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调控微小RNA-498/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立恒 王蕊 +5 位作者 王晓明 张智轶 张璇 安峰 王芹 张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qRT-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SCC-15细胞增殖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与BMI-1表达上调,miR-498表达下调(P<0.05)。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或过表达miR-498后SCC-15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调,miR-498和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抑制miR-498表达可减弱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上调BMI-1表达可减弱过表达miR-498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可通过激活miR-498/BMI-1轴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 微小RNA-498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下调缓激肽受体B1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书力 冯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2,共6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通过下调缓激肽受体B1(BDKRB1)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5组:模型组、槲皮素(100 mg/kg)组、BD... 目的:研究槲皮素通过下调缓激肽受体B1(BDKRB1)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5组:模型组、槲皮素(100 mg/kg)组、BDKRB1过表达质粒组、空载质粒组、槲皮素(100 mg/kg)+BDKRB1过表达质粒组,另选12只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以药物分组干预处理后,检测大鼠机械性刺激痛觉、热刺激痛觉与冷刺激痛觉,比较各组机械性缩足阈值、冷刺激抬足时间、热敏潜伏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比较各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阳性细胞比例;试剂盒测量大鼠血清炎症介质IL-17、环氧化酶-2(COX-2)、IL-18水平;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BDKR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热敏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冷刺激抬足时间、LFA-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IL-17、COX-2及IL-18水平、BDKRB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槲皮素+BDKRB1过表达质粒组分别比较,槲皮素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热敏潜伏期均升高(P<0.05),冷刺激抬足时间、LFA-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IL-17、COX-2及IL-18水平、BDKR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BDKRB1过表达质粒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热敏潜伏期均降低(P<0.05),冷刺激抬足时间、LFA-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IL-17、COX-2及IL-18水平、BDKR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空载质粒组大鼠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槲皮素通过下调BDKRB1表达抑制炎症,减少淋巴细胞浸润,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缓激肽b1受体 糖尿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迪 王清 +2 位作者 张殿文 李伟 李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发热 解热作用 TNF-α IL-1β IL-6 PGE_(2) CAMP NF-κb p65 大鼠
下载PDF
三黄糖肾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TLR4、NF-κB、MCP-1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杰 周霜 +1 位作者 谢旦红 杨鑫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观察三黄糖肾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kB(NF-κB)、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三黄糖肾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kB(NF-κB)、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糖肾康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2周;评价疗效,ELISA检测血清TLR4、NF-κB、MCP-1含量。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LR4、NF-κB、MCP-1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LR4、NF-κB、MCP-1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糖肾康颗粒可提高西医常规治疗DN的疗效,调节TLR4、NF-κB、MCP-1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三黄糖肾康颗粒 TLR4 NF-Κb MCP-1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ERK1/2和NF-κB通路调节NADPH氧化酶表达改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雪莲 王利 +5 位作者 李艳 杨腊梅 杨海荣 张佳 马春霞 王玉巧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45-749,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NADPH氧化酶的影响,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和高剂量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地塞...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NADPH氧化酶的影响,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和高剂量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和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分别给予2 mg/kg地塞米松、100 mg/kg白藜芦醇、500 mg/kg白藜芦醇干预,1次/d,连续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别大鼠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状态、肺湿重/干重比(W/D)、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p22^(phox),及ERK、NF-κB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各组p47^(phox)、p22^(phox)、p-ERK1/2、ERK1/2、p-NF-κB、NF-κB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和高剂量白藜芦醇组W/D及肺损伤评分、MDA水平、p22^(phox)、p47^(phox)、ERK1/2、NF-κB mRNA、p47^(phox)蛋白、p-ERK/ERK、p-NF-κB/NF-κB、IL-6、IL-8、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SOD、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NADPH氧化酶及氧化应激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RK1/2-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肺损伤 NADPH氧化酶 ERK1/2 NF-Κb
