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eudoaneurysm formation following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of 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with detachable balloon:An institutional cohort long-term study
1
作者 Prasert Iampreechakul Korrapakc Wangtanaphat +5 位作者 Songpol Chuntaroj Yodkhwan Wattanasen Sunisa Hangsapruek Punjama Lertbutsayanukul Pimchanok Puthkhao Somkiet Siriwimonmas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2024年第4期94-108,共15页
BACKGROUND The goal of therapy for 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TCCF)is the elimination of fistula while maintaining patency of the parent artery.The treatment for TCCF has evolved from surgery to endovascular ... BACKGROUND The goal of therapy for 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TCCF)is the elimination of fistula while maintaining patency of the parent artery.The treatment for TCCF has evolved from surgery to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using detachable balloons,coils,liquid embolic agents,covered stents,or flow-diverter stent through arterial or venous approaches.Despite the withdrawal of detachable balloons from the market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2004,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with detachable balloons has currently remained the best initial treatment for TCCF in several countries.However,the pseudoaneurysm formation following transarterial detachable balloon embolization has rarely been observed in long-term follow-up.AIM To determine the occurrence and long-term follow-up of pseudoaneurysm after transarterial detachable balloon for TCCF.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09 and December 2019,79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CCF were treated using detachable latex balloons(GOLDBAL)of four sizes.Pseudoaneurysm sizes were stratified into five grades for analysis.Initial and follow-up assessments involved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t 1 month,6 month,1 year,and longer intervals for significant cases.Clinical follow-ups occurred semi-annually for 2 years,then annually.Factors analyzed included sex,age,fistula size and location,and balloon size.RESULTS In our cohort of 79 patients treated for TCCF,pseudoaneurysms formed in 67.1%,with classifications ranging from grade 0 to grade 3;no grade 4 or giant pseudoaneurysms were observed.The majority of pseudoaneurysms did not progress in size,and some regressed spontaneously.Calcifications developed in most large pseudoaneurysms over 5-10 years.Parent artery occlusion occurred in 7.6%and recurrent fistulas in 16.5%.The primary risk factors for pseudoaneurysm formation were identified as the use of specific balloon sizes,with balloon SP and No.6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ts occurrence(P=0.005 and P=0.002,respectively),whereas sex,age,fistula size,location,and the number of balloons used were not significant predictors.CONCLUSION Pseudoaneurysm formation following detachable balloon embolization for TCCF is common,primarily influenced by the size of the balloon used.Despite this,all patients with pseudoaneurysms remained asymptomatic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aneurysm formation 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detachable balloo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Long-term follow-up
下载PD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traumatic 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with n-Butyl-2-Cyanoacrylate
2
作者 陈怀瑞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3期194-194,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safet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traumatic 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with n-Butyl-2-Cyanoacrylate. Method A total of 11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safet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traumatic 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with n-Butyl-2-Cyanoacrylate. Method A total of 11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treated by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with n-Butyl-2-Cyanoacrylate. (n-BC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cluding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A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traumatic 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with n-Butyl-2-Cyanoacrylate
