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徒然草》看吉田兼好的生命美学 被引量:7
1
作者 隽雪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1,共5页
本文从"无常与感动"、"对盛衰之变的理性认识"和"兼好生命美学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吉田兼好以《徒然草》为代表的生命美学。并指出,吉田兼好的死与美相结合的美学思想本质上是对人类无常哀感的克服和超... 本文从"无常与感动"、"对盛衰之变的理性认识"和"兼好生命美学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吉田兼好以《徒然草》为代表的生命美学。并指出,吉田兼好的死与美相结合的美学思想本质上是对人类无常哀感的克服和超越,是古代日本人对待死亡情结的一种形而上的解决方法。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使我们对日本人的传统价值观、生命观,对日本的深层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田兼好 生命美学 《徒然草》 无常
下载PDF
《徒然草》中的围棋观及其历史过渡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云波 杨开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徒然草》是日本遁世文学的代表作品,因此其围棋观也就带上了作者吉田兼好的遁世观的色彩,兼好从围棋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人生哲理,对于当时民间的围棋状况也做了一些描绘,并且试图利用佛教去进行引导民间的下棋方式和下棋理念。而由于兼... 《徒然草》是日本遁世文学的代表作品,因此其围棋观也就带上了作者吉田兼好的遁世观的色彩,兼好从围棋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人生哲理,对于当时民间的围棋状况也做了一些描绘,并且试图利用佛教去进行引导民间的下棋方式和下棋理念。而由于兼好所处时代本身具有过渡性,加上兼好的下层贵族和行脚僧的身份,使得其围棋观也具有了过渡性,这种"过渡性"在日本围棋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然草》 围棋观 日本围棋文化史 过渡性
下载PDF
《徒然草》的残缺美意识研究
3
作者 林进 李晖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徒然草》创作于1332年至1392年间,是日本著名的三大随笔文学之一。作者吉田兼好博通诸学,见识明达,是日本镰仓末期及南北朝时期著名歌人和随笔作家。在这部作品中,他以丰富的感受性及敏锐的洞察力,凝练出对于自然、生活等世间诸相的... 《徒然草》创作于1332年至1392年间,是日本著名的三大随笔文学之一。作者吉田兼好博通诸学,见识明达,是日本镰仓末期及南北朝时期著名歌人和随笔作家。在这部作品中,他以丰富的感受性及敏锐的洞察力,凝练出对于自然、生活等世间诸相的认识及生活智慧。《徒然草》由243段生动有趣的短篇随笔构成,其核心理念是诸行无常的无常观思想,而在无常观思想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残缺美的审美意识。所谓残缺,是指不完满、未完成以及未达极致的事物。当残缺的事物被赋予物哀、幽玄之美的情趣时,就诞生出残缺美的审美意识。以残缺美的视角来看待自然人生等一切事物,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内心会变得自在安宁,了悟人生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缺美 吉田兼好 《徒然草》 无常观
下载PDF
《徒然草》对中国隐逸思想的接受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国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66-71,90,共7页
日本中世时代,伴随着禅宗的传播,作为禅宗思想根源的老庄思想也在日本得到了广泛接受。随着佛教的不断世俗化和老庄自然无为观念的深入人心,中世前期那种渴望拯救的宗教狂热有所减退,随之,感性的无常观开始向理性的无常观转变。《徒然... 日本中世时代,伴随着禅宗的传播,作为禅宗思想根源的老庄思想也在日本得到了广泛接受。随着佛教的不断世俗化和老庄自然无为观念的深入人心,中世前期那种渴望拯救的宗教狂热有所减退,随之,感性的无常观开始向理性的无常观转变。《徒然草》作为日本中世时期的杰出作品,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这一时代思想的印记。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作者生平事迹及思想,参考和吸收了诸多先贤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徒然草》对中国经典、尤其是中国隐逸思想的受容。笔者指出,老庄思想的影响,促成了兼好从山林隐者向市井隐者,从"咏叹的无常观"向"自觉的无常观"的逻辑转变,阐明了在兼好思想形成过程中来自中日双方的影响。文中强调指出,中日文化存在着亲缘关系,它是我们今后推进构建东亚区域一体化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然草 中国隐逸思想 日本接受 咏叹的无常观 自觉的无常观
下载PDF
《徒然草》中的“物之哀”与庄子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秉珊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2-76,共5页
《徒然草》第七段所表达的"物之哀"具有特殊性,它基于对自然和人世间无常的赞美。兼好法师在表达"物之哀"这一理念中,援引了《庄子》中的相关语句。通过比较《庄子》与其注释书《南华真经注疏》的异同,论证《徒然... 《徒然草》第七段所表达的"物之哀"具有特殊性,它基于对自然和人世间无常的赞美。兼好法师在表达"物之哀"这一理念中,援引了《庄子》中的相关语句。通过比较《庄子》与其注释书《南华真经注疏》的异同,论证《徒然草》第七段中的"物之哀"与庄子思想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然草》 物之哀 无常 自然 《庄子》 《南华真经注疏》
下载PDF
“徒然”论考
6
作者 赵晓柏 《外国问题研究》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以《枕草子》和《徒然草》中的"つれづれ(徒然)"一词为例,通过其语境、语义的分析,指出"つれづれ"作为日本古典随笔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所具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探讨了其特殊属性与作家、作品的不同主题、不... 本文以《枕草子》和《徒然草》中的"つれづれ(徒然)"一词为例,通过其语境、语义的分析,指出"つれづれ"作为日本古典随笔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所具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探讨了其特殊属性与作家、作品的不同主题、不同题材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揭示《枕草子》和《徒然草》两部作品之间的传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草子》 《徒然草》 つれづれ
