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mitochondrial DNA HVS-I and HVS-II of Chinese Tu ethnic minority group 被引量:2
1
作者 Feng Chen Yajun Deng +6 位作者 Yonghui Dang Bo Zhang Haofang Mu Xiaoguang Yu Lin Li Chunxia Yan Teng Che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5-232,共8页
We analyzed the two hypervariable segments HVS-I and HVS-II of 108 Chinese Tu ethnic minority group samples for forensic and population genetics purposes, Comparing with Anderson sequence, 79 polymorphic loci in HVS-I... We analyzed the two hypervariable segments HVS-I and HVS-II of 108 Chinese Tu ethnic minority group samples for forensic and population genetics purposes, Comparing with Anderson sequence, 79 polymorphic loci in HVS-I and 40 in HVS-II were found in Chinese Tu ethnic minority group mtDNA sequences, and 90 and 64 haplotypes were then defined. Haplotype diversity and the mean pairwise differences were 0.9903±0.0013 and 5.7785 in HVS-I, and 0.9777±0.0013 and 3.5819 in HVS-II, respectively. By analyzing the hypervariable domain from nucleotide 1,6180 to 1,6193 in HVS-I, we defined some new types of sequence variations. We also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 population and other populations using mtDNA HVS-I sequences. According to Rst genetic distances, the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the Tu population, the Xi'an Han population, the Chinese Korean, and the Mongol ethnic group were in a clade. This indicated a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re were far relations between the Tu population and other Chinese southern Han populations, Siberian, European, African, and other foreign popula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u population has a multi-origin and has also merged with other local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HVS-I HVS-II Chinese tu ethnic minority group population genetics
下载PDF
青海土族盘绣艺术中的文化采借与认同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莹 许靖熙 +1 位作者 吴济池 木斯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青海土族服饰及其刺绣技艺受到多民族文化的浸染,在文化交融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章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证,从青海土族盘绣艺术形式与特色出发,分析其文化多元生成背景,进而深入阐释盘绣的文化采借与认同表现。研究认为:土族盘... 青海土族服饰及其刺绣技艺受到多民族文化的浸染,在文化交融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章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证,从青海土族盘绣艺术形式与特色出发,分析其文化多元生成背景,进而深入阐释盘绣的文化采借与认同表现。研究认为:土族盘绣针法以两针同时施绣为特色,不仅承载着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更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土族人民从周边蒙古族、藏族、汉族等民族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盘绣实践之中,实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的共享。土族盘绣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享的服饰技艺与文化生成的代表之一,在与其他民族间的文化采借与认同中,促进着各自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土族 盘绣 文化采借 认同 聚居 共融
下载PDF
青海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成效评价研究
3
作者 薛华菊 李雯 《江苏商论》 2023年第2期63-67,共5页
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增加居民收入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绿色产业之一。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青海典型民族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运用均值分析、AHM法和IPA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效益... 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增加居民收入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绿色产业之一。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青海典型民族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运用均值分析、AHM法和IPA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效益四个层面评价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绩效。结果表明,从小庄村乡村旅游总体可持续发展成效层面来看,生态环境最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成效。经济、社会、文化成效尚未达标,还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小庄村应提升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绩效 土族 小庄村
下载PDF
《格萨尔文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被引量:1
4
作者 曼秀·仁青道吉 勒毛草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89-102,共14页
《格萨尔文库》共3卷30册,第一卷藏族《格萨尔》是在225部早期版本中系统梳理(搜集、整理、辨别、确认、分类、排序、补遗、附录)出每一部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善本,呈现一整套首尾呼应、排列有序的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经典传... 《格萨尔文库》共3卷30册,第一卷藏族《格萨尔》是在225部早期版本中系统梳理(搜集、整理、辨别、确认、分类、排序、补遗、附录)出每一部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善本,呈现一整套首尾呼应、排列有序的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经典传承,即《格萨尔》“前三部”“中五部”“降伏四魔”(另附录1部)“十八大宗”(另附录1部)“后两部(另附录1部),共35部原文及汉译文,以及11部参考本,均整理1—27册;第二卷蒙古族《格斯尔》,因为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及《隆福寺格斯尔传》合称为“十三章本”,是蒙古族《格斯尔》所有版本的祖本,编译后蒙汉合璧整理在第28册;第三卷土族《格萨尔》和裕固族《格萨尔》,包括国际音标记音和汉译,整理在第29册和第30册。多民族、多语种的《格萨尔文库》做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正本清源,填补了我国格萨尔研究多年没有总目录科学排序的学术空白,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文化资源,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文库》 藏族《格萨尔》 蒙古族《格斯尔》 土族《格萨尔》 裕固族《格萨尔》