下载PDF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武 李明华 顾斌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评价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强调保留和重建颈内动脉(ICA)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6年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12例外伤性TCCF,其中1例双侧瘘口。所有病例经可脱球囊治疗失败,术后1... 目的评价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强调保留和重建颈内动脉(ICA)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6年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12例外伤性TCCF,其中1例双侧瘘口。所有病例经可脱球囊治疗失败,术后1~60个月脑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小瘘口3个,多发瘘口2个,大的海绵窦腔和瘘口8个。其中完全盗血3例,存在骨折碎片2例,合并夹层2例。Willis覆膜支架成功治疗了所有难治性TCCF,11例保留ICA,其中3例重建了海绵窦段ICA,另1例闭塞了单侧ICA和瘘口。术中无一例患者血管破裂,未出现远端脑栓塞和新发神经系统症状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造影,10例瘘口完全闭塞、ICA通畅,支架内无明显狭窄,1例ICA闭塞。除外2例患者失明外,术后1 d~3个月其他病例症状均逐步改善,并最终消失。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难治性TCCF有效、安全,可以作为TCCF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Willis覆膜支架 血管内治疗 可脱球囊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88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子亮 许斌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根据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病变特点,采用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接受股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88例TCCF患... 目的探讨根据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病变特点,采用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接受股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88例TCCF患者经首次球囊栓塞治疗后有160例痊愈,22例临床症状有所好转,6例球囊栓塞失败,改用其它手术方案治疗。有3例发生并发症。术后1 d^5年有23例复发,接受二次手术后均成功。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为多枚球囊栓塞和术后有残瘘(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球囊数量≥2枚(OR值7.80,95%CI 2.28~26.73,P=0.001)、术后即刻有残瘘(OR值10.46,95%CI 2.99~36.5,P=0.000)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是TCCF首选治疗方法。多枚球囊栓塞和栓塞术后即刻有残瘘是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其它危险因素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可脱性球囊 血管栓塞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及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7
5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4 位作者 王拓 鲍刚 陈景宇 徐高峰 张晓东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56例TCCF患者中54例采用股动脉穿刺入路,另2例采用股静脉-岩上窦入路行海绵窦内栓塞;56例中49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56例TCCF患者中54例采用股动脉穿刺入路,另2例采用股静脉-岩上窦入路行海绵窦内栓塞;56例中49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5例采用可脱性球囊加微弹簧圈栓塞。结果49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颈内动脉(ICA)通畅;7例瘘口及ICA被同时闭塞。本组ICA通畅率为87.5%,无手术死亡,治愈率为100%。随访4个月~12年,均无瘘口再通,术后除1例患眼永久性失明外,病情均恢复良好,无脑缺血及脑梗塞等并发症。结论经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是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小瘘口TCCF可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性 血管内栓塞 可脱性球囊 弹簧圈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余泽 马廉亭 +3 位作者 杨铭 束枫 李俊 潘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s)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240例TCCFs病人,其中214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23例采用弹簧圈栓塞(5例经股静脉→岩上窦入海绵窦内栓塞),3例经眼上静脉入海绵窦内栓塞(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NBCA...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s)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240例TCCFs病人,其中214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23例采用弹簧圈栓塞(5例经股静脉→岩上窦入海绵窦内栓塞),3例经眼上静脉入海绵窦内栓塞(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NBCA胶栓塞)。结果214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198例保持颈内动脉通畅,通畅率92.5%,随访,除1例在半年后复查发现原瘘口处假性动脉瘤外(因无症状,未处理),其余痊愈;16例行颈内动脉闭塞,其中3例分别在1~2个月发现颈外动脉分支与海绵窦相通,经真丝线段,NBCA栓塞而愈。其余26例全部治愈。