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key cultural relic tourism resources and suggestions to it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1
作者 YU Zhong-yuan LI Bo BI Hua 《Ecological Economy》 2010年第4期447-456,共10页
SPSS13.0 was used to process the data of the 1-6 batch of key cultural relic conservation units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and multi-element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al... SPSS13.0 was used to process the data of the 1-6 batch of key cultural relic conservation units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and multi-element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mposite distribution index.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relics of provinces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grades,namely:very rich areas,rich areas,poor areas and very poor area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The paper holds that(1)the distribution of China's cultural relic tourism resources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different sharply from region to region,with more Han nation's heritage,less relic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2) Henan,Hebei,Shaanxi,Shanxi Province are the main regions with heavy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3) relics appeared in specific time periods in China's history.Ming and Qing Dynasties,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Song,Liao and Jin,the Western Han,Shang and Zhou dynasties,the New Stone Age are the major periods producing more cultural relics.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relationships of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relics with production technology,specific historical process,specific geographical location,political system,religion,national culture,customs,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technique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al system.Finall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eri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relic resources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下载PDF
The Advancement of Low-Carbon Ecological Civili zation in the View of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A Case Study of Ningxia Ningdong Energy-Chemical Base
2
作者 Gao Fache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2期50-54,共5页
The status quo of Ningxia Ningdong Energy-Chemical Base was introduced first, an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ow-carbon economy of Ningxia Ningdong Energy-Chemical Base were analyzed. Problems in the exploitation... The status quo of Ningxia Ningdong Energy-Chemical Base was introduced first, an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ow-carbon economy of Ningxia Ningdong Energy-Chemical Base were analyzed. Problems in th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in Ningxia Ningdong Energy-Chemical Base, and major factors which restrain the development, were discusse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t 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gdong Energy-Chemical Base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Low-carb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China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无锡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研究
3
作者 沈高洁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无锡悠久深厚的水文化底蕴孕育出了光彩夺目的水文化旅游资源,为其城市发展赋予了独特魅力。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开发与保护好无锡水文化旅游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构建... 无锡悠久深厚的水文化底蕴孕育出了光彩夺目的水文化旅游资源,为其城市发展赋予了独特魅力。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开发与保护好无锡水文化旅游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无锡水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与保护 研究
下载PDF
关于少数民族音乐及其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4
作者 齐艳红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6-80,共5页
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音乐及其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通过对辽宁蒙古族特色音乐的调研,提出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音乐与现代社会的多元融合。这样不但能保留少数民族音乐的传统特色,而且还能激发文化活... 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音乐及其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通过对辽宁蒙古族特色音乐的调研,提出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音乐与现代社会的多元融合。这样不但能保留少数民族音乐的传统特色,而且还能激发文化活力、保护文化多样性,为构建和谐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作出贡献。同时,强调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长期且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音乐同仁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音乐 文化生态 现代社会 音乐传承 保护发展
下载PDF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5
作者 王鑫宏 王政炎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8-65,共8页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具有突出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当前在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中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资源开发和保护范围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要实现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具有突出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当前在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中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资源开发和保护范围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要实现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保护和利用,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突出价值;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综合规划;加强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建设抗战历史文化品牌;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资源开发 资源保护 资源利用
下载PDF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路径研究
6
作者 姜莹莹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甘肃是一片革命热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加大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整合力度、创新力度以及人才队... 甘肃是一片革命热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加大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整合力度、创新力度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全方位分析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深入挖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潜力,破解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深层次矛盾,还能提供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从而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红色文化资源 保护 开发
下载PDF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策略
7
作者 张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2期103-108,共6页
红色文化是强省建设的根本所在和题中之义。甘肃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红色文化资源亦丰富多彩。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先辈们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质教育资源。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蕴含着巨大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是强省建设的根本所在和题中之义。甘肃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红色文化资源亦丰富多彩。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先辈们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质教育资源。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蕴含着巨大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该文客观地评析了当前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存在的困境,因地制宜地提出保护开发利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包括扩大文化宣传推广力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体系化、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等,以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 保护开发利用 文化强省 策略
下载PDF
助力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
8
作者 田彭 《中国制笔》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本文基于高校艺术类教育中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利用的现状,在调研分析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高校美术教育与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结合度低、文化融合意识不强和转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而探讨如何基于文旅融合,推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对少数民族... 本文基于高校艺术类教育中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利用的现状,在调研分析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高校美术教育与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结合度低、文化融合意识不强和转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而探讨如何基于文旅融合,推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对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促进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 少数民族非遗资源 文旅融合 非遗资源开发利用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 被引量:98
