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肝脾同调”阐析慢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永安 靳茜 +1 位作者 李小科 杜宏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5,共4页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同中有异。根据肝、脾生理病理特性,治脾明辨虚实,厘清轻重,活用运脾、健脾、温脾、醒脾、补脾等法;调肝体用并重,精准辨证,活用疏肝、缓肝、散肝、柔肝等法。临床上,治脾与调肝相辅相成,治调并举,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核心病机 肝脾同病 肝脾同调 治脾调肝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熊鸣峰教授辨治胰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经验浅析
2
作者 马明云 吴慧婷 熊鸣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9期145-148,共4页
胰十二指肠术后胃瘫是消化道肿瘤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于该病的治疗,熊鸣峰教授根据30余年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提出独特的中医十层脉辨治方法。中医十层脉法主要将脉诊细分为十层进行分析,具体包括肺脉、大肠脉、心脉、小肠脉、脾... 胰十二指肠术后胃瘫是消化道肿瘤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于该病的治疗,熊鸣峰教授根据30余年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提出独特的中医十层脉辨治方法。中医十层脉法主要将脉诊细分为十层进行分析,具体包括肺脉、大肠脉、心脉、小肠脉、脾脉、胃脉、肝脉、胆脉、肾脉、膀胱脉。熊教授基于中医十层脉诊治方法,深入分析胰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的病机,认为本病与肝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肝气疏泄失常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基于这一认识,熊教授制定了以从肝论治为主的治疗方案,强调通过调理肝气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熊教授注重脉象变化,根据脉象的不同,灵活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他擅长整体调整、内外同治,将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整体调整,旨在恢复机体动态平衡,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证明,熊教授的治疗方法在胰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其生活质量,还缩短了病程,为患者进一步接受放化疗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熊教授的辨治经验值得临床医师传承和学习,以便为胰十二指肠术后胃瘫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十层脉 术后胃瘫 从肝论治 内外同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董筠教授从中焦肝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倩倩 董筠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23-128,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患病率高达25%,已然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与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患病率高达25%,已然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与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病初期西医主要通过低脂饮食和控制体质量进行管理。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向调节的特点,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在降血脂、保肝降酶、阻止肝纤维化进展等方面均有优势。董筠教授从中焦肝脾论治该病,认为其核心病机乃脾虚湿滞;病理关键是脾失健运、痰浊内阻;病理本质在于中焦肝脾同病,以脾虚为本、木乘为标。董师强调本病肝气乘脾的根源不在肝而在脾,在于脾失健运而气机升降失常,以致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停而成水湿,聚而生痰浊,久则痰瘀互结。因此,治疗上董师强调从脾治肝,健脾升清以复肝常,化湿降浊以祛痰瘀,转枢中焦,诸脏皆安。文章介绍了董筠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焦 从脾治肝
下载PDF
基于《治肝三十法》探析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疾病咳嗽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睿 王玉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6期637-640,共4页
清代医家王旭高以肝气、肝火、肝风、肝虚为纲,总结创立了《治肝三十法》。以《治肝三十法》为立足点探析肝气、肝火、肝风、肝虚的源流及内涵,并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的病机变化与其相似之处,从而提出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疾病咳嗽,分析并探索... 清代医家王旭高以肝气、肝火、肝风、肝虚为纲,总结创立了《治肝三十法》。以《治肝三十法》为立足点探析肝气、肝火、肝风、肝虚的源流及内涵,并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的病机变化与其相似之处,从而提出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疾病咳嗽,分析并探索间质性肺疾病相关咳嗽的临床用药规律及有效方剂,并应用典型案例验证其临床疗效,希望能对中医辨治间质性肺疾病相关咳嗽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肝三十法》 间质性肺疾病 久咳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和中医药诊治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元明 梁丹红 +4 位作者 梁民联 郑欢 秦书敏 吴皓萌 黄绍刚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71-2174,2179,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难治性 原因 中医药 策略 通降理论 血三脏理论 治酸不制酸
下载PDF
名中医温建民治疗拇外翻术后经验
6
作者 陈雨欣 王文 +3 位作者 程大鹏 许东升 危一飞 蒋科卫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49-1252,共4页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温建民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在术后根据“二期分治”骨折病理念,综合考虑患者术前“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术后早期“血瘀水停,骨折筋...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温建民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在术后根据“二期分治”骨折病理念,综合考虑患者术前“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术后早期“血瘀水停,骨折筋伤”、晚期“肝肾亏虚,筋骨未坚”的基本病机,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术中充分松解外侧结构,术后应用补肝肾、强筋骨类药物强健筋骨,嘱咐患者避免进行久立、久行相关的活动,减少拇外翻的复发,在早期应用愈骨一号方活血利水,晚期应用愈骨二号方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以达到加速拇外翻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微创手术 标本兼顾 活血利水 补益肝肾 骨折病
