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克苏河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Triplophysa) teunis (Day)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吐尔逊 任波 +2 位作者 张人铭 马燕武 郭焱 《水产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5-69,100,共6页
本文对2004年3~10月份采集的阿克苏河长身高原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群体结构,繁殖特点,食性等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长身高原鳅体长分布在3.4~12.1cm之间,体重分布在0.31~13.7g之间.W=0.0090293L2.9666(r=0.970).Fulton肥满度雌... 本文对2004年3~10月份采集的阿克苏河长身高原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群体结构,繁殖特点,食性等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长身高原鳅体长分布在3.4~12.1cm之间,体重分布在0.31~13.7g之间.W=0.0090293L2.9666(r=0.970).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88,雄体平均为0.86;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61,雄体平均为0.64.雌体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5.4cm.体重为1.4g.平均怀卵量2451粒/尾.食性以底栖动物,昆虫幼体等动物性饵料为主,其次是植物碎片和有机碎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河 长身高原鳅 生物学
下载PDF
大渡河上游几种典型鱼类克流能力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东亚 贺春山 +3 位作者 齐国新 李阳希 侯轶群 陶江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探讨多种目标鱼类过鱼设施的流速设计,为大渡河上游集诱鱼设施的过鱼设计提供数据参考。以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以及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Brett-type... 探讨多种目标鱼类过鱼设施的流速设计,为大渡河上游集诱鱼设施的过鱼设计提供数据参考。以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以及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Brett-type鱼类游泳能力测试水槽对3种鱼的临界游泳速度以及突进游泳速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1)短尾高原鳅体长(9.92±1.15)cm,绝对和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0.91±0.13)m/s和(9.30±1.56)BL/s;齐口裂腹鱼体长(22.01±5.17)cm,绝对和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1.09±0.35)m/s和(4.89±0.93)BL/s;重口裂腹鱼体长(28.84±2.57)cm,绝对和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1.45±0.25)m/s和(5.00±0.48)BL/s。2种裂腹鱼绝对、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均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短尾高原鳅与体长并无显著性关系(P>0.05)。(2)短尾高原鳅体长(9.66±1.07)cm,绝对和相对突进游泳速度分别为(1.06±0.12)m/s和(11.11±1.80)BL/s;齐口裂腹鱼体长(26.34±1.11)cm,绝对和相对突进游泳速度分别为(1.29±0.26)m/s和(4.86±0.81)BL/s;重口裂腹鱼体长(28.37±2.30)cm,绝对和相对突进游泳速度分别为(1.50±0.36)m/s和(5.24±0.89)BL/s。2种裂腹鱼绝对、相对突进游泳速度均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而短尾高原鳅与体长并无显著性关系(P>0.05)。(3)K-M曲线表明,90%目标鱼类累计疲劳的临界和突进游泳速度分别为0.81、0.96 m/s。当以短尾高原鳅、齐口裂腹鱼以及重口裂腹鱼为过鱼对象时,建议过鱼设施入口设计流速为0.81~0.96 m/s,过鱼设施内部流速不应小于0.1 m/s,休息区设计流速为0.1~0.8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尾高原鳅 齐口裂腹鱼 重口裂腹鱼 临界游泳速度 突进游泳速度 游泳能力 过鱼设施
下载PDF
阿克苏河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gs)yarkandensis(Day)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任波 马燕武 +5 位作者 吐尔逊 郭焱 张人铭 阿布都 艾则孜 刘宇 《水产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文对阿克苏河叶尔羌高原鳅的形态特征、群体结构、繁殖、食性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叶尔羌高原鳅体长分布在 3 0~ 1 5 0cm之间 ,体重分布在 1~ 33g之间。W =0 0 39748L2 630 4 9。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 1 5 4 ,雄体平均为 1 4... 本文对阿克苏河叶尔羌高原鳅的形态特征、群体结构、繁殖、食性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叶尔羌高原鳅体长分布在 3 0~ 1 5 0cm之间 ,体重分布在 1~ 33g之间。W =0 0 39748L2 630 4 9。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 1 5 4 ,雄体平均为 1 46;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 1 2 5 ,雄体平均 1 1 6。雌体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 6 6cm ,体重为 5 5g ,平均绝对怀卵量 1 1 5 4 3粒 /尾。食性以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以及鱼类幼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河叶尔羌高原鳅 生物学 形态特征 群体结构
