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山韭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付楚涵 宋雪 +9 位作者 李浩天 孙雪铜 李家红 华毅 朱文博 韩志豪 贾茗涵 戚晶晶 肖正琴 秦立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76-3184,共9页
为探明多菌灵(Carbendazim,MBC)、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KMnO 4)对山韭(Allium senescens L.)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山韭(Allium Senescens L.)种子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M... 为探明多菌灵(Carbendazim,MBC)、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KMnO 4)对山韭(Allium senescens L.)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山韭(Allium Senescens L.)种子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MBC(100,200,300,400,500倍)、H_(2)O_(2)(0.5%,1.0%,1.5%,2.0%,2.5%)、KMnO 4(0.1%,0.2%,0.4%,0.8%,1.6%)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标、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相比,200倍MBC、1.0%H_(2)O_(2)、0.4%KMnO_(4)对山韭种子的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可溶性糖含量、脂肪酶活性、中性蛋白酶活性、乙烯(Ethrel,ETH)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MBC和KMnO 4处理的山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H_(2)O_(2)处理的山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200倍MBC、1.0%H_(2)O_(2)主要通过显著提高山韭胚芽内源ETH含量(P<0.05),而0.4%KMnO 4通过显著提高内源ETH含量和内源赤霉素(Gibberellins,GA 3)含量(P<0.05)来促进山韭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韭 化学试剂 种子萌发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化学检验技术在工业废水成分检测中的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徐帷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76-77,83,共3页
为了有效保证化学检验技术在工业废水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提升检测质量及精度,以工业废水成分中的“氨氮(NH_(3)-N)”以及其对应的检验技术“纳氏试剂检测法”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其检测原理以及检测实验过程和结果,以此为相关工... 为了有效保证化学检验技术在工业废水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提升检测质量及精度,以工业废水成分中的“氨氮(NH_(3)-N)”以及其对应的检验技术“纳氏试剂检测法”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其检测原理以及检测实验过程和结果,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检验技术 工业废水 成分检测 氨氮检测 纳氏试剂
下载PDF
N,N-Di-isopropyl-O,O-Di-p-methoxybenzylphosphoramidite——A New Phosphorylating Reagent
3
作者 Shoichirol OZAKI Ai You HAO +1 位作者 Xiang Zheng KONG Da Xing ZHE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9期719-722,共4页
A new phosphorylating reagent, N,N-di-isopropyl-O,O-di-p-methoxybenzylphosphoramidite was synthesized from diisopropylamino dichlorophosphine and p-methoxybenzyl alcohol for preparing phosphatydyl inositol polyphospha... A new phosphorylating reagent, N,N-di-isopropyl-O,O-di-p-methoxybenzylphosphoramidite was synthesized from diisopropylamino dichlorophosphine and p-methoxybenzyl alcohol for preparing phosphatydyl inositol polyphosphate particularly with unsaturated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di-isopropyl-O O-di-p-methoxybenzylphosphoramidite phophorylating reagent unsaturated component
下载PDF
烤烟喷施降碱增钾制剂的生理效应及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华山 韩锦峰 +2 位作者 曾涛 黄元炯 王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49,共4页