下载PDF
上病下取法论治小儿霰粒肿浅析
7
作者 米海舟 张花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95-97,共3页
霰粒肿是当今社会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电子产品普及,儿童霰粒肿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西医治疗此病多考虑局部手术切除或注射激素等,虽见效快,但不良作用较多,故不易被家长及患儿接受。中医对此病的认识... 霰粒肿是当今社会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电子产品普及,儿童霰粒肿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西医治疗此病多考虑局部手术切除或注射激素等,虽见效快,但不良作用较多,故不易被家长及患儿接受。中医对此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在治疗方面效果颇佳,更易被大多数家长及患儿选择。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上病下取,抓住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特殊生理特点,认为此病病位虽在目,但病因多责之于肝脾,主要病机考虑为脾虚生湿化痰,加之小儿易寒易热,易肝火内郁、痰火滞结,上阻胞睑脉络而成,故作者认为小儿霰粒肿的发生与肝脾有着密切的联系,治疗可上病下取,从肝脾入手,不局限于局部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疣 霰粒肿 上病下取 肝脾 儿科学 眼科
下载PDF
韩旭从心肝论治冠心病经验
8
作者 张冉 韩旭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韩旭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五脏皆与之有关,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心肝失调是本源,痰瘀互结是表现,情志为重要的危险因素。韩教授在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从心肝论治冠心病:重视滋阴养血... 韩旭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五脏皆与之有关,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心肝失调是本源,痰瘀互结是表现,情志为重要的危险因素。韩教授在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从心肝论治冠心病:重视滋阴养血,养心通脉;自拟释忧汤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喜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疏肝理气、化痰通痹;理气活血,通络消瘀,常配伍三七、丹参、川芎、葛根。此外,韩教授还推崇调畅情志,形神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从心肝论治 释忧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韩旭
下载PDF
荆楚名医刘云鹏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经验探赜
9
作者 孙婷 黄缨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4期127-131,共5页
荆楚名医刘云鹏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临床工作80余年,20世纪50年代即被誉为沙市八大名医之一,是中国知名中医妇科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老一生矢志中医,名扬杏林,博采众长,善... 荆楚名医刘云鹏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临床工作80余年,20世纪50年代即被誉为沙市八大名医之一,是中国知名中医妇科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老一生矢志中医,名扬杏林,博采众长,善于创新,临证提倡“调肝为主,疏肝为先”。本研究以“调肝十一法”为主线,系统梳理了刘老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学术脉络和理论渊源,归纳总结了其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具体说来,一是妇科之疾,多责之肝,二是肝木之疾,实多虚少,实者多为气郁,虚者多为血虚,三是治肝当以疏肝为先,尚需辨清虚实寒热。刘老调肝诸法虽源于先贤又有所创新,其自拟的多首调肝经验效方即是体现,如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前后诸证的调经Ⅰ号方和调经Ⅱ号方,疏肝开郁、化痰散结用于乳癖的疏肝散结汤,清热解毒、疏肝活血、化瘀消癥用于盆腔炎性包块的柴枳败酱汤等。最后列举其典型医案一则进行思辨分析,以期为后学者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中医“肝脾相关”理论阐微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花 蔡光先 刘柏炎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肝脾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决定了两者密切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的相互为用,病理状态的相互传变,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肝脾同治。认识肝脾相关对临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肝脾相关 肝病传脾 脾病传肝 肝脾同治
下载PDF
调肾疏肝针法对乳腺增生患者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丽芬 宋阿凤 +1 位作者 王志华 卢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较佳配穴和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调肾疏肝针法组(简称调肾疏肝组)、常规针刺组和中药组。调肾疏肝组穴取肾俞、命门、风府、灵墟、神封、步廊、期门等,每日针刺1次;常规针刺组穴取...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较佳配穴和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调肾疏肝针法组(简称调肾疏肝组)、常规针刺组和中药组。调肾疏肝组穴取肾俞、命门、风府、灵墟、神封、步廊、期门等,每日针刺1次;常规针刺组穴取足三里、膻中、肝俞、乳根、内关、期门,治疗方法同调肾疏肝组;中药组口服乳癖消片,每次6片,每日3次。3组患者皆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及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情况。结果:调肾疏肝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94.0%,常规针刺组分别为86.0%和88.0%,中药组分别为78.0%和84.0%,3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肾疏肝组疗效优于另2组;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血清PRL、P、P/E2均有显著改善(P<0.05),调肾疏肝组降低PRL和升高P、P/E2作用优于另2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调肾疏肝组和常规针刺组E2、CD8+、CD4+/CD8+有显著改善,调肾疏肝组降低E2的作用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调肾疏肝针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内分泌、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囊性病 乳腺 疏肝理气 从肾论治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下载PDF