下载PDF
基于SIRT1/NF-κB通路探究秦艽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松林 黄俊卿 +3 位作者 李科 季鸿飞 都帅刚 杨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秦艽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n)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建模)、阳性组(建模+16 mg/kg普瑞巴林)和给药组(建模+50 mg/kg秦艽醇提物),测定大鼠建模前及给药前后的机械性... 目的探讨秦艽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n)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建模)、阳性组(建模+16 mg/kg普瑞巴林)和给药组(建模+50 mg/kg秦艽醇提物),测定大鼠建模前及给药前后的机械性触痛阈值(PWPT)。制备正常大鼠血清和秦艽醇提物低、高剂量大鼠含药血清,分离培养DRGn细胞并分为对照组(10%正常大鼠血清)、脂多糖组(100 ng/ml脂多糖+10%正常大鼠血清)、秦艽醇提物低浓度组(100 ng/ml脂多糖+10%秦艽醇提物低剂量大鼠含药血清)、秦艽醇提物高浓度组(100 ng/ml脂多糖+10%秦艽醇提物高剂量大鼠含药血清)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抑制组(100 ng/ml脂多糖+10%秦艽醇提物高剂量大鼠含药血清+98 nmol/L烟酰胺)。CCK-8测定DRGn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DRGn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DRGn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DRGn细胞中SIRT1、乙酰化(Ac)-核因子(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给药前模型组、给药组PWPT较建模前均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给药组PWPT较给药前、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与阳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DRGn细胞活力及细胞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Ac-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及细胞培养液中IL-6、IL-1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秦艽醇提物低、高浓度组DRGn细胞活力及细胞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Ac-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及细胞培养液中IL-6、IL-18、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秦艽醇提物低、高浓度组相比,SIRT1抑制组DRGn细胞活力及细胞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Ac-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及细胞培养液中IL-6、IL-1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秦艽醇提物可激活SIRT1,促进NF-κB p65去乙酰化,减轻脂多糖诱导大鼠DRGn细胞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醇提物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因子κb通路 脂多糖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炎性损伤
下载PDF
Lp-PLA2 LP(a)ApoB/ApoA-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薛涵 高静 +5 位作者 王冬静 赵雪 张艳利 刘莉 王利民 刘有为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57-863,共7页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ACI患者122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疾病严...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ACI患者122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4例)、中度组(49例)、重度组(19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97例)。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88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性,分析Lp-PLA2、LP(a)、ApoB/ApoA-1的表达水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影响。结果:病例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例数、收缩压、LDL-C、LP(a)、Lp-PLA2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吸烟史、高血压、收缩压、HDLC、LDLC、LPa、LpPLA2、ApoB/ApoA-1是影响A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重度组患者Lp-PLA2、LP(a)、ApoB/ApoA-1指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Lp-PLA2、LP(a)、ApoB/ApoA-1指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比较,Lp-PLA2、LP(a)、ApoB/ApoA-1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96、0.718、0.451,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Lp-PLA2、LP(a)、ApoB/ApoA-1指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AUC为0.987。结论:高龄、血压血脂异常、生活习惯较差者更易患ACI,而Lp-PLA2、ApoB/ApoA-1水平与ACI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呈明显的相关性,通过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脂蛋白A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
下载PDF
ITP患者PD-1/PD-L1表达特点及其在Treg与Breg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8
