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瓦格纳打破“叔本华循环”的方式 ——对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意志主义解读
1
作者 奚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9,共13页
叔本华循环显示出人生永远陷于痛苦和无聊的循环中,只有在禁欲中熄灭生命意志,才能从循环中获得救赎。瓦格纳用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呈现所谓生命意志的熄灭,但主角不是在禁欲中而是在强烈的爱欲中弃绝世界、获得救赎。尽管有学... 叔本华循环显示出人生永远陷于痛苦和无聊的循环中,只有在禁欲中熄灭生命意志,才能从循环中获得救赎。瓦格纳用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呈现所谓生命意志的熄灭,但主角不是在禁欲中而是在强烈的爱欲中弃绝世界、获得救赎。尽管有学者质疑这种爱欲未脱离个体化存在,仍囿于叔本华循环,但通过研究该歌剧文本及相关论著可得知,爱欲是一种单向的欲望,不寻求“生”的满足,而是通过否定个体生命及其欲求来实现救赎,因此脱离了叔本华循环。爱欲也体现为剧中不寻求解决的、单向的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中不稳定—单调的循环,也暗示着叔本华循环的瓦解。然而,这种旨在否定生命的爱欲激发了狂热的非理性冲动,并创造了审美体验,又将成为肯定生命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欲 叔本华 瓦格纳歌剧 特里斯坦和弦 救赎
下载PDF
特里斯坦和弦的回响:瓦格纳与尼采《悲剧的诞生》
2
作者 罗仕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尼采成名作《悲剧的诞生》序言标题即为“致理查德·瓦格纳”。该书的创作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但在以往研究之中,此线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瓦格纳复兴北欧神话并以之抵抗现代性的艺术观及其重要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主导动... 尼采成名作《悲剧的诞生》序言标题即为“致理查德·瓦格纳”。该书的创作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但在以往研究之中,此线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瓦格纳复兴北欧神话并以之抵抗现代性的艺术观及其重要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主导动机、无终旋律、半音转调等作曲技法所体现的紧张、冲突、不和谐的美学观,对《悲剧的诞生》无论是在写作风格还是具体思想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过,早期尼采在盛赞瓦格纳的同时,也小心地与其拉开一定距离,他们对神话、悲剧、绝对音乐、叔本华以及基督教等方面理解的细微差别,为两人关系破裂以及尼采哲学转向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坦 神话 主导动机 无终旋律 半音转调
下载PDF
让音乐回归声音,让科技服务艺术——读中译本《频谱音乐:构建模型与创作技巧》的札记
3
作者 鲁立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66,168,共8页
文章是关于特里斯坦·缪哈伊(Tristan Murail)专著《频谱音乐:构建模型与创作技巧》中译本(杨珽珽译)的阅读札记,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频谱音乐”的成说背景,介绍了该乐派产生的时代原因和美学原因;第二部分总结了缪... 文章是关于特里斯坦·缪哈伊(Tristan Murail)专著《频谱音乐:构建模型与创作技巧》中译本(杨珽珽译)的阅读札记,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频谱音乐”的成说背景,介绍了该乐派产生的时代原因和美学原因;第二部分总结了缪哈伊在书中展现的新音乐观、作曲过程和审美标准;第三部分讨论了频谱音乐带来的启示与反思,包括艺术和科学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音乐 缪哈伊 杨珽珽 科学 艺术
下载PDF
也谈电影片名的翻译——由《王者之心》译名所引发的争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93,共2页
由凯文·雷诺兹所执导的电影"Tristan and Isolde",被中国引进后,中文译名定为《王者之心》,遭到了美方编剧的不满,认为这个片名不能够体现原片的内涵,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尊重历史。片名翻译所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是直译《... 由凯文·雷诺兹所执导的电影"Tristan and Isolde",被中国引进后,中文译名定为《王者之心》,遭到了美方编剧的不满,认为这个片名不能够体现原片的内涵,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尊重历史。片名翻译所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是直译《崔斯坦与伊索德》还是意译《王者之心》更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片名 tristan and Isolde” 翻译原则
下载PDF
论瓦格纳的哲学思想与歌剧创作——兼论瓦格纳的艺术人生观 被引量:9
5
作者 胡天虹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于艺术人生观的探索与追求,其中,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尤其在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当中,叔本华“生存意志”、“悲观生命哲学”的理念得到了充... 在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于艺术人生观的探索与追求,其中,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尤其在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当中,叔本华“生存意志”、“悲观生命哲学”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于瓦格纳艺术人生观的形成的介绍,论述了西方音乐艺术与西方哲学思想结合的一个案例,进而对于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与影响进行一定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哲学思想 歌剧创作 艺术人生观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音乐风格
下载PDF
音响诗学——瓦格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乐谱笔记并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锺恩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15-49,M0002,共36页
本文选择瓦格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主体,通过乐谱笔记方式讨论音响诗学问题,内容分别牵扯:瓦格纳作品的五个重要结构问题——主导动机、无终旋律、半音技法、声乐器乐、音乐戏剧;构成音响诗学的四个重要意义指向——声音动能... 本文选择瓦格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主体,通过乐谱笔记方式讨论音响诗学问题,内容分别牵扯:瓦格纳作品的五个重要结构问题——主导动机、无终旋律、半音技法、声乐器乐、音乐戏剧;构成音响诗学的四个重要意义指向——声音动能、音响力场、声音修辞、音响叙事;以及与此相关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音响诗学 乐谱笔记
