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本《伤寒论》版本简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据考,宋本《伤寒论》中国藏有五部,日本藏有一部,今世所存凡六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之本为赵开美所刻无疑,但它是赵氏初刻本,不是翻刻本;而宽文本虽然不是好版本,但它对传播《伤寒论》功不可没。日本翻刻《伤寒论》最精善者是安政本。另... 据考,宋本《伤寒论》中国藏有五部,日本藏有一部,今世所存凡六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之本为赵开美所刻无疑,但它是赵氏初刻本,不是翻刻本;而宽文本虽然不是好版本,但它对传播《伤寒论》功不可没。日本翻刻《伤寒论》最精善者是安政本。另,考证宋本《伤寒论》务须将两类误称"仲景全书"者加以区别:一是与张卿子《仲景全书》相区别,二是与恽铁樵影印日本安政本相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本《伤寒论》 宋本《伤寒论》日本内阁本 宋本《伤寒论》日本宽文本 宋本《伤寒论》日本安政本 宋本《伤寒论》台湾本 版本
下载PDF
20世纪四本《伤寒论》所据底本揭秘 被引量:5
2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06年第11期1-4,共4页
20世纪有四部《伤寒论》翻刻本、影印本或排印本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它们是1912年武昌医馆翻刻本、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排印本。这四部书均称据赵开美《仲景全... 20世纪有四部《伤寒论》翻刻本、影印本或排印本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它们是1912年武昌医馆翻刻本、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排印本。这四部书均称据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而翻刻、影印或排印。考证后认为:武昌医馆本是柯继文依照杨守敬提供的“影钞本”翻刻的;恽铁樵本是以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本为底本削去返点符号而影印者;《新辑宋本伤寒论》源于恽铁樵本;《伤寒论译释》本亦以恽铁樵本为底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武昌医馆翻刻本 《伤寒论》恽铁樵影印本 《新辑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译释》
下载PDF
淳化本《伤寒论》的重要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1年第1期1-2,共2页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于北宋淳化三年(992)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宋本《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今以淳化本校宋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研读宋本《伤寒论》,宜...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于北宋淳化三年(992)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宋本《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今以淳化本校宋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此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本《伤寒论》 宋本《伤寒论》 《太平圣惠方》
下载PDF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心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17-521,共5页
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4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 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4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呕哕附”五个小字,从而把“厥利呕哕”混淆成厥阴病,是引发厥阴病篇纷乱的根源。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与《金匮玉函经》中,逐条找出“厥利呕哕”条文的踪迹.“厥利呕哕”不仅是附在厥阴病篇,更确切地说是附在三阳病三阴病六病之后,是集中对伤寒发病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厥”,以及贯穿于三阴三阳六病与“吃”有关联的常见症状“利、呕、哕”,进行深入地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克绍 厥阴病 厥利呕哕 赵刻宋本《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注解伤寒论》
下载PDF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版本之考证 被引量:2
5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1年第5期441-444,共4页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逼真北宋原刻本,医家美称赵氏翻刻本为"宋本",北宋原刻本已佚。宋本今存五部,皆藏中国,极为珍秘,已为国宝。日本枫山秘府藏有一部,经反复考察,系据赵开美之初刻本翻刻者,翻刻草率,讹字甚多,日本安政...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逼真北宋原刻本,医家美称赵氏翻刻本为"宋本",北宋原刻本已佚。宋本今存五部,皆藏中国,极为珍秘,已为国宝。日本枫山秘府藏有一部,经反复考察,系据赵开美之初刻本翻刻者,翻刻草率,讹字甚多,日本安政期间中医文献学家堀川济据枫山秘府本翻刻之,改其讹字,刊刻精美,对中国影响甚大,1923年恽铁樵影印之,伪称影印件为"赵开美本",1946年叶桔泉予以揭露之。恽铁樵本影响巨大,《新辑宋本伤寒论》、《伤寒论译释》两书前言均称底本为赵开美本而实为恽铁樵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版《伤寒论》 《安政本伤寒论》 赵开美 恽铁樵 张仲景
下载PDF
宋以前《伤寒论》版本的“固瘕”诠释学研究
6
