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保鲜袋包装对雾培马铃薯微型种薯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李守强 田甲春 +4 位作者 葛霞 李梅 程建新 李玉梅 田世龙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
为了明确不同保鲜袋包装对雾培马铃薯微型种薯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大西洋雾培微型种薯为试材,通过测定种薯块茎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发芽率和腐烂率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等,探究4种保鲜袋对微型种薯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20±1)... 为了明确不同保鲜袋包装对雾培马铃薯微型种薯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大西洋雾培微型种薯为试材,通过测定种薯块茎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发芽率和腐烂率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等,探究4种保鲜袋对微型种薯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20±1)℃下,与普通网袋(CK)相比,普通A膜袋、纳米保鲜袋、核桃保鲜袋、蒜薹保鲜袋等4种保鲜袋均能有效改善微型种薯的贮藏保鲜效果,其中以核桃保鲜袋和纳米保鲜袋对微型种薯的贮藏保鲜效果较佳。这2种保鲜袋包装均能够明显降低微型种薯的失重率,且以纳米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腐烂率最低,贮藏84 d,核桃保鲜袋和纳米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失重率分别较CK降低73.20%、63.62%,核桃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腐烂率较CK升高21.43%,纳米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腐烂率较CK降低31.25%;抑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速度,减少细胞膜的受损程度,贮藏70 d,核桃保鲜袋和纳米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MDA含量分别较CK降低23.26%、13.95%;同时,还可促进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提高,减少氧自由基的伤害,并能够正常发芽,对雾培微型种薯具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综合考虑,建议在雾培微型种薯贮藏期间采用纳米保鲜袋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种薯 雾培法 保鲜袋 抗氧化酶 贮藏保鲜
下载PDF
马铃薯切块薯种取种勺设计与仿真优化
2
作者 邬备 李卓 +4 位作者 向青苗 钱怀源 谢方平 刘大为 王修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5,共9页
马铃薯切块播种是节约用种成本、打破薯种休眠的有效途径,针对马铃薯播种机传统圆形取种勺对切块薯种适应性较差,导致漏播率高,播种合格率低的问题,对马铃薯播种机取种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优化。在测定薯种力学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利用EDE... 马铃薯切块播种是节约用种成本、打破薯种休眠的有效途径,针对马铃薯播种机传统圆形取种勺对切块薯种适应性较差,导致漏播率高,播种合格率低的问题,对马铃薯播种机取种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优化。在测定薯种力学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利用EDEM软件,选取Hertz-Mindlin接触模型,构建了切块薯种离散元模型。通过对切块薯种取种充种状态进行分析,以传统圆形取种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切口式马铃薯播种机取种勺,并确定了影响取种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切口圆心角、切口深度和切口个数为试验因素,以取种成功率、重种率和空种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虚拟仿真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切口式取种勺取种能力明显优于传统圆形取种勺,当切口圆心角为60°,切口深度为15 mm、切口数量为3个时,其取种效果最优。利用优化后的取种勺进行切块薯种播种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取种成功率为82.2%,重种率为7.1%,空种率为10.7%,相比于传统圆形种勺,其重种率降低约12个百分点,取种成功率提升约12.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切块薯种 取种勺 EDEM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外源ABA、ZR及IAA对甘薯脱毒苗生长及结薯的影响
3
作者 张志伟 郑顺林 +2 位作者 段芳 付国召 杨翠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以甘薯品种龙薯9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基质培养、向根部营养液加入植物激素的处理方式,设置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了0(CK)、0.7、7.0、14.0 mg/L的ABA与IAA,以及0(CK)、0.8、8.0、16.0 mg/L ZR对脱毒苗根生长发育及结薯的影... 以甘薯品种龙薯9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基质培养、向根部营养液加入植物激素的处理方式,设置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了0(CK)、0.7、7.0、14.0 mg/L的ABA与IAA,以及0(CK)、0.8、8.0、16.0 mg/L ZR对脱毒苗根生长发育及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0.8 mg/L ZR处理的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分别较CK提高2.25个和5.93 g;0.7 mg/L ABA处理的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分别较CK提高2.00个和5.43 g;14 mg/L IAA处理可显著增加脱毒苗的根长和茎长。综上所述,在脱毒薯生产过程中,根部施加0.7 mg/L ABA或0.8 mg/L ZR均可显著增加脱毒苗的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根部添加14 mg/L IAA可显著促进脱毒苗根与茎的伸长。本试验结果可为脱毒种薯种苗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脱毒种薯 ZR IAA ABA 结薯特性 生长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Yam Tubers Using Seed Tubers from Vitroplants Regenerated from Aerial Stems in the Yam Species Dioscorea alata (L.) and Dioscorea cayenensis-rotundata (L. & P.) in Côte d’Ivoire