下载PDF
A new blind loach species,Triplophysa huanjiangensis(Teleostei:Balitoridae),from Guangxi,China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剑 吴铁军 蓝家湖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571,共6页
A new blind loach of the genus Triplophysa was collected in 2007 from a cave in Leyi village,located near Chuanshan Town,Huangjiang County 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The new species,Trip... A new blind loach of the genus Triplophysa was collected in 2007 from a cave in Leyi village,located near Chuanshan Town,Huangjiang County 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The new species,Triplophysa huangjiangensis sp.nov,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eyes and scales absent;caudalfin forked;adipose keel present;lips with furrows;distal margin of dorsal-fin truncate,dorsal fin origin much closer to caudal-fin base than snout tip;8-9 branched dorsal-fin rays;6-7 branched pelvic-fin rays;6 branched anal-fin rays;10-11 branched pectoral-fin rays;13-14 branched caudal-fin rays;pectoral-fin length 52.3%-70.7% the distance between pectoral-fin origin to pelvic-fin origin;dorsal-fin origin posterior to vertical line of pelvic-fin origin;outer rostral barbel longer than other two pairs of barbels,with 47.0%-73.8% of lateral head length;anterior nostril with elongate barbel-like tip;and posterior chamber of gas-bladder developed,reaching pelvic-fin ori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species Blind fish BALITORIDAE triplophysa GUANGXI
下载PDF
叶尔羌高原鳅鳃组织TLR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刘一萌 陈生熬 +5 位作者 李瑶瑶 张庆杰 隋智海 张海光 全先庆 刘云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为探究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earkandensis)免疫系统中TLRs基因家族的多样性、进化关系和功能特征,基于该物种鳃组织的高通量二代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对该物种TLR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系统发育和... 为探究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earkandensis)免疫系统中TLRs基因家族的多样性、进化关系和功能特征,基于该物种鳃组织的高通量二代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对该物种TLR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系统发育和蛋白功能。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鳃组织中存在11个TLRs基因家族成员,分别为TLR1、TLR2、TLR3、TLR5、TLR7、TLR8、TLR9、TLR13、TLR18、TLR22和TLR25,其中TLR7、TLR9和TLR13缺失5′端序列,而其余序列均完整。TLRs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可以将11个基因分为5个亚家族。蛋白功能分析发现,各个TLR基因都含有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以及TIR结构域。物种间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叶尔羌高原鳅与西藏高原鳅(Triplophysa tibetana)和玫瑰高原鳅(Triplophysa rosa)在TLRs基因家族成员方面分别聚为一类,说明3个物种亲缘关系相近。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叶尔羌高原鳅TLRs基因家族的进化关系和免疫功能,同时也为该物种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养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高原鳅 TLR基因 基因家族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特征脂肪酸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新疆长身高原鳅摄食习性研究
6
