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oxidant effects of the orientin and vitexin in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in D-galactose-aged mice 被引量:20
1
作者 Fang An Guodong Yang +1 位作者 Jiaming Tian Shuhua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3期2565-2575,共11页
Total flavonoids are the main pharmaceutical components of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and orientin and vitexin are the monomer compon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In this study, an aged mouse mo... Total flavonoids are the main pharmaceutical components of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and orientin and vitexin are the monomer compon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In this study, an aged mous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D-galactose for 8 weeks,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40, 20, or 10 mg/kg orientin, vitexin, or a positive control (vitamin E) via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for an additional 8 weeks. Orientin, vitexin, and vitamin E improved the general medical status of the aging mice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ir brain weights. They also produced an obvious rise in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levels in the serum, and the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Na+-K+-ATP enzyme, and Ca2+-Mg2+-ATP enzyme in the liver, brain and kidneys. In addition, they significantly reduced malondialdehyde levels in the liver, brain and kidney and lipofuscin levels in the brain. They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neuronal ultrastructure. The 40 mg/kg dose of orientin and vitexin had the same antioxidant capacity as vitamin E. These experiment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orientin and vitexin engender anti-aging effects through their antioxidant capa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llius chinesis bunge orientin vitexin total flavonoids in trollius
下载PDF
金莲花黄酮类成分抗菌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艺苑 刘传敏 +8 位作者 李新朋 康悦 陈虞超 郭生虎 李艳蕊 张锦添 刘姝 薛涛 张波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228-231,242,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金莲花总黄酮及其黄酮主成分荭草苷和牡荆苷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管碟法对9个菌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异链球菌、链霉菌、红酵母、黑曲霉、白色念珠菌... 目的比较研究金莲花总黄酮及其黄酮主成分荭草苷和牡荆苷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管碟法对9个菌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异链球菌、链霉菌、红酵母、黑曲霉、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圈测定;采用连续稀释法和活菌计数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采用邻苯三酚法-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试验、水杨酸法-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试验和DPPH清除能力试验评价3种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在体外抗菌活性试验中,金莲花总黄酮、荭草苷、牡荆苷对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无明显抑菌作用;3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菌作用强弱为荭草苷=总黄酮>牡荆苷,其中荭草苷和总黄酮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15625 mg·mL^(-1)和0.625 mg·mL^(-1);3种药物对变异链球菌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菌作用强弱为荭草苷>总黄酮>牡荆苷,其中荭草苷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15625 mg·mL^(-1)和0.625 mg·mL^(-1)。在抗氧化活性测定中,金莲花总黄酮对3种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结论金莲花总黄酮、荭草苷和牡荆苷对革兰阳性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荭草苷的杀菌效力及抗氧化活性整体上优于牡荆苷,可能是其清热解毒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总黄酮 荭草苷 牡荆苷 抗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治宝 袁博 +1 位作者 贾晓坤 安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黄酮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小鼠全血以及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通过比较荭草苷和牡荆苷抗氧化作用,筛选出抗衰老作用最佳药物的构效关系。方法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各3...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黄酮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小鼠全血以及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通过比较荭草苷和牡荆苷抗氧化作用,筛选出抗衰老作用最佳药物的构效关系。方法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各3个剂量组,连续给药12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d13进行断头取血和各组织器官、血浆离心得血清,用生理盐水制成10%的组织匀浆液,8 000r·min-1离心得上清液,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以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荭草苷和牡荆苷均具有提高小鼠血清及组织SOD、CAT、GSH-Px的活性和降低小鼠组织MDA含量的作用;荭草苷和牡荆苷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荭草苷中、低剂量组在提高小鼠血清及组织SOD、CAT、GSH-Px的活性、降低组织MDA含量上高于牡荆苷同等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荭草苷和牡荆苷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荭草苷和牡荆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荭草苷抗氧化活性优于牡荆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荭草苷 牡荆苷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产地金莲花中荭草苷、牡荆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艳 李茜 张群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建立用于金莲花药材质量评价的含量测定方法,对药材质量进行初步评价,优化金莲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金莲花中荭草苷、牡荆苷和总黄酮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 18色谱柱(250 mm... 目的建立用于金莲花药材质量评价的含量测定方法,对药材质量进行初步评价,优化金莲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金莲花中荭草苷、牡荆苷和总黄酮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4 mL·L^-1磷酸溶液(14∶86);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L 9(3 4)正交实验法优化金莲花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荭草苷、牡荆苷和总黄酮分别在15.92~95.55,16.98~101.91和8.128~48.76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 8,0.999 7和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0%,100.81%和100.17%;RSD值分别为1.69%,1.46%和1.60%(n=6);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均小于2.0%,样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加10倍量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0 h。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莲花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荭草苷 牡荆苷 总黄酮 含量测定 正交实验 HPLC法
