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智龙 吉学群 +3 位作者 赵淑华 张景江 康涛 杨秀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取效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1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取曲池、合谷、血海、...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取效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1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地机、三阴交等穴针刺;对照组按《针灸学》取胃脘下俞、肺俞、脾俞、肾俞、阳陵泉等穴针刺。2组均每日治疗2次。以临床症状体征、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服用量;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等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调理脾胃针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而且能改善ST段下移的程度和左室舒张功能,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尿白蛋白水平亦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的显效率为50.00%,优于对照组的13.79%。结论:调理脾胃针法可改善糖、脂异常造成的心血管损害,降低尿蛋白水平,抑制MCP-1过度表达,并能减轻心肌负荷,提高心搏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Ⅱ型 冠状动脉疾病 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从脾胃论治
下载PDF
内分泌代谢疾病从脾论治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四海 林逸轩 +1 位作者 方朝晖 尤良震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36-140,共5页
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痛风多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而西药往往具有不同程度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等,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不... 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痛风多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而西药往往具有不同程度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等,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增效减毒,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主升清降浊,“脾者土也,治中央”,“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和水液代谢的枢纽,脾喜燥恶湿,在体合肌肉与四肢,这些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可能与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密切相关,故内分泌代谢疾病多从脾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系统疾病 从脾胃论治 中草药 综述
下载PDF
刘健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旦 刘健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析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综合治疗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刘健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结果刘健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从中医"燥痹"论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亏... 目的探析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综合治疗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刘健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结果刘健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从中医"燥痹"论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津液不布。治疗原则以滋阴清热,健脾化湿,活血通络。选方用药强调培土制水,培土生金。结论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从脾胃论治 滋阴清热 健脾 化湿 活血通络
下载PDF
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血瘀证 被引量:14
4
作者 章平衡 刘健 +1 位作者 谈冰 万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及血管翳的形成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瘀血"作为重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贯穿在"痹证"始终。而脾虚又是血瘀证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及血管翳的形成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瘀血"作为重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贯穿在"痹证"始终。而脾虚又是血瘀证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脾虚与血瘀之间的关系,探讨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血瘀 从脾胃论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痛风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广瀚 刘健 +2 位作者 龙琰 鲍丙溪 张颖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运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痛风(Gout)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数据处理系统采集患者信息,研究其代谢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尿酸(UA)。收集并整理该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 目的运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痛风(Gout)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数据处理系统采集患者信息,研究其代谢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尿酸(UA)。收集并整理该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Gout住院患者。依据是否使用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分为单元疗法组和单纯中药组,利用随机行走模型和关联规则评价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Gout患者Hcy和UA影响。结果①共纳入274例Gout患者符合研究要求,单纯中药组为106例(38.69%),单元疗法组168例(61.31%)。基于四性和五味的中医理论,其中寒性草药(出现110次,37.7%),温性(出现89次,30.5%)和凉性的(出现18次,6.2%)是使用频率排名前三的草药。②经关联规则分析:在同样使用黄芩清热除痹胶囊情况下,Hcy降低与蒲公英、泽兰、泽泻、黄柏、威灵仙、车前草升高呈关联,UA降低与山慈菇、川牛膝、泽泻、黄柏、车前草、桃仁、红花、丹参升高呈关联。③随机行走模型显示:单元疗法组UA临床意义在于UA每改善一步,需要行走7.53步;而单纯中药组UA临床意义在于UA每改善一步,需要行走2.06步。单元疗法组临床意义在于Hcy每改善一步,需要行走3.39步。④聚类分析共聚为3类,聚1类有桃仁、红花、丹参、茯苓、陈皮、甘草、蒲公英;聚2类山药、白术、薏苡仁、垂盆草、泽兰、山慈菇、黄柏、车前草、泽泻、土茯苓、川牛膝、威灵仙;聚3类郁金。结论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患者炎性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中药内服。中医健脾单元疗法治疗痛风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从脾胃论治 半胱氨酸 尿酸 中成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对原发性肝癌从脾胃论治“调护中洲”的理论基础与临床意义的研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方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5-2029,共5页
就原发性肝癌(PLC)从脾胃论治“调护中洲”治法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PLC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导致“中洲”脾胃受损相关,“中洲不顾”脾胃运化失常是PLC重要的病理机制,健脾和胃、“顾护中洲”是扶正抗癌的重要举措... 就原发性肝癌(PLC)从脾胃论治“调护中洲”治法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PLC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导致“中洲”脾胃受损相关,“中洲不顾”脾胃运化失常是PLC重要的病理机制,健脾和胃、“顾护中洲”是扶正抗癌的重要举措。并通过现代文献研究结果,分析阐述了调理脾胃复方及相关辨病中药在提高机体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方面的抗癌药理作用;通过临床研究结果,佐证了健脾和胃“顾护中洲”治法方药对PLC的客观疗效和优势。最终认为,在PLC的辨治过程中,重视脾胃后天之本,“顾护中洲”,采用健脾益气、健脾和胃类方药,将有助于整体临床疗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从脾胃论治 中医病机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患者免疫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孙艳秋 刘健 +3 位作者 忻凌 文建庭 董文哲 方妍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运用随机行走模型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贫血患者的免疫、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8年1月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住院患者资料,依据是否使用新风胶囊内服... 目的运用随机行走模型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贫血患者的免疫、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8年1月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住院患者资料,依据是否使用新风胶囊内服、芙蓉膏外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通过Liquorice软件系统构建两组中药核心处方复杂网络,运用SPSS 22.0分析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免疫炎性指标的变化。采用ORACLE 10g软件建立随机行走评价模型。结果(1)共计1251例RA贫血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对照组为754例,研究组497例。(2)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相比,研究组在升高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经随机行走模型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综合评价指标和接受的干预措施存在长程关联,研究组评价RBC、Hb、ESR、hs-CRP方面,在行走正向增长率、随机波动幂律值、综合评价指标的正向递增率、期望改善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在调节RA合并贫血免疫反应、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贫血状态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贫血 从脾胃论治 中成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聂容荣 黄春华 符文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从脾胃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寻找较佳治疗方法。方法:6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和药物组,针灸组穴取中脘、章门、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予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药物组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 目的:探讨针灸从脾胃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寻找较佳治疗方法。方法:6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和药物组,针灸组穴取中脘、章门、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予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药物组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早餐后顿服,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予以前瞻性脾胃证候的信息采集,于治疗后第1、2、4周末分别采用脾胃证候积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前前瞻性脾胃证候的信息采集示,63例PSD患者中食欲不振、便秘、饮少出现次数较高。针灸组与药物组愈显率分别为81.8%(27/33)、63.3%(19/30),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脾胃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01,P<0.05),针灸组较药物组下降更明显(P<0.01)。针灸组治疗第1周、2周及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1周、治疗2周后针灸组HAMD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P<0.01)。治疗1周、治疗2周后,针灸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PSD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障碍,针灸脾胃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起效快、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风 针灸脾胃论治 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