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the same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bolic-immune dysregulation in inflammation-mediated carcinogenesis of digestive organs
1
作者 Xia Ding Yunze Liu +2 位作者 Ruilin Wang Hong Shen Qi W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3-9,共7页
Inflammation-mediated carcinogenesis develops in the context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cancer within the digestive system.In the chronic inflammation microenvironment,the metabolic activity... Inflammation-mediated carcinogenesis develops in the context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cancer within the digestive system.In the chronic inflammation microenvironment,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tissue cells undergoes extensive changes,which interfere with the normal function of immune cells.Dysregulation of cell metabolism and immune function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ke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inflammation-mediated carcinogenesis within the major digestive organs,such as the stomach,liver,and colorectum.This metabolic-immune imbalance also correspond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ories of“yin-yang disharmony”and“disharmony between Ying-nutrients and Wei-defense.”The metabolic-immune imbalance has also been regarded as the key factor supporting“treatment of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the same method”,in which the same approach is adopted in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conditions.In the TCM treatment process,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identify TCM patterns and then apply the corresponding TCM to correct the dysregulated metabolic and immune function,thereby blocking the progression from inflammation to malignancy.Our study findings deepen the TCM understanding of metabolic-immune dysreg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bolic-immune dysregulation,pattern identification,and treatment method.They also provide new insight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ion-mediated carcinogenesis in major digestive organs and help us further explore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TCM strategy of“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the sam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ion-mediated carcinogenesis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the same method Metaboliceimmune regulation Metabolism Immunity Digestive system
下载PDF
基于血水同治法刍议当归贝母苦参丸之异病同治 被引量:2
2
作者 闫津豪 付强 +1 位作者 曲春成 李冀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 基于血水同治法刍议当归贝母苦参丸之异病同治。方法 以血水同治法为理论依据,结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之组方原理,探讨其异病同治之临床应用。结果 当归贝母苦参丸为血水同治法代表方剂,为治疗妇女妊娠并发小便难之名方。现代中医学者... 目的 基于血水同治法刍议当归贝母苦参丸之异病同治。方法 以血水同治法为理论依据,结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之组方原理,探讨其异病同治之临床应用。结果 当归贝母苦参丸为血水同治法代表方剂,为治疗妇女妊娠并发小便难之名方。现代中医学者基于其血水同治的组方思路,扩展其临床应用,如盆腔炎、前列腺炎、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肿瘤类疾病。结论 当归贝母苦参丸之异病同治皆为其血水同治之配伍功效与多种疾病之病机吻合,临证之时应灵活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水同治 当归贝母苦参丸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金匮肾气丸“异病同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佳宁 赵伟博 王佩娟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62-469,I0001,I0002,共10页
目的 以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为依据,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金匮肾气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作用机制。方法 自2022年3—10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获取金匮肾气丸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 目的 以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为依据,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金匮肾气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作用机制。方法 自2022年3—10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获取金匮肾气丸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利用DrugBank、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将两者取交集获取共有靶点,通过STRING11.5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3.7.1构建金匮肾气丸“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利用R语言对共有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运用SYBYL-X 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得到疾病与药物共有靶点65个,核心靶点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胱天蛋白酶-3(CASP-3)、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潜在靶点主要富集在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JAK-STA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中。结论 金匮肾气丸中多种活性成分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促进组织血管生成等作用,初步揭示了金匮肾气丸“异病同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潜在靶点与现代生物学机制,为深入研究开展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异病同治 金匮肾气丸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浅析络脉癥瘕与器官纤维化
4
作者 高宁 孙雨颉 +4 位作者 庞稳泰 黄明 秦广宁 刘耀远 杨丰文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394-1397,共4页
纤维化疾病在各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存在共性。通过考辨此类疾病中医病机证治源流,认为其病位在络,聚结癥瘕,异病同机,共同病理基础为痰瘀互结,病机责之于气、血、痰相因为患,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器官纤维化与络脉癥瘕的联系及辨治... 纤维化疾病在各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存在共性。通过考辨此类疾病中医病机证治源流,认为其病位在络,聚结癥瘕,异病同机,共同病理基础为痰瘀互结,病机责之于气、血、痰相因为患,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器官纤维化与络脉癥瘕的联系及辨治,同治有基础法,异病有专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器官纤维化 络脉癥瘕
