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hich species discovers novel food sources first?A camera trap study in a natural environment
1
作者 Christoph Randler 《Avian Research》 CSCD 2021年第3期421-424,共4页
Birds underlie a predation-starvation risk,and foraging should show a diurnal/circadian pattern.Camera traps were used to study visitation patterns and discovery of a novel food source in woodland birds in SW Germany.... Birds underlie a predation-starvation risk,and foraging should show a diurnal/circadian pattern.Camera traps were used to study visitation patterns and discovery of a novel food source in woodland birds in SW Germany.A total of 18 species occurred at feeders with nine of them being exploratory species.Great Tits(Parus major)discovered novel food sources first in most instances,and first discoveries occurred on average at 10:38,while it took 97 h for the first detection of the food source.Population size was correlated with discovery.The study supports the predation-starva-tion risk hypothesis with discovery of food sources in the mo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 trap Explorative behaviour Foraging behaviour Novel food source Starvation predation trade-off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人—虎共存区域风险等级划分
2
作者 曲智林 桂宁晨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2-266,F0003,共6页
以2014—2019年珲春地区红外相机拍摄的东北虎数据为基础,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了虎出没区域风险等级划分模型。由模型检验可知:模型的准确率为93.51%,精确率为93.85%,召回率为93.08%,F1值为93.31%,Cohen s Kappa统计系数为90.2%。研究... 以2014—2019年珲春地区红外相机拍摄的东北虎数据为基础,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了虎出没区域风险等级划分模型。由模型检验可知:模型的准确率为93.51%,精确率为93.85%,召回率为93.08%,F1值为93.31%,Cohen s Kappa统计系数为90.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的人-虎共存区域风险等级划分模型分类效果好、预测准确度高,运用该模型对人-虎共存区域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虎共存区域 XGBoost算法 风险等级 划分模型 红外相机陷阱
下载PDF
麦积山石窟松鼠科动物种群数量特征及其危害
3
作者 李隆 贺东鹏 +4 位作者 陈章 武发思 朱非清 胡军舰 岳永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1,共8页
2021年9月-2022年9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松鼠科动物的种群密度、活动轨迹、昼夜节律及鼠害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石窟及其周边活动的松鼠科动物为岩松鼠与复齿鼯鼠,均为文物致害种;通过Schnabel法与最小已知... 2021年9月-2022年9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松鼠科动物的种群密度、活动轨迹、昼夜节律及鼠害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石窟及其周边活动的松鼠科动物为岩松鼠与复齿鼯鼠,均为文物致害种;通过Schnabel法与最小已知存活数估计法计算的岩松鼠种群密度分别为(3.64±0.26)、(3.64±0.24)只/hm^(2),与基于遇见率法测算的种群密度(3.08±0.19)只/hm^(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基于遇见率法测算的岩松鼠与复齿鼯鼠种群密度(7.33±1.26)只/hm^(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种致害物种分布范围广泛,能利用石窟栈道进行活动,可沿石窟崖体东西侧多方位、洞窟门窗以及露天大佛等位置进行攀爬.对石窟文物的破坏主要包括爬行过程造成的机械损伤、排泄物污染以及在洞窟内部与外围筑巢.在两种物种反复污染的栈道外围区域及靠近崖体的高频活动位置采取布设超声波驱避器、定期喷洒化学驱避剂等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鼠科动物 种群密度 红外相机技术 防治措施 麦积山石窟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4
作者 张明军 颜文博 +2 位作者 曾治高 毛全盛 王琦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2018年12月—2021年9月采用公里网格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选取的125个公里网格中布设了162台红外相机进行调查监测。累计42 078个相机工作日内获得有效探测照片9 225张,鉴定出6目13科23种哺乳动物,有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2018年12月—2021年9月采用公里网格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选取的125个公里网格中布设了162台红外相机进行调查监测。累计42 078个相机工作日内获得有效探测照片9 225张,鉴定出6目13科23种哺乳动物,有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 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小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相对多度和网格占有率较高。人类活动对区内哺乳动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影响,物种相对多度指数沿海拔梯度从低到高呈中峰模式。本研究初步掌握了园内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相对多度,完善了园内哺乳动物编目信息,为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和规划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编目 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下载PDF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小灵猫及其潜在啮齿类猎物活动节律的季节适应格局
5
作者 白小节 肖文宏 +3 位作者 张廷跃 刘邦友 肖治术 刘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20,共12页