标本缓急治则的探析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孟静岩 应森林 +1 位作者 孙晓霞 徐玉锦 《天津中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标本缓急治则是中医治疗原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标本的涵义、标本缓急的内容,结合历代医家对这一原则的论述,探讨标本缓急治则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强调了标本缓急治则灵活变通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标本缓急 治则 灵活应用
下载PDF
湿疫源流及治则治法主方考 被引量:21
13
作者 马家驹 潘霏 王玉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中医将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的疾病称之为疫病,病因为感受疫疠邪气所致,归属于温病范畴。根据疫病的临床症候及病因属性,目前主要分为湿热类和温热类疫病。文中归纳整理湿疫的相关文献,认为湿疫为感受湿邪为主的疫疠毒邪,由口鼻而入... 中医将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的疾病称之为疫病,病因为感受疫疠邪气所致,归属于温病范畴。根据疫病的临床症候及病因属性,目前主要分为湿热类和温热类疫病。文中归纳整理湿疫的相关文献,认为湿疫为感受湿邪为主的疫疠毒邪,由口鼻而入。因湿疫病因固定,具有明显的传变规律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初期、进展期、极期、恢复期阶段。凝练了湿疫的诊断要点,提出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方证。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始终要围绕湿疫毒邪的祛除,同时湿疫初期,湿疫毒邪伏于膜原,虽有类似表证,但不能给予辛温发汗,必须芳香涤秽化浊、疏利气机,着眼于邪气的透达,促使湿热分消走泄,即吴又可所谓的促邪溃败之意。湿疫临床特点依然不能脱离湿热范畴,临床存在正局、变局之分,湿遏热伏,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存在极易入营、逆传心包、横逆肝肾等变局,导致病情急剧加重,需要引起临床重视。因此提出治疗上,初期注重芳香涤秽化浊、疏利气机、透邪外达,湿疫化热后,要警惕变局,重视解毒凉血活血法的应用。同时湿疫治肺、着眼于祛邪的治疗思想要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湿疫 膜原 芳香涤秽 湿疫治肺 变局 湿热入营
下载PDF
名老中医王行宽肝心同治心系病遣方经验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金洋 范金茹 +4 位作者 叶铭泉 蒋磊 陈学娟 熊杜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9-22,共4页
王行宽教授辨治胸痹心痛,从肝治心,善用经方—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活用古验方—生脉散、柴胡陷胸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等,创"心痛治肝"之法,拟心痛灵系列(Ⅰ、Ⅱ、Ⅲ号)方、平肝煎;辨治风眩推... 王行宽教授辨治胸痹心痛,从肝治心,善用经方—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活用古验方—生脉散、柴胡陷胸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等,创"心痛治肝"之法,拟心痛灵系列(Ⅰ、Ⅱ、Ⅲ号)方、平肝煎;辨治风眩推崇从肝论治,遣古验方—六味地黄丸、二至丸、天麻钩藤饮、滋水清肝饮、半夏白术天麻汤等,自拟验方—加味滋生青阳汤、平肝煎等等,乃王老临床辨治心系病的遣方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行宽 心系病 从肝治心 遣方经验
下载PDF
基于肠-肝轴探讨茵陈苓桂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迪 谢春娥 +7 位作者 李峰 王允亮 薛晓轩 袁亚利 王乾皓 焦瑶 李军祥 杨晋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71-577,共7页
目的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茵陈苓桂剂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对照组,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茵陈苓桂... 目的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茵陈苓桂剂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对照组,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茵陈苓桂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9.6 g/kg、9.8 g/kg、4.9 g/kg的茵陈苓桂剂灌胃,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给予0.15 g/kg多烯磷脂酰胆碱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及回肠末端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内毒素(LP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回肠组织中TLR4及CD14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回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和回肠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损伤,血清ALT、AST、TC、TG、TNF-α、IL-6及血浆LPS水平和回肠组织中TLR4、CD1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回肠组织中ZO-1、Occludin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与茵陈苓桂剂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和茵陈苓桂剂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ST、T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茵陈苓桂剂高剂量组血清AST水平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0.05),血清ALT、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苓桂剂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血浆LPS水平和茵陈苓桂剂中剂量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各给药组大鼠回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阳性表达均增多,TLR4、CD1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茵陈苓桂剂高剂量组大鼠回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茵陈苓桂剂可改善NAFLD大鼠肝脏炎症,调节脂代谢,修复肠道紧密连接,靶向调控LPS/TLR4信号通路的转导,通过调节肠-肝轴、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达到治疗NAFL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茵陈苓桂剂 肠黏膜屏障 肠-肝轴 肝病实脾