4
作者 Koffi Honoré Kouamé Kouakou Marius Konan +2 位作者 Kouadio Ignace Kouassi Kouablan Edmond Koffi Assanvo Simon-Pierre N’Guetta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3期184-194,共11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duce large quantities of yam tubers in the field from seed tubers derived from vitroplants regenerated from aerial stem cuttings and farmers’ tuber seeds. Seed tubers from ten yam culti...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duce large quantities of yam tubers in the field from seed tubers derived from vitroplants regenerated from aerial stem cuttings and farmers’ tuber seeds. Seed tubers from ten yam cultivars, including five from Dioscorea alata (cDa083, cDa053, cDa115, cDa150 and cDa266) and five from Dioscorea cayenensis-rotundata (cDr015, cDr027, cDr150, cDr206 and cDr148) with distinct ag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used as material.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ith 3 replications was used. In each block, all cultivars and seed types were represented. When put into cultivation, the tubers produced by the vitroplants all germinated and gave 100% healthy plants, compared with 86% to 100% healthy plants for the seed tubers produced by the farmers. Yields per hectare ranged from 10 to 25 tonnes for seed tubers produced by in vitro plants, and from 4 to 9 tons for seed tubers produced by farmers. Seed tubers from vitroplants can therefore be recommended to farmers a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eed tuber unavai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MS Vitroplants Seed Tubers YIELDS
下载PDF
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5
作者 石达金 吕巨智 +3 位作者 唐国荣 李发桥 谭贤杰 闫飞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目的】探明雾培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繁育的影响,为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地区3个性状优异的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桂彩薯1号和20号品系)为材料,检测雾培条件下马铃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的产量... 【目的】探明雾培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繁育的影响,为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地区3个性状优异的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桂彩薯1号和20号品系)为材料,检测雾培条件下马铃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的产量。【结果】随着雾培时间延长,3个马铃薯品种的茎长、茎粗和节位数等性状均逐渐增加,其中,20号品系的茎长、茎粗、总根数和匍匐茎数量均显著高于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叶片数和根长小于桂彩薯1号,桂农薯1号仅匍匐茎长度优于其他2个品种;微型种薯产量方面,20号品系的单株种薯平均产量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分别高29.3%和45.4%,种薯单重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分别高14.9%和24.6%;SPAD和LAI方面,20号品系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均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表现优异。【结论】综合比较3个品种(系)马铃薯在雾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微型种薯生长情况,20号品系马铃薯更适宜于雾培法进行微型种薯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种薯 雾培法 农艺性状 原原种 微型种薯 繁育 产量
下载PDF
甘薯贮藏期和育苗期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瑞华 张自启 +3 位作者 段爱菊 王淑枝 王利霞 刘顺通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04-106,共3页
本文对不同种薯来源地的甘薯贮藏期和育苗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薯种薯贮藏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育苗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病毒病,洛阳农林科学院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9.60%和2.40%,开... 本文对不同种薯来源地的甘薯贮藏期和育苗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薯种薯贮藏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育苗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病毒病,洛阳农林科学院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9.60%和2.40%,开封市尉氏县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46.20%和3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种薯 贮藏期 育苗期 病害
下载PDF
郴州市多花黄精种苗繁育技术
7
作者 周易籼森 张小平 +1 位作者 史吟欣 范祺祺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6期74-77,共4页
