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罩全身麻醉联合“圈麻”阻滞用于结肠癌手术的麻醉效果
1
作者 傅志海 陈再治 +3 位作者 马丽君 曲轶涛 林梅媛 陈林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6期38-41,共4页
目的 观察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腹部“圈麻”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厦门市第三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组(喉罩全身麻醉,30例)和U组(喉罩... 目的 观察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腹部“圈麻”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厦门市第三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组(喉罩全身麻醉,30例)和U组(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腹部“圈麻”阻滞,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手术完成时间、意识清醒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h的镇痛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者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均显著少于L组(P<0.001);U组患者麻醉恢复室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L组,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L组(P<0.001)。U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L组(χ^(2)=6.772,P=0.031)。结论 与单一喉罩全身麻醉相比,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腹部“圈麻”阻滞可减少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手术中麻醉维持药物和麻醉恢复室内舒芬太尼的用量,改善术后镇痛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腹直肌鞘阻滞 腰方肌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程贞永 胡波 +2 位作者 谢红 杨飞 王蕊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5月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5月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2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RSB联合TAPB,对照组给予0.2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RSB联合TAPB。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T0)、切皮时(T1)、建立气腹后(T2)、拔管后(T3)的Ramsay评分、Prince-Henry评分、血流动力学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瑞芬太尼用量和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时刻的Ramsay评分均升高,Prince-Henry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刻,试验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rince-Henr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比较,对照组患者T1、T2、T3时刻的SBP、DBP、HR、MAP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刻,试验组患者的SBP、DBP、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RSB联合TAPB中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可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直肌鞘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朝俊 俞灵 +5 位作者 王恒杰 任红 史曼曼 郑洪 马毓华 徐天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TAPB以及局部浸润麻醉3种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效果,探讨并推广腹膜透析置管术理想的麻醉方...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TAPB以及局部浸润麻醉3种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效果,探讨并推广腹膜透析置管术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46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联合RSB组(A组)、单纯TAPB组(B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3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不同时间点[麻醉实施时(T0)、切皮时(T1)、分离腹直肌时(T2)、建立皮下隧道时(T3)、缝皮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手术时间、麻醉药追加例数、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A组、B组手术全程(包括T0、T1、T2、T3、T4)MAP、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不同时间点的MAP、心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术中麻醉药追加例数明显增多(均P<0.05);与A组相比,B组在T2时的VAS评分更高(P<0.05),而C组在T1、T2、T3、T4时的VAS评分更高(P<0.05);A组手术时间最短,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较B组、C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置管手术中,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RSB与单纯TAPB及局部浸润麻醉相比,麻醉方式安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舒适度好,术后并发症少,是相对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腹膜透析置管术
下载PDF
不同麻醉阻滞方式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玉志 王玲 +1 位作者 汪东学 张跃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46-94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阻滞方式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LC老年病人89例,依据术中麻醉方式分为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组(复合组)(RSB)48例和双侧TAPB组(TAPB组)41例。比较2组病人术...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阻滞方式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LC老年病人89例,依据术中麻醉方式分为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组(复合组)(RSB)48例和双侧TAPB组(TAPB组)41例。比较2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指标,以及2组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病人手术开始时、手术30 min以及拔管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以及皮质醇水平均低于TAPB组(P<0.05~P<0.01);术后2组病人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头痛、恶心呕吐、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腹横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应用于老年LC,能更好地保证病人术中循环稳定,缓解术中机体应激,且不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下载PDF
TAPB联合RSB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佩霞 莫雪莹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与舒适度量表(BC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住院的12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与舒适度量表(BC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住院的120例LTH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TAPB,联合组给予TAPB联合RSB,比较两组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舒适度量表(BCS)评分、按压镇痛泵次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1(建立CO_(2)气腹时)、T2(手术开始30 min后)、T3(拔管10 min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4(术后6 h)、T5(术后12 h)、T6(术后24 h)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B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按压镇痛泵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联合组(5.00%)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H术中给予TAPB联合RSB,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感、躁动程度,提高舒适度,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且麻醉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疼痛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津平 李斌 +1 位作者 张梅巧 彭斌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891-894,共4页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在消化道穿孔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2021年在宁都县人民医院接受消化道穿孔并行手术治疗患者50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在消化道穿孔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2021年在宁都县人民医院接受消化道穿孔并行手术治疗患者50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全身麻醉,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彩超引导下TAPB复合RSB进行治疗,观察对术中镇痛药物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和早期康复指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穿孔手术中,与常规麻醉相比,实施彩超引导下TAPB复合RSB更能获得理想镇痛效果,有利于降低术后出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引导 双侧腹直肌鞘阻滞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术中镇痛 消化道穿孔
