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nee Arthroplasty Incidence Rate vs. Revision of Knee Arthroplasty and Its Associated Comorbidities in Colombia
1
作者 Yolmira Johana Sanjuanelo Marenco Henry Oliveros Rodríguez Hector Posso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5期247-257,共11页
Introduct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 transformative sol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degenerative diseases of the knee, such as osteoarthr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posttraum... Introduct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 transformative sol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degenerative diseases of the knee, such as osteoarthr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posttraumatic arthritis. In this sense, TKA surgery, which seeks to replace the damaged joint with prosthetic components, has proven to be highly effective in relieving pain, improving joint function, and, ultimat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e present study describes the TKA and revision knee arthroplasty (RKA) rates and, identifies the associated co morbidities in the Colombian contex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arried out. It describes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KA or RK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ortality at 30 days, 90 days, or one year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population undergoing TKA was approximately 11.71 cases per 100,000 inhabitants. Furthermore, the incidence rate for revision knee arthroplasty (RKA) procedures in the same period was around 0.96 per 100,000 inhabitants. In both groups at 30 days postoperatively, a total mortality rate of 0.09%was recorded. When the follow-up was extended to 90 days, it increased to 0.15%;at one year postoperatively, it rose to 0.88%. Conclusion: Mortality after surgery was low in Colombia in 2019. Although RKA is a beneficial procedure,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it was noted that it carries a higher risk compared to primary TKA. Our result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areful evaluation of co morbidities and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ese surgical procedures.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future studies on effectiveness and mortality for TKA and RKA in our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PLASTY Co morbidities Incidence rate PAIN MORTALITY
下载PDF
Morbidity analysis of left hepatic trisectionectomy for hepatobiliary disease and live donor
2
作者 Young-In Yoon Sung-Gyu Lee +4 位作者 Deok-Bog Moon Shin Hwang Ki-Hun Kim Hui-Ju Kim Ki-Hoon Choi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Background:Despite remarkable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left hepatic trisectionectomy(LHT)remains a challenging procedure with a somewhat high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rate compared w... Background:Despite remarkable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left hepatic trisectionectomy(LHT)remains a challenging procedure with a somewhat high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rate compared with less-extensive resections.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short-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LHT and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of this technically demanding surgical procedure.Methods:The medical records of 5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HT between June 2005 and October 2019 at a single institu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of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was analyzed using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Result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the most common indication for surgery(n=21),followed by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n=14),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n=10),and other pathologies(including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hepatolithiasis,gallbladder cancer,living donor,hemangioma,and multilocular biliary cyst;n=8).The rates of postoperative morbidities of Clavien-Dindo grade 3 or higher and 90-day mortality were 39.6% and 1.9%,respectively.The 1-,3-,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81.1%,61.4%,and 44.6%,respectively.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reoperative jaundice[hazard ratio(HR)=6.15,95%confidence interval(CI):1.57-24.17,P=0.009]and operative time>420 min(HR=4.66,95%CI:1.27–17.17,P=0.021)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morbidity.Conclusions: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of LHT surgery can be minimalized by a reliabl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er func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dominant anatomic features of right posterior sector,active and appropriat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for obstructive cholangitis and compensatory hypertrophy of the future remnant posterior sector,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surge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t hepatic trisectionectomy Major hepatectomy Liver neoplasms Survival rate morbidity