作者 张丽蓉 郝慧敏 +2 位作者 聂竹兰 魏杰 张蝶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2种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由特征脂肪酸组成情况推测,长身高原鳅对浮游动物、硅藻、陆地植物或喜摄食硅藻的鱼虾均有摄食,表现为杂食性。长身高原鳅的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7.09‰~-20.98‰和5.71‰~8.45‰,营养级介于2.68~3.48。雌雄样本间的δ^(13)C、δ^(15)N和营养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样本核心生态位(Standard ellipse area,SEAc)和总生态位(Total area of convex hull,TA)均高于雌性。δ^(13)C与体长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δ^(15)N和营养级与体长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70~80 mm体长组与90 mm以上体长组SEAc面积不存在重叠且在聚类分析中被分为不同组。综上,长身高原鳅的食性为杂食性且食物组成随体长变化而不同,作为营养级偏高的捕食者,长身高原鳅能延长食物链长度,增加食物网复杂性,有利于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身高原鳅 脂肪酸 δ^(13)C δ^(15)N 食性 生态位 营养级
下载PDF
硬刺高原鳅生长特性的模型分析与比较研究
7
作者 张瑞 王继隆 +6 位作者 李培伦 刘嘉成 刘彦斌 王太 刘凯 张健 赵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158-164,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2022、2023年在黄河干流甘肃、宁夏段采集的274个硬刺高原鳅样本进行分析,旨在深入理解其生长特性,并丰富硬刺高原鳅的生物学研究内容。研究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F)、逻辑斯谛生长方程(Logistic GF)、Gompertz... 本研究通过对2022、2023年在黄河干流甘肃、宁夏段采集的274个硬刺高原鳅样本进行分析,旨在深入理解其生长特性,并丰富硬刺高原鳅的生物学研究内容。研究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F)、逻辑斯谛生长方程(Logistic GF)、Gompertz生长方程和幂指数生长方程对样本进行生长模拟,使用最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并依据AIC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评估各模型的拟合效果,选择最佳模型,分析硬刺高原鳅的年龄组成及其生长特性。结果显示,VBGF生长方程(AIC值:63.74)为硬刺高原鳅的最适生长模型,其次为Gompertz生长方程(AIC值:64.11)、幂指数生长方程(AIC值:64.12),拟合效果最差的为Logistic生长方程(AIC值:65.05),其中硬刺高原鳅全长VBGF生长方程为:L_(t)=28.986·[1-e^(-0.097·(t_(1)+1.258))];体质量生长方程为:W_(t)=194.721·[1-e^(-0.097·(t_(1)+1.258))]^(2.9889)。研究结果可为硬刺高原鳅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刺高原鳅 耳石 年龄与生长 生长模型 生长特性 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 Gompertz生长方程 幂指数生长方程 资源保护
下载PDF
高原鳅属洞穴鱼类与非洞穴鱼类听觉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张盼 胥愿 +5 位作者 张江惠 龙汭 景阳阳 熊惟 朱艳秋 罗毅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53,共11页
测定高原鳅属3种洞穴鱼类和3种非洞穴鱼类的听觉阈值与鳔的形态指标,结果发现:听觉阈值部分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各频率(50~6 400 Hz)下,洞穴鱼类和非洞穴鱼类的听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鳔耳距、鳔孔面积、鳔室体积和孔室比的种... 测定高原鳅属3种洞穴鱼类和3种非洞穴鱼类的听觉阈值与鳔的形态指标,结果发现:听觉阈值部分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各频率(50~6 400 Hz)下,洞穴鱼类和非洞穴鱼类的听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鳔耳距、鳔孔面积、鳔室体积和孔室比的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洞穴鱼类与非洞穴鱼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种间听觉阈值与鳔室体积和鳔耳距不相关,在50 Hz和800 Hz下,与鳔孔面积显著负相关;在1 600,3 200,6 400 Hz下,与孔室比显著负相关.此外,玫瑰高原鳅的鳔膨大,在体表左右两侧呈明显的隆起,但与其听觉灵敏性并无特殊性.结果表明:高原鳅属洞穴鱼类的听觉并没有发生适应性增强,提示听觉可能对洞穴鱼类适应洞穴环境不相关.种间听觉阈值在某些频率下,与骨质鳔囊的侧孔面积负相关,提示鳔对高原鳅听觉灵敏性的作用受侧孔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鳅属 洞穴鱼类 非洞穴鱼类 听觉
下载PDF
达里湖高原鳅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9
作者 巩政 王梓璇 +2 位作者 张艺弛 赵耿楠 潘保柱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了解达里湖高原鳅(Triplophysa dalaica)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现状,为制定适宜的物种保护及水域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提供基础。选择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分析了2021年4月和7-8月采集于黄河流域的红碱淖、大黑河和查干诺尔湖流域的辉腾... 了解达里湖高原鳅(Triplophysa dalaica)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现状,为制定适宜的物种保护及水域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提供基础。选择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分析了2021年4月和7-8月采集于黄河流域的红碱淖、大黑河和查干诺尔湖流域的辉腾河等3个地理群体,以及文献记载海河流域的漳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历史动态。结果表明,70尾个体中共检测到16个变异位点和13个单倍型;不同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范围为0.233~0.791,核苷酸多样性范围为0.00020~0.00209。