作者 许腾 崔彦杰 +2 位作者 李智伟 刘红春 郝立君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特点及其在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性B细胞(Breg)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ITP患者106例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特点及其在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性B细胞(Breg)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ITP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32例,中度患者44例,重度患者3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Treg细胞百分比、Breg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等,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Breg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TGF-β、IL-10和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sPD-1)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sPD-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者Breg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均P<0.05),而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均P<0.05)。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与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呈正相关(r=0.446,P<0.05)。观察组治疗后Breg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TGF-β、IL-10和IL-4水平有所升高(P<0.05),而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sPD-1和IL-17水平有所降低(P<0.05),治疗前后sPD-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患者Treg细胞表面PD-1和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明显升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Treg细胞表面PD-1和Breg细胞表面PD-L1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b细胞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HMGB1、sTLT-1、NLR变化及其对并发急性肺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新 马尚超 +2 位作者 宋浩 殷飞 崔俊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36-1739,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及其对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及其对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LI分为ALI组35例、非ALI组85例。比较ALI组与非ALI组、ALI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HMGB1、sTLT-1、NLR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sTLT-1、NLR对脓毒症并发ALI的预测价值。结果ALI组患者的血清HMGB1、sTLT-1、NLR水平分别为(74.21±11.70)pg/mL、(593.06±82.45)pg/mL、5.13±1.16,明显高于非ALI组的(60.15±7.95)pg/mL、(525.73±54.84)pg/mL、4.08±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中,高危组患者的血清HMGB1、sTLT-1、NLR水平分别为(86.43±5.90)pg/mL、(686.31±23.91)pg/mL、(6.49±1.11),明显高于中危组的(76.64±11.44)pg/mL、(599.28±88.40)pg/mL、5.27±1.00及低危组的(64.48±5.06)pg/mL、(539.93±35.90)pg/mL、4.27±0.71,且中危组患者均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MGB1、sTLT-1、NLR联合预测脓毒症并发ALI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0、90.60%、92.10%,HMGB1单独检测分别为0.848、84.70%、77.10%,sTLT-1单独检测分别为0.732、71.40%、68.20%,NLR单独检测分别为0.785、62.90%、84.20%,联合检测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脓毒症并发ALI患者血清HMGB1、sTLT-1、NLR明显升高,且三者联合检测对并发ALI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柴胡疏肝汤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NLRP1、Caspase-3、Caspase-1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何乾超 雷晶晶 +5 位作者 高玉广 王丹辉 陈甜 马玉娟 谷晶 黄德祥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528-1537,共10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含NLR家族pyrin结构域1因子(NLRP1)、Caspase-3、Caspase-1表达的影响。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柴胡疏肝汤治疗癫痫的核心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含NLR家族pyrin结构域1因子(NLRP1)、Caspase-3、Caspase-1表达的影响。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柴胡疏肝汤治疗癫痫的核心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癫痫组(n=80)与空白组(n=20)。对空白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对癫痫组大鼠建立癫痫模型,成功建模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疏肝汤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汤中剂量组、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每组20只。给予柴胡疏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柴胡疏肝汤(2.5 mg/100 g、5 mg/100 g、10 mg/100 g)灌胃,给予模型组及空白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比较模型组与柴胡疏肝汤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然后处死5组大鼠并获取其海马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NLRP1、Caspase-3、Caspase-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柴胡疏肝汤治疗癫痫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β-谷甾醇、川陈皮素、异鼠李素、木犀草素、豆甾醇、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罗通定,核心靶点包括Bcl-2、NLRP1、Caspase-3、Caspase-1。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β-谷甾醇、川陈皮素和木犀草素与核心靶点表现出较好的结合活性。(2)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疏肝汤中、高剂量组的癫痫发作等级降低(P<0.05);与柴胡疏肝汤低剂量组相比,柴胡疏肝汤中、高剂量组的癫痫发作等级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LRP1、Caspase-3、Caspase-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汤各剂量组Bcl-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LRP1、Caspase-3、Caspase-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柴胡疏肝汤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柴胡疏肝汤中剂量组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柴胡疏肝汤中剂量组、柴胡疏肝汤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NLRP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柴胡疏肝汤高剂量组、柴胡疏肝汤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汤中剂量组Caspase-3、Caspase-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可能通过上调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的表达,抑制NLRP1、Caspase-3、Caspase-1的表达,发挥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b细胞淋巴瘤2 含NLR家族pyrin结构域1因子 CASPASE-3 Caspase-1 生物信息分析 大鼠