下载PDF
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斯琪 彭玉帅 +3 位作者 郭丽娜 陶志 王莎 王如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5期792-799,共8页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荭草素、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牡荆素、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异槲皮素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给药10 min后取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荭草素、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牡荆素、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异槲皮素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给药10 min后取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血浆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大鼠体内共检测到20个代谢产物,其中5个来源于荭草素、2个来源于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3个来源于牡荆素、5个来源于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5个来源于异槲皮素。通过准分子离子峰及二级碎片推测20个代谢产物的结构及5个原型化合物的代谢规律。结论:5个黄酮类成分均可以通过氧化、甲基化、硫酸酯结合、葡萄糖醛酸结合等Ⅰ相及Ⅱ相代谢过程代谢为相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黄酮类化合物 代谢产物 荭草素 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 牡荆素 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 异槲皮素
下载PDF
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蒋伟 屈海琪 +3 位作者 袁丹华 杨国栋 安芳 王书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黄酮碳苷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ip给予D-半乳糖8周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分成模型组,维生素E(20 mg/kg)阳性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剂量(40、20、1...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黄酮碳苷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ip给予D-半乳糖8周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分成模型组,维生素E(20 mg/kg)阳性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剂量(40、20、10 mg/kg)组,各组每日上午ig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8周后小鼠断头取脑,测脑质量,制备脑组织匀浆上清液,检测脑组织中抗氧化酶系、丙二醛(MDA)、脂褐素,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荭草苷和牡荆苷可改善衰老小鼠一般状态,延缓脑组织萎缩,提高脑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和降低MDA、脂褐素的量,改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的功能。荭草苷中、低剂量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同剂量的牡荆苷,差异显著(P<0.05、0.01);而荭草苷和牡荆苷高剂量的抗氧化活性与维生素E的相当。结论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内抗氧化酶系活性,降低MDA、脂褐素的量,改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荭草苷 牡荆苷 D-半乳糖 抗氧化 衰老
原文传递
不同采收期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和荭草苷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苏连杰 张卫平 +6 位作者 赵波 刘秀梅 黄永鑫 南洋 樊锐锋 李鞠 张水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和荭草苷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金莲花药用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UV法和HPLC法,分别以芦丁和荭草苷为对照品,测定不同采收期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和荭草苷量,并绘制动态曲线。结果从5月...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和荭草苷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金莲花药用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UV法和HPLC法,分别以芦丁和荭草苷为对照品,测定不同采收期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和荭草苷量,并绘制动态曲线。结果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总黄酮量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从4.597%上升到5.125%;从7月上旬至8月中旬,总黄酮量持续下降,从4.264%下降至1.181%。而荭草苷量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一直呈上升趋势(0.095~0.332 mg/g);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呈下降趋势(0.306~0.092 mg/g)。结论结合花的产量,并综合总黄酮和荭草苷量的动态变化,采收期以7月上旬至中旬为佳。本实验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可靠,为合理采收金莲花茎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茎叶 UV HPLC 总黄酮 荭草苷 芦丁
原文传递
外翻肠囊法研究金莲花总黄酮的吸收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师朵芝 李德利 +5 位作者 方明月 刘双月 王青青 赓迪 马超 王如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金莲花总黄酮的吸收特征,为确定金莲花的主要药效物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外翻肠囊模型,浴槽中给予Tyrode液配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6、10 mg/m L的金莲花总黄酮溶液,分别在给药后15、30、45、60、90、120、150... 目的研究金莲花总黄酮的吸收特征,为确定金莲花的主要药效物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外翻肠囊模型,浴槽中给予Tyrode液配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6、10 mg/m L的金莲花总黄酮溶液,分别在给药后15、30、45、60、90、120、150、180 min从肠囊内取样100μL,补以相同体积的空白Tyrode液,样品经处理后作为供试品溶液;以荭草素为对照品,应用酶标仪测定供试品在341 nm下的吸光度(A)值,计算总黄酮含量、单位面积累积吸收量(QS)和药物吸收率(V)。结果浴槽中给予低、中、高浓度的总黄酮溶液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肠囊内V逐渐增加,但均较小,最大吸收率分别为8.74%、8.15%、8.7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0~180 min内,低、中、高浓度QS持续增加,最大值分别为32.00、63.49、115.29μg/cm2,45~180 min高浓度组显著大于低浓度组(P<0.01)。结论金莲花中的总黄酮不易被机体吸收,其吸收特征与其单体化合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总黄酮 吸收 外翻肠囊法 荭草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