其中,辉腾河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红碱淖与大黑河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较高,核苷酸多样性水平较低;漳河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进化网络图显示,13个单倍型未聚类形成明显的谱系结构,多数单倍型为单一群体独有;除漳河群体外,其余群体的单倍型混杂连接,未遵循各自的地理分布格局。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233~0.867,多为高度分化;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64.86%)。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未检测到达里湖高原鳅各地理群体及总体在近期经历过种群扩张。鉴于达里湖高原鳅已成为雅鲁藏布江外来鱼类,建议将达里湖高原鳅自然分布区内的各群体划定为不同保护单元并跟踪监测栖息地质量,同时加强对物种交易与放生活动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里湖高原鳅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种群历史动态
下载PDF
前鳍高原鳅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观察
10
作者 冯云鹏 杨镒铭 +1 位作者 杨胜保 单云江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缓解水电开发对前鳍高原鳅野生资源造成的影响,2021年对采自四川省会东县鯵鱼河的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进行人工繁殖,并对其胚胎发育以及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前鳍高原鳅为秋冬季产卵的鱼类,在水温13℃条件... 为缓解水电开发对前鳍高原鳅野生资源造成的影响,2021年对采自四川省会东县鯵鱼河的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进行人工繁殖,并对其胚胎发育以及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前鳍高原鳅为秋冬季产卵的鱼类,在水温13℃条件下采用PG+LHRH-A_(3)+HCG催产剂组合结合2针注射的方式催产效果相对较高。观察显示,前鳍高原鳅鱼卵为黏性,在水温13℃条件下,吸水后卵膜径(1.03±0.05)mm,发育至原肠胚的时间为12.2 h,平均出膜时间为100.4 h,出膜仔鱼全长(3.75±0.40)mm,出膜后5~6 d开始摄食,此时卵黄囊未完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仔鱼发育
下载PDF
A new cave species of the Genus Triplophysa from Yunnan, China 被引量:2
11
作者 Hong-Fu YANG Wei-Xian LI Zi-Ming CHEN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96-300,共5页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15, a new species of the family Nemacheilidae, Triplophysa tianxingensis sp. nov., was discovered from underground water in Qiubei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15, a new species of the family Nemacheilidae, Triplophysa tianxingensis sp. nov., was discovered from underground water in Qiubei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all other troglobiotic Triplophysa species occurring in Yunnan by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eyes small, a little degenerated; barbels longer; ventral profiles greatly convex; pectoral fin short, attaining a third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pectoral-fin base to pelvic fin base; body with many brown blotches; caudal peduncle with fin fold; caudal fin shallowly forked, and free posterior chamber of swim bladder cylindr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ophysa Cave fish New species YUNNAN
下载PDF
A new cave-dwelling blind loach, Triplophysa erythraea sp. nov.(Cypriniformes: Nemacheilidae), from Hun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12
作者 Tai-Fu Huang Pei-Ling Zhang +5 位作者 Xing-Long Huang Tao Wu Xiao-Yan Gong You-Xiang Zhang Qing-Zhong Peng Zhi-Xiao Liu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31-336,共6页
DEAR EDITOR, A new blind loach species, Triplophysa erythraea sp. nov., from a karst cave in Hunan Province, central south China, is described based on morphology and cyt b gene sequencing.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 DEAR EDITOR, A new blind loach species, Triplophysa erythraea sp. nov., from a karst cave in Hunan Province, central south China, is described based on morphology and cyt b gene sequencing.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species of Triplophysa by the following combi nation of characters: eyes absent;body scaleless and colorless;caudal-fin 17;maxillary barbel Ion gest;fins tran sparent, compressed pectoral-fin reachi ng 2/3 distanee between pectoral-fin and pelvic-fin origins;pelvicfin and dorsal-fin origins relative;posterior chamber of airbladder well developed, Iong, oval, and dissoci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AN Province triplophysa characters