下载PDF
血清SIRT1、sICAM-1及PD-L1联合检测对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
11
作者 刘帅 宋海容 段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2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联合检测对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联合检测对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4例难治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1个月的疾病状态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和预后不良组(2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分析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对难治DLBCL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是影响难治性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SIRT1、sICAM-1及PD-L1单独及三者联合预测难治性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51、0.843、0.924、0.980,且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可作为难治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且三者联合检测的效能优于单项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监测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下载PDF
GZMB联合PD1在乳腺癌患者不同分期中的表达及与血常规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杨卫 李媛媛 +1 位作者 张丽柯 徐全晓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颗粒酶B(GZMB)联合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乳腺癌患者不同分期中的表达及与血常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乳腺癌患者66例为观察组,根据肿瘤分期分为T1N0M0组、T2N0M0组、T2N1M0组、T3N0M0组及T3N1M0组;选择同期... 目的探讨颗粒酶B(GZMB)联合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乳腺癌患者不同分期中的表达及与血常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乳腺癌患者66例为观察组,根据肿瘤分期分为T1N0M0组、T2N0M0组、T2N1M0组、T3N0M0组及T3N1M0组;选择同期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物患者9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GZMB及PD1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L)及淋巴细胞百分比(L%),对乳腺癌病例GZMB、PD1与血常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完成GZMB联合PD1诊断效能分析。结果观察组GZMB及PD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WBC、L及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3N1M0组GZMB及PD1水平高于其余四组(P<0.05);WBC、L及L%水平低于其余四组(P<0.05);患者肿瘤分期越高,GZMB、PD1水平越高,WBC、L及L%水平越低;相关性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GZMB及PD1水平与WBC、L及L%呈负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GZMB联合PD1在乳腺癌患者诊断效能高于单一GZMB和PD1指标(P<0.05)。结论GZMB在乳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PD1呈低表达,且不同分期下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与血常规水平存在相关性;GZMB联合PD1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酶b 程序性死亡分子1 乳腺癌 血常规 相关性分析 ROC曲线
下载PDF
丹酚酸B通过SIRT1/PGC-1α通路对Aβ_(1-42)干预N2A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13
作者 刘新 赵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91-497,共7页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及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线粒体膜电势,探讨丹酚酸B(SalB)减轻β淀粉样多肽1-42(Aβ1-42)干预...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及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线粒体膜电势,探讨丹酚酸B(SalB)减轻β淀粉样多肽1-42(Aβ1-42)干预小鼠来源神经瘤母细胞(N2A)后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10μM Aβ1-42寡聚体干预N2A细胞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使用40μM SalB干预细胞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alB干预组。使用MTT法检测不同实验组细胞活力;DCFH-DA染色测定实验组细胞内ROS水平;ELISA法检测SOD,MDA水平;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不同实验组SIRT1、PGC-1α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与Aβ干预N2A细胞构建的模型组相比,SalB组处理后的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01),SalB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水平显著上升(P<0.001),MDA生成显著减少(P<0.05),有效恢复线粒体膜电势(P<0.05)。另外,SalB处理后模型组细胞的SIRT1、PGC-1α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结论SalB可以显著降低Aβ干预N2A细胞后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ROS产生及下调MDA水平,上调SOD水平,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SIRT1/PGC-1α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保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下载PDF
PMF+双门限Tong检测的北斗B1I信号捕获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刁彦华 徐亚丽 +1 位作者 王晓君 刘昊昱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传统Tong检测算法检测时间长、漏警概率大的问题,提出将PMF+双门限Tong检测算法应用于北斗B1I信号的捕获中。首先,将射频前端模块处理得到的中频信号下变频至基带,对基带信号进行降速等预处理;然后,利用部分匹配滤波(PMF)算法计算... 针对传统Tong检测算法检测时间长、漏警概率大的问题,提出将PMF+双门限Tong检测算法应用于北斗B1I信号的捕获中。首先,将射频前端模块处理得到的中频信号下变频至基带,对基带信号进行降速等预处理;然后,利用部分匹配滤波(PMF)算法计算相关值,通过PMF算法将数据信号分成几个均等片段,对每一段信号都分别计算相关值,会出现三组具有同相位的相关结果;最后,利用双门限Tong检测算法对PMF算法计算得到的相关结果检测,达到捕获B1I信号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捕获北斗B1I信号,有效提高了捕获时的检测概率并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捕获B1I信号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I信号 匹配滤波 双门限Tong检测 信号捕获
