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of TT virus to IFN plus ribaviri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被引量:1
1
作者 JavierMoreno RafaelBarcena +2 位作者 SantosdelCampo GloriaMoraleda Mluisa Mateo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AIM:TT virus (TTV) is a newly described DNA virus related to postransfusion hepatitis that produces persistent viremia in the absenc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PEG-IFN plus ribavirin have been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AIM:TT virus (TTV) is a newly described DNA virus related to postransfusion hepatitis that produces persistent viremia in the absenc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PEG-IFN plus ribavirin have been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infection.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s of TT virus (TTV) and hepatitis C virus (HCV) to PEG-IFN plus ribavirin therapy. METHODS:Fiftee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CV were treated with PEG-IFN(0.5 μg/body weight/week) and ribavirin (1000 mg-1 200 mg/daily) for 48 weeks,Blood samples were drawn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therapy.Serum TTV DNA and HCV RNA were quantified by real time PCR. RESULTS:At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TTV infection was detected in 10/15 (66.6%) of HCV-infected patients.Loss of serum TTV DNA at the end of therapy occurred in 6/10 (60%) patients.Out of these 6 patients,4 (67%) became positive for TTV DNA after 6 months of therapy.Regarding HCV viremia,11/15 (73%) patients were negative for serum HCV RNA after 48 weeks of therapy,7/11 (64%) of these cases also became negative for TTV DNA following the combined treatment.In the 3/4 (75%) patients who were positive for HCV RNA at the end of therapy,TTV DNA was detected as well.Sustained HCV response at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as 53% (8/15). CONCLUSION:No TTV sustained response can be achieved in any patient after PEG-IFN plus ribavirin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que teno virus ADULT Antiviral Agents DOSAGE DNA Virus Infections Drug Therapy Combination Female hepatitis C chronic Humans interferonS Male Middle Aged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RIBAVIRIN treatment Outcome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的α-2b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章廉 冯筱榕 +3 位作者 乔世忠 周荣 卢桥生 骆抗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对2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10例采用IntronA5m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12周、其中8例治疗前应用短程皮质激素撤除疗法。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护肝药物。在随访1年时,治疗组8例症... 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对2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10例采用IntronA5m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12周、其中8例治疗前应用短程皮质激素撤除疗法。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护肝药物。在随访1年时,治疗组8例症状消失,ALT持续正常水平,2例各有一次复发,症状再现,ALT升高,85.7%(6/7)HBeAg血清转换为抗HBe,30%(3/10)HBV-DNA阴转。对照组仅5例临床症状消失,ALT持续正常水平或基本正常,5例出现9次复发,症状再现,ALT升高,28.6%(2/7)HBeAg自发阴转,但无1例抗-HBe阳转,10%(1/10)HBV-DNA阴转。重组干扰素治疗期间副反应均可耐受,且呈可逆性改变。结果提示应用短程皮质激意撤除疗法与重组干扰素联合治疗方案是目前治疗我国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皮质激素 乙型肝炎 重组
下载PDF
61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晶滢 田一梅 +5 位作者 郝新洁 杨华升 王宪波 姚鹏 张方平 李秀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提高慢重肝患者治疗有效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北方地区5家医院618例慢重肝患者,分析抗病毒组与非抗病毒组,及各组中西医结合方法与单... 目的:探讨抗病毒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提高慢重肝患者治疗有效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北方地区5家医院618例慢重肝患者,分析抗病毒组与非抗病毒组,及各组中西医结合方法与单纯西药方法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抗病毒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1.35%,非抗病毒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4.1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抗病毒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和单纯西药方法,有效率分别56%、36.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非抗病毒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和单纯西药方法,有效率分别为38.43%、23.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慢重肝患者预后,抗病毒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重型肝炎 乙型 慢性 抗病毒 核苷类药物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白细胞减少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晓红 东冰 +4 位作者 丁锋 屈军校 任迎全 王台 赵培东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分层方法治疗白细胞(WBC)减少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105例患者分为3组,均使用保肝降酶药物,A组患者初始加用Peg-IFNα-2b,50μg,1次/周,B...