下载PD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Triplophysa (Cypriniformes: Nemacheilidae), Triplophysa daochengensis, from Sichu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13
作者 Yu-Yi WU Zhi-Yu SUN Yan-Shu GUO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90-295,共6页
Triplophysa daochengensis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the Daocheng River, a northern tributary of the Jinsha River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e new specie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the following ch... Triplophysa daochengensis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the Daocheng River, a northern tributary of the Jinsha River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e new specie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body smooth and scales absent; lateral line complete; caudal peduncle compressed, depth unchanging; head length equal to caudal-peduncle length; lower jaw shovel-shaped; dorsal-fin origin anterior to pelvic-fin origin and closer to the tip of the snout than to the caudal-fin base, last unbranched ray hard; pelvic-fin tip not reaching anus; posterior chamber of gas bladder absent; intestine of spiral type with three winding c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macheilidae triplophysa New species Sichuan
下载PDF
大渡河理县高原鳅体长体重关系、遗传多样性和分化水平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见生 陈叶雨 +7 位作者 颜涛 林珏 黄颖颖 赵凤麒 陈永胜 周启红 刘晓欢 何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44-2552,共9页
【目的】为研究理县高原鳅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一步利用理县高原鳅的遗传种质资源并对其野生群体进行保护,获取长江流域理县高原鳅种群结构信息。【方法】对大渡河理县高原鳅体重和体长组成、体长-体重关系进行研究,... 【目的】为研究理县高原鳅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一步利用理县高原鳅的遗传种质资源并对其野生群体进行保护,获取长江流域理县高原鳅种群结构信息。【方法】对大渡河理县高原鳅体重和体长组成、体长-体重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对理县高原鳅4个地理种群共117个个体进行遗传结构变异分析。【结果】理县高原鳅体重和体长的回归方程为y=0.0123x2.9734,b值为2.9734,接近3,表明目前理县高原鳅生长状态良好。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在4个种群个体中共扩增获得878 bp的D⁃loop同源序列,包含28个单倍型和32个多态性位点,4个种群之间无共享单倍型。4个理县高原鳅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在0.637~0.921,核苷酸多样性在0.00091~0.00570。通过分析遗传距离发现,金川县和丹巴县、泸定县和石棉县之间的理县高原鳅群体未发生遗传分化,而泸定县与金川县或丹巴县、石棉县与金川县或丹巴县之间的理县高原鳅群体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通过构建NJ进化树发现,117个理县高原鳅个体在进化树上形成2个独立分支,与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结果一致。【结论】建议将大渡河金川县和丹巴县理县高原鳅种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石棉县和泸定县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而金川县和丹巴县、石棉县和泸定县的种群建议分开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县高原鳅 体长体重关系 遗传多样性 D⁃loop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群体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文浩 易少奎 +3 位作者 周琼 沈建忠 李大鹏 周小云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4-673,共10页
