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孔隙演化及其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储层为例
1
作者 钟红利 陈礼华 +1 位作者 张凤奇 梁咏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5-1156,共12页
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变化大。为了探究致密砂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孔喉大小分布的变化及其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测... 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变化大。为了探究致密砂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孔喉大小分布的变化及其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测试手段,定量计算了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孔喉参数的统计模型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主要成藏期孔喉大小分布模型,利用积分方法计算出了主要成藏期的可动流体饱和度。甘泉地区长6—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在早成岩期—中成岩期受到强烈的压实作用,平均压实减孔率为81.85%,胶结作用进一步使孔隙度平均降低11.00%左右,溶蚀作用虽然增加了孔隙空间,但增幅较小,平均为4.38%;主要成藏期开始(128 Ma)和结束(111 Ma)对应的平均古孔隙度分别为13.82%和8.68%,大于最小流动孔喉半径(0.1μm)的孔喉体积占比低,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5.05%~93.27%。主要成藏期孔喉半径及可动流体饱和度偏低是含油饱和度低的原因之一。受储层自生黏土矿物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现今含油饱和度值并未急剧降低。成藏时期孔喉大小分布模型计算油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为研究类似地区油气储层孔喉大小演化及其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隙度演化 孔喉大小分布 含油饱和度 6—长8段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well pattern adaptability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s:A case study of Triassic Chang 6 and Chang 8 reservoirs in Ordos Basin 被引量:1
2
作者 ZHAO Jiyong AN Xiaoping +4 位作者 WANG Jing FAN Jianming KANG Xingmei TAN Xiqun LI Wenq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499-506,共8页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in recent 10 years,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daptability of well patterns to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as established using cluster anal...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in recent 10 years,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daptability of well patterns to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as established using cluster analysis and gray correlation method, and it includes 10 evaluation parameters in the four aspects of optimal evaluation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of weights for evaluation parameters, development stage divis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lassification coefficients. This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well pattern adaptability of 13 ma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Triassic Chang 6 and Chang 8 of Ordos Basin. Three basic understandings were obtained: Firstly, the well pattern for ultra-low permeability type-I reservoirs has generally good adaptability, with proper well pattern forms and well pattern parameters. Secondly, square inverted nine-spot well pattern is suitable for reservoirs with no fractures; rhombic inverted nine-spot injection pattern is suitable for reservoirs with some fractures; and rectangular well pattern is suitable for reservoirs with rich fractures. Thirdly, for the ultra-low permeability type-Ⅱ and type-Ⅲ reservoirs, with the principles of well pattern form determination, the row spacing needs to be optimized furth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such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low 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 well pattern adaptabi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arameter ORDOS Basin triassic CHANG 6 FORMATION CHANG 8 FORMATION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 被引量:118
3
作者 罗静兰 李忠兴 +5 位作者 史成恩 李建 韩永林 王海宏 李进步 王成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野外露头剖面的岩石学与岩相组合,沉积特征与相标志,古流向测定,室内砂岩的骨架矿物、重矿物组合及其平面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以线状或点状物源为特征的一套近源快速堆积的冲积扇与扇... 野外露头剖面的岩石学与岩相组合,沉积特征与相标志,古流向测定,室内砂岩的骨架矿物、重矿物组合及其平面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以线状或点状物源为特征的一套近源快速堆积的冲积扇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盆地由快速拗陷转入逆冲负荷沉降期间。长8沉积期盆地西南部的古水流与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南方向,其次为西北和东南方向。长6油层组沉积期,盆地内部底床下沉作用减缓,湖盆开始收缩,湖盆西岸除北部有少量扇三角洲沉积外,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盆地东北部与东部的沉积作用大大加强,致使在盆地东部形成一系列大型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至盆地西南部相变为半深湖—深湖相与浊流相沉积。长6沉积期古水流除来自西南、西北和东南方向外,还有来自北东和正东方向的次要物源,它们在盆地西南部悦乐—玄马—板桥—固城—合水一带汇合,使该地带成为混合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物源方向 上三叠统延长组 长8与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三叠系长6油藏二氧化碳驱技术方案优选 被引量:17