下载PDF
文化资本理论视野下土族、羌族语言及其新创文字使用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宝乐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8-124,共7页
笔者尝试借用皮埃尔.布迪厄文化再制理论中"文化资本"的概念来分析和探讨,提出土族、羌族语言及其新创文字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资本,它有利于满足土族、羌族群体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长远需要。教育部门应努力建构适应土族和羌... 笔者尝试借用皮埃尔.布迪厄文化再制理论中"文化资本"的概念来分析和探讨,提出土族、羌族语言及其新创文字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资本,它有利于满足土族、羌族群体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长远需要。教育部门应努力建构适应土族和羌族学生发展的双语教育模式,重视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探究应对主流文化社会的学校教育策略,使其由潜在的文化资本转变为现实的文化资本,以保护和弘扬土族、羌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土族 羌族 语言 新创文字
下载PDF
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国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31-35,共5页
土族《格萨尔》是土族人民在和藏族人民长期交往中,吸收、改编古代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并创新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英雄史诗。1990年代后,一些颇有造诣的土族《格萨尔》说唱能手相继谢世,目前仅存王永福一人,抢救、保护土族史诗... 土族《格萨尔》是土族人民在和藏族人民长期交往中,吸收、改编古代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并创新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英雄史诗。1990年代后,一些颇有造诣的土族《格萨尔》说唱能手相继谢世,目前仅存王永福一人,抢救、保护土族史诗《格萨尔》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格萨尔》 《格萨尔》说唱艺人 民族艺术保护
下载PDF
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1991—2000年身体形态状况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郜建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2,76,共4页
笔者利用青海省 1991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土、撒学生的身体形态、两民族间的横向、纵向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土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撒拉族学生 ;土、撒两族学生的生长发育高峰有提前的趋势。
关键词 学生体质 身体形态 撒拉族 青海 调研 土族 高峰 身高 状况 体重
下载PDF
1986~2005年土族、撒拉族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照云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3-167,共5页
本文从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中文及特藏数据库"中,收集1986~2005年间有关"土族"和"撒拉族"研究的文献,进行研究主题、主要发文期刊、核心作者和研... 本文从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中文及特藏数据库"中,收集1986~2005年间有关"土族"和"撒拉族"研究的文献,进行研究主题、主要发文期刊、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四方面统计分析,试以文献资源为依据来看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土族"和"撒拉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 撒拉族 文献统计分析
下载PDF
土族宗法文化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廖杨 《青海民族研究》 2001年第4期43-50,共8页
本文论述了土族宗法文化的表现形式 ,认为土族的宗法文化是一种整合重构型的宗法文化。
关键词 土族 宗法文化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关于土族历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鄂崇荣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27-33,共7页
当前土族历史研究中的一些争论集中在历史文本与口头传说的不同解读上。没有文字记录的口头传说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处于动态过程,容易发生变异或断裂,而历史文献的记述却是固态的和静止的。本文对吐谷浑被"羌化"和"吐蕃... 当前土族历史研究中的一些争论集中在历史文本与口头传说的不同解读上。没有文字记录的口头传说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处于动态过程,容易发生变异或断裂,而历史文献的记述却是固态的和静止的。本文对吐谷浑被"羌化"和"吐蕃化"、土族自称"蒙古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下载PDF
重庆土家族地区古代交通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福荣 王正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02-107,共6页
重庆土家族地区,其古代水陆交通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陆路交通依托纵横的古道联系四方,有大量的桥梁、关隘和汛塘;水路交通依靠长江、乌江、酉水和郁水等河流,由厚板船和蛇船等完成水上运输.研究其古代交通状况,对于今天建设... 重庆土家族地区,其古代水陆交通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陆路交通依托纵横的古道联系四方,有大量的桥梁、关隘和汛塘;水路交通依靠长江、乌江、酉水和郁水等河流,由厚板船和蛇船等完成水上运输.研究其古代交通状况,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土家族地区 古代交通
下载PDF
仪式象征与实践建构——以民和三川土族纳顿体系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文忠祥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0-84,共5页
纳顿是农事活动链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与牌头的选任、“叶尔将”、九月九祭祀、春天开耕仪式、堂运、浪青苗、立插牌、夏至嘛呢、庙神装脏等前期准备过程构成农事祭祀系列。农事祭祀系列作为仪式和象征的汇合,有其内在的构建逻辑,随着... 纳顿是农事活动链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与牌头的选任、“叶尔将”、九月九祭祀、春天开耕仪式、堂运、浪青苗、立插牌、夏至嘛呢、庙神装脏等前期准备过程构成农事祭祀系列。农事祭祀系列作为仪式和象征的汇合,有其内在的构建逻辑,随着时空转换,信仰意识在逐步累积、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 纳顿体系 仪式象征 实践建构
下载PDF
海南藤业史与黎族藤文化--兼谈《琼黎风俗图》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文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4-250,共7页
藤用途广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藤类资源丰富,《琼黎风俗图》中的《采藤图》生动再现了黎族男子进山采割藤条的场景。从唐代开始,琼州藤器已作为土贡上缴中央并行销内地。黎族人民利用丰富的藤类资源满足自身生产生... 藤用途广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藤类资源丰富,《琼黎风俗图》中的《采藤图》生动再现了黎族男子进山采割藤条的场景。从唐代开始,琼州藤器已作为土贡上缴中央并行销内地。黎族人民利用丰富的藤类资源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形成多姿多彩的黎族藤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琼黎风俗图》 黎族藤编
下载PDF