为探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群体遗传学特征,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和微卫星标记对塔里木河两条支流(车尔臣河和渭干河)的8个叶尔羌高原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基于COⅠ序列共检测到2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 为探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群体遗传学特征,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和微卫星标记对塔里木河两条支流(车尔臣河和渭干河)的8个叶尔羌高原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基于COⅠ序列共检测到2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829和0.0032。基于新开发的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显示,各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29~0.696、0.607~0.736和0.655~0.755。试验结果表明,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两种标记分析结果均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较低;分子方差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COⅠ, 95.12%;微卫星,97.23%)。群体间遗传距离小,群体间基因流均大于1。试验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弱,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基于微卫星标记构建的非加权组平均法系统发育树显示,渭干河群体和车尔臣河群体位于不同的遗传分支;群体结构分析显示,两支流群体的基因组成有明显差异;Barrier分析显示,两支流群体间存在潜在遗传障碍;研究结果表明,两支流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综上所述,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但由于塔里木河生境片段化的问题,导致两支流群体之间存在潜在遗传障碍,并出现了一定的遗传分化。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其栖息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高原鳅 塔里木河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拟硬刺高原鳅年龄鉴定与生长模型筛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书玉 王继隆 +6 位作者 李培伦 刘嘉成 刘彦斌 王太 刘凯 赵鹏 张健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105-111,共7页
【目的】鉴定拟硬刺高原鳅年龄,探究其生长变化,为高原鳅属鱼类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并为黄河中上游渔业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方法】拟硬刺高原鳅样本采自黄河中上游青海省和甘肃省不同渔业站点,选用耳石材料鉴定其年龄,并分别采用Von Be... 【目的】鉴定拟硬刺高原鳅年龄,探究其生长变化,为高原鳅属鱼类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并为黄河中上游渔业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方法】拟硬刺高原鳅样本采自黄河中上游青海省和甘肃省不同渔业站点,选用耳石材料鉴定其年龄,并分别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F)、逻辑斯谛生长方程(Logistic GF)、Gompertz生长方程(Gompertz GF)和幂指数生长方程(Power exponential GF)4个模型模拟拟硬刺高原鳅的全长生长,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通过计算并对比各模型的AIC值评估模型的拟合效果,确定适合拟硬刺高原鳅的生长模型。【结果】拟硬刺高原鳅的样本共分为4个年龄组,即2~5龄,其中3龄组数量最多,占54.88%;全长为6.19~13.76 cm;体重为1.58~19.12 g。4个拟硬刺高原鳅生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 GF生长模型的AIC值最小(-86.66),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Gompertz GF(-86.52)和VBGF生长模型(-86.31);幂指数生长模型的AIC值最大(-82.51),拟合效果最差。拟硬刺高原鳅生长模型的Logistic GF方程为Lt=14.585/[1+e^(0.568(ti-1.948))]。【结论】Logistic GF生长方程为黄河中上游拟硬刺高原鳅的最适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硬刺高原鳅 年龄 生长 耳石 生长模型 黄河中上游
下载PDF
基于cyt b基因的黄河上游高原鳅复合体的物种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伊日贵 高强 +5 位作者 刘丹 聂苗苗 晁燕 张存芳 祁得林 朱世海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9,共9页
高原鳅属Triplophysa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主要类群之一。本研究以cyt 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黄河上游干流及支流湟水河流域高原鳅进行物种鉴定。高原鳅复合体95尾个体均获得cyt b基因全序列(1140 bp),共定义46个单倍型。联合BLAST在线同... 高原鳅属Triplophysa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主要类群之一。本研究以cyt 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黄河上游干流及支流湟水河流域高原鳅进行物种鉴定。高原鳅复合体95尾个体均获得cyt b基因全序列(1140 bp),共定义46个单倍型。联合BLAST在线同源性比对、系统发育分析、ABGD划分和遗传距离计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鉴定,共鉴定6个物种:东方高原鳅T.orientalis、隆头高原鳅T.alticeps、斯氏高原鳅T.stoliczkae、粗壮高原鳅T.robusta、硬刺高原鳅T.scleroptera和拟鲶高原鳅T.siluroides。对于同域分布、形态趋同的高原鳅属幼鱼群体,利用cyt b基因可有效解决物种鉴定问题,该结果为黄河上游高原鳅物种分类、组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黄河上游高原鳅物种多样性评估与保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鳅复合体 黄河上游 MTDNA cyt b 物种鉴定