用盆栽和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烤烟打顶后喷施降碱增钾制剂的效果,结果表明,喷施降碱增钾制剂与对照相比,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转化酶活性升高,根系活力下降。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上部叶和中部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了28.93%和10.43%... 用盆栽和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烤烟打顶后喷施降碱增钾制剂的效果,结果表明,喷施降碱增钾制剂与对照相比,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转化酶活性升高,根系活力下降。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上部叶和中部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了28.93%和10.43%,钾含量分别提高了21.5%和29.6%,致香物质较对照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生理效应 降碱增钾制剂 品质 香气物质
下载PDF
适宜化学制剂降低秸秆纤维性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春梅 闫贵龙 +1 位作者 屈振华 岳春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降低秸秆的纤维性物质,开展了多种化学制剂(1%~9%)处理小麦秸、莜麦秸和玉米秸的优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强酸、强碱能显著降低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并对木质素有一定效果,但对酸性洗涤纤维效果甚微;尿素和过氧化氢对... 为降低秸秆的纤维性物质,开展了多种化学制剂(1%~9%)处理小麦秸、莜麦秸和玉米秸的优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强酸、强碱能显著降低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并对木质素有一定效果,但对酸性洗涤纤维效果甚微;尿素和过氧化氢对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均无明显效果.②强碱比强酸更好,可使半纤维素多降低15%~30%.③NaOH、Ca(OH)2、CaO三者的效果接近,使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分别降低9.37%、31.05%,15.79%、46.5%,9.31%、3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制剂 秸秆 纤维性物质
下载PDF
磷酸化反应及其在皮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向禹 《当代化工》 CAS 2004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综述了在皮革加脂剂中使用的磷酸化试剂种类三氯氧磷、三氯化磷、磷酸、焦磷酸、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 (缩合磷酸 )、五氧化二磷 /磷酸及各自的优缺点 ;叙述了常见的磷酸化方法有多聚磷酸法、共沸脱水法、五氧化二磷 /磷酸法、五氧化二... 综述了在皮革加脂剂中使用的磷酸化试剂种类三氯氧磷、三氯化磷、磷酸、焦磷酸、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 (缩合磷酸 )、五氧化二磷 /磷酸及各自的优缺点 ;叙述了常见的磷酸化方法有多聚磷酸法、共沸脱水法、五氧化二磷 /磷酸法、五氧化二磷的粉状加入和溶剂加入法 ;简述了磷酸酯的组成分析方法及其注意的问题 ;介绍了合成磷酸酯在皮革加脂中的研究现状 ,并指出为了更好的提高磷酸酯加脂剂的加脂性能 ,要从皮革工业对于加脂剂的多功能、绿色化的要求来对磷酸酯的分子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试剂 磷酸化反应 组成分析 磷酸酯
下载PDF
六氟磷酸锂的水分测定
7
作者 李雯 凌宝萍 杜秀月 《盐湖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16-19,共4页
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水含量的多少对其品质好坏有着决定性作用 ,在此介绍了用卡尔·费休法来测定电解质材料六氟磷酸锂中的水分 ,方法简便、准确 。
关键词 六氟磷酸锂 卡尔·费休法 电解质 双组元无吡啶卡尔·费休试剂
下载PDF
棒状薄层色谱分析仪检测沥青四组分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邹异红 陈守明 陈伟三 《石油沥青》 2009年第6期17-21,共5页
分别使用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TLC法、日本雅特隆公司企业标准TLC法和溶剂沉淀-吸附色谱法测沥青四组分试验方法测试盘锦中油辽河沥青公司的重交沥青AH-90号与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的重交沥青AH-90号,并对三种试验结果进行... 分别使用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TLC法、日本雅特隆公司企业标准TLC法和溶剂沉淀-吸附色谱法测沥青四组分试验方法测试盘锦中油辽河沥青公司的重交沥青AH-90号与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的重交沥青AH-90号,并对三种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此外还研究了扩展剂类型对TLC试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一种棒状薄层色谱分析仪较好的测试石油沥青组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薄层色谱分析仪 沥青四组分 试验方法 展开剂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检测林可霉素B组分的方法探索
9
作者 刘琴月 李庆磊 焦建素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10X期119-119,共1页