结论大多数TCCFs病人可通过可脱性球囊和弹簧圈血管内栓塞而治愈,但可脱性球囊应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 可脱性球囊 弹簧圈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树清 季艳琴 +3 位作者 贲智进 陈建 陈燕 孙美琴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特征及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方法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常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应用法国Balt公司产Magic-BDTE可脱性球囊,在数字...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特征及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方法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常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应用法国Balt公司产Magic-BDTE可脱性球囊,在数字减影监视下,施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结果1次栓塞成功7例,2次栓塞成功2例,因并发症鼻腔出血死亡1例。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最好方法,其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可脱性球囊 栓塞治疗
下载PDF
经动脉途径血管内治疗51例外伤性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武 李明华 +6 位作者 李永东 谭华桥 顾斌贤 方淳 徐浩文 王珏 张培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推介最近5年经动脉途径使用可脱球囊、弹簧圈和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外伤性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DCCFs)和保留颈内动脉(ICA)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动脉途径血管内治疗的51例患者的54处TDCCFs,均首选可脱球囊作为治疗方法,W... 目的推介最近5年经动脉途径使用可脱球囊、弹簧圈和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外伤性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DCCFs)和保留颈内动脉(ICA)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动脉途径血管内治疗的51例患者的54处TDCCFs,均首选可脱球囊作为治疗方法,Willis覆膜支架和弹簧圈作为备选方法,术后3~48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一期单纯性可脱球囊成功治疗46处(85.2%)TDCCFs,并保留了ICA。使用可脱球囊、弹簧圈和Willis覆膜支架合计保留了53处(98.1%)TDCCFs的ICA,同时成功闭塞瘘口,仅1例闭塞了单侧ICA和瘘口。单纯可脱球囊治疗40处TDCCFs,单纯Willis覆膜支架治疗2处TDCCFs,单纯弹簧圈治疗1处TDCCF,可脱球囊联合Willis覆膜支架治疗8处TDCCFs,联合弹簧圈治疗3处TDCCFs,其中1处使用了Willis覆膜支架治疗。12处TDCCFs进行了二期和三期治疗。除外5例患者单侧视力损害和(或)脑神经麻痹无明显改善外,术后1 d~6个月其他病例症状呈阶梯型改善,直到消失。术中无一例患者血管破裂、无远端脑栓塞和新发神经系统症状等并发症。51处TDCCFs在最后1次治疗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经动脉途径使用可脱球囊栓塞TDCCFs的瘘口和保留ICA仍然是其首选的方法,但当这个方法失败时,Willis覆膜支架和弹簧圈可以作为有效的替换方法或补救措施闭塞瘘口和保留ICA,而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是有效、安全和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但需更多的病例作远期随访,以进一步拓展它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治疗 外伤 可脱球囊 Willis覆膜支架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附28例报道) 被引量:3
9
作者 齐铁伟 梁丰 +5 位作者 金华伟 郭少雷 石忠松 黄正松 杨李轩 李雪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介绍血管内介入治疗28例病人共29个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经验。方法将病人分为栓塞组(21例共21个CCF)和带膜支架组(7例共8个CCF),分别使用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和带膜支架技术治疗,评价临床效果和影像学变化,比较CCF的闭塞率和IC... 目的介绍血管内介入治疗28例病人共29个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经验。方法将病人分为栓塞组(21例共21个CCF)和带膜支架组(7例共8个CCF),分别使用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和带膜支架技术治疗,评价临床效果和影像学变化,比较CCF的闭塞率和ICA的通畅率。结果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死亡。所有病例的CCF均完全闭塞,栓塞组ICA通畅占14/21,带膜支架组ICA通畅占7/8。结论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和带膜支架技术都是血管内治疗CCF的有效方法。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带膜支架技术在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方面可能优于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但仍需更大规模、更长随访时间的随机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该技术在血管内治疗CCF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治疗 带膜支架 可脱球囊 弹簧圈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114例创伤性头颈部血管病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尚振 马廉亭 +8 位作者 余泽 徐国政 龚杰 杨铭 胡军民 姚国杰 熊用春 潘力 张新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创伤性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方法。方法以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100例,假性动脉瘤(FA)10例及动静脉瘘(AVF)4例。76例采用可脱球囊,10例用钨丝微螺旋圈,9例为两者联...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创伤性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方法。方法以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100例,假性动脉瘤(FA)10例及动静脉瘘(AVF)4例。76例采用可脱球囊,10例用钨丝微螺旋圈,9例为两者联合应用,12例用弹簧圈,另7例分别用肌块和IBCA栓塞。结果114例均治愈,除1例遗轻偏瘫外,均无并发症。病灶完全栓塞111例(974%)。采用可脱球囊、钨丝螺旋圈或二者联合栓塞的85例TCCF中,保持颈内动脉通畅77例(906%)。经一次栓塞治愈者100例(877%)。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头颈部创伤性血管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头颈部损伤 血管病变 血管内栓塞 栓塞疗法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尚明 洪景芳 +2 位作者 刘海兵 刘峥 王守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动静脉结构特征,探讨CCF的血管内栓塞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CCF病人的临床资料。