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具有内源性且受外界生态因素(光周期、气候和食物等)影响,是动物生态适应性特征之一。阐明活动节律与气候和捕食者−猎物的关系,对于理解动物的生存策略、指导保护等至关重要。目前通过红外相机技术探究野生动物日活动... 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具有内源性且受外界生态因素(光周期、气候和食物等)影响,是动物生态适应性特征之一。阐明活动节律与气候和捕食者−猎物的关系,对于理解动物的生存策略、指导保护等至关重要。目前通过红外相机技术探究野生动物日活动节律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灵猫科动物是热带和亚热带生境中的重要次级消费者之一,但其野外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基于2016年12月至2022年7月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设置的60个红外相机位点监测影像资料,筛选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及其相应监测位点的潜在啮齿类猎物数据。通过核密度函数比较分析了保护区内、外的小灵猫及其潜在啮齿类猎物在雨季、旱季的日活动节律特征。结果显示,小灵猫有明显的晨昏两个活动高峰,时间分别是03:00—06:00和19:00—24:00。季节比对发现,小灵猫雨季凌晨活动高峰(03:00—05:00)早于旱季(04:00—06:00),活动强度较旱季高且集中;黄昏后的活动较旱季有所延长。进一步分析其活动与潜在的啮齿类猎物的重叠度,结果发现小灵猫与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的重叠度整体较低(雨季,Δ=0.18;旱季,Δ=0.16);与夜行性鼠类的活动节律重叠度高达90%以上,其中旱季的重叠系数(Δ=0.93)高于雨季(Δ=0.90)。此外,在保护区内的小灵猫凌晨活动高峰结束较保护区外延迟约1 h;黄昏后高峰阶段的活动强度(核密度)峰值明显高于保护区外。少许日间活动也主要出现在保护区内。上述结果表明,小灵猫的昼夜节律既有保守性,也具有一定的季节可塑性。这些特征型表现与季节性猎物分布和环境变化关联,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对充分认识小灵猫生活史特征以及实现物种有效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灵猫 日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技术 捕食者−猎物关系 季节性 人类活动
下载PDF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调查
6
作者 谭又源 魏永 +3 位作者 陈红 李艳红 胡杰 袁玉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2019—2021年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对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进行了大中型兽类监测。共布设相机90台(正常工作71台),累计完成1449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大中型兽类独立有效照片1926张。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4目12科20种;包括国家... 2019—2021年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对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进行了大中型兽类监测。共布设相机90台(正常工作71台),累计完成1449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大中型兽类独立有效照片1926张。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4目12科20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以及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外,在该地区首次记录到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相对多度指数(RAI)居前3的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8.058)、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RAI=1.352)和岩羊Pseudois nayaur(RAI=1.338)。共有33台相机记录到以放牧和采集为主的人为活动,表明该地区人为干扰较为严重。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大中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编目及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中型兽类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人为干扰
下载PDF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地鸟兽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吴昊 马永胜 +4 位作者 王天晖 贺孜尔汗 万升旗 薛亚东 李佳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掌握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本底资源现状,能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提供基础数据。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水源地使用红外相机开展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红外相机野外调... 掌握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本底资源现状,能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提供基础数据。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水源地使用红外相机开展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红外相机野外调查累计11443相机工作日,共收集到18773张野生动物照片,其中有效独立照片3303张,准确鉴定出4目9科17种野生兽类,7目12科32种野生鸟类。调查结果显示:1)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0,18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等级以上物种有24种。2)兽类和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67和3.03,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65和0.62。3)相对多度指数(I_(RA))前5种野生动物依次为鹅喉羚(Gazella yarkandensis)(I_(RA)=99.54)、野骆驼(Camelus ferus)(I_(RA)=53.57)、雪豹(Panthera uncia)(I_(RA)=35.22)、秃鹫(Aegypius monachus)(I_(RA)=15.64)、岩羊(Pseudois nayaur)(I_(RA)=13.81)。调查结果反映出甘肃安南坝保护区兽类和鸟类资源现状,可以为后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长期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名录 相对多度 红外相机技术 濒危物种 荒漠生态系统
下载PDF
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与红腹角雉活动节律比较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8