多花黄精为黄精属多年生植物,是中药材黄精的基原植物之一,郴州市黄精种植以多花黄精为主。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黄精人工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种苗繁育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多花黄精“三段法”种苗繁育关键技术、“两段法”块茎繁殖关键技... 多花黄精为黄精属多年生植物,是中药材黄精的基原植物之一,郴州市黄精种植以多花黄精为主。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黄精人工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种苗繁育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多花黄精“三段法”种苗繁育关键技术、“两段法”块茎繁殖关键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等种苗繁育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旨在为郴州市多花黄精种苗繁育提供参考,促进郴州市黄精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种苗繁育 种子繁育 块茎繁殖 组织培养 湖南郴州
下载PDF
种姜和播种方式对黄丝郁金块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青苗 姜荣兰 +4 位作者 雷加伦 张义 夏燕莉 方清茂 王忠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种姜和播种方式对植株生长及郁金块根产量影响,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齐苗后调查出苗数,定期调查株高,收获时测定小区产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种姜对出苗数、株高和郁金块根... 目的:研究种姜和播种方式对植株生长及郁金块根产量影响,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齐苗后调查出苗数,定期调查株高,收获时测定小区产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种姜对出苗数、株高和郁金块根产量都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播种方式对郁金块根产量无显著影响,两者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结论:窝播配合未发芽的具3~4节的子姜或母姜作种时,郁金块根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根产量 播种方式 种姜 出苗 苗数 株高 植株生长 郁金 影响 调查
下载PDF
整薯播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怀勇 何新春 +3 位作者 张红菊 张恩和 张新慧 薛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7,共5页
以‘克新2号’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整薯播种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0~50g整薯播种马铃薯,其植株的生长势强,干物质积累多,有利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整薯播种的平均株高、分茎数、结薯数、大薯... 以‘克新2号’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整薯播种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0~50g整薯播种马铃薯,其植株的生长势强,干物质积累多,有利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整薯播种的平均株高、分茎数、结薯数、大薯率分别比对照(切块播种)增加了2.81%、200%、16.67和7.95%,单株地上干重和块茎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65%和57.89%,收获时整薯播种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9.82%,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整薯播种的块茎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但还原糖含量与对照问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整薯播种 切块播种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质量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Ⅰ.种薯大小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卫 Paul C.Struik +5 位作者 胡建军 张颙 张志勇 卢学兰 蒋馨 王克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58-461,共4页
对影响马铃薯的几个主要因素及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播种密度一定时,种薯大小无一例外地显著影响产量,即种薯越大产量越高,而其他因素包括品种、来源、季节和海拔不同程度地影响生长和产量。播种时,单位面积的种薯出芽数调整为... 对影响马铃薯的几个主要因素及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播种密度一定时,种薯大小无一例外地显著影响产量,即种薯越大产量越高,而其他因素包括品种、来源、季节和海拔不同程度地影响生长和产量。播种时,单位面积的种薯出芽数调整为相同时,种薯大小对单位面积产量不产生影响。证明了种薯单位面积产生的主茎数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单株结薯较少的品种和秋冬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薯大小 结薯数 产量
下载PDF
苦草繁殖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9
11
作者 陈开宁 兰策介 +3 位作者 史龙新 陈伟民 许海 包先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7-495,共9页
通过太湖野外调查、室内培养、种子与块茎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对太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种群的繁殖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苦草分配于有性繁殖部分的生物量较无性的大,分别占总生物量的25.0%±13.8%和10.... 通过太湖野外调查、室内培养、种子与块茎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对太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种群的繁殖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苦草分配于有性繁殖部分的生物量较无性的大,分别占总生物量的25.0%±13.8%和10.1%±7.0%。雌花数与座果率平均分别为22.9±13.8朵·株^-1和73.3%±17.9%。雄株可以产生11-33个佛焰苞,每个佛焰苞内平均含有364±38朵雄花,每个雄花产生的花粉为128-184粒。每个果实内种子丰富,多达150-360粒,估算太湖苦草种群立地种子量可达1.68×10^4-1.01×10^6个·m^-2.但每年种群主要来自地下块茎和匍匐茎,水深、风浪等可能是种子苗难以在湖泊中定植成功的主要因素。2)苦草的块茎数量较大,平均90-226个·m^-2,是种群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3)温度、光照、基质及种子保存方式与时间长短对种子发芽率均有较大影响。