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蜱传脑炎病毒TBE-E-D3抗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A方法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丹 康晓平 +4 位作者 郝淮杰 郑玉玲 姜永强 杨银辉 陈福生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5期636-639,666,共5页
目的:构建蜱传脑炎病毒TBE-E-D3抗原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GSTpET-30a(+)/TBE-E-D3,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以获得特异性诊断抗原。方法: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 目的:构建蜱传脑炎病毒TBE-E-D3抗原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GSTpET-30a(+)/TBE-E-D3,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以获得特异性诊断抗原。方法: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α后经酶切鉴定,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亲和层析法纯化,SDS-PAGE分析其表达情况和纯度,间接ELISA法鉴定重组蛋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TBE-E-D3基因目的片段以正确的读框插入载体GSTpET-30a(+),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亲和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蛋白质;间接ELISA法证明抗原特异性和灵敏度良好,送检的15份阳性患者血清样本中检出10份阳性结果,40份健康人血清样本中检出1份假阳性结果。结论:获得的His-TBE-E-D3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森林脑炎病毒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备选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脑炎病毒 tbe-E-D3抗原 原核表达 纯化 特异性
下载PDF
我国新分离森林脑炎病毒E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露菲 刘彦成 +3 位作者 陈淑红 惠珊 李冀宏 许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207,共6页
为了解分离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全沟硬蜱中的DXAL-5、12、13、16、18、21共6株森林脑炎(TBE)病毒E蛋白基因特征并确定病毒基因型,应用RT-PCR技术对6株病毒E蛋白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克隆、测序。结果发现,6株病毒E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 为了解分离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全沟硬蜱中的DXAL-5、12、13、16、18、21共6株森林脑炎(TBE)病毒E蛋白基因特征并确定病毒基因型,应用RT-PCR技术对6株病毒E蛋白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克隆、测序。结果发现,6株病毒E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均为1488bp,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长均为496aa。与TBE参考毒株E蛋白基因进行比较,这6株病毒与远东亚型同源性最高,其次是西伯利亚亚型,与欧洲亚型同源性最差;在决定亚型特征的氨基酸位点多数属于TBE病毒远东亚型。E蛋白基因推导的氨基酸种系发生树分析表明,6株病毒均在远东亚型分枝内。因此就E蛋白基因而言,DXAL-5、12、13、16、18、21株均属于TBE病毒的远东亚型。新分离毒株与Senzhang株同源性较高,种系发生关系也比较接近,推测疫苗株对新分离毒株仍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在E蛋白的A、B和C抗原决定区内,6株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氨基酸改变,这些突变有可能影响E蛋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E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蛋白质指数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陈渝 李光勤 秦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85-86,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与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白蛋白指数的变化。方法:采用澳甲酚绿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2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的血清和...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与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白蛋白指数的变化。方法:采用澳甲酚绿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2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的血清和CSF中白蛋白水平,并计算出CSF白蛋白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CSF白蛋白、CSF白蛋白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结脑组显著高于病脑组(P<0.001)。结脑组恢复期患者CSF白蛋白、CSF白蛋白指数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P<0.001)。结论:CSF白蛋白和CSF白蛋白指数的水平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BBB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白蛋白指数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一例报道及诊治思路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丹 张昀 +2 位作者 周宝桐 关鸿志 曾学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4006-4010,共5页
为增加临床医师对感染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现报道1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诊治情况。经多学科讨论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MDA受体脑炎可能,规范性抗结核治疗同时,在抗NMDA受体脑炎前驱期... 为增加临床医师对感染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现报道1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诊治情况。经多学科讨论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继发抗NMDA受体脑炎可能,规范性抗结核治疗同时,在抗NMDA受体脑炎前驱期积极予人免疫球蛋白及甲泼尼龙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抗NMDA受体脑炎病程得以控制在前驱期。本例为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情变化迅速,诊治曲折,获益于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结核性 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头痛 感染 病例报告
下载PDF
~1H-MRS对结核性脑炎代谢物的检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廖荣信 谭长连 +2 位作者 张亚林 邹高伟 周理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期12-14,33,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炎代谢物的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脑炎的患者行增强MRI检查,然后采用二维多体素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对包括病变区、病灶周围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进行代谢物浓度分析,P<0.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炎代谢物的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脑炎的患者行增强MRI检查,然后采用二维多体素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对包括病变区、病灶周围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进行代谢物浓度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结核性脑炎强化病灶区、病灶周围水肿区与其健侧正常区的代谢物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核性脑炎强化病灶区与周围水肿区的代谢物Cho/Cr比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NAA/Cr和NAA/Cho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能够检测结核性脑炎代谢物浓度的变化,为结核性脑炎的不同病理代谢物浓度变化提供定量依据,是常规MRI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炎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技术 诊断