下载PDF
Nurr1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发挥抗炎作用
15
作者 王伟 侯晓霖 +5 位作者 陈秋元 潘晓玥 彭涛 王俊燕 李云鸿 王银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1-284,F0002,共5页
目的探索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株)炎症反应中,核受体相关蛋白1(Nurr1)是否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及核转位发挥抗炎作用。方法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株,将细胞分为Ctrl组、LPS组、C-DIM12(Nurrl特异性激动剂)组... 目的探索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株)炎症反应中,核受体相关蛋白1(Nurr1)是否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及核转位发挥抗炎作用。方法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株,将细胞分为Ctrl组、LPS组、C-DIM12(Nurrl特异性激动剂)组、siRNA干扰组、LPS+C-DIM12组。利用CCK-8检测LPS和C-DIM12的最适作用浓度,用Western blot观察NF-κB和Nurr1的表达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用免疫荧光观察siRNA干扰或C-DIM12激活Nurr1表达活性后,NF-κB及p-IκB在BV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LPS刺激BV2细胞后,NF-κB表达提高,炎症因子IL-1、IL-6、TNF-α释放量增加(P<0.05)。C-DIM12激活Nurr1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都显示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而小干扰RNA(siNurr1)沉默Nurr1表达后,NF-κB表达增加。在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NF-κB二聚体分子的结合分子p-IκB的磷酸化蛋白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IM12激活Nurr1后,p-IκB水平显著下降。结论Nurr1可以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表达水平并阻止NF-κB核位移发挥抗炎作用。Nurr1可能是一个新的潜在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相关疾病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R1 NF-Κb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p-Iκb
下载PDF
HMGB1基因敲除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16
作者 张志斌 李瑞彤 +6 位作者 郑卫伟 林雪容 牛宁宁 王慧 苑萌 韩树池 薛乾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敲除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及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 野生型(WT)小鼠分为WT-Sham组和WT-模型组,HMGB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KO-Sham组和KO-模型组。WT-模型...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敲除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及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 野生型(WT)小鼠分为WT-Sham组和WT-模型组,HMGB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KO-Sham组和KO-模型组。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ALI模型,WT-Sham组和KO-Sham组进行假手术操作。造模后24 h,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计算氧合指数(OI),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损伤评分,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肺组织中HMGB1、TLR4、核NF-κB的表达。结果 WT-模型组的PaO_(2)、OI、血清及肺组织SOD的浓度低于WT-Sham组,肺损伤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ROS、MDA的浓度、肺组织中HMGB1、TLR4、核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WT-Sham组(P<0.05);KO-模型组肺组织中不表达HMGB1,PaO_(2)、OI、血清及肺组织SOD的浓度高于WT-模型组,肺损伤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ROS、MDA的浓度、肺组织中TLR4、核NF-κB的表达水平低于WT-模型组(P<0.05)。结论敲除HMGB1减轻脓毒症小鼠ALI,相关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NF-κB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有机硒对黄曲霉毒素B1致兔盲肠组织结构和抗氧化能力变化的干预作用
17
作者 位兰 崔敏 +4 位作者 李慧聪 张梦雨 朱雪敏 刘玉梅 张自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6-90,128,129,共7页
为了探明有机硒是否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家兔盲肠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试验将50只35日龄健康的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FB1组和低剂量硒(0.2 mg/kg硒代蛋氨酸)治疗组、中剂量硒(0.4 mg/kg硒代蛋氨酸)治疗组、高剂量... 为了探明有机硒是否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家兔盲肠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试验将50只35日龄健康的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FB1组和低剂量硒(0.2 mg/kg硒代蛋氨酸)治疗组、中剂量硒(0.4 mg/kg硒代蛋氨酸)治疗组、高剂量硒(0.6 mg/kg硒代蛋氨酸)治疗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和AFB1组饲喂正常配合饲料21 d,低、中、高剂量硒治疗组分别饲喂添加硒代蛋氨酸的配合饲料。从第17天开始,AFB1组及低、中、高剂量硒治疗组家兔每天按体重0.3 mg/kg灌喂AFB1(将AFB1溶解在橄榄油中),对照组灌喂等量橄榄油,连续5 d。试验第22天处死兔,解剖,取盲肠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糖原(PAS)染色观察盲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盲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并对盲肠组织切片中杯状细胞进行计数;采用抗氧化试剂盒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FB1组盲肠绒毛上皮细胞肿胀、脱落,隐窝分布不均匀,肠绒毛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杯状细胞数极显著减少(P<0.01),T-AOC和T-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AFB1组相比,低、中剂量硒治疗组盲肠绒毛结构较完整,而高剂量硒治疗组变化不明显;高剂量硒治疗组杯状细胞数无显著变化(P>0.05),而低、中剂量硒治疗组杯状细胞数极显著增加(P<0.01);高剂量硒治疗组各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而低剂量硒治疗组T-AOC和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在饲料中添加有机硒可以对AFB1导致的家兔盲肠组织损伤产生影响,其中添加0.2,0.4 mg/kg有机硒对家兔盲肠组织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盲肠 抗氧化能力 干预作用