10℃时种子发芽率较低,仅8.35%±1.89%;20℃时发芽率较高,为56.73%±6.42%;30℃时发芽率有所降低,为43.55%±4.34%。种子发芽对光照有一定要求,20℃、无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下降63.6%。在没有湖泥为基质的情况下,发芽率下降36.5%。此外,随干燥保存时间增加,种子发芽率下降。4)块茎发芽对光照需求不大,但温度对块茎的发芽率有较大影响,10℃时发芽率为20.3%±5.7%,20℃时较高,达90.2%±12.6%,30℃时发芽率降低至60.4%±7.6%。5)光照对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有光照的幼苗伸长生长比无光条件下慢,但生物量积累较大,有光的苗生长速度平均为0.56-0.70cm·d^-1,无光的为0.86-0.96cm·d^-1。试验结果还显示,苦草的块茎苗初期的伸长生长主要依赖于基部的根茎生长。6)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在湖泊中恢复苦草种群应主要利用地下块茎,种子只适用于相对静止的浅水池塘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块茎 发芽率 苦草 恢复 沉水植物
下载PDF
4个栽培密度对6个马铃薯基因型微型薯繁育种薯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淑敏 李燕山 +7 位作者 杨琼芬 王颖 白建明 李先平 姚春光 潘哲超 孙文祥 隋启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54-2460,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基因型对产量、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中薯个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大小薯个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Duncan多重比较)。密度和不同基因型之间不存在互作。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大中小薯个数增加,但薯块平均重量在降低。【结论】为了获得数量多的小整薯个数不同的品种有最适宜的密度。不同密度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呈规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马铃薯大中小薯块茎个数和总薯个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密度 基因型 繁育种薯
下载PDF
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充种性能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24
13
作者 赖庆辉 马文鹏 +2 位作者 刘素 苏微 张智泓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53,共10页
为提高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充种性能,以云南丽薯6号微型薯为播种对象,基于离散元法,以种子平均法向应力方差为指标,对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效果一致。结果表明:增加振动频... 为提高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充种性能,以云南丽薯6号微型薯为播种对象,基于离散元法,以种子平均法向应力方差为指标,对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效果一致。结果表明:增加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可以增大种子平均法向力方差,增强对种子的扰动性,从而提高充种性能。为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方法,对排种器进行排种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2.4 km/h,吸种负压为6 kPa,种层高度为70 mm,振动频率为6.5~6.9 Hz,振动幅度为20~21 mm时,合格指数大于95,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薯 气吸圆盘式排种器 充种性能 数值模拟 试验
下载PDF
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赖庆辉 马文鹏 +2 位作者 苏微 胡子武 邢金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37,共8页
针对微型薯等大粒种子不易充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振动供种的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阐述了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为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对排种器进行排... 针对微型薯等大粒种子不易充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振动供种的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阐述了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为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对排种器进行排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其排种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作业速度、振动频率和吸种负压,较优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2.4 km/h、振动频率6.5 Hz、吸种负压6 k Pa,在此条件下排种合格指数为94.2、漏播指数为1.7、重播指数为4.1,满足微型薯的精密播种要求。研究了振动供种机构对微型薯造成的损伤情况:在不同的振动频率下,微型薯的破损率均小于1%,振动供种机构对微型薯的损伤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薯 气吸式排种器 振动供种 排种性能 设计
下载PDF
乌红天麻种麻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鋆植 刘小琴 +2 位作者 叶红 王绍柏 谭复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501-502,共2页
目的:建立可供鉴别乌红天麻种麻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选用Diamonsil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1mL/min,运行时间60m 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确定了乌红天麻种麻... 目的:建立可供鉴别乌红天麻种麻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选用Diamonsil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1mL/min,运行时间60m 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确定了乌红天麻种麻有10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为提高乌红天麻种麻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红天麻 种麻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种薯药剂处理防治大田马铃薯晚疫病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丽杰 杨海萍 +5 位作者 马云芳 王玲 朱玉斌 刘万喜 单卫星 权军利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69,共5页