下载PDF
30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瑛霞 韩杰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5期52-54,共3页
回顾性研究30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例按病原种类分为病脑组、结脑组、化脑组及隐脑组4个组,应用相关的统计描述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发现病毒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 回顾性研究30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例按病原种类分为病脑组、结脑组、化脑组及隐脑组4个组,应用相关的统计描述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发现病毒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病毒性脑(膜)炎高发于5月及7月,结核性脑膜炎则高发于1月与3月,有明显的季节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首发症状依次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及神经系统定位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结核性脑炎并发吞咽障碍:1例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永学 李胜利 张庆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分析1例结核性脑炎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特点。方法分析该患者吞咽障碍的特点,发现症状与体征不符,与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特点存在不同。采取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细致观察并选择恰当透视范围。结果该患者吞咽障碍的原因是气管食管... 目的分析1例结核性脑炎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特点。方法分析该患者吞咽障碍的特点,发现症状与体征不符,与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特点存在不同。采取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细致观察并选择恰当透视范围。结果该患者吞咽障碍的原因是气管食管瘘,为器质性吞咽障碍。结论临床上存在脑部病变伴随器质性吞咽障碍而非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炎 吞咽障碍 气管食管瘘
下载PDF
脑脊液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檀国军 王秀霞 +2 位作者 罗克娴 李永军 王丽芳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Tf、Ig在脑脊液中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为鉴别诊断及更切实的判定病情和估计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脑脊液中Tf、Ig。结果  (1 )三组急性期脑脊液中Tf、Ig含量均高... 目的 通过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Tf、Ig在脑脊液中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为鉴别诊断及更切实的判定病情和估计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脑脊液中Tf、Ig。结果  (1 )三组急性期脑脊液中Tf、Ig含量均高于恢复期。 (2 )结脑组Tf、IgG增高明显 ,化脑组IgM增高明显。病脑组变化最小。 (3)恢复期脑脊液中Tf、I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结脑中Tf、IgG、IgM高于对照组 ,化脑和病脑组IgM均高于对照组 ,Tf、IgG均无差异 ,各组Ig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4)病脑急性期Tf与IgG呈正相关 ,恢复期与IgA呈正相关 ;化脑组急性期Tf与IgM、IgG呈正相关 ,恢复期与IgM呈正相关 ;结脑急性期Tf与IgA、IgM均呈正相关 ,恢复期与IgG呈正相关。结论  (1 )Tf与IgG是诊断结脑的良好指标 ,IgM是诊断化脑的良好指标 ,当脑脊液中IgM >30mg L时 ,可基本除外病脑 ,当脑脊液中IgM <60mg L时 ,化脑的可能性较小。 (2 )Tf与Ig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成人脑脊液乳酸含量测定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邹德智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4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中乳酸含量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0例,行脑脊液乳酸水平监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初次及第2... 目的分析脑脊液中乳酸含量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0例,行脑脊液乳酸水平监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初次及第2次脑脊液检查,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乳酸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GCS评分低于病毒性脑膜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检查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乳酸与GCS评分存在相关性,第2次检查结核性脑膜炎存在相关性(P<0.05)。第1次脑脊液乳酸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脑膜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第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乳酸含量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特别是初次检查结果,需要及早进行分析,脑脊液中乳酸含量还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脑脊液 乳酸
下载PDF
颅内感染患者156例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10
作者 徐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9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为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56例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毒性脑/脑膜炎患者101例(病脑组),化脓性脑/脑... 目的分析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为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56例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毒性脑/脑膜炎患者101例(病脑组),化脓性脑/脑膜炎患者26例(化脑组),结核性脑膜炎29例(结脑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结果 3组患者发热、头痛、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癫痫发作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化物、ADA、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脑脊液性状(包括颜色、透明度)、白细胞分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型颅内感染临床表现相似,部分颅内感染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根据不同颅内感染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结果仔细分析,综合考虑以最大可能作出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病毒性脑/脑膜炎 化脓性脑/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积液检查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鉴别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小妍 梁玉婵 +2 位作者 郭晓珍 邱嘉茗 伍志彬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7期973-974,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和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诊断鉴别方法。方法选取58例病脑患者(病脑组)和52例结脑患者(结脑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病脑患者以急性起病为主(74.14%),结脑患者以亚急性起病为主(59.6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和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诊断鉴别方法。方法选取58例病脑患者(病脑组)和52例结脑患者(结脑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病脑患者以急性起病为主(74.14%),结脑患者以亚急性起病为主(59.62%)。结脑组的发热、咳嗽、意识障碍、肢体无力、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Babinski征发生率均高于病脑组,头痛、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发生率低于病脑组(P均<0.05)。