下载PDF
论托马斯·曼的《特里斯坦》和赵玫的《寻找伊索尔德》
7
作者 姚公涛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2-105,124,共5页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中世纪以来流传在欧洲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托马斯·曼的《特里斯坦》和赵玫的《寻找伊索尔德》间接演绎了这个故事。在寻找失落的"美"和至死不渝的"爱"上,《特里斯坦》和《寻找伊...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中世纪以来流传在欧洲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托马斯·曼的《特里斯坦》和赵玫的《寻找伊索尔德》间接演绎了这个故事。在寻找失落的"美"和至死不渝的"爱"上,《特里斯坦》和《寻找伊索尔德》存在一种互文关系,两部小说实质上对史诗中的两个主人公的存在作了否定。《特里斯坦》在沿用古典叙事手法的基础上,在环境设置与人物的心理以及情节的铺陈之间的和谐方面,在以英雄特里斯坦的缺失作为作品内在的叙事线索和叙事中心方面富有特色。赵玫则在沿袭托马斯·曼反讽叙事的基础上,对传统小说叙事手法进行了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坦》 《寻找伊索尔德》 主题探求 叙事手法创新
下载PDF
瓦格纳:20世纪音乐的曙光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志飞 《艺术探索》 2004年第6期28-30,34,共4页
探讨了对现代音乐产生重大影响的瓦格纳的音乐,认为他的音乐具有明显的后浪漫主义因素,开创了一代乐风。瓦格纳与同时代的勃拉姆斯都敏锐地看到了社会生活的深层危机,然而二人却选择了不同的表现方式。马勒的音乐则体现了19世纪末20世... 探讨了对现代音乐产生重大影响的瓦格纳的音乐,认为他的音乐具有明显的后浪漫主义因素,开创了一代乐风。瓦格纳与同时代的勃拉姆斯都敏锐地看到了社会生活的深层危机,然而二人却选择了不同的表现方式。马勒的音乐则体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的精神状态与实质,成为瓦格纳音乐精神的直接继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特里斯坦"和弦 哲理性思辨 意志内涵
下载PDF
谁是你生命长河中的摆渡人——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主人公成长历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永秀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摆渡人》是英国备受瞩目的现代女性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的是年龄差距悬殊的两位主人公在阴阳两界的荒原中跋涉艰难险阻、历经各种魔鬼折磨、数次逃过生死考验而逐渐成长的故事。本文试从两位主人公如何走出... 《摆渡人》是英国备受瞩目的现代女性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的是年龄差距悬殊的两位主人公在阴阳两界的荒原中跋涉艰难险阻、历经各种魔鬼折磨、数次逃过生死考验而逐渐成长的故事。本文试从两位主人公如何走出人生困惑、超越自我、最终完成成长蜕变的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来剖析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面对自我认同困惑时的心理成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伦 崔斯坦 成长 自我
下载PDF
自由的挽歌——解读凯特·肖邦《觉醒》中钢琴曲的作用
10
作者 李洋华 杨延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1-44,共4页
凯特·肖邦在小说《觉醒》中描述了不少钢琴演奏的场景,借用了不同风格的钢琴曲,并刻画了女主角艾德娜对所听音乐的不同反应。借此,肖邦展现了小说中各个演奏者不同的个性特征、揭示了聆听者艾德娜内心的想法和觉醒历程,并推动故事... 凯特·肖邦在小说《觉醒》中描述了不少钢琴演奏的场景,借用了不同风格的钢琴曲,并刻画了女主角艾德娜对所听音乐的不同反应。借此,肖邦展现了小说中各个演奏者不同的个性特征、揭示了聆听者艾德娜内心的想法和觉醒历程,并推动故事的发展,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总之,钢琴曲在人物塑造和阐释主题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作家谱写了一首女性争取自由的挽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邦 《觉醒》 钢琴曲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下载PDF
谈音乐分析的边缘拓展——《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的启示
11
作者 郭磊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5-126,共2页
通过分析于润洋先生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一文,提出关于音乐分析学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音乐分析 作品分析 音乐学分析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下载PDF
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看瓦格纳的音乐特点
12
作者 王小伟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23-125,共3页
以瓦格纳乐剧创作中的重要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通过对其在和声、旋律写作、调式调性运用等方面的分析,解读瓦格纳乐剧理论的核心——"无穷尽旋律"和"半音化和声"的实际运用及处理手段,从而达到对其乐... 以瓦格纳乐剧创作中的重要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通过对其在和声、旋律写作、调式调性运用等方面的分析,解读瓦格纳乐剧理论的核心——"无穷尽旋律"和"半音化和声"的实际运用及处理手段,从而达到对其乐剧理论在音乐本体中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乐剧理论 无穷尽旋律 半音化和声
下载PDF
《特里斯坦·史密斯不寻常的生活》:“边缘”向“中心”的呐喊
13
作者 彭青龙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3,共8页
《特里斯坦·史密斯不寻常的生活》是一部有关文化殖民的小说,具有很强的政治寓意。彼得·凯里凭借其独特的想象力,通过描写小说主人公不寻常的生活,向读者展现了帝国在政治上干涉、经济上剥削、文化上控制其他国家的霸权行径,... 《特里斯坦·史密斯不寻常的生活》是一部有关文化殖民的小说,具有很强的政治寓意。彼得·凯里凭借其独特的想象力,通过描写小说主人公不寻常的生活,向读者展现了帝国在政治上干涉、经济上剥削、文化上控制其他国家的霸权行径,以及弱小殖民地利用"招摇撞骗"的伎俩来颠覆帝国文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凯里 《特里斯坦·史密斯不寻常的生活》 文化霸权 江湖骗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