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a two-meal daily feeding pattern with varied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antioxidant indexes in pigs 被引量:8
1
作者 Xin Wu Xiaoyun Guo +4 位作者 Chunyan Xie Tianyong Zhang Pengfei Gao Tianzeng Gao Yulong Yin 《Animal Nutrition》 SCIE 2016年第4期267-270,共4页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aily feeding pattern on growth performance, blood biochemistry, and antioxidant indexes in pigs. One hundred and eighty female Duroc x Landrace x Yorkshire(DLY) pig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aily feeding pattern on growth performance, blood biochemistry, and antioxidant indexes in pigs. One hundred and eighty female Duroc x Landrace x Yorkshire(DLY) pigs with similar body weight(11.00 ± 0.12 k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3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fed 17.01% CP diet, twice daily); high-low group(H-L group, fed18.33% CP diet in the morning, followed by 15.70% CP diet in the afternoon); and low-high group(L-H group, fed 15.70% CP diet in the morning, followed by 18.33% CP diet in the afternoon)(n = 6). Comparable amounts of their respective diets were given at 05:30 and 15:00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l periods to make all the treatments consumed the same type of food and the same amount of calories on a daily basis. On day 30, one pig was randomly selected per litter for blood sampl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DG in the H-L and L-H groups increased by 8.11% and 16.23%, but not significant(P > 0.05); and blood urea nitrogen(BUN) in the H-L and L-H groups decreased by 26.76% and 41.04%(P < 0.05), respectively. The H-L group feeding patter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levels of 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twomeal daily feeding pattern with varied levels of CP affects serum levels of BUN and SOD. These changes could effectively silightly improv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pigs without incurring increased feeding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meal daily feeding pattern Crude protei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index PIGS
原文传递
混菌发酵对提高棉籽粕蛋白和降低游离棉酚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嘉 李丽 +3 位作者 刘军 毛祥 赵琦锴 邹雨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1-238,共8页
为了降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提高棉籽蛋白品质,本研究采用两阶段发酵法对棉籽粕进行处理,即先添加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再添加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1)进行分段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混菌发酵工... 为了降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提高棉籽蛋白品质,本研究采用两阶段发酵法对棉籽粕进行处理,即先添加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再添加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1)进行分段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混菌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屎肠球菌接种量1.5%、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 h、米曲霉接种量1.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6 h、棉粕物料初始水分50%时,棉籽粕的粗蛋白含量从39.6%提高到49.64%,酸溶蛋白含量从4.79%提高到36.58%,游离棉酚的含量从1370 mg/kg降低至45.32 mg/kg,其降解率达到了96.7%,研究结果为棉粕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棉籽粕 两阶段发酵 屎肠球菌 米曲霉 蛋白品质 混菌发酵 游离棉酚
下载PDF
两餐制饮食指导对化疗患者胃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迎红 杜召琳 +2 位作者 康红梅 杨希 林青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75-76,共2页
目的减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增加营养物质摄入。方法将360例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0例,两组均于9:30开始化疗,化疗前30min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mg。对照组化疗期间采取常规少食多餐进食,观察组采取6:00进早餐、19:0... 目的减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增加营养物质摄入。方法将360例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0例,两组均于9:30开始化疗,化疗前30min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mg。对照组化疗期间采取常规少食多餐进食,观察组采取6:00进早餐、19:00左右进晚餐的方式。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程度,白细胞计数、体重变化。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两主餐制饮食方式可有效改善化疗药物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促进患者对食物的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化疗 胃肠反应 两餐制 饮食方式
下载PDF
菜籽粕固态分步发酵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少华 曲露 +3 位作者 李小定 刘平 王萌 刘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1,共5页
