... 目的探讨横结肠(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与改良Pena术对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横结肠(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观察组行改良Pena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主排便能力;比较两组发生的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更换造口袋耗时及造口袋平均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主排便能力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观察组自主排便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肠管扩张、切口感染及造瘘口脱垂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更换造口袋平均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造口袋平均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实施改良Pena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儿术后肛门排便能力恢复,提高术后舒适度,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结肠(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 改良Pena术 先天性 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下载PDF
横结肠袢式造瘘术的改进
3
作者 潘贻飞 林包荣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5期69-70,共2页
目的 改进横结肠袢式造瘘的术式。方法 一、选择上腹部正中线横向切口 ,将腹白线两旁的腹直肌前、后鞘连同腹膜切成 3× 5cm的带蒂筋膜条穿过横结肠系膜并缝合固定 ,替代传统袢式造瘘的支撑棒 ,造瘘肠段埋于皮下 ,根据病情需要直... 目的 改进横结肠袢式造瘘的术式。方法 一、选择上腹部正中线横向切口 ,将腹白线两旁的腹直肌前、后鞘连同腹膜切成 3× 5cm的带蒂筋膜条穿过横结肠系膜并缝合固定 ,替代传统袢式造瘘的支撑棒 ,造瘘肠段埋于皮下 ,根据病情需要直接或二期开放造瘘口 ,余手术操作基本同传统袢式造瘘术。二、选择上腹部垂直切口 ,于皮肤切口处切一条约 2× 5cm大小带蒂皮条穿过横结肠系膜并缝合固定以替代支撑棒 ,余手术操作基本同传统袢式造瘘术。结果 用方法一行横结肠预防性造瘘 3例 ,粪便转流性造瘘 6例 ,用方法二行横结肠永久性造瘘 2例 ,均未出现造瘘口回缩及造口旁疝等并发症。结论 两种改进方法都可省去传统横结肠袢式造瘘术的支撑棒 ,方法一还具有两个优点 :避免传统预防性造瘘引起的人为机械性肠梗阻和造口旁疝 ;在粪便转流性造瘘中 ,采用横切横缝方法开放和闭合瘘口 ,将吻合口埋于皮下 ,从而避免进腹行造瘘回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结肠袢式造瘘 结肠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宝平 张海亮 +2 位作者 常卫 郭初阳 代晓强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11期1842-1844,共3页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回肠袢式造口术,对照组患者给予结肠造口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回肠袢式造口术,对照组患者给予结肠造口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6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控制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手术时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大,但研究组患者禁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Ⅱ期手术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期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使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相对于结肠造口术来说有较大的优势,利于老年患者康复,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乙状结肠癌 老年患者 回肠袢式造口术 结肠造lzr术
下载PDF
改良预防性横结肠袢式造瘘术的应用
5
作者 万相斌 任莹坤 +1 位作者 赵玉洲 韩广森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预防性横结肠袢式造瘘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63例行预防性横结肠袢式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癌前切除患者34例,盆腔肿瘤17例,宫颈癌1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36例患者造瘘口愈合... 目的:探讨改良预防性横结肠袢式造瘘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63例行预防性横结肠袢式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癌前切除患者34例,盆腔肿瘤17例,宫颈癌1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36例患者造瘘口愈合后仅留一窦道,15例造瘘口自行愈合,12例造瘘口长期存在。结论改良预防性横结肠袢式造瘘可使大部分患者免除再次开腹手术行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预防 横结肠袢式造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