作者 王志前 曹和琴 +1 位作者 杨光美 粟海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揭示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在活动节律上的异同及其在人为干扰下的变化,本研究利用2017—2020年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建立重叠模型对两种雉类的日活动节律进... 为揭示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在活动节律上的异同及其在人为干扰下的变化,本研究利用2017—2020年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建立重叠模型对两种雉类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雉类均以晨昏活动为主,与繁殖季(Δ=0.874,P>0.05)和多雨季(Δ=0.869,P>0.05)相比,非繁殖季(Δ=0.862,P>0.05)和少雨季(Δ=0.914,P>0.05)的活动节律重叠系数较高,但活动高峰并不相同;(2)红腹锦鸡对人类活动(Δ=0.787,P<0.05)和家畜(Δ=0.831,P<0.05)两种人为干扰类型都表现出较明显的规避行为,而红腹角雉对家养动物的规避程度较小(Δ=0.878,P>0.05)。可见,同域分布的这两种雉类尽管活动节律重叠较大,但仍在活动节律上存在季节性差异,且应对人为干扰的响应亦有不同。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雉类的行为生态和物种共存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红腹角雉 人为干扰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监测
下载PDF
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类和兽类资源的红外相机监测
9
作者 任雪琴 邹智超 +2 位作者 袁鑫 肖忠辉 吴迪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2期90-99,共10页
【目的】深入了解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保护区内布设了33台红外相机对鸟类和兽类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调查累计11680个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照片15009张,其中可识别物... 【目的】深入了解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保护区内布设了33台红外相机对鸟类和兽类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调查累计11680个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照片15009张,其中可识别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2831张,记录到兽类和鸟类共22种,其中兽类16种,隶属于5目9科;鸟类6种,隶属于2目3科。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即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和白颈长尾雉(Syt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分别是黑熊(Ursus thibetanus)、猕猴(Macaca mulatta)、短尾猴(M.arctoide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的动物6种以及隶属于近危(NT)的动物1种。兽类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是小麂(M.reevesi)(RAI=7.852),鸟类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是白鹇(RAI=8.031)。【结论】调查补充了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数据,调查结果反映了现今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状况,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信息,是保护区系统建立野生动物监测体系、有效开展保护管理的基础,并可为长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栖山 生物多样性 鸟类 兽类 分布现状 红外相机陷阱
下载PDF
运用红外相机技术首次记录白化豪猪
10
作者 闫博 李英杰 +2 位作者 姚松 刘晓静 闫满玉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宝天曼以古老繁茂的原始森林及丰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同纬度居全国之首位,素有“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中州绿色明珠”之美誉。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在内乡宝天曼国家级... 宝天曼以古老繁茂的原始森林及丰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同纬度居全国之首位,素有“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中州绿色明珠”之美誉。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在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监测。2022年9月4日,于内乡宝天曼保护区葛条爬林区红外相机中拍摄到白化豪猪,根据所获得的野生个体影像资料信息确定为成年豪猪个体,这为河南省白化动物研究增添新的证据,对了解白化豪猪物种在区域的分布、栖息环境、行为等调查奠定基础,完善了内乡宝天曼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对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豪猪 白化 宝天曼
下载PDF
佛坪保护区大熊猫与同域分布的兽类多样性
11
作者 张麦琴 李帅 +2 位作者 陈原玉 陈娅 马青青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为研究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同域分布的兽类多样性,于2017年1-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河保护站的兽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布设40台红外相机,累计11006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兽类独立有效照片7301张,鉴定... 为研究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同域分布的兽类多样性,于2017年1-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河保护站的兽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布设40台红外相机,累计11006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兽类独立有效照片7301张,鉴定出25个兽类物种,分属4目14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个,占兽类总数的40%,其中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均为5个.相对丰富度较高的前5个物种依次是秦岭羚牛(Budorcasbedfordi,27.15)、野猪(Susscrofa,12.40)、小麂(Muntiacus reevesi,7.84)、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2.82)、中国豪猪(Hystrixhodgsoni,2.71).位点占有率前5个物种依次为野猪(100)、秦岭羚牛(97.5)、大熊猫(90)、黄喉貂(Martesflavigula,85)和小麂(80).西河保护站兽类科、种数均多于其它5个站,兽类种数远多于岳坝、大古坪、凉风垭和龙潭子4个保护站.本研究客观记录了西河保护站兽类的多样性和种群动态,为保护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坪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红外相机技术运用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规范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