对利用药剂处理马铃薯种薯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3种杀菌剂在2种含量水平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以期确立种薯处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应用技术,评估其生产推广价值。用商业化广泛使用的克露、安克以及银法利3种药剂和2个含量分别处理种薯... 对利用药剂处理马铃薯种薯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3种杀菌剂在2种含量水平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以期确立种薯处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应用技术,评估其生产推广价值。用商业化广泛使用的克露、安克以及银法利3种药剂和2个含量分别处理种薯,从马铃薯生长后期植株的发病率、发病部位以及发病程度等方面,系统分析不同药剂浸种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50%安克WP 350倍液的种薯处理,植株发病率最低,叶片发病数最少,发病级数最低,防治效果最好。可见,种薯处理作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有效防控来自带菌种薯的初侵染及其初始菌源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致病疫霉菌 浸种处理 化学防治
下载PDF
稻田土壤多年生杂草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吴竞仑 周恒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6,共8页
对江苏省仪征市连年稻麦两熟轮作稻田土壤多年生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类、繁殖方式、分布及萌发等特性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眼子菜、矮慈姑、野荸荠、水莎草、扁秆藤草等5种多年生杂草种子和块(球)茎主要分布在0~15cm耕作层... 对江苏省仪征市连年稻麦两熟轮作稻田土壤多年生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类、繁殖方式、分布及萌发等特性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眼子菜、矮慈姑、野荸荠、水莎草、扁秆藤草等5种多年生杂草种子和块(球)茎主要分布在0~15cm耕作层内,并以营养繁殖为主。种子萌发主要在土壤表层,块(球)茎萌发在0~15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饱和至薄水层最有利于萌发。同时阐述了种子和块(球)茎的寿命,以及免耕和水旱轮作对稻田多年生杂草种子库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多年生杂草 种子库 块茎 球茎
下载PDF
种薯处理对防控马铃薯烂薯病的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丽杰 董华 +5 位作者 刘丹丹 任政军 马云芳 张海成 权军利 单卫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0-165,共6页
针对榆林马铃薯产区常年发生的田间烂薯问题,通过防控试验,比较药剂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对控制马铃薯烂薯病害的效果,初步分析导致马铃薯烂薯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初侵染源,为大田防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种薯处理和茎叶喷... 针对榆林马铃薯产区常年发生的田间烂薯问题,通过防控试验,比较药剂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对控制马铃薯烂薯病害的效果,初步分析导致马铃薯烂薯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初侵染源,为大田防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防控的田块,马铃薯产量、薯块商品率及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农户未防治田块;种薯处理结合茎叶喷雾防控的田块,其马铃薯产量比单纯茎叶喷雾防控田块提高15.7%,纯收入增加27.6%。从田间病薯中未分离出晚疫病菌,表明当地烂薯的发生不是由晚疫病菌引起的。种薯药剂处理作为马铃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控制田间烂薯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关键环节,在陕西榆林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薯处理 化学防治 田间烂薯 晚疫病菌
下载PDF
马铃薯不同育种材料微型薯休眠特性及调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万林 隋启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休眠幅度指同一群体从第一个块...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休眠幅度指同一群体从第一个块茎通过休眠至所有块茎全部通过休眠的时间)达极显著。赤霉素处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期较室温下缩短25 0%~62 5%,休眠幅度缩短34 7%~71 4%,但芽长得又细又长;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果不明显,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 6%~50 0%,使芽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实生薯 基因型 休眠特性 休眠调控 体眠时间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甘薯地方良种种薯萌芽习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世清 冯毅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4,共2页
本试验对金沙江流域现有的 5个甘薯地方良种种薯的萌芽习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品种种薯萌芽能力均低于对照品种徐薯 1 8,从播种到出苗的平均气温变动在 1 7.6~ 1 8.6℃之间 ,有效积温变化在 1 37.0~ 2 91 .5度·日范... 本试验对金沙江流域现有的 5个甘薯地方良种种薯的萌芽习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品种种薯萌芽能力均低于对照品种徐薯 1 8,从播种到出苗的平均气温变动在 1 7.6~ 1 8.6℃之间 ,有效积温变化在 1 37.0~ 2 91 .5度·日范围。因而 ,在推广这些甘薯地方良种时 ,应适当提早育苗播种时间 ,以保证大田甘薯的适时早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薯 萌芽习性 出苗早迟 有效积温 金沙江流域 地方良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