为提高菜籽粕的饲用营养价值,采用固态分步发酵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从8种微生物菌株中筛选3种菌先进行有氧发酵,优化的工艺参数为:酿酒酵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配比2∶1∶1,接种量1.5%,发酵温度36℃,料水... 为提高菜籽粕的饲用营养价值,采用固态分步发酵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从8种微生物菌株中筛选3种菌先进行有氧发酵,优化的工艺参数为:酿酒酵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配比2∶1∶1,接种量1.5%,发酵温度36℃,料水比1∶1,发酵时间3 d;在有氧发酵的基础上用乳酸菌进行厌氧发酵,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接种量0.5%,33℃下发酵3 d。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发酵菜籽粕中多肽、总酸、粗蛋白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48.19%、255.28%、7.45%,硫甙、ITC、OZT、粗纤维、植酸分别降解了48.19%、26.92%、92.86%、1.35%、14.73%,单宁含量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脱毒 分步发酵
下载PDF
用乙醇-水从双液相棉粕中提取棉子糖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詹少春 梁立新 +1 位作者 邹芳 云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用双液相萃取工艺处理后的棉籽粕为原料,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进行了棉子糖的提取试验,并考察了影响浸出率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0 m in,物料... 用双液相萃取工艺处理后的棉籽粕为原料,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进行了棉子糖的提取试验,并考察了影响浸出率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0 m in,物料溶剂比1∶14(即每克物料需14 mL溶剂)。在此工艺条件下,棉子糖的浸出率为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相萃取 棉籽粕 棉子糖 浸出率
下载PDF
双酶酶解豆粕蛋白制备低苦味肽 被引量:19
6
作者 高梅娟 刘平 +4 位作者 兰小红 夏书芹 贾承胜 冯骉 张晓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7,共5页
利用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根据蛋白溶出率和游离氨基氮含量选择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分析了酶解时间、酶/底物比、底物浓度对豆粕蛋白酶解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0响应面分析法对三因素各水平进行优化。... 利用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根据蛋白溶出率和游离氨基氮含量选择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分析了酶解时间、酶/底物比、底物浓度对豆粕蛋白酶解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0响应面分析法对三因素各水平进行优化。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4h、酶/底物比6900u/g、底物浓度6%,此时蛋白溶出率最高为74.38%。利用荧光探针法,确定了Flavorzyme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低苦味肽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6h,酶/底物比80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蛋白 双酶酶解 响应面分析 低苦味
下载PDF
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菜籽粕蛋白及其相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梅梅 袁磊 +5 位作者 高梅 刘晓庚 施荣华 朱洵 解海龙 苗红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用浊度法测定并绘制了30℃下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K2HPO4+H2O体系的三元相图,求得的离子液体在该双水相体系中的溶解度曲线方程分别为:w([Bmim]Cl,上相)=0.026 88+0.914 32×exp(-w(K2HPO4,上相)/0.113 3... 用浊度法测定并绘制了30℃下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K2HPO4+H2O体系的三元相图,求得的离子液体在该双水相体系中的溶解度曲线方程分别为:w([Bmim]Cl,上相)=0.026 88+0.914 32×exp(-w(K2HPO4,上相)/0.113 39),r上相=0.999 59;w([Bmim]Cl,下相)=-0.044 11+28.974 45×exp(-w(K2HPO4,下相)/0.028 26)+0.289 58×exp(-w(K2HPO4,下相)/0.678 55),r下相=0.991 24。建立了由[Bmim]Cl和K2H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提取菜籽粕蛋白质的新方法,考察了在该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不同离子液体及其浓度、盐浓度以及蛋白质浓度、pH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L16(45)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了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菜籽粕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2HPO4质量浓度为150 mg/mL、[Bmim]Cl质量浓度为350 mg/mL、菜籽蛋白质量浓度为70.0 mg/L、pH值为6.8。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最佳条件下菜籽蛋白质的提取率达到99.1%,这显示了该分离体系对提取菜籽蛋白质的独特性,为进一步的放大试验或工业化规模生产奠定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双水相 相行为 菜籽粕 蛋白质 提取
下载PDF
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的固化粘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利军 南静娅 +3 位作者 陈家宝 许玉芝 王春鹏 储富祥 《粘接》 CAS 2017年第4期25-29,33,共6页
采用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了改性胶液、豆粕粉添加量、G试剂添加量对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的固化粘弹性变化趋势不受改性胶液的影响,始终保持G'>G";随着豆粕粉添加量的增加,双组分豆粕胶... 采用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了改性胶液、豆粕粉添加量、G试剂添加量对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的固化粘弹性变化趋势不受改性胶液的影响,始终保持G'>G";随着豆粕粉添加量的增加,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的粘弹性能逐渐增大,其交联产物的热稳定性在高温区域逐渐减弱;随着G试剂添加量的增大,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的凝胶固化行为逐渐增强,固化温度逐渐降低。通过UF树脂、PF树脂和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的性能对比发现,双组分豆粕胶粘剂的凝胶固化行为及胶合强度和耐水性能均近似介于UF树脂和PF树脂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豆粕胶粘剂 固化性能 粘弹性能
下载PDF
“旰食”及古两餐制疏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其昀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6-57,共2页
