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桑(Morus nigra L.)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曾其伟 王青 +4 位作者 王旭炜 陈泓宇 赵爱春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613,共8页
黑桑(Morus nigra L.)是桑属的一个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黑桑不仅存在极为罕见的天然二十二倍体,而且其叶、茎、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次生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美白等功能。本文系统总结关于黑桑的起源、分布、生物学... 黑桑(Morus nigra L.)是桑属的一个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黑桑不仅存在极为罕见的天然二十二倍体,而且其叶、茎、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次生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美白等功能。本文系统总结关于黑桑的起源、分布、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以及活性物质的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今后对黑桑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以利于对黑桑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黑桑的规模化栽培及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 资源分布 生物学特征 繁殖技术 次生代谢物
下载PDF
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分析
2
作者 杨璐 王娜 +3 位作者 范少丽 程平 李宏 汪阳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2-1181,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东南部21个采集点的710份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遗传多样性,为新疆黑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黑桑的15个定性描述性状和12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聚类和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新疆东南部21个采集点的710份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遗传多样性,为新疆黑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黑桑的15个定性描述性状和12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叶片大小、枝条围度、叶幅、叶形等4个性状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余定量描述性状多样性较低。黑桑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群,根据行政区域分布,一个类群主要集中在环塔里木盆地南缘县(市),另一个类群主要集中在环塔里木盆地北缘县(市)。果形指数与纬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定量描述性状与地理因子(经纬度和海拔)之间均无相关性,叶片大小和叶片周长的差异是区分不同地区黑桑品种的主要性状特征,此外,叶片大小和周长受到温度的正调控和降雨量的负调控。【结论】黑桑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 表型性状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黑桑枝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葡萄糖摄取活性研究
3
作者 周永科 张亦婷 +3 位作者 高薇 亢诗雯 庞克坚 杨新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16-3323,共8页
目的研究黑桑枝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葡萄糖摄取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L6细胞评价葡萄糖摄取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黑桑枝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葡萄糖摄取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L6细胞评价葡萄糖摄取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2-(3,4-dihydroxyphenyl)-3,5,9-trihydroxy-8,8-dimethyl-9,10-dihydropyranochromone(1)、moracin C(2)、nigranol C(3)、nigragenon E(4)、8-prenylquercetin(5)、nigrasin I(6)、sinopodophylline B(7)、kuwanon C(8)、gancaonin O(9)、albanin A(10)、6-O-methyl-moracin M(11)、wittifuran W(12)、8-hydroxy-2,2-dimethyl-2 H,5 H-pyrano[3,2-c]chromen-5-one(13)、norartocarpanone(14)、norartocarpetin(15)、nigrasin D(16)。化合物4、13的葡萄糖摄取量分别为空白组的1.97、2.78倍。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5、7、9、12、13、15为首次从黑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3可显著促进L6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葡萄糖摄取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新疆药桑葚中可溶性糖的种类和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韩爱芝 王子坤 +2 位作者 马玲 贾清华 杨玲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测定新疆药桑葚中可溶性糖种类和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HPLC条件为:Waters-Carbohydrate Analysis色谱柱(3.9×300 m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乙睛-水(体积比为80∶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测定新疆药桑葚中可溶性糖种类和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HPLC条件为:Waters-Carbohydrate Analysis色谱柱(3.9×300 m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乙睛-水(体积比为80∶20),流速为0.80 m 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50℃,氮气压力40 psi,增益值100。【结果】4种药桑葚中均含有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在线性范围0.10~0.80 mg/m L和0.20~1.6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7.59%、99.13%。和田药桑(鲜果)、库车药桑(鲜果)、和田药桑(干果)、库车药桑(干果)果糖含量分别为106.24、91.41、229.23、188.77 mg/g,葡萄糖含量分别为80.66、72.25、225.93、183.48 mg/g。【结论】HPLC-ELSD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快速准确测定桑果实中糖的类型及其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 药桑葚 可溶性糖 种类和含量
下载PDF
药桑、两色金鸡菊、刺山柑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5
作者 阿达来提·阿布都热西提 古扎丽努尔·艾尔肯 +3 位作者 加娜·加尔恒别克 阿布里孜·阿不都热合曼 仲烨伟 马晓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7期15-22,共8页
