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学敏 王俊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810-1813,共4页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治疗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最大程度保留神经功能之间的权衡取舍。手术是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一线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患者基础情况、肿瘤大小、位置等限制因素,手术治疗...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治疗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最大程度保留神经功能之间的权衡取舍。手术是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一线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患者基础情况、肿瘤大小、位置等限制因素,手术治疗仍有其局限性。过去,常规放疗常常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方式;但常规放疗往往因为靶区邻近脊髓而使靶区放射剂量不足,进而导致远期预后不佳。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原发性脊柱肿瘤的治疗领域,最新的放疗技术使肿瘤区域受照剂量在增加的同时将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控制在可耐受的范围内成为可能,这些放疗技术包括调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质子及重离子治疗以及近距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质子治疗 近距离治疗
下载PDF
骨转移癌痛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
作者 吴彩珍 黄润生 +4 位作者 钱伟 安有明 毛树权 房景玉 王佳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89-591,共3页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简称体部伽玛刀)治疗156例骨转移癌痛患者,用5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7.5~10Gy,...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简称体部伽玛刀)治疗156例骨转移癌痛患者,用5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7.5~10Gy,周边总剂量控制在30Gy,分割3~4次,1周内完成治疗总剂量控制在30Gy,分割3~4次,1周内完成治疗。结果 156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110例(70.51%)、部分缓解43例(27.56%),总有效率为98.08%。治疗后随访时间2~20个月,疼痛的中位缓解时间为12.6个月。结论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满意,治疗时间短,止痛起效快,缓解时间长,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骨转移癌 癌痛 体部伽玛刀 大剂量少分次
下载PDF
亚高温全身热疗联合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吕莉 邓明辉 郭立仪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亚高温全身热疗联合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126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2例)、B组(42例)与C组(42例)。A... 目的探讨亚高温全身热疗联合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126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2例)、B组(42例)与C组(42例)。A组采取单纯放疗,B组采取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C组采取亚高温全身热疗联合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三组的止痛、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C组治疗后的止痛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A组的75.81%和B组的85.71%;C组的活动能力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A组的69.05%和B组的83.33%;C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A组的76.19%和B组的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亚高温全身热疗联合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温全身热疗 放疗 唑来膦酸 联合治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 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PDF
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
4
作者 付林 付钢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9期2901-2903,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局部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正固本... 目的分析研究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局部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31/35)、57.14%(20/3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5);治疗前,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采用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固本方 放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大分割同步加量放疗对肿瘤非成骨性脊柱转移疗效的研究
5
作者 尹法东 高玉艳 +5 位作者 南贤秀 刘璇 郑先斌 石鑫珏 原静 刘其腾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8-934,共7页