12
作者 李军杰 詹继聪 +4 位作者 侯鑫磊 黄志旁 谭坤 房以好 肖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2-83,共12页
红外相机技术已经成为野生动物调查和监测的主要手段,对该技术的规范使用是获取代表性与可比性数据的前提。为了解国内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的使用规范情况。在CNKI数据库内,检索并筛选得到572篇使用红外相机研究野生动物... 红外相机技术已经成为野生动物调查和监测的主要手段,对该技术的规范使用是获取代表性与可比性数据的前提。为了解国内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的使用规范情况。在CNKI数据库内,检索并筛选得到572篇使用红外相机研究野生动物的文献,根据发文趋势将其分第一阶段(1996~2013年)、第二阶段(2013~2018年)、第三阶段(2019~2021年)进行分析。对于其中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类的286篇文献,从抽样布设、安装与维护、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三方面,细分出24个模块进行评分,分析不同阶段的分值变化,探究经济水平(省人均GDP)、有无高校等科研机构参与、地形、保护地等级四种因素对使用规范的影响。在地理空间上发文量由华中、华南地区向西南、西北及华北区域扩展,西南地区为热点调查区域。资源调查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地。不同阶段规范分值有显著差异,随时间呈增长趋势,即国内红外相机的使用趋向规范化发展。但仍存在不足,很多调查不能完成年周期监测,安装时缺乏对相机间隔距离、所处小环境的考虑,数据分析时缺乏对采样强度的判断。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省份经济水平与各省内开展的红外相机研究的规范呈显著正相关,主要表现在安装与维护的操作。广义线性模型结果发现,科研机构的参与显著增加了相关研究的评分。为更好地促进国内红外相机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的使用规范,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1)推动保护地与高校等科研单位合作。2)增加省级以下保护地及非保护地的调查。3)红外相机使用过程中,当存在较大尺度栖息地类型差异时,尽可能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并完成年周期调查;考虑并记录像机的间隔距离、小环境等信息;数据分析和展示中,注意分析采样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监测规范 打分评估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监测
下载PDF
福安瓜溪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类红外相机监测
13
作者 张彬君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2019年8月—2020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福建福安瓜溪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以1 km^(2)的网格为单位,共在38个点位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10512个相机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080张。准确鉴定出兽类4目11科13种,鸟类3目8科17... 2019年8月—2020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福建福安瓜溪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以1 km^(2)的网格为单位,共在38个点位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10512个相机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080张。准确鉴定出兽类4目11科13种,鸟类3目8科17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3种兽类依次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3种鸟类依次是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研究结果可为福安瓜溪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后期持续的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和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的地面层和林冠层鸟兽多样性
14
作者 胡兴润 房以好 +6 位作者 雷银 李延鹏 曾智 李军杰 赵锐 孙兴旭 谭坤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2期78-89,共12页
【目的】从森林垂直分层视角调查云南省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的鸟兽多样性,分析林冠层与地面层的鸟兽群落组成,探讨林冠层与地面层结合的红外相机监测方法的应用。【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将40台红外相机安装在林... 【目的】从森林垂直分层视角调查云南省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的鸟兽多样性,分析林冠层与地面层的鸟兽群落组成,探讨林冠层与地面层结合的红外相机监测方法的应用。【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将40台红外相机安装在林冠层(23台)与地面层(17台),监测大雪山片区(海拔2000~3000 m)的鸟兽多样性。【结果】共监测到42种鸟兽,包括20种鸟类(隶属4目12科)和22种兽类(隶属5目12科)。所有相机拍摄到的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较高的鸟类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RAI=1.121)和蓝眉林鸲(Tarsiger rufilatus,1.007),RAI较高的兽类依次为中缅灰叶猴(Trachypithecus melamera,12.873)、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7.212)、云南鼯鼠(Petaurista yunnanensis,5.605)、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3.570)、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2.282)、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1.974)、毛耳飞鼠(Belomys pearsonii,1.460)、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1.430)。调查记录到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中缅灰叶猴;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灰林鸮(Strix nivicolum)、白鹇、红面猴、熊猴(M.assamensis)和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等。