下载PDF
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淑琼 查文浩 张宇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PD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按入院床位奇、偶数随... 目的:探讨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PD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按入院床位奇、偶数随机分为单侧RSB联合TAPB组(A组)、双侧RSB和TAPB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组(B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疼痛评分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均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在合并心血管疾病行PDC患者中采用双侧RSB和TAPB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缓解术后疼痛,且不会引发明显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置管术 心血管疾病 双侧腹直肌鞘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苯磺酸瑞马唑仑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邬冬云 耿莹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麻醉。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1 h、6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较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 h相比,两组术后6 h、12 h的VA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与术后1 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高于术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 h相比,两组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2 h相比,两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可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镇痛作用显著,还可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静吸复合麻醉 腹横筋膜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下载PDF
后入路TAPB联合RSB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胎儿的影响评估
9
作者 胡鑫 赵王成 +1 位作者 高赛 王文耀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二〇一医院9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28.7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4周;身体质... 目的探讨后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二〇一医院9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28.7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4周;身体质量指数(BMI)21.4~24.9 kg/m2,平均BMI 22.9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40例,Ⅱ级58例。依据镇痛手段的不同分成2组,即研究组(40例)、对照组(58例)。研究组实施后入路TAPB联合RSB治疗,对照组实施侧入路TAPB联合RS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并发症、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动脉压(MAP)]情况,分析对胎儿安全性。结果麻醉前两组镇痛及镇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两组的镇痛及镇静情况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0.0%vs 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R较麻醉前略有升高,且研究组HR升高低于对照组,而MAP下降明显,且研究组MAP下降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9.5分±1.5分vs 9.3分±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TAPB联合RSB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较佳,同时能够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不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路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剖宫产 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永庆 陈水传 黎彩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4期118-120,共3页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静脉注射纳布啡,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术后实施腹横肌...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静脉注射纳布啡,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术后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舒适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术后1、4、8、24 h,研究组静止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43±0.05)、(2.15±0.52)、(2.37±0.61)、(2.72±0.23)分,活动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57±0.06)、(2.28±0.22)、(2.87±0.61)、(2.89±0.18)分,对照组静止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45±0.06)、(3.43±0.37)、(3.85±0.86)、(3.76±0.25)分,活动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60±0.08)、(3.53±0.27)、(3.65±0.46)、(3.85±0.17)分。术后1 h,两组静止、活动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24 h,研究组静止、活动时的疼痛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后1 h,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24 h,研究组舒适度评分分别为(2.48±0.22)、(2.47±0.61)、(2.59±0.3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3±0.27)、(2.05±0.46)、(1.95±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术后镇痛中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感,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对于术后镇痛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腹腔镜 疝修补术
下载PDF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1
作者 刘松彬 薛庆生 +2 位作者 张基 陈嘉生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观察双侧腹横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9月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19~79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双... 目的观察双侧腹横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9月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19~79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组(TR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静脉镇痛泵镇痛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TR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10ml;T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0.22%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0 ml;P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0ml,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0 ml,P组术后使用PCIA(配方:舒芬太尼50μg+生理盐水50ml)。记录三组患者入室后5min(T_1)、腹腔穿刺导入器置入前2min(T_2)和和置入后2min(T_3)的SBP、DBP、HR、SpO_2,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术后2、6、12、24h患者腹腔穿刺孔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同时评价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和P组比较,TR组患者在腹腔穿刺导入器穿刺前后血压波动较小(P<0.05);术后2、6、12hTR组剑突下穿刺孔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和P组(P<0.05);术后2、6hTR组脐穿刺孔的静态VAS评分和术后2、6、12hTR组脐穿刺孔的动态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和P组,术后12hTR组脐穿刺孔的静态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2、6、12hTR组右侧肋缘下穿刺孔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24h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T组和P组(P<0.05)。结论双侧腹横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有助于术中循环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开腹结直肠癌术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8
