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团衫考
1
作者 庞淳俊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从分析一批形制类似的明代女性礼服文物出发,通过梳理文献记载并结合实物的对比研究,整理出这类服装在明代的名称变化和形制变化,同时对金元明3代团衫的沿革和形制特点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 团衫的形制 团衫的演变 金元明团衫
下载PDF
金元明时期中风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窦志芳 郭蕾 +1 位作者 张俊龙 张鑫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中风病病名自张仲景第一次正式提出后,在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下,其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病因病机经过了外风-内风-内外风三个时期。"内风"时期主要集中于金元明时期,文章试图从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 中风病病名自张仲景第一次正式提出后,在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下,其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病因病机经过了外风-内风-内外风三个时期。"内风"时期主要集中于金元明时期,文章试图从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医论入手,分析"内风"立论时期各医家对中风发病规律、证候类型的认识,以期探讨其病机变化规律,为中风病的临床证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因病机 证治规律 金元明时期
下载PDF
陶渊明与东晋玄学之新变 被引量:4
3
作者 曹胜高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1,共6页
东晋玄学的新变,在于变谈玄为体玄,变理论探讨为精神实践,东晋玄学所讨论的抱朴守真、应物顺化、心性逍遥等观念,深化了东晋士人的守拙意识、自然态度和遁世情结,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和人生体验,不仅是个人对自然宇宙的观察感悟,更是对东... 东晋玄学的新变,在于变谈玄为体玄,变理论探讨为精神实践,东晋玄学所讨论的抱朴守真、应物顺化、心性逍遥等观念,深化了东晋士人的守拙意识、自然态度和遁世情结,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和人生体验,不仅是个人对自然宇宙的观察感悟,更是对东晋玄学命题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玄学 新变 陶渊明思想
下载PDF
宋明文人异调组词刍议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若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7-53,共7页
作为组词的一个类别,文人异调组词产生于南北宋之交而发展于明代:结构形式从最初的松散组合到相对完整明确,题材有所扩展,戏剧性因素相对增加。文人异调组词的产生与发展并非偶然现象,而是诗词曲三体文学并行发展和交互作用的结果,表征... 作为组词的一个类别,文人异调组词产生于南北宋之交而发展于明代:结构形式从最初的松散组合到相对完整明确,题材有所扩展,戏剧性因素相对增加。文人异调组词的产生与发展并非偶然现象,而是诗词曲三体文学并行发展和交互作用的结果,表征了出位之思在词的风格之外尚作用于其形制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金元 明代 文人 异调组词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俊奇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7,共6页
主要通过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解放前的研究特点:积极探寻中国古代体育源流;具有民族本位主义的思想,以之抵制西方体育文化。新中国以来的研究特点:一是不断延续革命史话语外,重头是中... 主要通过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解放前的研究特点:积极探寻中国古代体育源流;具有民族本位主义的思想,以之抵制西方体育文化。新中国以来的研究特点:一是不断延续革命史话语外,重头是中国古代体育史方向的研究,即"寻根史学"的特点,二是90年代,开始从客观讨论古代体育的历史、地位、价值与意义。近十年的研究特点:中国古代体育史、参与史学研究范式和古代体育断代史是其主要特色,二是体育史学在理论方法的运用方面受到一些新史学方法的影响。纵观百年来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进展,始终是中国体育史研究的重要部分,是学术主流。在古代体育史这个主题上,不少研究虽然以此为枢纽,但实际上又超出了古代体育史的范畴,大大推进和深化了中国体育史的整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体育史 民族传统体育 先秦体育 汉三国体育 魏晋南北朝体育 唐宋体育 元明清体育
下载PDF
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意象的流变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2-98,共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意象,从公宴聚会的华丽,到香草意象的寄托、寺庙山水的义理,到真正山水的清新描写,昭示着山水诗意象从美颂比兴到自然审美的发展。唐代寺庙道观成为山水诗的审美所在,梅竹和亭意象的固化,是宋代山水诗意象的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意象,从公宴聚会的华丽,到香草意象的寄托、寺庙山水的义理,到真正山水的清新描写,昭示着山水诗意象从美颂比兴到自然审美的发展。唐代寺庙道观成为山水诗的审美所在,梅竹和亭意象的固化,是宋代山水诗意象的代表。题山水画是唐宋山水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表现了诗画合一的审美。元明清时期有大量名家名品山水画题诗出现,进一步发展了梅、竹松、鹤等高洁意象,特别是诗人别号、文集体现的山水诗意象非常普遍。这一时期呈现出前代少有的边远、异域山水意象,表现出时人开放、广袤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唐宋 元明清 山水诗 意象
下载PDF
关于金初词鉴赏的商榷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锋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6-79,共4页
某些金代初期的词作赏析或疏于对具体的历史背景详加考察,或对作家生平及作品写作年代考证不足。对词作的赏析应当本着“见仁见智”的态度,充分掌握并熟悉有关史料。
关键词 金词 文学鉴赏 《唐宋词鉴赏辞典》《金元明清词鉴赏词典》
下载PDF