以三种新疆特色食药两用资源药桑、两色金鸡菊、刺山柑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糖尿病常用的药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用经典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对其水提物及醇提物进行酶抑制活性筛选,并对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提取物进行了酶促反应动... 以三种新疆特色食药两用资源药桑、两色金鸡菊、刺山柑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糖尿病常用的药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用经典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对其水提物及醇提物进行酶抑制活性筛选,并对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提取物进行了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药桑、两色金鸡菊、刺山柑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桑醇提物IC_(50)为2.636μg·mL^(-1)、药桑水提物IC50为7.948μg·mL^(-1)、两色金鸡菊醇提物IC_(50)为0.000645μg·mL^(-1)、两色金鸡菊水提物IC_(50)为6.962μg·mL^(-1)、刺山柑醇提物IC_(50)为78.11μg·mL^(-1)、刺山柑水提物IC50为88.5μg·mL^(-1)、阿卡波糖IC_(50)为24.68μg·mL^(-1);由酶动力学实验结果得到,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竞争性抑制。两色金鸡菊及药桑的水及醇提物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降低餐后血糖的食药两用资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两色金鸡菊 刺山柑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IC_(50)值 酶动力学
下载PDF
桑枝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梁会亮 田梦茵 +2 位作者 岳家楠 李振 臧恒昌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269-274,共6页
桑枝作为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其化合物类型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类、芪类和三萜类等成分,还含有氨基酸、有机酸、挥发油及多种维生素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枝具有镇痛、抗炎、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笔者归... 桑枝作为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其化合物类型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类、芪类和三萜类等成分,还含有氨基酸、有机酸、挥发油及多种维生素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枝具有镇痛、抗炎、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笔者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桑枝中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简要综述,并为其进一步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评价 综述
下载PDF
黑桑枝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薇 魏沣 +2 位作者 唐辉 庞克坚 杨新洲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37-1941,共5页
目的:研究黑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黑桑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UV、IR、MS、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目的:研究黑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黑桑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UV、IR、MS、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黑桑枝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2″-三羟基查尔酮-4″-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2)、2,4-二羟基苯甲醛(3)、二氢槲皮素(4)、3-O-甲基槲皮素(5)、3-O-甲基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桑黄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的查尔酮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化合物1、5、6、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枝 化学成分 黄酮类
下载PDF
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金梅 孟凡林 +1 位作者 王楠 张贵会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7期48-51,共4页
目的:针对桑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鉴定技术,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 目的:针对桑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鉴定技术,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桑叶95%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紫云英苷(1)、槲皮素-3-O-洋槐糖苷(2)、山奈酚(3)、槲皮素-3-O-β-D木糖苷(4)、山奈酚-3-O-芸香糖苷(5)、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6)、熊果酸(7)、矢车菊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8)、香橙素(9)、没食子酸(10)。结论:鉴定出的化合物1、2、4、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张子豪 刘忠义 马红梅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8期1994-1998,2002,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以及SwissADME等数据库预测并筛选药桑总黄酮活性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以及SwissADME等数据库预测并筛选药桑总黄酮活性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肝癌疾病靶点及药桑有效黄酮类成分与肝癌的交集基因,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后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预测核心蛋白并构建“药物-药效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和微生信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Tools软件将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药桑有效黄酮类成分共21种,基于主要活性成分筛选获得293个靶点,肝癌疾病靶点8949个,取交集获得270个靶点,其中关键靶点为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蛋白激酶B(AKT)、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Janus激酶2(JAK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蛋白酪氨酸激酶2(PTK2)。飞燕草色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可能是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关键成分。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磷酸化、细胞对各物质的反应、酶活性、酶结合、蛋白质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Ras、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ERBB)、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可能是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重要信号通路。结论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核心靶点是SRC、PIK3R1、PIK3CA、HSP90AA1、AKT等,药桑总黄酮可能通过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治疗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总黄酮 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下载PDF