4
作者 叶恒 廖新维 +2 位作者 黄海龙 张凤远 穆凌雨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2,157-158,共4页
针对长庆油田三叠系长6特低渗透油藏物性差、水驱开发采收率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研究CO2驱在该油藏中的应用。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对CO2水气交替驱(CO2-WAG)和CO2连续气驱的注采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这2种开发方... 针对长庆油田三叠系长6特低渗透油藏物性差、水驱开发采收率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研究CO2驱在该油藏中的应用。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对CO2水气交替驱(CO2-WAG)和CO2连续气驱的注采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这2种开发方式。得到了最优的技术方案:采用CO2-WAG驱技术,产油速度提高1.5倍,单井平均产油速度为3 m3/d,关井气油比为1×103m3/m3,单井注气速度为1×104m3/d,水气比为1,交替注入6个月。模拟结果表明,20 a预测期内,优选方案的采出程度比水驱增加了9.7%。优化CO2驱方案适合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CO2水气交替驱(CO2--WAG) CO2连续气驱 三叠系长6油藏
下载PDF
南庄地区三叠系长6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小燕 王斌婷 +1 位作者 胡建基 苟迎春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1期77-80,共4页
南庄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最有利的生油区内,是近几年来陇东油田重点勘探、评价区块之一。通过对南庄地区长6储集层的宏观、微观研究,并与已开发的白马区对比,认为南庄地区长6储集层物性较差。研究表明区内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河... 南庄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最有利的生油区内,是近几年来陇东油田重点勘探、评价区块之一。通过对南庄地区长6储集层的宏观、微观研究,并与已开发的白马区对比,认为南庄地区长6储集层物性较差。研究表明区内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沉积微相孔渗较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庄地区 三叠系 6 储集层特征 物性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志丹油田正356井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金超 李玉宏 +3 位作者 卢进才 魏仙样 姜亭 魏建设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3-458,共6页
针对志丹油田正356井区长6油层段,对其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该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属低孔、低渗储层,发育粒间孔隙、溶... 针对志丹油田正356井区长6油层段,对其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该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属低孔、低渗储层,发育粒间孔隙、溶蚀孔隙、晶间孔等孔隙类型,喉道以细喉-微喉为主;沉积作用发生后,成岩作用控制着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根据岩性和物性特征,该区储集岩分为3类:Ⅰ类为好储集层,Ⅱ类为较好储集层,Ⅲ类为较差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丹油田 三叠系 6油层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井网适应性定量评价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长8油藏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继勇 安小平 +4 位作者 王晶 樊建明 康兴妹 谭习群 李文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2-488,共7页
基于前人的研究并结合超低渗油藏10年的开发实践,应用聚类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建立了包括优选评价参数、确定评价参数权重、划分油藏开发阶段、确定分类系数4个方面10项评价参数的超低渗油藏井网适应性定量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鄂尔... 基于前人的研究并结合超低渗油藏10年的开发实践,应用聚类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建立了包括优选评价参数、确定评价参数权重、划分油藏开发阶段、确定分类系数4个方面10项评价参数的超低渗油藏井网适应性定量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长8共13个主力典型超低渗油藏开展了井网适应性评价,得到3点基本认识:(1)超低渗I类油藏井网适应性整体较好,井网形式及井网参数都较为合理;(2)裂缝不发育油藏适合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裂缝较发育油藏适合菱形反九点井网,裂缝发育油藏适合矩形井网;(3)超低渗Ⅱ类、Ⅲ类油藏需要在坚持井网形式确定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排距,提高该类油藏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油藏 井网适应性 综合评价指数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 6 长8段
下载PDF
陆相湖盆致密油储集砂体成因及发育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田景春 梁庆韶 +1 位作者 王峰 余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7-888,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6油层组(长6油层组)是盆地内致密油富集层段之一,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及成因研究对于盆地内致密油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华池—庆阳地区长6油层组岩心进行详细...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6油层组(长6油层组)是盆地内致密油富集层段之一,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及成因研究对于盆地内致密油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华池—庆阳地区长6油层组岩心进行详细观察、分析,明确致密油储集砂体的类型及特征,深入分析长6油层组各种类型储集砂体之间的叠置关系。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致密油储集砂体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震积岩储集砂体、碎屑流沉积储集砂体和浊流沉积储集砂体;不同储集砂体类型在垂向上构成4种叠置关系类型,即震积岩储集砂体与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叠置、震积岩储集砂体与碎屑流储集砂体叠置、碎屑流储集砂体与浊流储集砂体叠置以及震积岩储集砂体、碎屑流储集砂体与浊流储集砂体叠置。从三角洲前缘到湖盆中心,不同位置由于所处的古地貌背景和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成因类型砂体垂向相互叠置。