古时人们曾实行一日两餐的进食制度。用来美化王者勤于政务的"宵衣旰食"一语中的"旰食"意谓本应于下午进食的第二餐一直到傍晚或很晚才顾得上进食。
关键词 旰食 两餐制
下载PDF
《红楼梦》的两餐制与清代宫廷风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岩壁 《中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日常饮食制度是两餐制,即一天吃两顿饭。这和当时中国大多数人,主要是汉族的一日三餐在建制上是迥异的。从餐饮制度上看,《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反映的是满洲贵族的真实日常生活,也是清代宫廷风习的微观表现形式。... 《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日常饮食制度是两餐制,即一天吃两顿饭。这和当时中国大多数人,主要是汉族的一日三餐在建制上是迥异的。从餐饮制度上看,《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反映的是满洲贵族的真实日常生活,也是清代宫廷风习的微观表现形式。两餐制从文化建构上说,是具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的满人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两(三)餐制 满洲 宫廷风习
下载PDF
高品质鱼粉加工装置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鼎 田晨曦 +1 位作者 董亚龙 刘宇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2,共5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鱼粉作为优质水产饲料的原料在国内有着很大需求。为提高鱼粉生产的效率、提升鱼粉成品的品质,研制了一种高品质鱼粉加工装置。该装置优化了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精准控制鱼粉加工过程中蒸煮、压榨、干燥环节...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鱼粉作为优质水产饲料的原料在国内有着很大需求。为提高鱼粉生产的效率、提升鱼粉成品的品质,研制了一种高品质鱼粉加工装置。该装置优化了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精准控制鱼粉加工过程中蒸煮、压榨、干燥环节的工艺参数,通过引入蛋白质检测装置,精准控制蒸煮环节温度,以此降低蛋白质变质现象;采用双级干燥工艺和脂肪检测装置来降低鱼粉的含水量和脂肪含量。成品鱼粉品质的测定试验表明,该装置生产出的鱼粉与传统加工装置生产的鱼粉相比,蛋白质含量提高11%,脂肪含量降低17%。通过饲养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鱼粉品质的优越性。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高品质鱼粉加工装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粉加工装置 双级压榨 智能调控 双级干燥
下载PDF
菜籽粕发酵脱毒效果模糊评判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方洁 徐浩 +4 位作者 魏芬 李菁楠 丁承超 刘武康 丁之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0,共5页
为了有效降低或脱除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增强安全性,以菜籽粕为原料,就单菌、混菌及二次发酵方式开展发酵脱毒研究。以植酸、硫苷、芥子碱和异硫氰酸酯含量为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混菌发酵和二次发... 为了有效降低或脱除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增强安全性,以菜籽粕为原料,就单菌、混菌及二次发酵方式开展发酵脱毒研究。以植酸、硫苷、芥子碱和异硫氰酸酯含量为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混菌发酵和二次发酵脱毒综合效果较好,在混菌发酵中,硫苷、异硫氰酸酯、植酸和芥子碱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5.12%、82.47%、87.56%、56.00%;在二次发酵中硫苷、异硫氰酸酯、植酸和芥子碱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6.87%、78.57%、82.58%、68.00%。此外,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二次发酵粕在等级评价中,达到I级水平,脱除抗营养因子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脱毒 单菌发酵 混菌发酵 二次发酵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玉米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及中试生产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晓杰 丛万锁 +2 位作者 刘晓兰 杨慧敏 刘东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164,共7页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利用Alcalase酶、Protamex酶和Flavourzyme酶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研究酶解条件、酶解方式对玉米肽ACE抑制活性的影响。同时,在试验的基础上,对100kg玉米黄粉酶解制备ACE抑制肽进行了中试生产...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利用Alcalase酶、Protamex酶和Flavourzyme酶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研究酶解条件、酶解方式对玉米肽ACE抑制活性的影响。同时,在试验的基础上,对100kg玉米黄粉酶解制备ACE抑制肽进行了中试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单酶水解制备ACE抑制肽的最适酶为Protamex酶,在酶解150rain时水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90.98±0.54)%,水解产物的分子质量集中在10405.22—300Da。Flavourzyme酶和Protamex酶的分步水解可进一步提高玉米蛋白的酶解效率和玉米肽对ACE的抑制活性,在先用Flavourzyme酶水解2h再加入Protamex酶继续水解3h后,水解产物的ACE抑制率达到(99.35±3.55)%(IC50=0.764mg/mL),水解产物的分子质量集中在8439.49~185.2Da。采用双酶分步水解方式水解100kg玉米黄粉时,肽粉得率为27%,ACE抑制率为(56.70±0.86)%(1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粉 ACE抑制率 分步水解 分子质量分布 中试生产
下载PDF
双酶分步酶解制备玉米寡肽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薇 宋永康 +1 位作者 林虬 余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76-281,共6页
为高效制备玉米寡肽,在玉米蛋白粉Alcalase酶水解的基础上,从Protamex酶、Flavourzyme酶、Protex.7L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5种蛋白酶中筛选出Protex.7L酶为继续酶解玉米蛋白Alcalase酶水解物的最适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 为高效制备玉米寡肽,在玉米蛋白粉Alcalase酶水解的基础上,从Protamex酶、Flavourzyme酶、Protex.7L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5种蛋白酶中筛选出Protex.7L酶为继续酶解玉米蛋白Alcalase酶水解物的最适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继续酶解制备玉米寡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1 070U·g-1、pH 8.0、温度44.0℃。在此条件下,体系的寡肽得率为(45.81±0.35)%,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比单独应用Alcalase酶解提高2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寡肽得率 蛋白酶 分步酶解 响应面
下载PDF