从土族仪式歌看其民俗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海燕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以土族仪式歌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所表现的民俗内涵及功能的分析 ,进一步对土族仪式歌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特征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土族 仪式歌 民俗文化 文化特征 婚礼歌 赞歌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历史事实·社会记忆·族群认同——以青海黄南吾屯土族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索端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1-95,共5页
文章以青海黄南吾屯土族为个案,从考察族群认同变迁入手,就文化与族群性、文化变迁与认同变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族群认同会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迁。
关键词 族群认同 文化变迁 土族
下载PDF
口述史之难:品读祁进玉《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土族民族识别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16
作者 胡鸿保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口述史的方式,对20世纪50年代土族民族识别进行再认识,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族群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专题。研究者应该警觉受访者讲述的早年生活必然受到后来经历的影响,应该区分当年的识别情况(历史场景)还原以及土族被识别... 通过实地调查、口述史的方式,对20世纪50年代土族民族识别进行再认识,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族群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专题。研究者应该警觉受访者讲述的早年生活必然受到后来经历的影响,应该区分当年的识别情况(历史场景)还原以及土族被识别并确认为单一民族之后、族群认同意识的变化及带来的社会效应,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比起21世纪初的现场采访所获口述材料,档案里记录的口述材料对了解20世纪50年代土族民族识别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识别 土族 记忆 口述史 历史人类学
下载PDF
土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以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五十村为例
17
作者 党永芬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2,共7页
随着乡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世居河湟地区的土族社区也被注入了新的动力,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笔者以文化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五十村开展的实地调查研究,对该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商业手工业、副... 随着乡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世居河湟地区的土族社区也被注入了新的动力,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笔者以文化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五十村开展的实地调查研究,对该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商业手工业、副业等方面深入调查该村的生产方式变迁,同时从村民的服饰、饮食、住居、交通、对外交往等角度对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变迁状况进行了细致调研,综合分析所获的深入访谈资料,以了解互助土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状况,从而反映土族社会文化近百年来的变迁轨迹及其原因,积极探寻土族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 生产生活方式 文化变迁
下载PDF
青海互助南门峡土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拉本 马燕 +4 位作者 马晓玲 尼知措 张洁 盛洲 亢俊铧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0年第6期61-67,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青海互助土族野生食用植物多样性,探索土族应用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通过前期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14个村为研究点,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凭证标本采集、问卷调... 为了深入了解青海互助土族野生食用植物多样性,探索土族应用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通过前期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14个村为研究点,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凭证标本采集、问卷调查及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和调查编目等方法对食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土族民间传统食用野生植物有81种,36科71属,其中菊科、蔷薇科、唇形科、伞形科的植物比较多,其次是十字花科、毛茛科、豆科;(2)土族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为野生蔬菜(食用)、调味品、药用、饲料、香料等类型;(3)土族人民在与大自然长期生活中应用这些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时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土族 野生食用植物 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民族植物学
下载PDF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智凌燕 刘兴全 崔晓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5,166,共11页
当前互助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三种融合模式:延展式、重组式和渗透式。调查发现这些发展模式呈现出文旅融合产业规模初具、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不断丰富、产业模式多样化等存在样态,但又面临着诸如文旅融... 当前互助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三种融合模式:延展式、重组式和渗透式。调查发现这些发展模式呈现出文旅融合产业规模初具、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不断丰富、产业模式多样化等存在样态,但又面临着诸如文旅融合产业的经营规模小、人才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资金缺乏、商业化运作不够、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能力较弱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不多等发展困境。本论文认为需重点从以下五方面予以优化发展:加强规划,不断探索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大扶持,不断扩大文旅融合产业规模;“引育并举”,多途径培养文旅融合产业人才;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规划,多方位提升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商业化运作水平;突出特色,充分运用“互联网+”“文化+”等手段拓展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土族 文旅融合产业
下载PDF
当代流行文化下瑶族服饰的审美变迁——以贺州瑶族支系土瑶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浩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1-24,共4页
土瑶服饰在当代流行文化催化作用中迅速汉化。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贺州土瑶服饰文化的审美变迁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强烈的审美落差、复杂语言体系的影响、传统服饰手艺传承的断裂,是土瑶服饰审美变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土瑶 流行文化 传统服饰 审美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