通过对叠置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区域沉积格局的长6油层组致密油储集砂体成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模式 储集砂体 致密油 6油层组 上三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盘古梁-周家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芳 张振红 李卫成 《低渗透油气田》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周家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是主要的产油层系,通过对该区主力油层的沉积岩石学特征、储层类型和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本区储层岩性为长石细粒砂岩,少数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岩石... 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周家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是主要的产油层系,通过对该区主力油层的沉积岩石学特征、储层类型和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本区储层岩性为长石细粒砂岩,少数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岩石矿物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分选较好。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为主,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局部存在相对高渗带。分析认为,影响研究区储层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三叠系 延长组 6 盘古梁-周家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华池-庆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3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谷伊娜 李建明 +2 位作者 斯尚华 余凤波 周庆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岩心观察及相关数据分析,对影响华池—庆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3储层物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受沉积环境、孔隙结构特征和成岩后生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 通过岩心观察及相关数据分析,对影响华池—庆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3储层物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受沉积环境、孔隙结构特征和成岩后生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产生关健性的影响。而晚期碳酸盐破坏性的胶结作用使该区储层物性变为低孔低渗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延长组 63储层 储层物性 低孔低渗
下载PDF
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致密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秦馨雨 刘岩 +1 位作者 时保宏 闫冠宇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2期35-41,共7页
通过岩石薄片、压汞、扫描电镜、常规物性等方法,对蟠龙油田长6储层的特征进行研究,表明该层段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的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孔隙结构划分为小孔细喉型和细孔—微喉型两种类型。根据储层... 通过岩石薄片、压汞、扫描电镜、常规物性等方法,对蟠龙油田长6储层的特征进行研究,表明该层段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的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孔隙结构划分为小孔细喉型和细孔—微喉型两种类型。根据储层评价结果,蟠龙油田长6油层主要为四类储层,少量发育五类储层。四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冯152、冯155、冯158和潘3324等井区,五类储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其中四类储层孔隙度分布为7.1%~10.4%,渗透率分布为0.11~0.73mD;五类储层孔隙度小于7%,渗透率小于0.1mD。蟠龙油田长6储层属典型超低渗—致密油储层。以上研究成果对蟠龙油田将来的精细开发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龙油田 三叠系 6油层 储层特征
下载PDF
聚异丙烯膦酸在长庆油田解堵过程中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力军 张涛 +3 位作者 李永长 黎晓茸 杨立华 马丽萍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1期63-65,92-93,共3页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矿物中绿泥石含量高、酸化效果差的特点,选用了缓速性能好的IPPA酸。在此基础上加入盐酸等添加剂,优选出了IPPA酸液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IPPA酸液体系具有溶蚀能力强、界面张力低、无二次沉淀、...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矿物中绿泥石含量高、酸化效果差的特点,选用了缓速性能好的IPPA酸。在此基础上加入盐酸等添加剂,优选出了IPPA酸液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IPPA酸液体系具有溶蚀能力强、界面张力低、无二次沉淀、对施工管道腐蚀速率低等特点;用IPPA酸液处理后,岩心的渗透率提高率平均达98.12%,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平均达128.94%,适合于该油田地层的酸化解堵。现场实施缓速深部酸化8口井,成功率为90%,平均单井日增油量为2.5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丙烯膦酸 酸化 增产 三叠系油藏 配伍性 解堵 6油藏
下载PDF
聚异丙烯膦酸在长庆油田解堵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力军 张涛 +1 位作者 黎晓茸 杨立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非均质严重、矿物中绿泥石含量高、酸化效果差的特点,研制了缓速性能好的IPPA酸、酸液添加剂来解决长庆油田酸化效果差的问题。结果表明,IPPA酸液体系具备增强酸液的缓速及抑制二次沉淀功能,提高了酸化效果。现场实...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非均质严重、矿物中绿泥石含量高、酸化效果差的特点,研制了缓速性能好的IPPA酸、酸液添加剂来解决长庆油田酸化效果差的问题。结果表明,IPPA酸液体系具备增强酸液的缓速及抑制二次沉淀功能,提高了酸化效果。现场实施缓速深部酸化8口井,成功率为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油藏 配伍性 解堵 6油藏
下载PDF
采用多种注采方式提高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为例
14
作者 廖勇 何湘璧 王庆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3-260,共8页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三叠系克下组砾岩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进,油层出砂严重,年综合递减率大于9.5%。在深入研定油藏的构造和储层特征后,采取多种注采方式,查清了油藏的油水分布和油水运动规律,提出整治...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三叠系克下组砾岩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进,油层出砂严重,年综合递减率大于9.5%。在深入研定油藏的构造和储层特征后,采取多种注采方式,查清了油藏的油水分布和油水运动规律,提出整治方案,1990-1992年实施后,年采油量上升17%,综合含水率由81.2%降为77.5%,地层压力上升7%,采收率由32%提高到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采收率 高含水期 油层注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