论宋(金)、元、明、清时期中国说唱音乐的艺术形态(上)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天虹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中国说唱艺术源远流长,自唐代萌芽以来在宋(金)、元、明、清时期成为融文学、音乐、表演于一身的主流世俗文化,其艺术特征不仅表现在题材上广泛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的不同层面,同时又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內涵进行了门类繁多的... 中国说唱艺术源远流长,自唐代萌芽以来在宋(金)、元、明、清时期成为融文学、音乐、表演于一身的主流世俗文化,其艺术特征不仅表现在题材上广泛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的不同层面,同时又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內涵进行了门类繁多的承载。在体裁和形式上,中国古代说唱艺术种类繁多,自宋以来既互有联系又各具特色,其间体现了相互吸收、并存、合流并相得益彰的势态。本文从宋至清代各个门类的发展、演变及相关文献略做论述,旨在从总体上对其做一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说唱音乐 宋(金)、元、明、清时期 演变及形态
下载PDF
以陶渊明祭文为例谈东晋士人的文学生命主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秀敏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
生命主题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关注的重镇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人伤悼文学的考察,探究其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永嘉南渡以后,正始玄学引发了士子文人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崇尚,山水审美意识的萌动和勃兴消解了东晋士人对生命探... 生命主题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关注的重镇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人伤悼文学的考察,探究其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永嘉南渡以后,正始玄学引发了士子文人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崇尚,山水审美意识的萌动和勃兴消解了东晋士人对生命探寻的困惑和焦虑。他们在山水田园的描摹和亲近中,发现了个体生命的真性情。陶渊明是东晋文学的杰出代表,其《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等祭文体现出的生命状态和人生态度,已经不同于西晋士人对生命的感性体验与忧患,而是站在了一定的理性高度上,更具有哲理意味和文化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祭文 东晋士人 生命主题
下载PDF
《全宋诗》误收金元明诗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堂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全宋诗》由于卷帙浩繁,规模宏大,编辑过程中存在一些诸如误收、重收或漏收等疏误。对此,学界虽已尽了很大的努力,在辑佚补正方面积累了比较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未解决。笔者在翻检《全宋诗》的过程中即发现了十余首金元明... 《全宋诗》由于卷帙浩繁,规模宏大,编辑过程中存在一些诸如误收、重收或漏收等疏误。对此,学界虽已尽了很大的努力,在辑佚补正方面积累了比较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未解决。笔者在翻检《全宋诗》的过程中即发现了十余首金元明诗被误收入《全宋诗》之中,而补正《全宋诗》之文章尚未注意到,故特以拈出,以期对《全宋诗》将来的修订,能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诗》 误收 金元明诗 考辨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山水文化的分支
11
作者 吕新峰 吕蔚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82-85,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山水文化的发展促使山水文学真正确立,并形成了三个分支,其一是以隐逸文化为基础的田园诗歌;其二是以旅游文化为基础的山水诗歌;其三则是以贵族文化为基础的别业文化。这三个分支共同构成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渊源。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山水文化 隐逸文化 别业文化 陶渊明 谢灵运
下载PDF
宋金对峙在清初的文学重写——以《续金瓶梅》为中心
12
作者 杨剑兵 郁玉英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清初章回体小说以宋金对峙为历史背景的主要有《后水浒传》《水浒后传》《续金瓶梅》等,它们均为续书。其中,《续金瓶梅》较具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金兵的残暴影射清兵的屠城,以北宋的灭亡观照明朝的灭亡,以金代流人暗喻清初宁古塔流放... 清初章回体小说以宋金对峙为历史背景的主要有《后水浒传》《水浒后传》《续金瓶梅》等,它们均为续书。其中,《续金瓶梅》较具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金兵的残暴影射清兵的屠城,以北宋的灭亡观照明朝的灭亡,以金代流人暗喻清初宁古塔流放等。这些影射、观照与暗喻都是作者遗民意识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宋金对峙 《续金瓶梅》 宁古塔 遗民意识
下载PDF
走出金元明词的“精读困局”
13
作者 叶晔 《文学与文化》 2020年第3期80-86,共7页
本世纪的前二十年,较之金元明词研究的长足进步,学界对金元明词作品的细读与普及,并未有同步的发展。我们仍习惯用唐宋词的经典文类视角,来评判尚属于非经典文类的金元明词的美感特质,缺少对非经典文类“异量之美”的认同与挖掘。现有... 本世纪的前二十年,较之金元明词研究的长足进步,学界对金元明词作品的细读与普及,并未有同步的发展。我们仍习惯用唐宋词的经典文类视角,来评判尚属于非经典文类的金元明词的美感特质,缺少对非经典文类“异量之美”的认同与挖掘。现有的学术评价体制,也缺少对类似学术探索的包容与尊重。其实,任何当下的批评观念,都有前代文学思想层累、演变的印迹,我们只有弄清楚金元明词“精读困局”形成的历史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走出困局,重新认识经典之稳定性与作品之时代性的复杂关系,向文本内部探寻金元明词的美感内涵,从而与金元明词史的研究形成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词 明词 文本精读 异量之美 经典化
下载PDF
论戴良、宋濂、汤显祖谢绝之文对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模仿
14
作者 徐永明 《昆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1-25,共5页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书信体名篇,后世多有仿作。元末戴良的《送宋景濂入仙华山为道士序》,是为宋濂代言的作品。宋濂的《答郡守聘五经师书》是他为拒绝朱元璋征聘而写的书信。汤显祖的《与司吏部》,远绍嵇康...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书信体名篇,后世多有仿作。元末戴良的《送宋景濂入仙华山为道士序》,是为宋濂代言的作品。宋濂的《答郡守聘五经师书》是他为拒绝朱元璋征聘而写的书信。汤显祖的《与司吏部》,远绍嵇康的绝交书,近学宋濂之文,以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生活条件和气候条件等理由,申明了他不愿去北方任官的理由,实则是不愿与北京的执政者沟通合作,显示了他守正不阿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戴良 宋濂 汤显祖 魏晋 元朝 明朝