9
作者 陈永辉 白晋湘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80,共6页
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是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认识、创新、运用及对次生态民俗体育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创新、运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拓展。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主要面对的问题... 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是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认识、创新、运用及对次生态民俗体育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创新、运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拓展。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主要面对的问题有:(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2)民族传统体育法制保护和发展机制不健全;(3)科研工作不够深入和扎实;(4)社会群体义务与责任缺乏。指出开发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要遵循本源性、整体性、人本性、创新性原则。在开发策略上,提出:(1)加强政府主导力度;(2)建立健全民俗体育文化法制保护与开发机制;(3)深入开展普查、科研工作;(4)着重关注民俗体育文化"活态传承"人的培养;(5)结合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开发、打造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6)利用传统节庆日,开展民俗体育竞技、娱乐、休闲等活动;(7)在民族地区民族院校中有选择地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教育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保护 少数民族民俗体育 资源开发
下载PDF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菁 刘超 颜娜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经济强省。要真正把旅游业作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彻底扭转当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粗放式经营和管理局面。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和云南省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和宣传上的不同做法和态度的比较...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经济强省。要真正把旅游业作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彻底扭转当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粗放式经营和管理局面。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和云南省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和宣传上的不同做法和态度的比较,总结了云南成功经验,希望从中得到启示。总之,只有实现内涵式旅游开发,把未来旅游吸引力放在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向上,四川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开发利用 旅游文化资源 四川 旅游业 云南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0
11
作者 颜军 李荃辉 +1 位作者 庞甲光 张亚峰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当前旅游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和利用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文化旅游 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40
12
作者 钟海平 田祖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以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为例 ,概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 ,阐述了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紧迫性 。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 民俗袖珍文化 生态文化 化石文物文化 开发利用 社会价值 武陵山区 民族体育文化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动研究——以鄂西土家族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詹一虹 周雨城 陈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然而,部分地区因操作不当、观念错误等因素,造成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破坏。以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然而,部分地区因操作不当、观念错误等因素,造成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破坏。以鄂西土家族为例,通过对非遗保护与开发两者互动关系的探究,为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鄂西土家族
下载PDF
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耿英姿 张鸿鸣 刘昱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44-48,共5页
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杭州西溪风景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并对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对西溪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及管理项目进... 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杭州西溪风景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并对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对西溪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及管理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本研究为该景区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保护 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 开发管理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结构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寒雁 吕昭河 余游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83-87,共5页
根据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不一,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等特点,从民族文化和地区发展的多元性出发,研究教育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和地方型人力资本投资与... 根据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不一,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等特点,从民族文化和地区发展的多元性出发,研究教育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和地方型人力资本投资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平等发展的角度,提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重心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大量增加地区发展所需特殊人力资本的存量,力图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构建协调的教育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多元文化 教育结构配置 不平等 社会经济发展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杰聪 黄建团 李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100,共4页
对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现状具有保护与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保护与发展模式型多元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但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原因在于过于单纯追... 对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现状具有保护与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保护与发展模式型多元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但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原因在于过于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投入经费严重不足,保护机制与措施缺失等。最后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 保护 影响因素 发展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胡中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4期99-103,共5页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看来,除民族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水平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教育、经济、法律法规、自然地理、人口等指标评价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民族文化 社会经济
下载PDF
组织培养技术在中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艳梅 张天锡 +1 位作者 王文全 李峰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快速繁殖、脱除病毒、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活性成分生产和人工种子制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阐述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组织培养技术 中药资源 保护 开发利用 发展前景
下载PDF
渝东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探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江民 唐世刚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97,共5页
渝东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老少边穷地区,但是其自然风景优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分布较多,土家苗族文化风情异彩纷呈,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 渝东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老少边穷地区,但是其自然风景优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分布较多,土家苗族文化风情异彩纷呈,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条件、优势、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渝东南民族贫困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文化旅游 资源开发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以壮族嘹歌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炜 陈能幸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99,89,共4页
文章引入世界遗产保护本真性理论,通过以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歌为例,提出了要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思路。希望通过对这一具体研究对象的剖析,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文章引入世界遗产保护本真性理论,通过以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歌为例,提出了要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思路。希望通过对这一具体研究对象的剖析,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嘹歌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以此为鉴,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若干思路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真性 壮族嘹歌 保护性旅游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