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7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奥运冠军身份建构的隐喻模式研究——以《人民日报》(1984-2022)媒体报道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文婷 邹德新 经焕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运用Charteris-Black提出的三维批评隐喻分析框架对1984-2022年《人民日报》156篇中国奥运冠军相关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揭示奥运冠军身份建构的隐喻模式。研究发现,报道运用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3种隐喻类型及其21种子类型建构了... 运用Charteris-Black提出的三维批评隐喻分析框架对1984-2022年《人民日报》156篇中国奥运冠军相关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揭示奥运冠军身份建构的隐喻模式。研究发现,报道运用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3种隐喻类型及其21种子类型建构了奥运冠军的多重性身份,其中,运用战争和人体隐喻建构为国争光的英雄、旅程隐喻建构中华体育精神的践行者、动物和自然隐喻建构体育文化的传播者、文化隐喻建构中国体育事业的传承者、实体和容器隐喻建构健康生活的追求者,宣传党和国家的体育主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隐喻模式形成的社会动因。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提出奥运冠军身份建构的优化策略:在文本层面丰富中国奥运冠军报道的语言手段,在话语层面创新中国奥运冠军话语和叙事体系,在社会层面打造中国奥运冠军品牌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奥运冠军 身份建构 隐喻模式 隐喻批评理论 《人民日报》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中新农人的身份建构——以10个新农人抖音号为分析样本
2
作者 王一岚 马莹莹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三农”短视频是现实乡村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展现,“失语”的农民由被动的他者叙事转变为主动的自我表达,新农人被重新“看见”。在此过程中,新农人完成了自我的身份建构。但不可否认的是,迫于平台的规训、网络群体传播... “三农”短视频是现实乡村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展现,“失语”的农民由被动的他者叙事转变为主动的自我表达,新农人被重新“看见”。在此过程中,新农人完成了自我的身份建构。但不可否认的是,迫于平台的规训、网络群体传播的压力,新农人的身份建构出现了主体性的迷失、本我的割裂、身份的物化等异化现象。通过案例分析,从个体的身份、关系的身份、共同体身份三个层面探析新农人在短视频平台中如何构建身份认同,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建构 新农人 短视频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疑虑、回避与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下的国际中文教师身份建构研究
3
作者 陈钰 徐来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3期64-74,共11页
本文以中国东部某高校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的“身份”理论,采用叙事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一群体2020年至2022年由“线下”转为“线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自我认知与教学行为的变化,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 本文以中国东部某高校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的“身份”理论,采用叙事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一群体2020年至2022年由“线下”转为“线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自我认知与教学行为的变化,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情境与个人因素,探究教学创新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线上教学 身份建构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教师的语用身份及其建构
4
作者 苏文瑾 林贵有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高校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外语技能的任务,还肩负思政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通过语体选择、话语内容、言语行为、语法与词汇选择、称谓语选择等语用策略来构建自己语言知识传授者及思政... 高校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外语技能的任务,还肩负思政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通过语体选择、话语内容、言语行为、语法与词汇选择、称谓语选择等语用策略来构建自己语言知识传授者及思政教育实践者的双重语用身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教师不同语用身份的建构具有策略多模态性及语境顺应动态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身份 高校英语教师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身份建构
下载PDF
非遗传承、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的多重博弈——基于豫西北沟村古杏林扬高戏剧团的演出调查
5
作者 高彩荣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向着纵深推进,非遗传承逐渐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扬高戏在传承实践中就出现了传承人身份认同的缺位与错位、非遗再建构诉求不一、非遗群体内部观念冲突与碰撞等问题,呈现出地方政府...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向着纵深推进,非遗传承逐渐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扬高戏在传承实践中就出现了传承人身份认同的缺位与错位、非遗再建构诉求不一、非遗群体内部观念冲突与碰撞等问题,呈现出地方政府、传承人、传承群体间多重博弈的困局。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强化“主导”角色,以乡土的生活逻辑理解非遗传承群体,并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宣传以及协调等外围优势,助力传承群体发展。传承群体应有“主人翁”意识,加强内部间的沟通和交流。只有通过平等的协商与对话,各归其位形成恰当之局,才能使非遗保护工作良性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高戏 非遗传承 文化建构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国家赋权、社会形塑、自我体认:乡村医生身份建构三维考察