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分层方法治疗白细胞(WBC)减少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105例患者分为3组,均使用保肝降酶药物,A组患者初始加用Peg-IFNα-2b,50μg,1次/周,B组患者初始加用普通干扰素α(IFN-α)1MU/次,1次/隔日,均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同时口服利巴韦林300mg/次,3次/d。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加大IFN剂量,密切监测血常规及不良反应,必要时采用辅助升白细胞药物。最后Peg-IFNα-2b达到80μg/次,1次/周,IFNα达到3MU/次,1次/隔日。C组患者仅使用保肝降酶药物。疗程1年。结果:在治疗1年时A、B、C 3组患者组ALT分别为(34±22)U/L、(67±44)U/L、(154±58)U/L,AST分别为(40±12)U/L、(79±32)U/L、(139±86)U/L;透明质酸(HA)分别为(48.13±30.21)μg/L、(89.34±76.42)μg/L、(201.34±106.21)μg/L,层粘蛋白(LN)分别为(102.1±79.52)μg/L、(239±87.54)μg/L、(536.68±358.35)μg/L,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A组显著低于B组(P<0.05);腹水出现率分别为0、0、10%;门静脉宽≥1.3cm比率分别为0、3.85%、10%;脾厚>4cm比率分别为4.34%、7.69%、16.67%,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A组显著低于B组(P<0.05);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1000IU/ml比率分别为91.30%、59.61%、0;WBC>3.0×109/L比率分别为91.30%、59.61%、0,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白细胞减少的CHC患者可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应用 干扰素α(IFNα)/治疗应用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干扰素-α伍用益血生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3
5
作者 苏亚勇 毛乾国 +3 位作者 唐金模 顾冲 梁惠卿 王敏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干扰素-α(IFN-α)伍用与不伍用益血生胶囊(YSX-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之差异,并观察YSX-C预防IFN-α治疗相关的骨髓抑制。方法181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每周3次,每次5MU)皮下注射,并采... 目的对比观察干扰素-α(IFN-α)伍用与不伍用益血生胶囊(YSX-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之差异,并观察YSX-C预防IFN-α治疗相关的骨髓抑制。方法181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每周3次,每次5MU)皮下注射,并采用个体化疗程。其中84例伍用YSX-C口服(联合治疗组),97例未伍用YSX-C(IFN-α单药治疗组)。YSX-C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60.7%(51/84)和47.4%(46/97)(χ2=3.443,P=0.179),随访6月时分别为54.8%(46/84)和34.0%(33/97)(χ2=8.140,P=0.017),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9.8%(5/51)和28.3%(13/46)(χ2=5.452,P=0.020);联合治疗组治疗中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6.9%、65.5%(和9.5%,IFN-α单药治疗组分别为52.6%(χ2=4.462,P=0.035)、83.5%(χ2=7.833,P=0.005)和20.6%(χ2=4.238,P=0.040)。结论IFN-α伍用YSX-C治疗HBeAg阳性CHB可提高IFN-α的持续疗效、减少复发,并降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益血生胶囊
下载PDF
63例严重胆汁郁积慢活肝血清维生素与黄疸、病理、证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贺江平 汪承柏 朱纯吾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81-84,共4页
报道63例乙型CAH严重肝内胆汁郁积症住院病人血清中几种维生素含是中药治疗前后的改变。所有63例均经临床(病理检验49例)和多种HBV标记物确诊,Bil.>171μmol/L。中医辨证分为单纯血瘀血热(瘀热)组及瘀热兼心下停饮(兼证)组;均单用中... 报道63例乙型CAH严重肝内胆汁郁积症住院病人血清中几种维生素含是中药治疗前后的改变。所有63例均经临床(病理检验49例)和多种HBV标记物确诊,Bil.>171μmol/L。中医辨证分为单纯血瘀血热(瘀热)组及瘀热兼心下停饮(兼证)组;均单用中药复方辨证论治。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维生素A均异常明显地低于正常,维生素C均非常显著地居高,维生素E亦均显著地高于正常(而且,兼证组者还非常明显地高于瘀热组者)。讨论中认为,总地看来,单用中药复方治疗对这些维生素的代谢并无明显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郁积 辨证论治 维生素A 黄疸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淑萍 钱宜丹 +3 位作者 柯芳 李方 张晓库 樊满齐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interferon,IFN)α-1b(运德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29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安络化纤丸组(AL组)40例、IFNα-1b组(IFN组)43例和安络化纤丸联合IFNα-1b组(AL+IFN组)4...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interferon,IFN)α-1b(运德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29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安络化纤丸组(AL组)40例、IFNα-1b组(IFN组)43例和安络化纤丸联合IFNα-1b组(AL+IFN组)46例。3组患者在治疗0、24、48周及停药24周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 DNA滴度和肝脏影像学变化等指标,对各治疗组(每组3例)患者进行肝脏活体组织检查,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AL组、IFN组、AL+IFN组3组比较,治疗48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70.0%、72.0%、91.3%;停药24周随访时总有效率分别为75.0%、74.4%、86.9%,AL+IFN组优于AL组和IFN组(P均<0.05)。AL+IFN组治疗后PCⅢ、HA、CⅣ、L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AL+IFN组与AL组、IFN组治疗后及随访时比较,PCⅢ、HA、CⅣ、LN水平也降低明显(P均<0.05)。在治疗48周时、停药24周时,AL+IFN组HBeAg阴转率和HBV DNA阴转率高于AL组(P均<0.05)。AL+IFN组与IFN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IFNα-1b较安络化纤丸单用具有更好的抗肝纤维化、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能更有利于阻断慢性乙肝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干扰素类 药物疗法 联合 肝纤维化 对照组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贾克明 彭晓君 +4 位作者 邓燕林 王桂林 翟岵生 丛云辉 陈乃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5-98,共4页