病脑组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蛋白质水平低于结脑组,葡萄糖、氯化物水平则高于结脑组(P均<0.05)。结脑组的颅脑CT或MRI异常率和脑实质异常率高于病脑组(P <0.05)。结论病脑和结脑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蛋白质指数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利娟 刘信东 +2 位作者 赵丽君 杨乐 段海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22-23,共2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白蛋白指数变化的关系及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结核组31例,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病毒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白蛋白指数变化的关系及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结核组31例,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病毒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白蛋白及IgA、IgM、IgG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3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核组脑脊液白蛋白水平及脑脊液白蛋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核组和病毒组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核组IgA、IgG、IgM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损害较病毒性脑炎患者严重,且中枢免疫反应强于病毒性脑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血脑屏障 脑脊液白蛋白指数
下载PDF
分析肺结核继发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乔显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6期111-112,共2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继发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继发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影像学特点,探讨该疾病治疗的方案与疗效。结果治疗后... 目的分析肺结核继发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继发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影像学特点,探讨该疾病治疗的方案与疗效。结果治疗后,痊愈65例(81.25%),10例(12.5%)伴有神经系统后遗症,5例(6.25%)死亡。结论临床中肺结核继发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病程时间长,预后差,从而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继发结核性脑炎 脑膜炎 临床诊治
下载PDF
脑脊液CK—BBADA和IgM检测在小儿病毒性结核性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亚望 张熊 张孟孝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9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肌酸肌酶同功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小儿脑膜炎患者139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组)43例... 目的探讨脑脊液肌酸肌酶同功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小儿脑膜炎患者139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组)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45例和新型隐球菌型脑膜炎组(新脑组)41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儿童48例为健康对照组。利用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结果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CK.BB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AD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脑组AD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和新脑组升高不显著。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IgM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脑和新脑组的CK—BB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脑组的ADA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新脑组(t=-21.03,P〈0.01;t=-23.17,P〈0.01)。结脑和新脑组的IgM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论小儿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可反映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状况,联合检小儿脑脊液三项生物指标水平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肌酸肌酶同功酶BB 腺苷脱氨酶
下载PDF
脑脊液mNGS与传统培养在不同病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差异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小汝 陈路明 +2 位作者 王姗姗 苏丹丹 王辛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532-3536,共5页
目的研究脑脊液宏基因组测序(mNGS)与传统培养在不同病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收治的87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病... 目的研究脑脊液宏基因组测序(mNGS)与传统培养在不同病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收治的87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病毒性脑炎组(n=52)、结核性脑膜炎组(n=9)、化脓性脑膜炎组(n=21)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组(n=5)。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脊液mNGS和传统培养,计算、比较两种方式对不同病原体神经系统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等诊断效能指标。结果病毒性脑炎mNGS在Unique reads条数≥2,敏感度为76.92%,特异度为88.57%,传统培养敏感度为32.69%,特异度为74.29%;mNGS在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序列数>1时敏感度为55.56%,特异度为70.51%,传统培养敏感度为44.44%,特异度为69.23%;化脓性脑膜炎mNGS在Unique reads条数≥5,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0.91%,传统培养敏感度为47.62%,特异度为65.15%;mNGS发现隐球菌DNA时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84.15%,传统培养敏感度为40.00%,特异度为76.83%。结论与传统培养方式相比,脑脊液mNGS应用于诊断不同病原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和感染具有显著的优势,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提供快速、便捷及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 病毒性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诊断效能
原文传递
累及胼胝体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及影像特点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建国 乔文颖 +4 位作者 董秦雯 张海玲 郑奎宏 钱海蓉 戚晓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3期3036-3041,共6页