目的通过实验寻找适合林可霉素中间供试品中B组分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硅胶板,以醋酸-正丁醇-水(2:1:1)为展开剂,用碘显色,观察不同的供试品浓度与展开时间。结果供试品浓度控制在800-900u/ml,展开60min,可检测林可霉素中间供试品中的B组... 目的通过实验寻找适合林可霉素中间供试品中B组分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硅胶板,以醋酸-正丁醇-水(2:1:1)为展开剂,用碘显色,观察不同的供试品浓度与展开时间。结果供试品浓度控制在800-900u/ml,展开60min,可检测林可霉素中间供试品中的B组分。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可用于生产中林可霉素中间供试品中B组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 林可霉素 B组分 展层剂 显色剂
下载PDF
纺织品成分检测常用试剂的危险性及安全防护
10
作者 梁斯韵 《纺织报告》 2018年第7期31-32,53,共3页
本研究从纺织品成分检测中常用到的试剂里,选取较为常见的试剂,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说明其自身的危险性以及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同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期提高纺织品成分检测的安全性。
关键词 成分检测 纺织品 检测试剂 危险性 防护措施
下载PDF
黏腈氨织物的改进定量方法研究
11
作者 何粟华 宋星光 +1 位作者 陈拓 刘敏燕 《天津纺织科技》 2022年第5期45-47,共3页
三组分纤维的定量分析一般没有像二组分面料固定的溶解方法,对于黏纤、腈纶、氨纶面料的定量一般采用99.0%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腈纶和氨纶,再用手工法拆分氨纶定量。为提高检验效率,本次试验采用备双组试样,选择无机试剂20.0%盐酸溶解... 三组分纤维的定量分析一般没有像二组分面料固定的溶解方法,对于黏纤、腈纶、氨纶面料的定量一般采用99.0%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腈纶和氨纶,再用手工法拆分氨纶定量。为提高检验效率,本次试验采用备双组试样,选择无机试剂20.0%盐酸溶解黏纤,59.5%硫酸溶解黏纤和氨纶方法达到定量效果。试验表明,该方法准确可行,还可拓展到所有纤维素纤维与腈纶、氨纶混纺面料中,并从原理分析腈纶不会受损的原因,再次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59.5%硫酸 三组分 20.0%盐酸 无机试剂
下载PDF
~1H与^(13)C核磁共振定量技术在聚桂醇成分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阳 魏宁漪 何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6-719,共4页
目的:建立^(13)C核磁共振定量(qNMR)测定聚桂醇中脂肪碳链长度及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度的方法,比较^(13)C qNMR和~1H qNMR测定方法之间的异同。方法:在^(13)C qNMR试验中,以乙酰丙酮铬(Ⅲ)为弛豫试剂,氘代氯仿甲醇为混合溶剂,采用反门控去... 目的:建立^(13)C核磁共振定量(qNMR)测定聚桂醇中脂肪碳链长度及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度的方法,比较^(13)C qNMR和~1H qNMR测定方法之间的异同。方法:在^(13)C qNMR试验中,以乙酰丙酮铬(Ⅲ)为弛豫试剂,氘代氯仿甲醇为混合溶剂,采用反门控去偶的zgig30脉冲序列测定聚桂醇成分;在~1H qNMR试验中,以氘代氯仿为溶剂,采用zg30脉冲序列测定聚桂醇成分。结果:通过^(13)C qNMR技术测得聚桂醇样品中脂肪碳链长度为13.6,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度n=9.4,与使用~1H qNMR技术测定的结果(脂肪碳链长度为12.4,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度n=9.4)相近。结论:^(13)C qNMR与~1H qNMR均能准确测定聚桂醇成分,~1H qNMR技术使用样品量少,检测速度快,但响应信号重叠多,精确度低,适用于快检初筛;^(13)C qNMR技术需要样品量大,耗时长,抗干扰能力强,适合进一步精确测定聚桂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 碳链长度 聚合度 弛豫试剂 核磁共振定量 成分分析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采用LC-DAD-ESI-MS/MS法分离鉴定新品红标准试剂的组分
13
作者 王明娟 何轶 +2 位作者 王瑞忠 戴忠 鲁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对新品红标准试剂的组分进行分离、鉴定,以了解掌握该标准试剂的组分情况,为该批标准试剂的标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法(LC-DAD-ESI-MS/MS)进行分离鉴定。色谱柱为Phenomenx Kin... 目的:对新品红标准试剂的组分进行分离、鉴定,以了解掌握该标准试剂的组分情况,为该批标准试剂的标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法(LC-DAD-ESI-MS/MS)进行分离鉴定。色谱柱为Phenomenx Kinetex C18柱(100 mm!2.1 mm,2.6$m),柱温35℃;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5 mol·L-1醋酸铵溶液,梯度洗脱(0~30 min,流动相A的比例从5%线性改变至45%),流速为0.2 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扫描范围为200~700 nm(提取波长:550 nm),质谱的扫描范围为m/z 110~400,裂解电压为200 V。结果:新品红标准试剂(Sigma公司产品)含3种组分,百分比含量分别为71.5%、25.7%和2.8%。根据其色谱保留行为、UV提取图谱、质谱裂解信息,并结合相关的文献报道,将其分别归属为品红Ⅲ(magentaⅢ或new fuchsin(NF),主组分)、品红Ⅱ(magentaⅡ)和品红Ⅰ(magentaⅠ)。薄层色谱结果验证了其组分情况。结论:采用串联色谱技术,利用目标化合物的色谱保留行为、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裂解规律等综合信息可为新品红标准试剂的定性鉴别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红标准试剂 定性鉴别 组分解析 品红Ⅲ 品红Ⅱ 品红Ⅰ 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法 液质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