作者 刘超武 刘桂颖 +2 位作者 朱振刚 王泓午 张涛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固瘕"见于《伤寒论》原文191条。历代注家学者因方法不同,莫衷一是。诠释学作为西方研究文本技术的科学,在其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借助宋以前《伤寒论》版本进行诠释学循环,对"固瘕"一词进行诠释学研究,发现其可以从... "固瘕"见于《伤寒论》原文191条。历代注家学者因方法不同,莫衷一是。诠释学作为西方研究文本技术的科学,在其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借助宋以前《伤寒论》版本进行诠释学循环,对"固瘕"一词进行诠释学研究,发现其可以从多层面角度得出不同诠释结论,虽不一致、也不矛盾,呈现出诠释结论的历史性,符合诠释学意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燥屎 诠释学 宋以前版本
下载PDF
谈宋本《伤寒论》原文的398条与808条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丰杰 李宇航 《河南中医》 2020年第6期811-814,共4页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概论、伤寒辨证之规范,其内容不乏精妙,学术价值亦不可低估;痉湿暍篇虽见于《金匮要略》,然其证与伤寒相似,具有鉴别诊断之意义,示人不可误治。中10篇论六经辨证、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是《伤寒论》的重点与核心,共计398条,不可混同于397法。后8篇原文共计288条,其内容虽与中10篇重复较多,但有学者考证提出后8篇的内容本是王叔和所见散失《伤寒杂病论》的原始状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校注》 张仲景
下载PDF
仲景学说在宋代迅速成为显学的成因分析
8
作者 王润春 刘欢 刘桂荣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95,共3页
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除《伤寒杂病论》自身的学术特点以及历代医家的整理与继承,与其学说在宋代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医界迅速传播密不可分。宋代国内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 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除《伤寒杂病论》自身的学术特点以及历代医家的整理与继承,与其学说在宋代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医界迅速传播密不可分。宋代国内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家层面对医学的关注、发达的科技与文化等,不仅为仲景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强有力地推动了仲景学说的传播。仲景学说之所以在宋代成为显学,并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正是由于宋代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仲景学说的显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宋代
下载PDF
宋本《伤寒论》北京—上海—美国—台湾转移释秘
9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09年第5期417-419,共3页
今存之宋本《伤寒论》非北宋校正医书局原刻之本。原刻本分大字本与小字本两种。小字本亡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后,大字本《伤寒论》据清末藏书家伯兮题记所述,他藏有北宋治平二年(1065)大字官刻本,今不知何在。今称之宋本《伤寒论》,... 今存之宋本《伤寒论》非北宋校正医书局原刻之本。原刻本分大字本与小字本两种。小字本亡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后,大字本《伤寒论》据清末藏书家伯兮题记所述,他藏有北宋治平二年(1065)大字官刻本,今不知何在。今称之宋本《伤寒论》,指明代万历二十七年江苏常熟赵开美请当地优秀刻工赵应期刊刻之《伤寒论》,以北宋元祐三年(1088)小字原刻本为底本翻刻,尊称"宋本伤寒论",实明刻也。宋本《伤寒论》确知共存五部,除台湾今存一部外,其余四部藏于中国大陆: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一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一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部,上海图书馆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宋本《伤寒论》 王重民 傅振伦 杨殿珣 谢国桢 刘修业 赵开美 赵应期
下载PDF
台湾故宫宋本《伤寒论》古今谈
10
作者 钱超尘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宋本《伤寒论》实赵开美刻本。本文就今世台湾故宫宋本《伤寒论》概貌进行详述,并考证了台湾故宫本《伤寒论》转移至美国及回归台湾的过程。
关键词 宋本《伤寒论》 台湾故宫本 考证
下载PDF
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上)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聪 常丽萍 +2 位作者 李翠茹 李红蓉 贾振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085-1089,共5页
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 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法于阴阳、天人相应、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初步形成,《伤寒杂病论》重视顺应四时、避邪慎养,固护脾胃、饮食调摄,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春秋繁露》进一步发展气-阴阳-五行养生观;《论衡》提出生死寿夭,延年之道,《淮南子》倡导形、气、神兼养,中国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理论发展,《养生论》提出形神兼养、清虚静泰,《黄庭经》提倡积精保精、吐纳服气、存思内视,《抱朴子》重视玄道守一、积善累德、兼采众术,《养性延命录》兼融三家、认为我命在我、守静食诫,孙思邈融通各家论养生。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程朱理学、金元四大家在食养、机体不同阶段养生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明清时期养生理论日趋完善,脏腑养生突显,药物养生渐进发展,综合调摄推动养生全面发展。近现代养生理论与实践加快发展,促进养生事业日渐繁荣。通过系统梳理中华养生历史源流,体现了儒释道医四大流派养生思想及其衍化发展,以期为健康服务事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生 夏商时期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 诸子百家 伤寒杂病论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现代