45例为单侧颈内动脉主干瘘,6例合并颈外动脉分支瘘。48例向眼静脉引流,44例向岩上、下窦引流...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动静脉结构特征,探讨CCF的血管内栓塞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CCF病人的临床资料。45例为单侧颈内动脉主干瘘,6例合并颈外动脉分支瘘。48例向眼静脉引流,44例向岩上、下窦引流,13例向皮质引流,5例通过海绵间窦引流。其中41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4例行动脉途径弹簧圈和(或)Onyx 18栓塞,6例行静脉途径弹簧圈和(或)Onyx 18栓塞。结果术后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44例,大部分闭塞7例。5例不完全闭塞病人随访6~12个月,痊愈2例,3例有少量引流。临床随访3~6个月,症状消失49例,2例并发同侧展神经受累。结论 CCF有其独特的血管特点,血管内治疗是有效的方式,应根据其特点选取不同的栓塞途径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栓塞治疗 球囊 可脱性 弹簧圈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申起 彭彬 +5 位作者 许州 李明昌 田道锋 刘宝辉 王军民 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0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5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0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5例单纯应用血管内可脱球囊治疗,2例联合应用球囊及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行球囊辅助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行患侧颈内动脉闭塞术。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10例术后DSA证实海绵窦瘘及假性动脉瘤均未显影,未闭塞患侧颈内动脉的8例患侧颈内动脉无分支动脉损伤,保持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再发鼻衄及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对于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首选单纯应用血管内可脱球囊治疗,可脱球囊联合其他栓塞材料或单独使用其他栓塞材料是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及其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安林 冯雷 +3 位作者 蔡明俊 刘鹏 潘力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8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37例TCCF患者,单纯应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31例,带膜支架植入治疗5例,1例未治疗自动出院。结果 36例患者全部血管...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37例TCCF患者,单纯应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31例,带膜支架植入治疗5例,1例未治疗自动出院。结果 36例患者全部血管内治疗成功,31例闭塞瘘口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5例行可脱球囊闭塞瘘口同时永久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术中出现颈内动脉痉挛3例,术后脑缺血1例,高灌注3例,颈内动脉狭窄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2例术后第3天、第6天复发,再次行可脱球囊闭塞瘘口治愈。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6个月,均无瘘口再通,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单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TCCF效果良好,在可脱球囊治疗困难时,选用带膜支架植入治疗也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在降低血压情况下颈内动脉闭塞试验是评价能否可闭塞颈内动脉的金标准。预防并发症发生、处理好术后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可脱球囊 带膜支架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双可脱球囊技术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良 张超元 罗昱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双可脱球囊技术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TCCF)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TCCF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双导管将2个可脱球囊同时放入瘘口,分别充盈球囊后闭塞瘘口,依次解脱球... 目的探讨双可脱球囊技术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TCCF)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TCCF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双导管将2个可脱球囊同时放入瘘口,分别充盈球囊后闭塞瘘口,依次解脱球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例病人均成功闭塞瘘口,同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1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双可脱球囊技术安全、可靠,对于仅用单球囊无法闭塞瘘口的TCCF,双可脱球囊技术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性 球囊 双可脱 血管栓塞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个体化治疗14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凡 向贤宏 +8 位作者 出良钊 向欣 杨明 彭岗 严雄 章永详 隋建美 刘健 杨华 《新医学》 2012年第10期694-699,共6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几种常见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探讨其最安全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对145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3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5例行可脱落球囊结合弹簧圈栓塞,4例行可脱性球囊结合Ony... 