药桑的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蒋昊 徐立 +1 位作者 刘峻池 黄先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4,共7页
生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药桑属于黑桑种(Morus nigra L.),是珍稀的药食兼用桑树品种资源。国内外研究者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萃取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等方法,从药桑的不同部位材料中分离鉴定出黄酮类、多糖类、生... 生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药桑属于黑桑种(Morus nigra L.),是珍稀的药食兼用桑树品种资源。国内外研究者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萃取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等方法,从药桑的不同部位材料中分离鉴定出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二苯乙烯及苯骈呋喃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在药桑的桑椹中还分离检测出脂肪酸、总可溶性氮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成分;明确药桑作为药用植物资源,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症等药理作用。今后需要对药桑各个部位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分离、生物活性鉴定及应用开发等进行系统研究,深度发掘和利用药桑的医药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生物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新疆药桑桑皮总多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23
11
作者 伍春 徐立 +2 位作者 刘峻池 黄先智 买买提依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新疆药桑桑皮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新疆药桑桑皮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78%、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40min、液料比30:1(mL/g),在此条件下,总多酚的得率达到0.793%。该工艺稳定可靠,可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 桑皮 总多酚 响应曲面
下载PDF
新疆药桑桑枝中桑色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林 徐立 +2 位作者 余茂德 刘峻池 黄先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78,共3页
研究新疆药桑桑枝中桑色素的分离纯化工艺。采用乙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聚酰胺树脂吸附色谱法对桑色素进行分离纯化;薄层层析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表明,经乙酸乙酯萃取,聚酰胺分离两次可纯化出桑色素;此... 研究新疆药桑桑枝中桑色素的分离纯化工艺。采用乙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聚酰胺树脂吸附色谱法对桑色素进行分离纯化;薄层层析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表明,经乙酸乙酯萃取,聚酰胺分离两次可纯化出桑色素;此外,在波长370nm处桑色素具有良好的色谱吸收峰。聚酰胺能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桑色素,是分离黄酮类化合物较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 桑色素 桑枝 提取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新疆药桑椹中花色苷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杨玲 苏亚丽 陈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45-148,共4页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药桑花色苷。以甲基叔丁基醚-正丁醇-乙腈-水-三氟乙酸(2:2:1:5:0.01,V/V)为溶剂体系,进样量50mg,分离得到纯度分别为99.24%、88.5%、99.9%和96%的4个花色苷单体。通过高速逆流色谱(HSCCC)、紫外-可见光谱、质...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药桑花色苷。以甲基叔丁基醚-正丁醇-乙腈-水-三氟乙酸(2:2:1:5:0.01,V/V)为溶剂体系,进样量50mg,分离得到纯度分别为99.24%、88.5%、99.9%和96%的4个花色苷单体。通过高速逆流色谱(HSCCC)、紫外-可见光谱、质谱进行结构鉴定,初步确定馏分1为矢车菊-3-O-芸香糖苷,馏分2为天竺葵-3-O-芸香糖苷,馏分3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馏分4为天竺葵-3-O-葡萄糖苷。此法高效、稳定、简捷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花色苷 高速逆流色谱 紫外-可见光谱 质谱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新疆药桑桑椹中的主要营养活性成分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钟石 丁天龙 +2 位作者 李有贵 吴曙光 吕志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7-1072,共6页
检测分析新疆药桑桑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利用珍稀新疆药桑资源研发营养食品和功能性生物制品提供科学依据。新疆药桑桑椹中的粗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桑品种大10,但新疆药桑... 检测分析新疆药桑桑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利用珍稀新疆药桑资源研发营养食品和功能性生物制品提供科学依据。新疆药桑桑椹中的粗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桑品种大10,但新疆药桑桑椹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EAA/TAA)为41.8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0.719 7,均高于果桑大10(EAA/TAA为35.11%,EAA/NEAA为0.541 0);新疆药桑桑椹中的矿质元素钙、钠、镁和铁的质量比分别高达3.5×103、159.6、1.2×103和499.3 mg/kg,显著高于果桑大10;新疆药桑桑椹中的总多酚、总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明显低于果桑大10,但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发现新疆药桑桑椹含有的总多酚、总多糖对.OH的清除效率则显著高于果桑大10,0.4 mg/mL新疆药桑桑椹总多酚、总多糖对.OH的清除率分别高达91.48%和90.19%,而果桑大10桑椹中的总多酚、总多糖质量浓度在1.6、1.2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才能达到92.34%和89.31%。因此认为,新疆药桑桑椹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虽然低于果桑大10的桑椹,但其氨基酸组成比例较为合理,矿质元素含量更为丰富,抗氧化活性更强,作为矿质元素补充食品、抗氧化功能性保健产品开发,新疆药桑桑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 桑椹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药桑椹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江岩 郑力 克热木江.吐尔逊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5-48,共4页