12
作者 罗瑶 杨笛 +4 位作者 杨钦焱 魏新川 刘杨 马丁 万永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在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全麻下行开腹结直肠切除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TR组)及对照组(C组)各30例,TR组给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在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全麻下行开腹结直肠切除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TR组)及对照组(C组)各30例,TR组给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及常规全身麻醉组,C组为常规全身麻醉组,两组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4、8、16、24、36、48 h静息及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等早期康复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TR组术中、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较少(P<0.05),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1),术后4、8、16 h VAS评分,肠蠕动时间及早期下地时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_2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组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及腹直肌鞘阻滞定位准确,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用药量,对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好,肠蠕动,肛门排气及早期下床时间缩短,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神经阻滞 镇痛 早期康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术中及术后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欣 姜山 +2 位作者 孔繁丽 吴映辉 冯春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8期629-63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的效果。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TAP阻滞麻醉,B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的效果。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TAP阻滞麻醉,B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超声引导TAP阻滞麻醉,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记录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疼痛评分以及术中牵拉反射发生率,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结束后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疼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结果 B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MAP、HR的变化以及疼痛评分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小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患者术后4—36小时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也少于A组(P<0.05);B组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明显提前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时成功率高,麻醉效果更加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术后持续镇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镇痛 牵拉反射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联合病变肝叶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赖晓红 杨承祥 +2 位作者 刘洪珍 梁桦 周桥灵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联合病变肝叶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全麻下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联合病变肝叶切除术患者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联合病变肝叶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全麻下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联合病变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男54例、女6例,年龄范围40~70岁,BMI范围20~24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前锯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阻滞+硬膜外镇痛组(SAPB+RSB+PCIA组)、自控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和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SAPB+RSB+PCIA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低位SAPB+双侧RSB,低位SAPB使用0.25%罗哌卡因30 mL+0.5%地塞米松0.5 mL,双侧RSB每侧使用0.25%罗哌卡因15 mL+0.5%地塞米松0.25 mL。PCEA组患者于T 10至T 11间隙穿刺置管,予2%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剂量,5 min后测试麻醉平面和效果,以排除全脊髓麻醉和局部麻醉药中毒。PCIA组不作任何处理。SAPB+RSB+PCIA组和PCIA组两组术毕前30 min均使用舒芬太尼2μg/kg行PCIA。3组采取分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行补救镇痛,维持术后48 h内疼痛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补救镇痛用量,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SAPB+RSB+PCIA组和PCEA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均显著少于PCIA组(P值均<0.05)。SAPB+RSB+PCIA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CIA组(P值均<0.05),PCEA组的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CIA组(P值均<0.05)。结论超声引导SAPB+RSB用于全麻下肝内胆管切口取石联合病变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肝内胆管切开术 肝叶切除术 疼痛 前锯肌平面阻滞 术后疼痛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劭恒 刘鹏飞 +1 位作者 高腾 关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3-1049,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或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术(CRS/HIPEC)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为实现更优化的麻醉和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本院行CRS/HIPEC术患...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或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术(CRS/HIPEC)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为实现更优化的麻醉和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本院行CRS/HIPEC术患者。通过查询麻醉记录单收集患者麻醉方法信息,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202例、全身麻醉联合RSB组62例(RSB组)和全身麻醉联合TAPB组54例(TAPB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3组患者一般资料,匹配后每组患者各35例。3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案一致;RSB组于双侧腹直肌后鞘分别给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TAPB组患者于双侧腹横肌平面分别给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记录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手术全程时间和术毕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期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患者发生率,术中瑞芬太尼应用总量和术中肌松药物总量。术后3组患者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患者术后2、6和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IA输入剂量和按压次数。结果: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B组和TAPB组患者术毕拔管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肌松药用量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P<0.05)。RSB组和TAPB组患者麻醉恢复期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P<0.05)。