6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需要国家、社会和乡村医生自身共同发挥作用。国家需要通过制订确立乡村医生身份的法律制度规范、逐步将乡村医生纳入事业编制等手段,以国家赋权形式对其身份予以确认;新闻媒体、文艺工作者、社科理论研究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该发挥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合力形塑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乡村医生要发挥自我体认这一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医生身份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身份建构 国家赋权 社会形塑 自我体认
下载PDF
日本电影中的文化象征与身份建构
7
作者 赵静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2期169-171,共3页
日本电影在全球文化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深受观众喜爱,更蕴含着日本本土的文化。从日本电影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视觉和情感上的独特美学体验,这种美学体验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物哀、幽玄和侘寂等核心概念贯穿于... 日本电影在全球文化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深受观众喜爱,更蕴含着日本本土的文化。从日本电影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视觉和情感上的独特美学体验,这种美学体验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物哀、幽玄和侘寂等核心概念贯穿于日本电影创作之中,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关于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绚丽画卷。基于此,本文对日本电影中的文化象征与身份建构展开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文化象征 身份建构
下载PDF
古诗词中的生态文化身份建构
8
作者 胡钰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以中国古诗词为语料,基于和谐生态场所观,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选择体现积极生态文化身份的诗词并分析语言特征。研究发现,诗词主要借助拟人/能动性、比喻、象征和第二人称视角等语言手段体现作者对自然的积极情感联结、同化认知与趋向... 以中国古诗词为语料,基于和谐生态场所观,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选择体现积极生态文化身份的诗词并分析语言特征。研究发现,诗词主要借助拟人/能动性、比喻、象征和第二人称视角等语言手段体现作者对自然的积极情感联结、同化认知与趋向意动,建构了有益的生态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生态文化身份 建构 诗词 语言手段
下载PDF
当代乡土语境下江苏传统龙舞的身份建构与话语表达
9
作者 刘忆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江苏传统龙舞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包含自古以来人们对“龙脉”传说的记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喻为龙的认同和期望。本文围绕江苏传统龙舞的兴起、舞者身份建构和舞蹈身体语言的分析,总结出在当代乡土语境下,江苏传统龙舞的身份强调宗族... 江苏传统龙舞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包含自古以来人们对“龙脉”传说的记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喻为龙的认同和期望。本文围绕江苏传统龙舞的兴起、舞者身份建构和舞蹈身体语言的分析,总结出在当代乡土语境下,江苏传统龙舞的身份强调宗族性,具有转化与多重合一的特点。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龙舞的身体语形、语义虽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其多重语用价值和功能依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民间舞 传统龙舞 身份建构 话语表达
下载PDF
生殖医患会话中身份建构的人际语用研究
10
作者 纪昌娥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187-192,共6页
本研究以生殖医患会话为语料,从人际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会话交际中的身份建构特点。研究发现:医患会话中零称谓语现象超过半数以上,医生和患者在沟通初始就直接进入正题,构建专业的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的关系;为了达到追根溯源的目的,患者... 本研究以生殖医患会话为语料,从人际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会话交际中的身份建构特点。研究发现:医患会话中零称谓语现象超过半数以上,医生和患者在沟通初始就直接进入正题,构建专业的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的关系;为了达到追根溯源的目的,患者有时候会对医生的结论表达异议,寻求与医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医患通过各自的叙事手段达到交际的目的,共同完成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语用研究 生殖医患会话 身份建构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涉农企业身份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11