下载PDF
学以成德、自然而乐:探析《徒然草》的儒家旨趣
7
作者 刘雪菡 刘伟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3年第4期119-129,共11页
吉田兼好虽隐于山林、修习佛道,但其儒者思维却在《徒然草》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前贤学者虽对《徒然草》多有探讨,却未能辨清《徒然草》中的儒家旨趣。本文立足于《徒然草》一书,从心性论、修养论入手,探析吉田兼好以“好学”为基点所... 吉田兼好虽隐于山林、修习佛道,但其儒者思维却在《徒然草》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前贤学者虽对《徒然草》多有探讨,却未能辨清《徒然草》中的儒家旨趣。本文立足于《徒然草》一书,从心性论、修养论入手,探析吉田兼好以“好学”为基点所构建的“清心”“养心”之工夫论与“自然而乐”之德性境界,通过明晰潜藏于吉田兼好隐士身份下的儒者德性修习、政治实践之标准,把握其“内儒而外佛、道”的思想特征,从而为发掘《徒然草》的现代化理论价值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田兼好 《徒然草》 心性论 修养论
下载PDF
郁达夫与《徒然草》的翻译出版
8
作者 林娟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在中日外交纷挐的1936年,郁达夫在杂志《宇宙风》第十期上发表《徒然草》选译共七段。郁达夫在留学日本之时,认为《徒然草》只不过是中土思想家之糟粕,立意命题,并无创见。在中日战争一触即发的1936年,郁达夫翻译并出版《徒然草》,认为... 在中日外交纷挐的1936年,郁达夫在杂志《宇宙风》第十期上发表《徒然草》选译共七段。郁达夫在留学日本之时,认为《徒然草》只不过是中土思想家之糟粕,立意命题,并无创见。在中日战争一触即发的1936年,郁达夫翻译并出版《徒然草》,认为其为可以代表东方固有思想的哲学书。郁达夫对徒然草的态度的巨大转变,令人深思。文章从1936年郁达夫选译《徒然草》、发表《日本的文化生活》以及1936年底的访问日本这三个重要事件出发,并结合郁达夫的青年时期的旅日体验进行分析,认为郁达夫所做之事是从他个人角度去做自己认为实在的事情,为中日和平贡献一己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徒然草 日本的文化生活 和平
下载PDF
《徒然草》第九十七段中的《庄子》
9
作者 陈秉珊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徒然草》第九十七段中,作者兼好法师援引《庄子》思想,将君子恪守的仁义、僧侣弘扬的佛法与身上的虱子、家中的老鼠、社稷之贼相提并论。比较分析《庄子》原文与其注释书可以发现,兼好法师主要是通过《南华真经注疏》来理解《庄子》的。
关键词 《徒然草》 《庄子》 《南华真经注疏》 仁义 无常
下载PDF
“徒然”之趣——从《徒然草》之趣味看吉田兼好的处事哲学
10
作者 罗婧文 《淄博师专学报》 2016年第3期62-65,共4页
《徒然草》作为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之一,在中国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截至今日,共有三个全译本,几段摘译,以及一些着重研究其影响的论文。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吉田兼好的儒释道观念及其无常观的讨论,对于其中比较重要的趣味观,缺少... 《徒然草》作为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之一,在中国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截至今日,共有三个全译本,几段摘译,以及一些着重研究其影响的论文。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吉田兼好的儒释道观念及其无常观的讨论,对于其中比较重要的趣味观,缺少研究。本文就以《徒然草》中的"趣味"问题,来探讨吉田兼好的处事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然草 吉田兼好 趣味 处事哲学
下载PDF
日本中世文学中无常观的转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0期12-16,共5页
无常观是日本重要的思想理念,是指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产生和消失,把一切事物看作无常的观点。从日本中世时期开始,中世文学中很多作品都涉及无常观的内容,尤其是中世文学的两个代表作《方丈记》和《徒然草》,从这两部作品中... 无常观是日本重要的思想理念,是指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产生和消失,把一切事物看作无常的观点。从日本中世时期开始,中世文学中很多作品都涉及无常观的内容,尤其是中世文学的两个代表作《方丈记》和《徒然草》,从这两部作品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无常观对于作者和作品的影响。无常观在不同时期内容也发生了转变,从以《方丈记》为代表的悲叹的无常观转变到《徒然草》后半部分的自知的无常观,从悲叹无常,人生无常到理智地接受世间无常,尝试更加乐观积极地去生活,这种转变让原本消极悲观的无常观有了更多积极的意义,对于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常观 日本中世文学 《方丈记》 《徒然草》 日本审美 日本随笔
下载PDF
试论《世说新语》对《徒然草》的影响——以兼好法师的审美意识为中心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晚霞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51,共15页
镰仓时期的日本古典随笔《徒然草》中有众多中国古典的影响元素,但是关于该作品与《世说新语》的受容关系,至今尚未有十分明确的研究结论。本文试从《徒然草》中两处疑似援用《世说新语》故事的出典考证入手,又着重分析兼好品评人物时... 镰仓时期的日本古典随笔《徒然草》中有众多中国古典的影响元素,但是关于该作品与《世说新语》的受容关系,至今尚未有十分明确的研究结论。本文试从《徒然草》中两处疑似援用《世说新语》故事的出典考证入手,又着重分析兼好品评人物时的理想标准"好人"一词,拟解读出《世说新语》表现的价值观"吉人之辞寡"对《徒然草》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对两书的文本比较,指出在美学欣赏上面,兼好提出的"赏花不必盛开、赏月不必满月"与《世说新语》的相通之处。在价值观审美意识方面兼好对《世说新语》的受容还能从江户时期的日本国学大家本居宣长的兼好批判中得到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徒然草 吉田兼好 审美意识 吉人寡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