下载PDF
叶尔羌高原鳅耳石形态探究及群体判别分析
18
作者 王新月 陈生熬 +4 位作者 王程欣 訾方泽 常德胜 许豪 李大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1-211,共11页
为进一步开展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不同地理群体分类判别、探明耳石与鱼类生活史的相关机制,本研究基于耳石形态学和鱼类生态学方法,对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塔里木河的734尾叶尔羌高原鳅耳石与鱼体的形态指标进行了统... 为进一步开展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不同地理群体分类判别、探明耳石与鱼类生活史的相关机制,本研究基于耳石形态学和鱼类生态学方法,对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塔里木河的734尾叶尔羌高原鳅耳石与鱼体的形态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叶尔羌高原鳅耳石较小,左右微耳石形态无显著差异(P>0.05);叶尔羌高原鳅耳石形态指标与体长、体质量呈对数函数关系,R^(2)范围在0.48~0.62;采用鱼体形态学、耳石形态测量法和椭圆傅里叶分析法分别对两两群体进行判别分析,和田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6.0%、61.4%和82.2%,叶尔羌河群体与和田河群体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3.0%、79.5%和87.9%,叶尔羌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6.5%、77.5%和86.8%。叶尔羌高原鳅耳石形态与鱼体生长的关系极大程度地反映了其个体发育对栖息环境的适应性,且不同地理群体叶尔羌高原鳅耳石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将耳石形态学首次应用于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的鉴别分析,为进一步开展高原鳅属进化分类提供参考,为高原渔业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高原鳅 耳石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下载PDF
新疆车尔臣河叶尔羌高原鳅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
19
作者 赵金发 邱龙辉 +2 位作者 周琼 周小云 沈建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1-228,共8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资源,基于2019-2022年在塔里木河支流车尔臣河采集到的348尾样本,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集到的样本体长分布范围为38~2...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资源,基于2019-2022年在塔里木河支流车尔臣河采集到的348尾样本,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集到的样本体长分布范围为38~290 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0.8~271.6 g,年龄结构为1~11龄,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2.47×10^(-5)L^(2.8562)。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雌性为:Lt=407.2572[1-e^(-0.1117(t+0.9298))],Wt=697.2606[1-^(e-0.1117(t+0.9298))]2.8756;雄性为:Lt=327.9114[1-^(e-0.1572(t+0.7154))],Wt=373.9090[1-e-0.1572(t+0.9298)]2.8353。表观生长指数分别为:ϕ♀=4.2678,ϕ♂=4.2280,拐点年龄和对应的体长、体质量雌性为:8.5龄、265.63 mm、204.04 g;雄性为:5.9龄、212.26 mm、108.94 g。研究结果表明,车尔臣河的叶尔羌高原鳅群体的生长规格和自然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也快于其他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高原鳅 年龄结构 生长特性 车尔臣河
下载PDF
投喂频率对2龄似鲇高原鳅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宋明江 邹巧林 +7 位作者 李飞扬 陈叶雨 吴晓云 刘亚 龚全 李鹏程 欧军 赖见生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6期362-366,共5页
为探究不同投喂频率对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生长的影响,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分别以0.5次/d、1次/d(早上8:00)、1次/d(晚上20:00)、2次/d、3次/d、4次/d等6种投喂频率,对平均体质量为(88.26±5.38)g... 为探究不同投喂频率对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生长的影响,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分别以0.5次/d、1次/d(早上8:00)、1次/d(晚上20:00)、2次/d、3次/d、4次/d等6种投喂频率,对平均体质量为(88.26±5.38)g的2龄似鲇高原鳅进行了饲养试验,试验时长为61 d。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在投饲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0.5次/d、2次/d、3次/d、4次/d组的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高于1次/d组(P<0.05);2次/d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0.5次/d、1次/d、4次/d组(P<0.05);在形态指标方面,2次/d组鱼的脏体比显著高于0.5次/d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条件下似鲇高原鳅的最佳投喂频率为2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鲇高原鳅 投喂频率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