自1986年11月至1988年6月对住院的成人患者经肝穿病理确诊为慢性活动型肝炎,并经血清学证实为乙型肝炎共86例,均符合1984年12月南宁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随机分为3组:小柴胡汤组、小柴胡汤加联苯双酯组及联苯双酯组。... 自1986年11月至1988年6月对住院的成人患者经肝穿病理确诊为慢性活动型肝炎,并经血清学证实为乙型肝炎共86例,均符合1984年12月南宁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随机分为3组:小柴胡汤组、小柴胡汤加联苯双酯组及联苯双酯组。3组连续服用药物3个月为一疗程。经临床观察,初步证明小柴胡汤与联苯双酯有相同的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12例患者中,有9例DNA多聚酶(DNA-P)阴转,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与动物实验结论一致。小柴胡汤对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小柴胡汤
下载PDF
大黄蛰虫丸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小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48-48,51,52,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干扰素-a,隔日肌注。治疗组30例大黄蛰虫丸3g/次,2次/d,早晚口服,干扰素-a用法同对照组。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血清纤维化、血常规...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干扰素-a,隔日肌注。治疗组30例大黄蛰虫丸3g/次,2次/d,早晚口服,干扰素-a用法同对照组。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血清纤维化、血常规指标。两组均连续用药4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肝功能、HBV-DNA、血清纤维化、血常规指标两组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蛰虫丸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理想,优于单用干扰素-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大黄蛰虫丸 干扰素-A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0例观察
10
作者 刘秀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年第8期20-20,共1页
目的 :观察五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 12 0例 ,对照组 5 0例 ,治疗组在用护肝药物基础上加用五酯胶囊 ,对照组则加用复方益肝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7% ,对照组 6 8.0 6 % ,两组有... 目的 :观察五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 12 0例 ,对照组 5 0例 ,治疗组在用护肝药物基础上加用五酯胶囊 ,对照组则加用复方益肝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7% ,对照组 6 8.0 6 %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临床症状 AL T、AST好转 ,复常率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停药后 14周反跳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五酯胶囊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抗氧自由基、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症状的作用 ,且反跳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中药药理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逐瘀利胆方治疗胆汁淤积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忠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逐瘀利胆方治疗胆汁淤积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肝功能检查,三元基因干扰素α-1b,500万IU/次,隔日1次,肌注。治疗组39例...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逐瘀利胆方治疗胆汁淤积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肝功能检查,三元基因干扰素α-1b,500万IU/次,隔日1次,肌注。治疗组39例小柴胡汤(柴胡根15g,羌活10g,香附、瓜蒌各20g,郁金、半夏姜、南星各15g,黄芪30g,桂枝10g,荆芥穗20g,甘草5g);逐瘀利胆方(白术、柴胡根各15g,黄芪30g,郁金15g,桃仁20g,茵陈30g,大黄炒8g,滑石30g,车前子30g,甘草5g);均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ALT、AST、γ-GT、HBV-DNA阳性比、HBe Ag阳性比、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5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18%。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逐瘀利胆方治疗胆汁淤积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小柴胡汤 逐瘀利胆方 淤胆型 三元基因干扰素α-1b ALT AST γ-GT HBV-DNA阳性比 HBeAg阳性比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干扰素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雷周云 张玲霞 +3 位作者 蒋性凡 欧阳琼莲 陆江春 李安信 《病毒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本文报道181例CAH患者,分组采用干扰素(IFN)与中药联合、单一IFN、清热解毒中药及中西药综合四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分别为78.5%、73.6%、54.5%、40.4%;HBeAg阴转率分别为66.6%、73.3%、15.4%、21.8%。结果表明,... 本文报道181例CAH患者,分组采用干扰素(IFN)与中药联合、单一IFN、清热解毒中药及中西药综合四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分别为78.5%、73.6%、54.5%、40.4%;HBeAg阴转率分别为66.6%、73.3%、15.4%、21.8%。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及单一IFN冶疗组的疗效较佳,其中联合治疗组比清热解毒中药组和中西药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显著,p值分别<0.05和<0.01;IFN组仅比中西药综合治疗组疗效佳,p<0.05。结果提示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也优于单一的IFN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 中药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聚肌胞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百龄 谢树莲 +1 位作者 卢少琪 周健美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7-218,共2页