林冠层拍摄到23个物种(鸟类5、兽类18),地面层拍摄到36个物种(鸟类18、兽类18),t检验结果表明林冠层和地面层拍摄到的鸟兽物种数差异显著(P=0.006),但拍摄鸟兽独立照片数无显著差异(P=0.910)。林冠层与地面层调查的鸟类群落Jaccard相似度指数为0.15,为极不相似;林冠层与地面层的兽类群落Jaccard相似度指数为0.61,为中等相似。中缅灰叶猴(RAI=11.745)是林冠层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明显高于地面拍摄(RAI=1.128);地面层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为帚尾豪猪(7.212)。【结论】大雪山片区有较高的鸟兽多样性,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的多样性水平相似。中缅灰叶猴是该区域的优势物种和旗舰物种,建议加强其保护和调查。地面层拍摄的物种数高于林冠层,而且林冠层和地面层拍摄的物种组成差异显著。建议使用红外相机进行森林动物监测和研究时兼顾林冠层和地面层监测,以便全面反映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和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大雪山片区 鸟兽多样性 红外相机 林冠 地面
下载PDF
辽宁省兽类种新记录——花面狸
15
作者 张雷 常劲 +1 位作者 冯超凡 万冬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0-764,共5页
花面狸(Paguma larvata C. E. H. Smith, 1827)俗称果子狸,隶属于食肉目(Carnivora)灵猫科(Viverridae)花面狸属(Paguma),作为“三有”保护动物,其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为近危(蒋志刚等,2020)。花面狸在国外分布于巴基斯... 花面狸(Paguma larvata C. E. H. Smith, 1827)俗称果子狸,隶属于食肉目(Carnivora)灵猫科(Viverridae)花面狸属(Paguma),作为“三有”保护动物,其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为近危(蒋志刚等,2020)。花面狸在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不丹、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泰国、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国内共分布有5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P.l. larvata)分布于北京、河北、甘肃、陕西、重庆、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西、上海、浙江、广东、广西,喜马拉雅亚种(P. l.grayi)分布于西藏南部,台湾亚种(P. l. taivana)分布于台湾,海南亚种(P. l. hainana)分布于海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面狸 红外相机 辽宁省 新记录
下载PDF
《昆明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生物多样性监测
16
作者 王备新 王萌 +1 位作者 彭智奇 吴淑鸿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执行和评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简称《昆蒙框架》)长期目标和行动指标所需要的关键数据的主要来源。简要介绍了《昆蒙框架》下的全球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The global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执行和评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简称《昆蒙框架》)长期目标和行动指标所需要的关键数据的主要来源。简要介绍了《昆蒙框架》下的全球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The global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GEO BON)概况、中国已有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观测网络,构建全球生物多样性观测系统(A global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system,GBiOS)的目的和核心监测指标,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的一般步骤和GEO BON建议的4种生物多样性监测新方法。提出,地理空间单元与生物类群的全覆盖监测是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主要目标,传统监测方法和新监测技术的互补是当前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点工作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监测网络 环境DNA 生态声学 相机陷阱 高光谱成像仪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数据的贵州高原山地环境野猪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光美 郭群毅 +4 位作者 杨雄威 彭彩淳 张明明 胡灿实 粟海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9-1460,共12页
近年来野猪(Sus scrofa)在我国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激增、生态影响强烈,是人兽冲突的典型代表,然而对其生境选择规律仍缺乏深入研究。利用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的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对贵州高原几处环境中野猪的生境选择... 近年来野猪(Sus scrofa)在我国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激增、生态影响强烈,是人兽冲突的典型代表,然而对其生境选择规律仍缺乏深入研究。利用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的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对贵州高原几处环境中野猪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得到野猪利用样方201个,非利用样方121个。(1)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分析表明,野猪喜爱活动于坡度≤20°、乔木郁闭度>0.8和草本盖度为0.2—0.4的生境类型;不喜爱的生境类型为海拔>1600 m,坡度>25°,草本盖度<0.1,距道路距离≤100 m。(2)野猪生境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3.226-海拔×0.002-坡度×0.161+乔木郁闭度×2.078+灌木平均高×0.401+草本盖度×3.566+距道路距离×0.001+距居民点距离×0.0003,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为87.8%,能够较好预测野猪的生境选择。(3)利用Mann-Whitey U和Chi-Square Test检验不同样区2组样方之间野猪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差异表明,野猪的生境选择性还受到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研究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华南地区野猪生态学研究,助力野猪冲突管理及科学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生境选择 空间利用 红外相机 贵州高原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的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清浩 姚松 +5 位作者 徐恺 刘统 肖文宏 白兵勇 黄小群 肖治术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4,共9页