下载PDF
mTORC1在EB病毒LMP1促进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高晶晶 朱雄鹏 +3 位作者 王明泉 林兴智 庄燕玲 林宏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qPCR验证基因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LMP1蛋白、CD38的表达量及较EBV-p70S6K磷酸化水平。结果:相较于EBV-DLBCL细胞,LMP1蛋白在EBV+DLBCL细胞上表达(P=0.0008),EBV+DLBCL细胞p70S6K磷酸化水平更高(P=0.0072)及CD38的表达量更高(P=0.0091)。与空载组对比,LMP1OE组的LMP1蛋白表达及CD38表达量均增高(P=0.0353;P<0.0001),且p70S6K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65);并验证了LMP1 mRNA表达(P<0.0001)。较si-NC组,LMP1KO组不表达LMP1蛋白(P=0.0129),且p70S6K磷酸化消失(P=0.0228);同时,CD38表达量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2377)。结论:LMP1通过活化mTORC1通路促进DLBCL细胞浆母细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膜蛋1 mTORC1通路 CD3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化
下载PDF
血清miR-340-5p、Bmi-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林萍 孙丽薇 李克颖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577-258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40-5p(miR-340-5p)、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就诊的10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oCA评...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40-5p(miR-340-5p)、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就诊的10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VCI组(n=60)和无VCI组(n=43)。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血清中miR-340-5p、Bmi-1的表达情况;ENCORI预测miR-340-5p与Bmi-1的靶向关系;Pearson法分析VCI患者血清miR-340-5p与Bmi-1表达水平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miR-340-5p、Bmi-1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0-5p、Bmi-1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诊断价值。结果VCI组患者吸烟史、既往脑梗病史占比显著高于无VCI组(P<0.05),MoCA评分显著低于无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VCI组相比,VCI组miR-340-5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mi-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CORI网站预测结果显示,miR-340-5p与Bmi-1可能存在靶向关系;且VCI组患者血清miR-340-5p表达水平与Bmi-1呈负相关,血清miR-340-5p表达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Bmi-1表达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CA评分、miR-340-5p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保护因素(P<0.05),吸烟史、既往脑梗死病史、Bmi-1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40-5p、Bmi-1表达水平(AUC=0.851、0.886)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后VCI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二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AUC=0.947,Z二者联合-miR-340-5p=3.018、P=0.003,Z二者联合-Bmi-1=2.636,P=0.008)。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后VCI患者血清,miR-340-5p表达下调,Bmi-1表达上调,二者表达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微小RNA-340-5p 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大白菜BrCYP83B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
作者 王玉书 赵琳琳 +5 位作者 赵爽 胡琦 白慧霞 王欢 曹业萍 范震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0,共9页
【目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是十字花科植物硫苷合成重要的酶系,其中CYP83亚家族主要参与核心结构的合成,旨在探究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CYP83B1基因的功能。【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BrCYP83B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 【目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是十字花科植物硫苷合成重要的酶系,其中CYP83亚家族主要参与核心结构的合成,旨在探究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CYP83B1基因的功能。【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BrCYP83B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理化性质、同源性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利用RT-qPCR技术分析BrCYP83B1的表达模式,并构建其植物超表达载体。【结果】BrCYP83B1 cDNA序列全长为1500 bp,编码49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属于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与甘蓝型油菜、青花菜的CYP83B1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启动子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水杨酸、脱落酸及茉莉酸甲酯等激素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说明BrCYP83B1基因表达可能受激素调控。RT-qPCR分析结果表明,BrCYP83B1基因在大白菜的根、茎、叶、花和果中均有表达,且以叶中的表达量最高;茉莉酸甲酯够显著促进该基因的表达,而水杨酸处理对其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脱落酸处理下基因先上调后又下调。【结论】BrCYP83B1可能参与大白菜对激素的响应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brCYP83b1 基因克隆 植物激素 表达分析 超表达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