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llbladder cancer harboring ERBB2 mutation on the primary and metastatic site: 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1
作者 Chiaki Inagaki Daichi Maeda +8 位作者 Akie Kimura Toru Otsuru Yoshifumi Iwagami Naohiro Nishida Daisuke Sakai Ryo Shitotsuki Shinichi Yachida Yuichiro Doki Taroh Sato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9期761-767,共7页
BACKGROUND Bile duct cancer constitutes gallbladder cancer(GBC),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A),and 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A).These three entities show morp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semblance... BACKGROUND Bile duct cancer constitutes gallbladder cancer(GBC),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A),and 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A).These three entities show morp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semblance 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primary ICA and liver metastasis of GBC,which sometimes becomes a point of discus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Although these cancers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mutational landscape,several reports demonstrated shared genomic alteration in paired primary and metastatic site aids in distinguishing metastatic recurrence from second primary cancers.CASE SUMMARY We present a 73-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underwent curative resection for GBC harbor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ERBB2)activating mutation on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based genomic testing.One year later,a hepatic lesion was observed on follow-up imaging and she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for a pathological diagnosis.The hist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hepatic lesion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primary lesion.Additionally,using NGS panel testing,the hepatic lesion was found to have ERBB2 activating mutation,which is the identical mutation detected in the sequencing result of the primary site.ERBB2 activating mutation occurs more frequently in GBC than ICA and ECA.Therefore,in the present case,we think this molecular finding potentiated the diagnosis of the liver mass toward a metastatic recurrence.Additionally,this patient underwent HER2-targeted treatment with lapatinib in combination with capecitabin and obtained clinical benefit.CONCLUSION This case illustrated NGS panel usefulness in distinguishing GBC recurrence from second primary cancer and HER2-targeted agent efficacy on ERBB2 mutated G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l bladder CANCER BILE duct CANCER ERBB2 MUTATION Precision medicine Mutation-driven targeted treatment Case report
下载PDF
幽门腺腺瘤16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2
作者 周宾 岳冰 +1 位作者 徐瑞 陈光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腺腺瘤(pyloric gland adenoma,P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6例PG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epsinogenⅠ、p53、MUC6、MUC5AC、CgA、Syn、CD56、Ki67、CDX-2、MUC2、β-catenin、CD1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 目的探讨幽门腺腺瘤(pyloric gland adenoma,P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6例PG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epsinogenⅠ、p53、MUC6、MUC5AC、CgA、Syn、CD56、Ki67、CDX-2、MUC2、β-catenin、CD1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6例PGA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岁(范围26~81岁)。肿瘤平均最大径1.3 cm(范围0.2~4 cm)。肿瘤位于胃6例(胃体3例和胃底3例),十二指肠3例,胆囊7例。低级别PGA 7例,镜下见幽门腺样腺管紧密排列,内衬单层立方至低柱状细胞,核圆形、卵圆形,位于基底侧,核仁不明显,胞质透明或嗜酸性,呈毛玻璃样外观,细胞缺乏黏液帽;高级别PGA 1例,镜下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核拥挤、核极向消失;其余8例混合低级别和高级别成分。5例发现鳞状桑葚样化生。根据免疫表型特点,16例中混合型(MUC5AC+,MUC6+)8例,纯幽门型(MUC5AC-,MUC6+)8例,未发现小凹优势型(MUC5AC+,MUC6-)。结论PGA是消化系统少见肿瘤,具有特征性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因其有向恶性转化的风险,需提高警惕,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腺腺瘤 十二指肠 胆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楔形胃代膀胱术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远期功能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尧 吴小候 +8 位作者 陈在贤 苟欣 唐伟 王明 刘朝东 王德林 尹志康 陈刚 何云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350-3351,3353,共3页
目的楔形胃代膀胱术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根治膀胱癌的远期功能评价与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2008年159例膀胱癌根治原位新膀胱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3例行楔形胃代膀胱术(胃代膀胱组),76例行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结肠代膀胱组),... 目的楔形胃代膀胱术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根治膀胱癌的远期功能评价与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2008年159例膀胱癌根治原位新膀胱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3例行楔形胃代膀胱术(胃代膀胱组),76例行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结肠代膀胱组),比较两组患者新膀胱远期贮尿功能和远期排尿功能,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结肠代膀胱组患者新膀胱远期贮尿功能优于胃代膀胱组(P<0.05),胃代膀胱组新膀胱远期排尿功能优于结肠代膀胱组(P<0.05),胃代膀胱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结肠代膀胱组(P<0.05)。结论楔形胃代膀胱术储尿功能较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稍差,但排尿功能参数更接近于生理膀胱,远期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结肠 乙状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楔形胃