下载PDF
关于宋本《伤寒论》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益新 《河南中医》 2006年第8期1-4,共4页
宋本《伤寒论》,在伤寒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前辈学者在底本探究、校者稽考、版本辨伪、同刻考异、翻刻重印、校注诠释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今后研究,应是对现存各藏本进行甄别真伪,明其源流,汇刻校勘,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宋本《伤寒论》 版本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下)
13
作者 魏聪 常丽萍 +2 位作者 李翠茹 李红蓉 贾振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225-1230,共6页
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 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法于阴阳、天人相应、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初步形成,《伤寒杂病论》重视顺应四时、避邪慎养,固护脾胃、饮食调摄,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春秋繁露》进一步发展气-阴阳-五行养生观;《论衡》提出生死寿夭,延年之道,《淮南子》倡导形、气、神兼养,中国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理论发展,《养生论》提出形神兼养、清虚静泰,《黄庭经》提倡积精保精、吐纳服气、存思内视,《抱朴子》重视玄道守一、积善累德、兼采众术,《养性延命录》兼融三家、认为我命在我、守静食诫,孙思邈融通各家论养生。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程朱理学、金元四大家在食养、机体不同阶段养生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明清时期养生理论日趋完善,脏腑养生突显,药物养生渐进发展,综合调摄推动养生全面发展。近现代养生理论与实践加快发展,促进养生事业日渐繁荣。通过系统梳理中华养生历史源流,体现了儒释道医四大流派养生思想及其衍化发展,以期为健康服务事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生 夏商时期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 诸子百家 伤寒杂病论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现代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四逆散考析
14
作者 王鹏 张玉芳 《光明中医》 2014年第10期2042-2043,共2页
为了解决目前对于《伤寒杂病论》四逆散条文的争议,通过比较《伤寒杂病论》宋本和白云阁本以及相关注家对于四逆散相关条文的论述和解释,探讨四逆散的加减变化,发现白云阁本为我们提供了对四逆散的全新而正确的认识,纠正了宋本在这方面... 为了解决目前对于《伤寒杂病论》四逆散条文的争议,通过比较《伤寒杂病论》宋本和白云阁本以及相关注家对于四逆散相关条文的论述和解释,探讨四逆散的加减变化,发现白云阁本为我们提供了对四逆散的全新而正确的认识,纠正了宋本在这方面的明显错误。白云阁本必将对临床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四逆散 宋本 白云阁本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术类药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金萍 王振国 卢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9-2011,共3页
《神农本草经》应反映张仲景时代用药情况,但与宋本《伤寒论》术类药之间存在差异,《神农本草经》术类药作"术",而宋本《伤寒论》术类药则作"白术"。结合汉魏六朝乃至宋代各个时期的本草方书,说明汉代术类药物只有... 《神农本草经》应反映张仲景时代用药情况,但与宋本《伤寒论》术类药之间存在差异,《神农本草经》术类药作"术",而宋本《伤寒论》术类药则作"白术"。结合汉魏六朝乃至宋代各个时期的本草方书,说明汉代术类药物只有术而没有白术,六朝以后始分苍、白术,至宋代则明确区分苍、白术。宋本《伤寒论》出现白术,固然有宋人臆改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药物分化及品种变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宋代 伤寒论 差异
原文传递
从“外台本伤寒”看《伤寒论》若干医药学术问题
16
作者 李婕妠 赵鲲鹏 +2 位作者 王奎淞 陈世玉 郭嘉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269-7271,共3页
《伤寒论》研究具有多民族多时代的传承特点,定位于不同时代则具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方》中“(张)仲景《伤寒论》”部分或可代表隋时期《伤寒论》内容,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卷十归为唐本《伤寒论》,隋唐... 《伤寒论》研究具有多民族多时代的传承特点,定位于不同时代则具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方》中“(张)仲景《伤寒论》”部分或可代表隋时期《伤寒论》内容,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卷十归为唐本《伤寒论》,隋唐于宋之前,相较下《外台秘要方》中相关内容与唐本相似度较高,而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宋本)有较大偏差,3个版本中,今人最重宋本,唐本次之,外台本再次之。现将外台本与主流传本宋本作直接比较,通过整理比较外台本中记载的《伤寒论》遣方用药的诠释表达,以期探讨外台本《伤寒论》对现代中医发展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台秘要方 伤寒论 外台本 宋本 遣方用药差异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