卡诺拉(Canola)油菜籽双相溶剂浸出工艺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军海 官波 郑文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0,共2页
对卡诺拉 (Canola)油菜籽双相溶剂浸出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溶剂特性、工艺特点以及工业化生产所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该工艺对我国油菜籽加工业开发食用级菜籽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双相溶剂浸出工艺 Canola油菜籽 菜籽粕 工艺流程 设备 食用
下载PDF
从双液相棉粕中萃取蛋白过程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崔志芹 钱仁渊 史美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为有效萃取棉籽蛋白提供理论依据 ,推导出了从双液相棉粕中萃取蛋白质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概括了温度、棉粕粒径、萃取时间、碱液浓度等对萃取蛋白质动力学的影响 ,方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萃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 为 7.3kJ/mol,属... 为有效萃取棉籽蛋白提供理论依据 ,推导出了从双液相棉粕中萃取蛋白质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概括了温度、棉粕粒径、萃取时间、碱液浓度等对萃取蛋白质动力学的影响 ,方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萃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 为 7.3kJ/mol,属于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棉籽蛋白 动力学 双液相棉粕 蛋白质
下载PDF
二次中和法制取菜籽复合氨基酸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凤洪 夏伏建 +3 位作者 王江薇 钮琰星 李建华 刘爱福 《氨基酸杂志》 2004年第2期38-41,共4页
为得到高质量的菜籽复合氨基酸,以脱皮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了硫酸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新工艺一二次中和法,解决了氨基酸脱色和副产品植酸的利用问题。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是3mol·L-1的H2SO4水解18h;ca(OH)2作中和剂,第一次中和和脱... 为得到高质量的菜籽复合氨基酸,以脱皮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了硫酸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新工艺一二次中和法,解决了氨基酸脱色和副产品植酸的利用问题。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是3mol·L-1的H2SO4水解18h;ca(OH)2作中和剂,第一次中和和脱色的最佳pH为2-4,第二次中和的最佳pH为6.5-7.0,中和后的溶液经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制得菜籽复合氨基酸。复合氨基酸得率≥40%,纯度≥40%;副产品植酸钙得率10%左右,纯度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 氨基酸 二次中和 脱色 工艺 硫酸
下载PDF
两级双液相萃取棉籽联产生物柴油和无毒棉粕
18
作者 曹晶晶 王菲 云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两级双液相萃取棉籽联产生物柴油和无毒棉粕。与一步双液相萃取法处理棉籽技术相比,该法在保持甲醇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将双液相萃取分为两级进行,二级萃取用的甲醇在完成了萃取功能以后再作为酯交换反应原料使用,不再需要重新加入新... 采用两级双液相萃取棉籽联产生物柴油和无毒棉粕。与一步双液相萃取法处理棉籽技术相比,该法在保持甲醇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将双液相萃取分为两级进行,二级萃取用的甲醇在完成了萃取功能以后再作为酯交换反应原料使用,不再需要重新加入新鲜的甲醇进行反应,减少了甲醇用量和溶剂再生的负荷。得出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一级萃取甲醇用量为甲醇总量的60%,催化剂用量为棉籽油质量的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0 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物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可达98.8%;萃取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为0.013%,符合美国国家棉籽产品协会的贸易标准,可用作动物饲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两级双液相萃取 生物柴油 无毒棉粕
下载PDF
双水相法提取油菜籽粕中原花青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芳 廖亮 +5 位作者 黄瑜 赵晓敏 侯俊楠 曹文利 李丹 李学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03-308,共6页
采用双水相法对油菜籽粕中原花青素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p H和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的交互作用对原花... 采用双水相法对油菜籽粕中原花青素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p H和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的交互作用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建立油菜籽粕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双水相法提取油菜籽粕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26%,硫酸铵质量分数18%,p H2.40,提取温度39℃,在此最优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7.78 mg/g。该研究为油菜籽粕中原花青素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粕 原花青素 双水相 提取 响应面
下载PDF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油菜籽粕黄酮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曹小燕 杨海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6,63,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油菜籽粕黄酮,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油菜籽粕黄酮的最优工艺为:硫酸铵浓度0.3g/m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30(g/mL)...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油菜籽粕黄酮,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油菜籽粕黄酮的最优工艺为:硫酸铵浓度0.3g/m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30(g/mL),超声功率280W,在该工艺条件下,油菜籽粕黄酮的含量为(5.53±0.03)mg/g。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油菜籽粕黄酮提取液对·OH和O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并且其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一致性。说明油菜籽粕黄酮是一种天然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粕 黄酮 超声波 双水相萃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