下载PDF
从疑难杂症探析“诸病皆可从肝论治”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燕 刘明 +1 位作者 王树增 张庆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张珍玉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基础、临床两擅其长,强调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文章结合张珍玉教授治愈皮肤病及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两则医案,说明"诸病皆可从肝论治"这一独特的学术观点对于中医治疗... 张珍玉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基础、临床两擅其长,强调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文章结合张珍玉教授治愈皮肤病及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两则医案,说明"诸病皆可从肝论治"这一独特的学术观点对于中医治疗疑难杂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杂症 诸病皆可从肝论治
下载PDF
从肝论治风湿三病临床观察及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征 王向红 +4 位作者 吴娅妮 周珺 陈晓云 陈湘君 顾军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目的:在既往从肝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医异病同治理念,观察舒肝法对三种最具代表性的风湿病——以腺体病变为主的干燥综合征(SS)、以皮肤和小血管病变为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以关节和滑膜病变为主的类风湿性关... 目的:在既往从肝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医异病同治理念,观察舒肝法对三种最具代表性的风湿病——以腺体病变为主的干燥综合征(SS)、以皮肤和小血管病变为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以关节和滑膜病变为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差别,同时探索运用更符合中医临床习惯的临床阳性症状数目减少的疗效评判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4月龙华医院门诊诊断符合肝郁气滞证型的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共37例,采用自拟经验方舒肝方加减治疗4-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阳性数目、临床症候积分等变化,以评价舒肝方法治疗三种风湿病的临床效果,及该方法在治疗此三病的疗效差别。结果:(1)通过舒肝法治疗后三种风湿病患者临床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三种疾病的症候积分总改善率达81.1%,其中SS为80.0%,SLE为86.7%,RA为74.1%,且治疗后的临床阳性症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2)三种风湿病患者三组之间临床症候积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及治疗前后临床阳性症状数目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从肝论治理论指导下,用舒肝为主的方法治疗风湿病,可明显减少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临床症候积分,并且疗效相似,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风湿病 异病同治
下载PDF
朱培庭从肝论治经验在中医泌尿男科常见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郁超 JITTIKORN Pimolsettapun +5 位作者 张志航 杨礼斌 徐成林 赵友康 孙逊 朱培庭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28-31,共4页
从疏肝解郁经验应用于男性性功能障碍,养肝柔肝经验应用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急腹症"锦红片"经验应用于男性前列腺炎3个方面,论述海派顾氏外科朱培庭教授"从肝论治"思路在中医泌尿男科中的发挥及应用经验。并附验案... 从疏肝解郁经验应用于男性性功能障碍,养肝柔肝经验应用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急腹症"锦红片"经验应用于男性前列腺炎3个方面,论述海派顾氏外科朱培庭教授"从肝论治"思路在中医泌尿男科中的发挥及应用经验。并附验案3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疾病 中医男科 海派顾氏外科 从肝论治 朱培庭 经验发挥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冰梅 张子默 +3 位作者 李敬孝 岑岚风 甘宇 聂双莲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9-11,共3页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经典类型,发病机制多样复杂,临床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该病的发病与情志因素、饮食水土、体质等因素息息相关,病位涉及肝脾肾,病机实则为本虚标实。本病病变的发生基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变之...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经典类型,发病机制多样复杂,临床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该病的发病与情志因素、饮食水土、体质等因素息息相关,病位涉及肝脾肾,病机实则为本虚标实。本病病变的发生基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变之初,多属肝旺,随病变的发生发展,累及脾脏。本文着重强调切准病机因素,病证结合,早期清肝泻火,中后期益气健脾以扶正,提出了“肝脾同调”的理论之法。从“肝脾论治”是中医学对肝脾两脏维持机体稳定和扶正御邪的重要诊治方向。基于“肝脾同调”的理论探讨“肝脾”在桥本甲状腺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瘿病 肝脾论治 肝脾同调 病因病机
下载PDF
余江毅教授从肝论治甲状腺结节经验精萃 被引量:20
20
作者 曹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甲状腺结节属于祖国医学"瘿病"的范畴,余江毅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痰热互结,瘀血凝聚,由此提出了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散结为基本治疗大法,从肝论治,并在临床治疗中病证结合,善用对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从肝论治 病证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