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骨瓣减压联合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治疗对冲性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林小弟 王亚亮 杜辉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去骨瓣减压联合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治疗对冲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福清市医院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216例对冲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去骨... 目的:观察去骨瓣减压联合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治疗对冲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福清市医院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216例对冲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联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研究组采用去骨瓣减压联合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预后、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创伤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预后良好率和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7 d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均小于对照组,术后7 d颅内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7 d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联合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治疗对冲性重症颅脑损伤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清除患者脑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中线移位和创伤应激,还可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 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 对冲性重症颅脑损伤 创伤应激 颅内压
下载PDF
高原地区急性进展型硬膜外血肿致脑疝1例
2
作者 桑布 旦增 +2 位作者 桑杰 尊珠曲宗 齐洪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急性硬膜外血肿(AEDH)是颅脑损伤后3 d内在硬脑膜和颅骨内板之间的潜在空间中出现的血肿。部分AEDH病例为进展型,早期症状较轻或被对冲伤症状掩盖,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硬膜外血肿或血肿量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后复查头颅CT出现血肿或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AEDH)是颅脑损伤后3 d内在硬脑膜和颅骨内板之间的潜在空间中出现的血肿。部分AEDH病例为进展型,早期症状较轻或被对冲伤症状掩盖,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硬膜外血肿或血肿量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后复查头颅CT出现血肿或血肿增大,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脑疝,危及病人生命。本文报道1例高原地区的AEDH,为50岁男性,因高处坠落伤致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0.5 h入院,GCS评分14分,首次头颅CT示左侧侧裂区片状高密度影,左侧颞枕部颅板下气体影,其内夹杂少量硬膜外血肿,右侧颞底硬膜下弧形高密度影。入院后6h发生病情变化,GCS评分7分,左侧瞳孔散大至5mm、对光反射消失,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颞枕部大面积硬膜外血肿形成,中线明显右移,左侧侧脑室受压变形。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2 h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颞枕部硬膜外血肿清除彻底。术后6个月随访,病人GOS评分5分。这提示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手术指征时要及早行开颅减压和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硬膜外血肿 高原地区 脑疝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庆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11—2012-12收治的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26例行保守治疗为对照组,26例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开颅清除血...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11—2012-12收治的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26例行保守治疗为对照组,26例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开颅清除血肿19例,颅骨钻孔微创清除血肿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血肿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的治疗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非手术区 迟发硬膜外血肿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颅脑损伤21例开颅术后非手术区颅内血肿发生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韦斐文 陈俭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8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非手术区DTIC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的非手术区颅内血肿占同期的7.5%,86%合并脑挫裂伤,58.6%合并颅骨骨...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非手术区DTIC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的非手术区颅内血肿占同期的7.5%,86%合并脑挫裂伤,58.6%合并颅骨骨折。首次术前外伤原发性颅内血肿量较大,平均56.4 ml。69%术后去骨瓣减压和常规颅外引流。术后非手术区DTICH发生在72 h内,其中13例为硬膜外血肿,5例为脑内血肿,3例为混合性的硬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21例术后DTICH再次手术治疗,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6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23.8%。结论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是脑挫裂伤及颅骨骨折的结果,手术导致的颅内压急剧下降是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颅内血肿 颅脑损伤 非手术区 开颅手术
下载PDF
方体定向置管治疗创伤性非功能区硬膜外小血肿的研究
5
作者 邓敏峰 吕建平 +1 位作者 骆锦标 曹志恺 《广州医药》 2018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估方体定向置管治疗创伤性非功能区硬膜外小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创伤性非功能区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量在15~30 m L。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而30例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药物及方体定向置管治... 目的评估方体定向置管治疗创伤性非功能区硬膜外小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创伤性非功能区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量在15~30 m L。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而30例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药物及方体定向置管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住院期间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再发头痛、焦虑及血肿清除的情况。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66.7%),高于对照组(2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个月后再发头痛、焦虑及硬膜外血肿清除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而6个月后上述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方体定向置管治疗在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清除硬膜外血肿,降低患者伤后近期头痛、焦虑症状的发生,改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体定向 创伤性 非功能区 硬膜外血肿
下载PDF
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6
作者 许炎武 《中外医疗》 2018年第5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DEH)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研究方法为随机对照试验,随机该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接诊的150例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不同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DEH)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研究方法为随机对照试验,随机该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接诊的150例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每组75例,手术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保守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组非手术区DEH的发生时间和位置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恢复良好率66.67%,明显高于保守组恢复良好率34.67%,手术组无死亡和昏迷病例,而保守组的昏迷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33%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头痛头晕率57.33%,恶心呕吐率18.67%,癫痫发作6.67%,颅内感染9.33%,均明显高于手术组17.33%,5.33%,0.0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颅脑创伤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理想方法,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迟发硬膜外血肿 非手术区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俊领 卢君强 +3 位作者 庄瑞强 张海刚 胡深 宋伟健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标准组46例(标准大骨瓣开颅清除术)和常...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标准组46例(标准大骨瓣开颅清除术)和常规组34例(常规大骨瓣开颅清除术)。结果总有效率标准组95.65%、常规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8,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标准组8.70%、常规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P=0.03)。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可提高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重型 侧裂区损伤 血肿清除术 标准大骨瓣 开颅 中国
原文传递
创伤性侧裂区血肿术后再发血肿50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曾昭明 郭予大 +2 位作者 邵强 吴波 冯志铁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侧裂区血肿术后再发血肿的原因,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创伤性侧裂区血肿术后再发血肿的情况,分析其原因。结果在原脑挫裂伤部位出现大块血肿19例(38%),出现对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5例(30%),脑内血... 目的探讨创伤性侧裂区血肿术后再发血肿的原因,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创伤性侧裂区血肿术后再发血肿的情况,分析其原因。结果在原脑挫裂伤部位出现大块血肿19例(38%),出现对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5例(30%),脑内血肿扩大9例(18%),原术区硬膜外血肿3例(6%),术后腰椎穿刺致硬膜下血肿3例(6%),脑组织坏死区血肿1例(2%)。结论手术操作和止血不利是再发血肿的主要原因,首次手术对侧存在骨折线和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再出血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侧裂区血肿 再出血 止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