目的总结胼胝体受累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这种特殊类型的ADEM的临床甄别能力。方法对2010-2012年就诊于海军总医院的12例胼胝体受累的ADEM患者[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1±14)岁,10-54岁]的... 目的总结胼胝体受累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这种特殊类型的ADEM的临床甄别能力。方法对2010-2012年就诊于海军总医院的12例胼胝体受累的ADEM患者[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1±14)岁,10-54岁]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前疫苗接种史2例、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感染史5例。(2)起病时发热6例、头痛4例、行走不稳2例,排尿障碍、淡漠、谵妄各1例。(3)临床以脑实质损害症候较为突出:记忆力下降9例,谵妄5例,嗜睡4例;另外,排尿障碍9例,双下肢截瘫4例,行走不稳5例。(4)颅压增高者4例,白细胞增多3例,蛋白增高7例;寡克隆带均为阴性。(5)6例脑内仅胼胝体受累(其中2例合并脊髓受累),胼胝体病灶以压部最为多见(9例),体部受累5例,膝部受累4例,均累及双侧胼胝体;合并脑干、小脑受累各4例;脊髓受累6例。(6)头颅MRI显示:12例T:加权像呈高信号,但显示模糊,其中2例T:加权像病变不显著,需借助DWI或T2FLAIR检出病灶;4/6例增强MRI可见显著强化,呈均匀片状;脊髓MRl显示:6例合并脊髓病灶,且累及4~8个节段,病灶多发且不连续,2例呈少许细线状强化。(7)多数病例在疾病初期诊断困难,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病毒性脑炎5例、结核性脑膜脑炎1例、颅内肿瘤2例、1例因尿潴留收住泌尿外科。结论胼胝体受累的ADEM临床、影像有其自身特点:(1)成年男性可能好发,儿童相对较少,并以发热、头痛、谵妄、嗜睡、记忆力下降、行走不稳、排尿障碍为主要特点;(2)影像学病灶可颅内多发,也可仅见于胼胝体,以胼胝体压部多见,头颅MRI多呈片状长T2信号,DWI与T2FLAIR的阳性率更高,若合并多个病灶往往同时强化或均不强化;(3)脑脊液化验可呈现颅内感染性疾病特点,如:颅压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增高,特别是部分病例可出现低糖、低氯情况,极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脑炎,因胼胝体为白质纤维,并非这两种疾病的好发部位,应首先考虑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可逆性胼胝体病变综合征 病毒性脑炎 核性脑膜脑炎
原文传递
脑脊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培养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开军 石君 王晓红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679-680,710,共3页
目的建立结核性脑炎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的方法。方法在7H9液体培养基加入一定浓度的复苏因子蛋白,接种脑脊液后进行培养,并用不含复苏因子蛋白质的7H9培养做对照。分别在第0、6、11、16和30d检测培养物的吸光度(A)值;取培养... 目的建立结核性脑炎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的方法。方法在7H9液体培养基加入一定浓度的复苏因子蛋白,接种脑脊液后进行培养,并用不含复苏因子蛋白质的7H9培养做对照。分别在第0、6、11、16和30d检测培养物的吸光度(A)值;取培养物10μl涂7H11平板,培养后进行CFU计数、抗酸染色。同时将标本进行罗氏培养和涂片抗酸染色。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培养阳性率、涂片阳性率分别为55.00%和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培养阳性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3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培养的结核杆菌平均在第10d进入对数生长期,其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核杆菌复苏因子能促进脑脊液中结核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因子 培养 结核性脑炎
原文传递
NSE、S100蛋白及PCT在寻常脑炎中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新生 李时光 +4 位作者 王昆 罗小娜 张瑞锋 冯丽君 李艾帆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与降钙素原(PCT)在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4名结核性...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与降钙素原(PCT)在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4名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及45名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依据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判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变化,采用ELISA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并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三者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中度及重度损害的患者明显多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治疗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毒性脑炎组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明显低于结核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及脑脊液的NSE、S100蛋白及PCT水平测定在寻常脑炎的鉴别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通过对寻常脑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进行比较发现,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变化与CNS感染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一致,较好的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治疗变化,并且有助于结脑与病脑的早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蛋白 降钙素原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原文传递
结核性脑膜炎混合感染对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敏 吴玉珊 +2 位作者 舒伟强 吴昊 陈耀凯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混合感染对于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AIDS/TE)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AIDS/TE与AIDS合并TE和结核性脑膜炎(AIDS/TE/TB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例在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头颅影像学表...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混合感染对于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AIDS/TE)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AIDS/TE与AIDS合并TE和结核性脑膜炎(AIDS/TE/TB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例在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头颅影像学表现及短期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38例AIDS/TE病例与16例AIDS/TE/TBM病例纳入本研究,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CD4+T淋巴细胞计数、弓形虫抗体阳性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住院结局基本相似,但AIDS/TE/TBM患者临床表现重于AIDS/TE患者,且AIDS/TE/TBM病例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和脑膜刺激征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AIDS/TE患者(P<0.05),脑脊液微量蛋白水平也显著高于AIDS/TE病例(P<0.05)。结论晚期艾滋病患者发生TE与TBM混合感染较为常见,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微量蛋白定量明显增高可作为鉴别诊断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弓形虫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团结 朱凤莲 +2 位作者 肖爱菊 李树军 孙明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一个鉴别诊断的生化指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病毒性脑炎30例、细菌性脑膜炎21例、结核性脑膜... 目的通过观察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一个鉴别诊断的生化指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病毒性脑炎30例、细菌性脑膜炎21例、结核性脑膜炎19例及对照组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患儿脑脊液HGF水平。同时将HGF水平分别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观察脑脊液中HGF水平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的关系。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HGF水平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结核性脑膜炎组高于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细菌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及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GF有可能成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病毒性脑炎 细菌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