目的:评估大分割同步加量放疗(HFRT-SIB)治疗不适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肿瘤非成骨性脊柱骨转移患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肿瘤非成骨性脊柱骨转移患者... 目的:评估大分割同步加量放疗(HFRT-SIB)治疗不适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肿瘤非成骨性脊柱骨转移患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肿瘤非成骨性脊柱骨转移患者的26处骨转移灶。患者的放疗采用临床靶区(CTV)3 Gy/次×10次(每周5次,每日1次),大体肿瘤体积(GTV)同步加量区(SIB)4 Gy/次×10次(每周5次,每日1次)的剂量分割模式。主要研究终点为放疗结束12周和24周的疼痛总体缓解(OR)率,次要研究终点为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维持时间、放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1年总生存(OS)率。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性。采用标准Kaplan-Meier法评估OS。结果:中位随访11.7(8.0,17.0)个月。放疗结束12周时,92%(22/24)的患者实现OR;放疗结束24周时,81%(17/21)的患者实现OR。中位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为4(3,5)d。截至末次随访,42%(10/24)的患者疼痛缓解维持时间超过1年,所有患者中位疼痛缓解维持时间为11.0(6.0,16.9)个月。全组患者1年OS率为66.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3级以上急性或慢性不良事件。结论:HFRT-SIB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实现持久的疼痛控制,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转移 脊柱转移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大分割放射疗法 同步加量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放射治疗
6
作者 季海涛 韩惠娟 +5 位作者 吴大威 葛德新 张国辉 于忠凯 许战武 张宏志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1期2686-2688,F0003,共4页
详述了放射治疗在骨转移痛舒缓治疗中的应用策略。骨转移痛常见于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局部外照射对局限性骨转移痛有良好疗效,单次大剂量放疗(如8 Gy)可快速缓解疼痛,但存在再治疗风险。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在特定... 详述了放射治疗在骨转移痛舒缓治疗中的应用策略。骨转移痛常见于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局部外照射对局限性骨转移痛有良好疗效,单次大剂量放疗(如8 Gy)可快速缓解疼痛,但存在再治疗风险。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在特定条件下,如针对常规放疗效果不佳的肿瘤或骨寡转移患者,可更好地进行局部控制和缓解疼痛,但需关注椎体压缩骨折等并发症。针对复发或弥漫性骨痛,可采用再次放疗、SBRT、局部热消融或放射性药物治疗。骨转移痛支持治疗中强调充分镇痛及使用破骨细胞抑制剂可以降低骨骼相关事件风险,而针对弥漫性骨痛可选用骨靶向放射性同位素或半身照射。放射治疗在骨转移痛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进行治疗方式个体化选择,SBRT的优势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痛 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外照射
下载PDF
肿瘤椎体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计划在3种设备的剂量分布比较
7
作者 岳丹 李新迪 +4 位作者 全晓月 李舒畅 包博 刘士新 吴洪芬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比较射波刀(CK)、断层治疗(TOMO)、加速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设备在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SBRT)中剂量学优劣。方法分析30例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用上述3种设备实施SBRT计划设计,统一导入MIM软件评估。处... 目的比较射波刀(CK)、断层治疗(TOMO)、加速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设备在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SBRT)中剂量学优劣。方法分析30例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用上述3种设备实施SBRT计划设计,统一导入MIM软件评估。处方剂量:大体肿瘤体积24 Gy分2次。优化目标:脊髓Dmax限制17 Gy,马尾最大剂量限制20 Gy。D98%>95%的计划靶体积处方剂量。主要参数包括PTV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脊髓(或马尾)的Dmax和治疗时间。结果VMAT的PTV最大覆盖剂量(D2)显著高于Tomo(P<0.01)和CK(P<0.01)。CK的CI和HI均低于VMAT(均P<0.01)和Tomo(均P<0.01)。VMAT的GI明显高于Tomo(P<0.01),Tomo的GI明显高于CK(P<0.01)。CK治疗时间最长,VMAT治疗时间小于Tomo(all P<0.01)。结论3种放疗设备均能很好地完成满足临床要求的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SBRT计划。CK拥有更优的剂量跌落梯度,VMAT取得了更优的靶区适形性;Tomo组各参数较为居中。VMAT与Tomo所需时间比CK短。临床可根据病例及靶区特点选择适合的放疗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分布 射波刀 断层疗法 加速器容积调强弧形疗法 肿瘤转移 锥体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DCE-MRI定量参数在溶骨型脊柱转移瘤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永晔 尹慧敏 +6 位作者 张恩龙 王奇政 张家慧 李楠 袁慧书 庄洪卿 郎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评价溶骨型脊柱转移瘤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接受射波刀治疗的溶骨型脊柱转移瘤患者。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个月行DCE-MRI检查,经后处理得到相应的D...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评价溶骨型脊柱转移瘤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接受射波刀治疗的溶骨型脊柱转移瘤患者。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个月行DCE-MRI检查,经后处理得到相应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运转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病灶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分析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定量参数变化,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上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7例(27病灶),非进展组共21个病灶,进展组6个病灶。其中post-K^trans、post-Kep、ΔK^trans、ΔKep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非进展组的post-K^trans和post-Kep(0.181 min^-1和0.856 min^-1)要显著低于进展组(0.284 min^-1和1.204 min^-1)。非进展组ΔK^trans和ΔKep(-38.9%和-32.8%)显著小于进展组(-4.3%和-5.4%)。其中ΔK^trans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05,随后依次为post-K^trans、ΔKep、post-Ke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817和0.810。结论DCE-MRI在判定射波刀治疗疗效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疗 射波刀 脊柱 转移瘤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