下载PDF
犬胆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段县平 马文芝 +3 位作者 马吉飞 郝志明 张安国 周淑云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犬的胆囊疾病临床相对少见,主要包括胆管炎、胆囊炎和胆石症。根据顽固性呕吐 和腹泻的临床症状、B超检查及血液化验可以确诊。B超检查时注意与肝肿瘤的鉴别诊断。治 疗方法以消炎、促进胆汁排出或摘除胆囊为主。
关键词 胆囊 疾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小腿胆经、胃经部分穴位与肌肉起点和钙富集区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凯忠 陈尔瑜 +1 位作者 党瑞山 沈雪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研究小腿胆经、胃经部分穴位与肌内起点和钙富集区的关系.方法:解剖测量37例成人标本小腿前肌群在骨间膜和骨膜的起点范围,比较肌肉起点与穴位和钙富集区的关系.结果:胆经、胃经在小腿的穴位均位于肌肉起点范围之内并与钙富集区相... 目的:研究小腿胆经、胃经部分穴位与肌内起点和钙富集区的关系.方法:解剖测量37例成人标本小腿前肌群在骨间膜和骨膜的起点范围,比较肌肉起点与穴位和钙富集区的关系.结果:胆经、胃经在小腿的穴位均位于肌肉起点范围之内并与钙富集区相对应,胃经7寸以下的钙富集区都在肌肉起点范围之外,无知名穴位相对应.结论:知名穴位既和钙有关,也与肌肉起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胆经 胃经 穴位 小腿骨间膜
下载PDF
失眠的病因病机及脏腑论治 被引量:49
6
作者 张芳 刘清泉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失眠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辨证首先要分清虚与实,虚者以阴虚不足,虚火妄动为主,表现为虚火扰神,实证大多为火热炽盛,邪热上扰神明为主。失眠的病位在心,大多由于心神失养,心中悸动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却与肝胆,脾胃,肺,... 失眠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辨证首先要分清虚与实,虚者以阴虚不足,虚火妄动为主,表现为虚火扰神,实证大多为火热炽盛,邪热上扰神明为主。失眠的病位在心,大多由于心神失养,心中悸动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却与肝胆,脾胃,肺,肾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要将五脏六腑与气血运行充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也要注意脏腑之间的病理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正确分析病因、病机、病位。同时也要重视精神调摄的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愉悦的情志是预防和治疗失眠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从肝胆论治 从心论治 从脾胃论治 从肾论治 从肺论治
下载PDF
温胆汤联合胆经五输穴放血治疗胆郁痰扰型失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静 庞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联合胆经五输穴放血治疗胆郁痰扰型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6例门诊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口服地西泮片,起始剂量每次2.5 mg,1次/d,以后可根据病情增至每次10 mg,1次/d。治疗组23例温胆汤...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联合胆经五输穴放血治疗胆郁痰扰型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6例门诊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口服地西泮片,起始剂量每次2.5 mg,1次/d,以后可根据病情增至每次10 mg,1次/d。治疗组23例温胆汤(半夏10 g,枳实15 g,竹茹15 g,陈皮15 g,茯苓25 g,大枣10 g,生姜5 g,炙甘草10 g),加水1000 m L,煎后200 m L,2次/d,100 m L/次,温服;胆经五输穴放血,3 d 1次。对照组与治疗组均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睡眠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8.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联合胆经五输穴放血治疗胆郁痰扰型失眠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温胆汤 胆经五输穴 放血 临床疗效 中医药疗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悬吊式非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比较研究
8
作者 易言群 郭洪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8期1944-1945,1947,共3页
目的探讨悬吊式非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非气腹60例与CO2气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镇痛药使用、尿潴留、胃肠反应、皮下气肿、腹部切口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 目的探讨悬吊式非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非气腹60例与CO2气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镇痛药使用、尿潴留、胃肠反应、皮下气肿、腹部切口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气腹组与非气腹组相比较,镇疼药使用、皮下气肿、尿潴留、胃肠反应方面P<0.05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体温、腹部切口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气腹组胃肠反应、镇疼药使用、尿潴留、皮下气肿方面存在显著优越性,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悬吊式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气腹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比较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式非气腹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护理
下载PDF
草鱼肝胆综合征综合治疗试验
9
作者 李达 陈道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1-873,共3页
为探索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肝胆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水质条件和患病症状,以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101例初步诊断的草鱼肝胆综合征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表明,没有细菌性出血病并发时,采取外用水质改良剂或消毒杀菌剂,内服... 为探索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肝胆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水质条件和患病症状,以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101例初步诊断的草鱼肝胆综合征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表明,没有细菌性出血病并发时,采取外用水质改良剂或消毒杀菌剂,内服免疫肝胆宝、复合维生素CE或四黄粉合剂和内服黄芪多糖、板兰根、三黄类植物提取物合剂及复合维生素CE进行综合治疗均能有效地治愈草鱼肝胆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 肝胆综合征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胆胃同治”理论探析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鑫 吕冠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616-619,共4页
论文以"胆胃同治"理论为基础,从胆胃的经络相通、五行相克、及二者生理与病理的临床表现着眼,分析探讨胆胃二腑的相关性,并附以该理论于临床疾病的相关应用治疗,以充分验证"胆胃同治"理论的可行性。