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90例(男52,女38,年龄12-72yr,41±SD20yr)。分成4组,隔日1次分别肌注聚肌胞2mg,4mg,6mg和8mg,共3mo。经过治疗前后免疫、生化、组织学和肝穿刺的检验,以及随访1yr的观察,6mg和8mg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2mg和4mg组.... 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90例(男52,女38,年龄12-72yr,41±SD20yr)。分成4组,隔日1次分别肌注聚肌胞2mg,4mg,6mg和8mg,共3mo。经过治疗前后免疫、生化、组织学和肝穿刺的检验,以及随访1yr的观察,6mg和8mg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2mg和4mg组.因此推荐治疗时应用较大剂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肌胞 慢性活动性 肝炎 干扰素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小中 陈斌 +4 位作者 伍玉南 朱文芳 焦金平 阳航 黄裕红 《湖南中医杂志》 2012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干扰素-(IFN-)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为中医辨证联合IFN-治疗组、IFN-对照组。结果:治疗4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5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干扰素-(IFN-)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为中医辨证联合IFN-治疗组、IFN-对照组。结果:治疗4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54.8%和42.7%(P>0.05),HBV-DNA低于检测值下限患者比例分别为47.06%和34.78%(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50.0%和34.8%(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50.0%和30.4%(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基本相似,但乏力、食欲下降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5%和28.9%(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IFN-治疗能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且能改善IFN-所致乏力、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分型辨治 干扰素-Α
原文传递
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联合自拟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庆坤 龙燕 陈典颜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533-4536,共4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联合自拟中药复方治疗肝肾阴虚夹湿热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确诊的59例肝肾阴虚夹湿热型CH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联合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联合自拟中药复方治疗肝肾阴虚夹湿热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确诊的59例肝肾阴虚夹湿热型CH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联合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PEG-IFNα-2a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复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差异、肝功能改善情况、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阴转率、炎症因子、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胁肋疼痛、腰膝酸软、腕腹胀闷、舌红苔黄、头昏身重、失眠多梦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清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在治疗36、48周时的HCV RNA阴转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疗12、24周及随访2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48周后炎症因子IL-21、IL-6、TNF-α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93.33%vs.72.41%,P<0.05)。两组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G-IFNα-2a(PEG-IFNα-2α)、利巴韦林联合自拟中药复方治疗CHC,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提高HCV RNA阴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自拟中药复方 肝炎 丙型 慢性病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脂肪肝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16
作者 张丽丽 《中国校医》 2016年第12期931-932,共2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对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46例患者进行研究,均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脂肪肝)20例和观... 目的探讨脂肪肝对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46例患者进行研究,均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脂肪肝)20例和观察组(合并脂肪肝)26例,对比2组疗效。结果 2组的HBe Ag转换、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脂肪肝不会影响到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聚乙烯二醇类/治疗应用 干扰素α/治疗应用 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用 脂肪肝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浅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76例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的思考
17
作者 申卫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15期82-83,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据有关资料表明:CHB的HBsAg携带率为9.57%,CHB是HBV感染的一种,严重后果,估计约5%~25%CHB患者将过早地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全球每年将有100万人死于...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据有关资料表明:CHB的HBsAg携带率为9.57%,CHB是HBV感染的一种,严重后果,估计约5%~25%CHB患者将过早地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全球每年将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的有关疾病,占疾病死因的第九位。因此预防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笔者自2001年5月-2007年5月以中西医结合共研究、治疗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病员、疗效满意,为抛砖引玉,现回顾性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慢性乙肝活动期 思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