下载PDF
从“异病同治”角度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选穴规律
5
作者 张译尹 王东岩 +2 位作者 张健 李慎微 刘拥军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7期780-786,共7页
目的基于多软件协同数据挖掘技术,从“异病同治”角度探讨近5年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选穴规律。方法交叉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2018年1月1... 目的基于多软件协同数据挖掘技术,从“异病同治”角度探讨近5年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选穴规律。方法交叉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期刊文献。依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用Zotero 6.0.26管理原始文献,用Microsoft Excel 16.54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并对录入的针灸处方进行数据清洗、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处理。结果本研究纳入神经性皮炎针灸处方31个、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灸处方34个。腧穴使用频次均以阿是穴为首,除阿是穴外其他腧穴集中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且五输穴在特定穴中占比最高。神经性皮炎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灸处方共有的核心腧穴为“阿是穴-血海-三阴交”,共有核心穴对为“血海-阿是穴”。对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分别聚为3类,其中阿是穴在2种疾病针灸处方中均单独成类。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所选腧穴具有高度一致性,与“异病同治”理论相符,但在腧穴配伍上又存在一定差异,说明2种疾病在病机上各有侧重,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辨证治疗,加减选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神经性皮炎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心脉安片“异病同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吴双凤 张薇 +3 位作者 郭海彪 匡艳辉 徐科一 刘晓秋 《特产研究》 2024年第4期31-41,共11页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心脉安片治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收集心脉安片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并结合GeneCards、TTD、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心脉安片治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收集心脉安片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并结合GeneCards、TTD、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获得心脉安片“异病同治”的共同靶点,并绘制中药有效成分共同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对疾病成分靶点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PPI网络的核心靶点,并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将核心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本研究从心脉安片中筛选出146个活性化合物,其“异病同治”的共同靶点178个,核心靶点11个,分别是STAT3、AKT1、IL-6、TNF、MAPK3、TP53、EGFR、HSP90AA1、VEGFA、EDN1和PPARA。关键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等成分。关键生物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等成分与STAT3、TNF、IL-6和VEGFA等靶点稳定对接。心脉安片“异病同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心脉安片效应机制,探索其新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安片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三焦分消”理念分析三仁汤“异病同治”治疗溃疡性疾病的临证思路
7
作者 吴智鹏 张钰琴 +5 位作者 曾国圆 陈玮钰 张荣臻 王明刚 张日云 彭梦如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溃疡性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中医优势病种之一。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其核心是“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若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与证候,即可采用同一方法进行治疗。三仁汤是治疗温病湿热证... 溃疡性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中医优势病种之一。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其核心是“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若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与证候,即可采用同一方法进行治疗。三仁汤是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代表方剂,可通过宣上、畅中、渗下将湿热之邪由三焦分消走泄而去。溃疡性疾病包括口腔溃疡、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临证之际,“有是证用是方”,若疾病证属湿热蕴结,投以三仁汤治之,疗效颇佳。从疾病“异病同治”的角度出发,基于“三焦分消”理论初步探讨三仁汤在溃疡性疾病中的临床运用,以期为溃疡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分消 三仁汤 异病同治 口腔溃疡 胃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基于古代文献探讨肺、胃相关胸痹辨治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陈竹 陆勤丰 +2 位作者 巫善珩 杨颖 魏瑜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8期103-107,共5页
目前,在国家指南、行业标准的引导下,众多医家将胸痹等同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并围绕冠心病这一特定病种对中医胸痹进行理论体系构架,指出心脉痹阻是胸痹的主要病机,而活血化瘀法为胸痹最主要的治法,这在一定程度上... 目前,在国家指南、行业标准的引导下,众多医家将胸痹等同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并围绕冠心病这一特定病种对中医胸痹进行理论体系构架,指出心脉痹阻是胸痹的主要病机,而活血化瘀法为胸痹最主要的治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对胸痹的认知与治疗。中医所述之胸痹是一大类病症,其主证症状相似,如胸闷如窒、胸痛彻背、短气不足息等,发病部位在胸廓、心下胃脘及以上。笔者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发现,与心系病相关之胸痹仅占一部分,另外还包括肺、胃相关疾患,且不在少数,而且与心系病的病机治则不同的是,与肺、胃系疾病相关之胸痹与两者的生理功能特点密切相关。肺位于上焦的胸廓之内,胃居中焦,在横膈之下,肺气主宣肃,胃气主通降,胸膈中气机的正常运转不离肺、胃两脏之调达,二者均以气为用,易生痰浊而阻滞气机升降,若病胸痹之症,其病机总不离阳虚、气郁、浊聚,病理产物围绕痰、气展开,病理过程中以虚、郁、闭并见为特点,后期均可见病情深入,由气及血,由经入络。本研究通过检索古代文献中“肺、胃相关胸痹”的有关内容,对肺、胃相关胸痹的病机与代表方药进行归纳总结与分类论述,指出在胸痹发生中肺、胃的中医学生理病理方面的关联性,揭示肺、胃相关胸痹治疗的共性,充分发挥中医异病同治的优势,从而拓宽临床应用,启发教学、科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古代文献 异病同治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论帕金森病伴抑郁和原发性抑郁的异质性
9
作者 张薇 袁灿兴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23-26,40,共5页