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2018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本次调查涉及62个红外相机位点,累积工作37923个有效相机日,共... 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2018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本次调查涉及62个红外相机位点,累积工作37923个有效相机日,共获得12040张独立有效照片,识别到动物12目26科54种,其中鸟类6目12科35种,兽类6目14科19种。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斑胸钩嘴鹛(Pomatorhinus hypoleucos)和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为保护区新记录物种。保护区内有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和金雕(Aquila chrysaeto)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猕猴(Macaca mulatt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收录濒危物种(EN)有林麝1种,易危物种(VU)有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1种,近危物种(NT)有猪獾(Arctonyx collaris)1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极危物种(CR)有林麝1种,易危物种(VU)4种,近危物种(NT)10种。兽类中,野猪(Sus scrofa)、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和猪獾的相对多度指数和位点占有率均占据前三位;鸟类中,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相对多度指数和位点占有率均较高。此外,人类活动和家畜放牧是内乡宝天曼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干扰,同时发现生态旅游所圈养的猕猴发生逃逸,首次获得其在保护区内活动的图像记录。本研究完善了内乡宝天曼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为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生物多样性 保护管理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及活动节律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阮向东 陈奕欣 +4 位作者 王博宇 杨筱 廖春林 禹洋 郭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51,共10页
调查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和分布,并制订有效保护对策非常重要。由于地形复杂、植被浓密且缺乏系统调查,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数据较为缺乏。2017年3月—2018年12月,对位于... 调查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和分布,并制订有效保护对策非常重要。由于地形复杂、植被浓密且缺乏系统调查,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数据较为缺乏。2017年3月—2018年12月,对位于武陵山区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群落组成和行为节律进行了红外相机调查,以补充该区域鸟兽多样性本底资料。调查期内共监测了60个相机位点,累计18525个相机日,拍摄到2865张独立有效照片,包括8目25科37属,共15种兽类和35种鸟类,其中褐胁雀鹛(Schoeniparus dubius)、褐头鸫(Turdus feae)和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为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相对多度指数较高的动物类群为啮齿目、鲸偶蹄目、食肉目、鸡形目和雀形目。对8种分布广泛、多度指数较高物种日活动节律分析发现:(1)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分别为典型的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且与其他地区种群的日活动节律高度相似;(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野猪(Sus scrofa)均为昼夜兼性动物,但两者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日活动节律差异。本研究补充了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的基础数据以及常见物种的活动节律,有助于今后深入推进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兽类和鸟类 生物多样性 活动节律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东南部鸟兽多样性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鑫 付焱文 +3 位作者 李东睿 窦亮 曾涛 冉江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342,共10页
2018年7月—2020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省东南部古蔺、合江、长宁和兴文4县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布设红外相机位点81个,有效工作时间9548个相机日,拍摄到独立有效照片2434张(兽类1557张,鸟类877张)。结果显示:... 2018年7月—2020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省东南部古蔺、合江、长宁和兴文4县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布设红外相机位点81个,有效工作时间9548个相机日,拍摄到独立有效照片2434张(兽类1557张,鸟类877张)。结果显示:拍摄到兽类5目12科20种,鸟类7目14科38种及1杂交种;相对多度指数前5的兽类、鸟类分别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花面狸Paguma larvata、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豪猪Hystrix brachyura和野猪Sus scrofa,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和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在海拔1400~1600 m山脊附近区域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而阔叶林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历史资料曾记录的9种大中型兽类在本次调查中未发现;在兴文县与长宁县交界区域新发现白腹锦鸡C.amherstiae和红腹锦鸡的杂交群体。本调查结果为该地区开展深入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制定保护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兽类 鸟类 生物多样性 宜宾市 泸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