作者 范丽群 宋航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涉农企业的身份建构是企业发展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环节,但其重要性常被忽略。本文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以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从高频名词、高频动词、情态动词和高频词的索引行及搭配的角度分析新希望六和企业... 涉农企业的身份建构是企业发展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环节,但其重要性常被忽略。本文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以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从高频名词、高频动词、情态动词和高频词的索引行及搭配的角度分析新希望六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2021)(英语)的语言特征,提出基于语料库的涉农企业身份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并从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新希望六和企业身份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研究表明,新希望六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建构的企业身份主要为爱国者、社会贡献者、环境保护者、关爱员工及客户至上者等身份。本研究对提升中国涉农企业国际话语建构能力具有参考价值,助力本土涉农企业提高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身份建构 三维话语分析 新希望六和
下载PDF
贝西·黑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身份建构——以《珍宝收藏者及其他博茨瓦纳乡村故事集》为例
12
作者 刘燕 周安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5,共16页
博茨瓦纳女作家贝西·黑德在小说集《珍宝收藏者及其他博茨瓦纳乡村故事集》(1974)中,塑造了博茨瓦纳从殖民地走向独立建国的过程中涌现的多种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其他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发现,贝西·... 博茨瓦纳女作家贝西·黑德在小说集《珍宝收藏者及其他博茨瓦纳乡村故事集》(1974)中,塑造了博茨瓦纳从殖民地走向独立建国的过程中涌现的多种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其他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发现,贝西·黑德在这部小说中主要描绘了3类女性形象:在守旧状态中屈从于乡村传统和殖民地压迫的女乡民;以暴力反抗男权统治、逃离家庭束缚的女囚犯;获得教育机会、学会阅读与写作的新女性。贝西·黑德借助女乡民、女囚犯和新女性等形象,描摹了博茨瓦纳女性顽强抗争、发现自我、争取权力的艰难历程。通过带有自传性的写作,她为沉默的非洲女性发声,建构了追求独立自主、具有创造力的非洲新女性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西·黑德 博茨瓦纳 珍宝收藏者及其他博茨瓦纳乡村故事集 非洲女性形象 身份建构 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论《上帝帮助孩子》中布里德的自我身份建构
13
作者 刘晓倩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11期0079-0081,共3页
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她的作品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上帝帮助孩子》是莫里森在2015年以当代美国的社会为背景创作的新作品。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布莱德从一个自我否定的女孩,通过... 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她的作品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上帝帮助孩子》是莫里森在2015年以当代美国的社会为背景创作的新作品。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布莱德从一个自我否定的女孩,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女性,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建构。本文以身份建构作为理论基础,解读女主人公布里德从失去自我身份认同到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深入分析布里德失去自我认同的原因以及建构自我身份的努力尝试,表达了莫里森对女性进行自我建构、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与抱有希望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布里德 自我认同 身份建构
下载PDF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的身份建构: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14
作者 朱守信 程天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82,共14页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通过参加考试获得从教资格,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师范专业人员而言,由于职前缺少专门的教师教育培养,转行从教意味着其需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身份建构过程。本研究关注...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通过参加考试获得从教资格,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师范专业人员而言,由于职前缺少专门的教师教育培养,转行从教意味着其需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身份建构过程。本研究关注“职业转换”背景下非师范专业教师的身份建构过程,通过对32名非师范专业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出转行从教的身份建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转行从教身份危机来于非师范专业教师身份认知的连续性被打破,转行前预设身份与从教后感知身份出现断裂进而引发身份解构。非师范专业教师身份建构过程存在“自我否定—自我强化”消极身份循环,形成特有的互动拉锯状态,其本质是作为防御性自我呈现的身份探寻与协商方式。工作重塑是非师范专业人员完成职业转换的关键环节,也是建构教师身份的主要方式。非师范专业人员对于教师身份的理解和确认聚焦在工作上,倾向以“工作人”身份与学校发生关联,表现出典型的工作中心主义建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专业教师 职业转换 转行从教 身份建构
下载PDF
基于数字内容营销的营销实体身份形成过程研究——基于意义建构的视角
15
作者 雷婧 李纯青 王正斌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9,共13页