目的:分析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几种常见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探讨其最安全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对145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3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5例行可脱落球囊结合弹簧圈栓塞,4例行可脱性球囊结合Onyx胶栓塞,1例行可脱性球囊结合覆膜支架栓塞,10例行弹簧圈栓塞,4例行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6例行Onyx胶栓塞,4例行覆膜支架置入,8例行颈内动脉闭塞。对各种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颈内动脉保持通畅137例(94.5%),眼部并发症1例(0.7%),颈内动脉狭窄1例(0.7%),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1.4%),无相关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3年,复发5例(3.4%)。结论:个体化的介入方案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理想方法,可脱性球囊是首选,可脱性球囊结合其他栓塞材料及单独使用其他栓塞材料是有效的补充,闭塞颈内动脉应是最后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治疗 可脱性球囊 弹簧圈 ONYX胶 覆膜支架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封堵术140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绛宇 李天晓 +3 位作者 王子亮 白卫星 李立 李钊硕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3期384-387,共4页
目的观察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将造影导管送入颈动脉进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再将同轴微导管超选入瘘口内,将可脱球囊充盈脱下栓塞瘘口,达到治愈目的。结果本组140例病人中有126例治疗... 目的观察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将造影导管送入颈动脉进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再将同轴微导管超选入瘘口内,将可脱球囊充盈脱下栓塞瘘口,达到治愈目的。结果本组140例病人中有126例治疗后痊愈,14例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未出现永久性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15例病人复发。结论经导管介入栓塞瘘口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其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治疗该病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瘘口 可脱性球囊 栓塞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伟武 赵泽林 +1 位作者 田飞 陈文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可脱性球囊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1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果 1次栓塞成功9例,2次栓塞成功3例。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可脱性球囊 栓塞
下载PDF
外伤性搏动性眼球突出的可脱性球囊栓塞手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新巍 吴刚 +2 位作者 李永东 高雪梅 马南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13-815,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搏动性眼球突出 (颈动脉海绵窦瘘 )使用可脱性球囊介入手术栓塞治疗的方法、结果和技术特点。方法 分析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19例 ,数字影像监测下采用可脱性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 目的 探讨外伤性搏动性眼球突出 (颈动脉海绵窦瘘 )使用可脱性球囊介入手术栓塞治疗的方法、结果和技术特点。方法 分析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19例 ,数字影像监测下采用可脱性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脉。结果  19例中 ,15例 (78 9% )保持了颈内动脉通肠 ,4例 (2 1 1% )闭塞了颈内动脉 ,术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搏动性眼球突出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可脱性球囊栓塞术 TCCF 介入治疗 临床表现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下载PDF
260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中学 王忠诚 +5 位作者 张友平 李佑祥 尚京伟 王清河 戴建平 杨平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报告260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男性214例,女46例。260例TCCF中绝大多数采用可脱性球囊导管栓塞治疗,无一例死亡,有192例保持了颈内动脉遇畅。本文讨论了各种... 本文报告260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男性214例,女46例。260例TCCF中绝大多数采用可脱性球囊导管栓塞治疗,无一例死亡,有192例保持了颈内动脉遇畅。本文讨论了各种血管内栓塞术的特点,认为可脱性球囊导管是栓塞治疗TCCF的较好方法,可首先选用。在讨论中,我们提出一种“双漏口征”。对于手术有指导意义,国内外尚未见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 治疗 可脱性球囊导管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明志 黄永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9期523-526,共4页
目的总结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验。方法对1999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2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行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均成功栓塞,保持颈内动脉通畅17例,术后鼻出血、颅... 目的总结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验。方法对1999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2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行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均成功栓塞,保持颈内动脉通畅17例,术后鼻出血、颅内杂音、搏动性突眼症状均消失,除1例疑诊青光眼延期治疗而遗留单眼失明外,术后视力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手术越早改善越明显。结论合并有大量鼻腔出血、视力急剧恶化及脑皮层引流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急症手术治疗的指征,尽早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疗效满意,且微创、经济,目前仍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性 可脱性球囊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