关键词 胆胃同治 理论探析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胆胃清解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发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20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胆胃清解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胆胃清解汤加减,对照组口服西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胃粘膜征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临... 目的:观察自拟胆胃清解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胆胃清解汤加减,对照组口服西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胃粘膜征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临床疗效、胃镜下胃粘膜征象的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胃清解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胃清解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肾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温钦 缪标烈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肾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采用腹腔镜联合肾镜微创保胆取石(息内)治疗的60例胆囊结石(息肉)的病例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术后均随访,最长36个月,最...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肾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采用腹腔镜联合肾镜微创保胆取石(息内)治疗的60例胆囊结石(息肉)的病例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术后均随访,最长36个月,最短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无一例结石(息肉)复发,消化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肾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具有安全、创伤小、近期随访疗效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可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镜 保胆治疗 胆囊结石 息肉
下载PDF
取渊汤治疗慢性副鼻窦炎30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志勇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介绍慢性副鼻窦炎胆腑郁热型的中医治疗体会。方法:对确诊为慢性副鼻窦炎且中医辨证为胆腑郁热型患者采用取渊汤加减内服治疗。结果:共治疗30例,治愈20例,好转6例,未愈4例。治愈率66.7%,有效率86.7%.结论:慢性副鼻窦炎之胆腑郁热... 目的:介绍慢性副鼻窦炎胆腑郁热型的中医治疗体会。方法:对确诊为慢性副鼻窦炎且中医辨证为胆腑郁热型患者采用取渊汤加减内服治疗。结果:共治疗30例,治愈20例,好转6例,未愈4例。治愈率66.7%,有效率86.7%.结论:慢性副鼻窦炎之胆腑郁热型采用取渊汤加减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副鼻窦炎 中医治疗 胆腑郁热 取渊汤
下载PDF
电针胃经穴抑制胃溃疡大鼠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宗保 王亚东 +3 位作者 刘琼 刘密 陈慧娟 常小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胃经穴对胃溃疡大鼠血清和胃黏膜细胞氧化损伤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胃经穴抑制胃溃疡大鼠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和胆经穴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余组采用束缚... 目的:观察电针胃经穴对胃溃疡大鼠血清和胃黏膜细胞氧化损伤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胃经穴抑制胃溃疡大鼠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和胆经穴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余组采用束缚-冷应激法制作胃溃疡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胃经穴组电针胃经穴"梁门""足三里",胆经穴组电针胆经穴"日月""阳陵泉",并连接电针,每次30min,每天1次,共7d。常规光镜下观察胃黏膜形态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胃黏膜细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胃经穴组、胆经穴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均降低(均P<0.05),胃经穴组大鼠血清、胃黏膜细胞MDA、TNF-α、IL-2、IL-6均显著降低(均P<0.01),GSH-Px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与胆经穴组比较,胃经穴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和血清、胃黏膜细胞MDA、TNF-α、IL-2、IL-6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胃黏膜细胞GSH-px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电针胃经穴可能通过抑制胃溃疡大鼠氧化损伤因子的表达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且存在一定的经脉脏腑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电针 胃经穴 胆经穴 氧化损伤因子 模型 大鼠
原文传递
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庄瑞斐 顾庆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40-2943,共4页
目的观察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L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多潘立酮片,3次/d,10mg/次;铝碳酸镁片,3次/... 目的观察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L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多潘立酮片,3次/d,10mg/次;铝碳酸镁片,3次/d,1000mg/次);观察组采用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自制颗粒剂——胆胃宁颗粒(批准文号:苏药制字Z04001991)泡服,3次/d,10g/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胃镜下胆汁反流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LT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脘腹胀满、胃脘灼痛、嗳气、反酸、恶心、呕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镜下胆汁反流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M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血浆ML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胃宁颗粒剂 多潘立酮片联合铝碳酸镁片 胆胃不和型
原文传递
膀胱咳证治源流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江道斌 陈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5-1288,共4页
膀胱咳首见于《素问·咳论》,属于"六腑咳"之一。这一古病证以"咳而遗溺"为主症,大抵是肺、膀胱同病,病位涉及脾胃、肝肾、三焦诸脏腑。中医治疗膀胱咳,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对膀胱... 膀胱咳首见于《素问·咳论》,属于"六腑咳"之一。这一古病证以"咳而遗溺"为主症,大抵是肺、膀胱同病,病位涉及脾胃、肝肾、三焦诸脏腑。中医治疗膀胱咳,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对膀胱咳证治规律的认识有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有从脾胃论治者,有从膀胱论治者,有从三焦论治者,有从肝论治者,有从肺论治者,也有从脾肾论治者,然而散见于历代文献中。文章从学术源流、历代治验、个人体会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整理,探讨其证治规律,以冀为今后的临床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咳 咳而遗溺 证治 源流 脾胃 肝肾 三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