研究药桑椹花青素(anthocyanins from Morus nigra L.,AMNL)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与白桑椹花青素(anthocyanins from Morus alba L.,AMAL)和黑桑椹花青素(anthocyanins from Morus alba Linn.var.tatarica,AMALV)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比... 研究药桑椹花青素(anthocyanins from Morus nigra L.,AMNL)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与白桑椹花青素(anthocyanins from Morus alba L.,AMAL)和黑桑椹花青素(anthocyanins from Morus alba Linn.var.tatarica,AMALV)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以芦丁和VC为对照,测定AMNL对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同时测定其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AMN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9.07mg/L)显著高于AMAL与AMALV,弱于芦丁和VC。AMNL对O2.(IC50=2.82mg/L)和.OH(IC50=7.77mg/L)的清除能力不仅明显高于AMAL与AMALV,而且清除效果也优于芦丁和VC。各桑椹花青素对烷基自由基清除率均低于50%。AMNL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是AMAL、AMALV及芦丁的11.8倍、2.6倍及1.3倍,但低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椹 花青素 体外抗氧化 DPPH法
下载PDF
萘乙酸对几种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彭子模 程伟 +2 位作者 高雁 孙健 刘晓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以榆叶梅 (Prunus triloba Lindl)、白丁香 (Syringa oblata Var affinis ling)、黑桑 (Morus nigra L)、石刁柏(Aspargus officinalis)和小叶白蜡 (Fraxinus bungeana)为材料 ,以砂为基质 ,用不同浓度的 NAA处理后进行了扦插。在... 本文以榆叶梅 (Prunus triloba Lindl)、白丁香 (Syringa oblata Var affinis ling)、黑桑 (Morus nigra L)、石刁柏(Aspargus officinalis)和小叶白蜡 (Fraxinus bungeana)为材料 ,以砂为基质 ,用不同浓度的 NAA处理后进行了扦插。在扦插后第 18天 ,对扦插植物组织进行了可溶性糖、还原糖、氨基态氮、可溶性蛋白、淀粉酶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浓度为 10 0~ 40 0 m g/L的 NAA对五种植物的生根都有促进作用 ,但最适浓度有所不同 :石刁柏为 10 0 m g/L ,榆叶梅为 2 0 0 mg/L ,而白丁香、黑桑和小叶白蜡则以40 0 mg/L效果最好。同时 ,这些结果也正好与五种植物插条生根后 ,组织内的可溶性糖、还原糖、氨基态氮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 植物 扦插生根 榆叶梅 白丁香 黑桑 石刁柏 造林
下载PDF
新疆药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和测定 被引量:31
17
作者 江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93-96,共4页
选用溶剂浸提法从新疆药桑椹中提取花青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采用pH值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影响花青素得率因素的优先次序分别为: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剂体积比。药桑椹花青素的最佳提... 选用溶剂浸提法从新疆药桑椹中提取花青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采用pH值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影响花青素得率因素的优先次序分别为: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剂体积比。药桑椹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体积比(0.1%HCl溶液:95%乙醇)40:60、固液比1:20(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min,该条件下花青素得率为0.0305%。pH值示差法对药桑椹花青素进行定量分析,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椹 花青素 提取 正交试验 pH值示差法
下载PDF
新疆药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贵会 王贺 +1 位作者 何春秋 杨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0-224,共5页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从药桑叶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表征为芦丁(1)、槲皮素-3-O-葡萄糖苷(2)、金丝桃苷(3)、山奈酚-3-O-...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从药桑叶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表征为芦丁(1)、槲皮素-3-O-葡萄糖苷(2)、金丝桃苷(3)、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4)。其中化合物(3)、(4)首次从新疆药桑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叶(morus nigra l.) 黄酮 结构鉴定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金丝桃苷
下载PDF
药桑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贵会 王贺 杨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5-769,共5页
目的研究药桑Morus nigra L.叶的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HPLC制备柱,对药桑叶8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得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淫羊藿次苷Ⅱ(2)、... 目的研究药桑Morus nigra L.叶的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HPLC制备柱,对药桑叶8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得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淫羊藿次苷Ⅱ(2)、德钦红景天苷(3)、草质素-7-O-(3″-β-D-葡萄糖基)-α-L-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2″-O-乙酰基)吡喃半乳糖苷-7-O-α-吡喃阿拉伯糖苷(5)、红景天苷(6)、山柰酚-3-O-β-(2″-O-α-L-吡喃鼠李糖基)-葡萄醛酸苷(7)、槲皮素-3-O-α-吡喃鼠李糖基(1→2)-β-吡喃葡萄醛酸苷(8)、鼠李素-3-O-半乳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黄酮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双响应值联合优化药桑葚酵素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明珊 袁艺洋 +3 位作者 邢军 王亮 艾合买提江·艾海提 茹先古丽·买买提依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3,共7页
以药桑葚为原料,探讨发酵工艺条件对酵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总酚等指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双响应值联合分析确定药桑葚酵素混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桑葚酵素发酵工艺条件为最佳温度36℃,最... 以药桑葚为原料,探讨发酵工艺条件对酵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总酚等指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双响应值联合分析确定药桑葚酵素混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桑葚酵素发酵工艺条件为最佳温度36℃,最佳时间16.4 h,接种量8.33×10^(6) CFU/mL,固形物添加量1.6°Brix。得到的药桑葚酵素中SOD活力为329 U/g,总酚含量为9.11 mg/g。随着药桑葚酵素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性不断增强。发酵工艺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药桑葚酵素的SOD活力、总酚含量,从而有利于提高酵素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葚 酵素 发酵工艺 响应面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