抑郁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其虽与原发性抑郁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二者发病机制及治疗不尽相同。原发性抑郁可归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帕金森病伴抑郁则属于“颤证”及“郁证”合病。从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西药治疗、中医病... 抑郁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其虽与原发性抑郁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二者发病机制及治疗不尽相同。原发性抑郁可归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帕金森病伴抑郁则属于“颤证”及“郁证”合病。从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西药治疗、中医病因病机、中药治疗等方面论述帕金森病伴抑郁和原发性抑郁的异质性,以期为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中医药疗法 同病异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脑病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谢佳峄 王钜为 +3 位作者 蒋越 赵圣 严凯雯 朱文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09-620,共12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治疗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轻度认知障碍、失眠障碍、癫痫以及血管性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治疗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轻度认知障碍、失眠障碍、癫痫以及血管性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以及PubChem平台预测桂枝茯苓丸组方药物的核心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检索DrugBank、疾病基因网络(Disease Gene Network,DisGeNET)、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latform,GeneCards)及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获取疾病相关靶点,得到药物-疾病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核心靶点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去重后共获取桂枝茯苓丸核心活性成分155个,相关靶点672个,脑病靶点196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78个,其中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脑病的5个核心活性成分为丹皮酚、槲皮素、芍药苷、肉桂醛、苦杏仁苷,PPI筛选得到5个关键靶点分别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胰岛素(insulin,INS)、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B),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通路分别为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中的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RAGE)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变-多发性疾病中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之间结合活性较好。[结论]本研究阐述了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脑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了解桂枝茯苓丸的作用机制,探索新的临床应用和实验探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脑病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丹皮酚 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Origin软件在声速的测量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波 邢海波 王晨辰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以大学物理实验中声速的测量为例,利用了Origin软件对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了线性拟合,并和传统的逐差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声速大小几乎吻合。结果表明,在实验教学中引入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更为方... 以大学物理实验中声速的测量为例,利用了Origin软件对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了线性拟合,并和传统的逐差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声速大小几乎吻合。结果表明,在实验教学中引入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准确率,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IN软件 声速的测量 逐差法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思想探析桂枝茯苓丸加减在妇科癥瘕病中的应用
12
作者 梁伟 贡欣 +1 位作者 李树苗 张晓晓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卵巢囊肿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症状各有不同,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其共同的病因病机,同属于“癥瘕”范畴。这与“异病同治”的思想内涵高度契合,即“疾病不同,病机相同”。桂枝...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卵巢囊肿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症状各有不同,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其共同的病因病机,同属于“癥瘕”范畴。这与“异病同治”的思想内涵高度契合,即“疾病不同,病机相同”。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功专活血散瘀消癥,为治疗妇科癥瘕病的代表方剂,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即“疾病不同,治法相同”。从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中医病因病机角度入手,揭示“异病同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并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结合“异病同治”思想,探究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癥瘕病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桂枝茯苓丸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 卵巢囊肿
下载PDF
《伤寒论》中的小方
13
作者 穆雪平 李泉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所写的中医经典临床著作,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前人曾比喻中医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因此小方具有研究意义。《伤寒论》中小方的具体治法有和法、寒法、温法、汗法、吐法和下法。作者根据小方治法的不同... 《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所写的中医经典临床著作,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前人曾比喻中医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因此小方具有研究意义。《伤寒论》中小方的具体治法有和法、寒法、温法、汗法、吐法和下法。作者根据小方治法的不同,对比、总结《伤寒论》中的小方条文、药性、组方分析及临床应用,有助于学习仲景组方思路,使临床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小方 张仲景 经方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
14
作者 谭国志 林贤灿 +4 位作者 黄佳纯 蔡绍铭 万雷 黄宏兴 张志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1260-1264,共5页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肌少症(Sarcopenia,SP)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同时发生时被称为肌少-骨质疏松症(Os...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肌少症(Sarcopenia,SP)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同时发生时被称为肌少-骨质疏松症(Osteosarcopenia,OS),会造成跌倒、骨折、死亡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对SP与OP的认识,文章从“异病同治”角度出发,分析SP与OP的共性病因病机,探索中医治疗SP、OP与OS的思路,为中医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骨质疏松症 异病同治 中医学
下载PDF
许芝银应用温阳法辨治瘿病后期经验
15
作者 赵浩然 许芝银 马朝群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3-1158,共6页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许芝银教授对于瘿病诊疗经验丰富,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术后等瘿病在临床进展到后期均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常进一步累及肝、脾、肾等脏腑,均有阳虚证候。强调在...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许芝银教授对于瘿病诊疗经验丰富,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术后等瘿病在临床进展到后期均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常进一步累及肝、脾、肾等脏腑,均有阳虚证候。强调在辨治基础上审证求机,灵活应用温阳法,温阳以行气、消痰、祛瘀、利水、散结、益气养阴。突出脏腑辨证、兼顾整体与局部统一,且灵活应用药对,颇具特色,疗效显著,更好地诠释“异病同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病后期 温阳法 辨证论治 名老中医 @许芝银 经验 异病同治 验案