下载PDF
《世说新语》不收陶渊明之原因再探析
15
作者 张慧琴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45-49,共5页
关于《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的原因,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家观点有其合理成分,但也仍有可商榷之处。将讨论重点置于东晋的时代风尚与《世说新语》的甄选标准,认为陶渊明的农本思想、抱朴含真理念、拙于言辞的定位以及高士之隐... 关于《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的原因,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家观点有其合理成分,但也仍有可商榷之处。将讨论重点置于东晋的时代风尚与《世说新语》的甄选标准,认为陶渊明的农本思想、抱朴含真理念、拙于言辞的定位以及高士之隐的追求等方面,与《世说新语》中名士们所崇尚的贵族化风流、人工美、崇尚清谈和好"通隐"等相背离,这才是导致陶渊明事迹不见于《世说新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东晋时期 另类 世说 刘义庆
下载PDF
古曲释词的扛鼎之作——读《宋元明清曲辞通释》
16
作者 吴振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就王学奇、王静竹所撰《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的特点进行剖析,通过大量实例,证明该书不愧中国戏曲词语词典的扛鼎之作,对作者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予以褒奖。
关键词 中国 《宋元明清曲辞通释》 戏曲词语 词语解释
下载PDF
金元明清 突兀双峰——金元明清修辞研究撮要
17
作者 孟昭泉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金元明清阶段的修辞研究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消极修辞研究 ;二是评点修辞研究。其他方面 (如语体、风格方面 ) ,只是“偶而露峥嵘”而已。
关键词 金元明清 修辞 双峰
下载PDF
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上)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聪 常丽萍 +2 位作者 李翠茹 李红蓉 贾振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085-1089,共5页
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 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法于阴阳、天人相应、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初步形成,《伤寒杂病论》重视顺应四时、避邪慎养,固护脾胃、饮食调摄,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春秋繁露》进一步发展气-阴阳-五行养生观;《论衡》提出生死寿夭,延年之道,《淮南子》倡导形、气、神兼养,中国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理论发展,《养生论》提出形神兼养、清虚静泰,《黄庭经》提倡积精保精、吐纳服气、存思内视,《抱朴子》重视玄道守一、积善累德、兼采众术,《养性延命录》兼融三家、认为我命在我、守静食诫,孙思邈融通各家论养生。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程朱理学、金元四大家在食养、机体不同阶段养生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明清时期养生理论日趋完善,脏腑养生突显,药物养生渐进发展,综合调摄推动养生全面发展。近现代养生理论与实践加快发展,促进养生事业日渐繁荣。通过系统梳理中华养生历史源流,体现了儒释道医四大流派养生思想及其衍化发展,以期为健康服务事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生 夏商时期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 诸子百家 伤寒杂病论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现代
下载PDF
从古代名方看消渴病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薪蕙 黄宇虹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5期47-50,共4页
对古代文献中治疗消渴病的名方进行归纳整理,研究消渴病的治疗在先秦、两汉、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论述古代各时期著名医家治疗消渴病的主要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影响,为中医对消渴病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消渴 润燥 先秦 两汉 唐宋 金元 明清 名方
下载PDF
寒热并用法的学术源流 被引量:4
20
作者 官蜀钧 姜树民 《河南中医》 2017年第9期1504-1507,共4页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雏形初步建立,寒热并用法亦形成于此时。寒热并用之法用于药物配伍始于《汤液经法》,成熟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将寒热并用之法首次完整系统的运用于方剂之中。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首针对机体不...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雏形初步建立,寒热并用法亦形成于此时。寒热并用之法用于药物配伍始于《汤液经法》,成熟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将寒热并用之法首次完整系统的运用于方剂之中。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首针对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寒热错杂证候而设立的方剂,晋唐时期寒热并用法理论停滞不前。宋金元时期,寒热并用法获得巨大的理论飞跃,内涵更为丰富,代表方剂愈加繁多。明清时期,中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温病学派亦出现于此时期。同时,药物研究方面,以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要代表,为后世提供了寒热并用法指导药物配伍的理论依据。寒热并用法作为中医常用治法,《黄帝内经》为其源,《伤寒杂病论》为其始,隋唐时期予以传承,金元时期予以革新,兴盛于明清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并用法 先秦两汉时期 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