与单纯全身麻醉组比较,RSB组和TAPB组患者术后2和6 h VAS评分、PCIA输入剂量和按压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RSB和全身麻醉联合TAPB在CRS/HIPEC术中可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早期镇痛效果佳,是一种更加优化的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术 腹直肌鞘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梁 周红梅 《新医学》 2017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PCIA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剖腹结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分为RSB联合PCIA组(R组)与TAPB联合PCIA组(T组)各40例。麻醉诱...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PCIA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剖腹结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分为RSB联合PCIA组(R组)与TAPB联合PCIA组(T组)各40例。麻醉诱导后,R组行超声引导下RSB,T组行TAPB,术后均予舒芬太尼PCIA。比较2组七氟醚用量及舒芬太尼用量、PCIA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T组(P<0.05),2组术中七氟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8 h内各个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组在术后2、6 h的舒芬太尼用量较T组少(P均<0.05),2组术后12、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2、6 h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的下床时间、住院日数、追加镇痛药物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R组首次排气时间较T组早、镇痛不全比例较T组少(P均<0.05)。结论 RSB联合PCIA与TAPB联合PCIA相比,前者更能为结肠癌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降低术后镇痛不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鞘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结肠癌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育南 杨瑞敏 肖志凌 《微创医学》 2021年第1期21-23,8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对比两组患者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及手术开始后1 h(T2),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拔管后15 min(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以及出麻醉恢复室时、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头晕、嗜睡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可维持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平稳,缓解术后疼痛感,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镇痛 腹直肌鞘阻滞 腹横肌 超声
下载PDF
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多点注射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志 张志发 +1 位作者 王维 彭晓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88岁,ASAⅠ~Ⅲ级,随机分成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全麻后T组在超声引导下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88岁,ASAⅠ~Ⅲ级,随机分成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全麻后T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33%罗哌卡因行区域阻滞,每侧肋缘下腹横平面2针6点法联合腹直肌鞘1针2点法注射,双侧容量共60mL;C组全麻不阻滞。记录患者腹壁穿刺前后1、3、5、10min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术后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T组穿刺前后1min的HR和MAP无明显变化(均P>0.05);C组穿刺前后1min的HR和MA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T组患者各时间段术后VAS评分均较C组低(均P<0.05);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T组少于C组(P<0.05)。结论全麻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用于胃癌根治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肋缘下腹横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镇痛 胃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倩倩 刘志毅 +4 位作者 虞琦 罗佛全 龚红燕 游学学 王信磊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7期36-38,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拟行择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病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麻醉。观察32例病人阻滞前(T0)、切皮时(T1)、分离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拟行择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病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麻醉。观察32例病人阻滞前(T0)、切皮时(T1)、分离腹直肌时(T2)、进入腹腔时(T3)、置管时(T4)、做皮下遂道时(T5)、缝合荷包时(T6)、缝皮时(T7)、出手术室时(T8)和术后24h(T9)、术后48h(T10)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值的变化,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起效时间、阻滞麻醉消退时间及T1-10时的疼痛程度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VAS)评分]和围术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皮肤瘙痒、尿潴留、局麻药毒性反应等)、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内脏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生率。结果 32例病人中,T1-8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T9-10(均P<0.05)。与T0比较,T1-10时SBP、DBP和T9-10时HR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T1-8时HR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32例病人围术期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导管 留置 引导 超声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浸润麻醉 局部
下载PDF
腹直肌鞘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对脾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敬丽 王雪婷 +3 位作者 龚婧 孙海彬 赵小晴 高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对脾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和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7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开腹脾切除术患者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及左旋布比...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对脾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和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7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开腹脾切除术患者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及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左旋布比卡因组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注射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手术持续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吗啡的用量,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及离床的时间,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静息和咳嗽状态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72 h,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静息VAS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组(P<0.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咳嗽VAS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组(P<0.05);对照组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较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短(P<0.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吗啡总消耗量较对照组少(P<0.05),对照组较左旋布比卡因组少(P<0.05);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和离床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首次进食时间、止吐药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组满意度评分较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对照组高(P<0.05)。结论使用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进行腹直肌鞘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并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腹直肌鞘神经阻滞 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