下载PDF
从瘀热辨治儿童五官疾病验案三则
16
作者 郭子宜 梁峻铭 +2 位作者 刘叶 赵靖 崔霞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瘀热是血热与血瘀胶结而成的一种病理因素,广泛存在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不同阶段。儿童五官血络丰富,感邪易从热化,产生痈肿诸疾,其形肿大,其色暗红,难以彻清,反复出现,与瘀热致病特点相吻合,由此推测瘀热是儿童五官疾病重要病机之... 瘀热是血热与血瘀胶结而成的一种病理因素,广泛存在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不同阶段。儿童五官血络丰富,感邪易从热化,产生痈肿诸疾,其形肿大,其色暗红,难以彻清,反复出现,与瘀热致病特点相吻合,由此推测瘀热是儿童五官疾病重要病机之一。基于瘀热理论重新审视当归六黄汤,创新性提出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儿童五官疾病,以霰粒肿、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扁桃体炎三种儿童常见五官疾病为例,论述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儿童五官疾病瘀热证的辨治思路,阐释异病同治的中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热 五官疾病 霰粒肿 根尖周炎 扁桃体炎 当归六黄汤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异病同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焕东 丁瑞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2125-2133,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异病同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蛋白...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异病同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检索到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物靶点847个、“异病同治”靶点65个。关键靶点为清蛋白(ALB)、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关键成分为卡文定碱、黄甘草异黄酮A、柚皮素、甘草查尔酮B、山柰酚、黄芩素;关键靶点主要作用于肝、心、视网膜、松果体、甲状腺等器官组织,主要富集于循环系统的调控、蛋白磷酸化正调控、细胞钙离子稳态、血压负调节等生物过程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环磷酸腺苷(cAMP)、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配体和受体结合稳定。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异病同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的机制可能为关键成分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抑制炎症、降低血脂、扩张血管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二至丸“异病同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伍娟娟 韦美秀 刘锐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40-1348,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二至丸“异病同治”治疗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二至丸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获取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相关靶点;获取...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二至丸“异病同治”治疗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二至丸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获取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相关靶点;获取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相关靶点的交集靶点(共有靶点),即二至丸异病同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异常子宫出血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GO及KEE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4.2.6对核心靶点及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二至丸药物活性成分23种,二至丸异病同治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潜在作用靶点28个;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被确定为关键活性成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等被确定为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6条相关通路,与AGE-RAGE、PI3K-Akt、MAPK、HIF-1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显示关键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潜在结合力。结论二至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异常子宫出血涉及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及多条信号通路,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颗粒细胞凋亡、调节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等作用,改善卵巢功能,发挥“异病同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异常子宫出血 二至丸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从脾论治”在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芳 孙秀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0-252,共3页
“异病同治”是中医诊疗特色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指对病机大致相同的不同疾病采用相同的治法,临床应用疗效显著。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前期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脾密切相关,从脾... “异病同治”是中医诊疗特色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指对病机大致相同的不同疾病采用相同的治法,临床应用疗效显著。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前期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脾密切相关,从脾论治高血压病及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因此认为“异病同治”理论是“从脾论治”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从脾论治 高血压病 糖尿病
下载PDF
刘丽芳使用月经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丹 邓显光 +4 位作者 周瑶 龚婕 刘舒雷 葛安琪 刘丽芳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介绍和总结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刘丽芳教授认为乳腺增生随月经变化的周期性疼痛症状极其具有中医时间医学特色,认为经前经后乳腺增生病机虚实不同,经前以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主,是实;经后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是虚。据此使... 介绍和总结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刘丽芳教授认为乳腺增生随月经变化的周期性疼痛症状极其具有中医时间医学特色,认为经前经后乳腺增生病机虚实不同,经前以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主,是实;经后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是虚。据此使用月经周期疗法并创立乳癖经前方、乳癖经后方随证治之,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证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并附临床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时间医学 月经周期疗法 名医经验 同病异治 刘丽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