数字化情境下利用内容营销构建营销实体身份成为吸引消费者并与之建立长期关系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基于意义建构理论探究了数字内容营销活动中营销实体身份形成过程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营销实体身份洞察以及相应的数字... 数字化情境下利用内容营销构建营销实体身份成为吸引消费者并与之建立长期关系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基于意义建构理论探究了数字内容营销活动中营销实体身份形成过程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营销实体身份洞察以及相应的数字内容运营需求是领导层与业务层进行营销实体身份意义建构过程的主要促发因素。(2)意义建构过程中领导层主要确立了数字内容营销和营销实体目的战略意义,业务层主要明确了营销实体身份要素、接触点赋能以及营销实体生成内容特征的策略意义,并经过双向意义赋予活动促使层级间对构建营销实体身份达成一致认知。(3)最终营销实体分别形成个人品牌化、群体社群化、品牌拟人化、企业平台化的不同身份。文章结论为营销人员在数字营销中以营销实体身份构建与消费者建立长久关系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内容营销 意义建构理论 营销实体身份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可见性视角下银发网红的老年身份建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风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5期93-96,共4页
银发网红的媒介实践能够改变老年身份被建构、被他塑、被遮蔽的局面。短视频平台赋权使银发网红获得了可见性权利,他们在公共空间内通过话语实践建构了“新老人”和“传统老人”身份,以角色行为建构了“经济人”“文化人”“公共人”身... 银发网红的媒介实践能够改变老年身份被建构、被他塑、被遮蔽的局面。短视频平台赋权使银发网红获得了可见性权利,他们在公共空间内通过话语实践建构了“新老人”和“传统老人”身份,以角色行为建构了“经济人”“文化人”“公共人”身份,呈现出身份建构的积极转向。但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社交平台的可见性悖论中,加之自身媒介素养偏低,未能摆脱“数字贫困”“异化”“被剥削”“妥协”的消极身份。银发网红的身份建构,既有自由表达并积极展示的主体性追寻,也有平台资本和技术逻辑收编以及数字媒介素养和亲情绑架的束缚,他们能否真正提供一种具有主体意识的客观理性的身份诠释还有待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发网红 身份建构 可见性理论 话语实践 角色行为
下载PDF
乡村教师公共性身份建构的类型考察与逻辑遵循——基于“嵌入性—公共性”框架的分析
17
作者 卢鉴策 王晓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8-99,共12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人才资源,乡村教师被寄予重振自身公共性身份的路径期待。过往研究多聚焦于乡村教师公共性身份建构的理论性方案与对策性逻辑,轻视了乡村教师如何在现实教育语境下实现公共性身份建构的内隐机制与...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人才资源,乡村教师被寄予重振自身公共性身份的路径期待。过往研究多聚焦于乡村教师公共性身份建构的理论性方案与对策性逻辑,轻视了乡村教师如何在现实教育语境下实现公共性身份建构的内隐机制与深层逻辑。本研究立足经验事实的搜集积累,搭建起乡村教师公共性身份建构的“嵌入性—公共性”分析框架,由两个维度的解释变量交叠形成四种乡村教师公共性身份建构类型:成熟型、淡薄型、边缘型、潜力型。研究发现,乡村教师原初身份建构有效性的差异决定了个体需要借由嵌入性抑或公共性的补足来实现公共性身份的建构。主体惯习、他者承认与情感获得等条件的耦合共同推动教师个体由公共性身份建构的原初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嵌入性 公共性 身份建构
下载PDF
双元孝道对成年身份建构的影响:基于成年初显期的潜在剖面分析
18
作者 包广华 汪薇 +2 位作者 吐马丽丝·卡哈尔 肖灿 洪建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54,共7页
成年初显期是个体建立成年观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以“个体中心”视角探究了该时期成年身份建构的剖面特征,并考察了双元孝道对成年身份建构的影响。对1040名成年初显期被试的调查表明:(1)当下成年初显期群体的成年身份建构可以分为三种... 成年初显期是个体建立成年观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以“个体中心”视角探究了该时期成年身份建构的剖面特征,并考察了双元孝道对成年身份建构的影响。对1040名成年初显期被试的调查表明:(1)当下成年初显期群体的成年身份建构可以分为三种潜在类别:混乱型、延缓型和过渡型。(2)互惠性孝道的个体成年身份建构更可能分布在过渡型或延缓型中,权威性孝道的个体更可能分布在过渡型,其次是混乱型。具体来说,互惠性孝道会促进个体认可更多成年标志,对成年的看法更全面,而权威性孝道既有可能促进个体成年身份的建构,也可能导致成年身份建构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初显期 成年身份建构 互惠性孝道 权威性孝道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视觉语法视角下洛阳博物馆身份建构研究--以洛阳博物馆宣传片为例
19
作者 郭冰岩 张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博物馆宣传片作为博物馆在线宣传的窗口备受广大游客关注。基于视觉语法,采用ELAN6.5对洛阳博物馆官方发布的宣传片从模态组合建构视频语篇意义角度出发分析其所建构的多重身份,并尝试建立视觉语法视角下博物馆身份建构的研究框架。研... 博物馆宣传片作为博物馆在线宣传的窗口备受广大游客关注。基于视觉语法,采用ELAN6.5对洛阳博物馆官方发布的宣传片从模态组合建构视频语篇意义角度出发分析其所建构的多重身份,并尝试建立视觉语法视角下博物馆身份建构的研究框架。研究发现,洛博宣传片通过三种功能意义实现博物馆身份建构,即叙述再现建构历史传承者身份,互动行为建构文化传播者身份,构图要素建构赋能未来者身份。基于该框架展示洛阳博物馆身份建构过程,也可以为其他博物馆身份建构以及宣传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语法 身份建构 博物馆
下载PDF
城市空间与身份建构——《独腿旅行的人》的空间性解读
20
作者 赵雪颖 张世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独腿旅行的人》以作者赫塔米勒的移民经历为创作背景,主要讲述东欧移民伊莲娜在德国后现代大都市西柏林的城市漫游之旅。移民经历将伊莲娜置于东欧与西欧文化交流碰撞的交界地带,使其身份具有混杂性的特点。在伊莲娜的城市漫游之旅中... 《独腿旅行的人》以作者赫塔米勒的移民经历为创作背景,主要讲述东欧移民伊莲娜在德国后现代大都市西柏林的城市漫游之旅。移民经历将伊莲娜置于东欧与西欧文化交流碰撞的交界地带,使其身份具有混杂性的特点。在伊莲娜的城市漫游之旅中,城市空间不仅是伊莲娜逐步探索的现实领域,还是其内心世界的直观映射。私人住宅、城市街道、交通场所、公共边界等城市景观隐喻伊莲娜在认知异质文化、经历文化冲突时面临的身份危机。伊莲娜始终在城市的中心与边缘之间游离,移民身份赋予的边缘性立场使其获得开放包容的认知方式,将难民营、二手交易市场等边缘地带构建为具有超越性和颠覆性的第三空间。在第三空间之中,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得以消解,边缘群体的主体性重新获得关注,伊莲娜独立自主的主体身份也得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腿旅行的人》 城市空间 第三空间 身份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