下载PDF
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分析
3
作者 白玛央吉 罗布占堆 普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9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2019—2021年肺结核发病情况,为提高学校和肺结核高发地区防控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系统,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学校学生系统,采集学生性别... 目的分析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2019—2021年肺结核发病情况,为提高学校和肺结核高发地区防控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系统,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学校学生系统,采集学生性别、年级、民族、地区等一般信息,并提取肺结核患病学生的一般信息及月份发病情况。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发病时间分布及发病人群特征分布特征(包括性别、年级、地区)。结果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累计报告肺结核患者为255例,发病率为668.20/10万,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发病率分别925.53/10万、540.58/10万、571.34/10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各月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其中2019年报告高峰为3、9、12月,2020—2021年病例报告曲线变化显示基本一致,3—4月为肺结核报告高峰,接下来月份均处于缓慢下降,9—10月为小高峰;来自西藏地区不同市大学生2019—2022年肺结核发病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年份来看,不同性别、年级和生源居住地的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2019—2021年肺结核发病率呈不规律波动,但总体发病率仍然较高;发病高峰时间主要集中于3—4月、9—10月;低年级、男性学生应为结核病防控主要人群;藏区结核病患病率波动较大,可能与地区医疗水平提高有关,而低医疗水平地区仍然为重点防治地区。针对高风险重点人群,应加强结核病筛查及防控管理,预防结核病流行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肺结核 发病 民族 发病率 发病季节 发病地区
下载PDF
基于Joinpoint回归分析我国不同地区肺结核的发病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裕晓 郭浩阳 +3 位作者 张敏 梁雅丽 胡恒 黄月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6期1550-1555,共6页
目的 研究中国不同地区肺结核发病的时间变化趋势,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中心2004—2018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研究肺结核年发病率和季节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 目的 研究中国不同地区肺结核发病的时间变化趋势,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中心2004—2018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研究肺结核年发病率和季节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8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73.9029/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04—2018年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APC=-3.11、-3.14、-3.44、-2.28、-2.77,P均<0.05)。2011-2018年东部和东北地区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3.86、-4.52,P均<0.05)。全国各地区肺结核发病情况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一二季度是发病高峰。东部和中部地区各季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前三个季度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2004—2016年各地区仅培阳和菌(-)肺结核的发病率持续上升(P<0.05)。结论 我国2004—2018年肺结核出现好转趋势,肺结核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及第一、二季度,截止到2016年肺结核种类主要是仅培阳和菌(-)。应适当采用因地制宜的肺结核监测方法,针对重点地区和发病高峰期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发病率 Joinpoint回归 季节性
下载PDF
我国妊娠人群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蕾 张文静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妊娠人群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中国妊娠人...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妊娠人群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中国妊娠人群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立数据库至2022年7月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在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 4.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054例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Meta分析显示,妊娠人群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为10%(95%CI 7%~13%);在早产或过期产的产后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为21%(95%CI 7%~35%)。结论:中国妊娠人群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高危人群。建议产前及早发现高危人群,进行适当护理干预,改善产妇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人群 产后 创伤后应激障碍 患病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塔额垦区饲养主要肉牛品种选育进展研究
6
作者 高攀 蒋烈戈 +5 位作者 彭建 苏政 刘鹏 朱婷婷 赵博 蔡国宝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夏洛莱、安格斯、西门塔尔是新疆塔额垦区肉牛主要养殖品种,其中夏洛莱在垦区杂交改良已有50多年历史,养殖数量也最多,本文旨在比较三个肉牛品种的早期生长速度、体尺变化及规模养殖发病死亡的差异,分析不同养殖方式的适宜品种,... [目的]夏洛莱、安格斯、西门塔尔是新疆塔额垦区肉牛主要养殖品种,其中夏洛莱在垦区杂交改良已有50多年历史,养殖数量也最多,本文旨在比较三个肉牛品种的早期生长速度、体尺变化及规模养殖发病死亡的差异,分析不同养殖方式的适宜品种,为垦区养殖者选种和肉牛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试验选取月龄相近、数量不等、健康状况良好的夏洛莱、安格斯和西门塔尔肉牛,在相同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270天,分阶段逐个测定体重体尺、统计养殖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各品种间养殖情况差异。[结果]西门塔尔牛8月龄初始重、期末体重、日增重显著高于安格斯高于夏洛莱(P<0.05),体尺增长高于夏洛莱高于安格斯(P<0.05),患病死亡数量高于夏洛莱和安格斯。夏洛莱牛体重、体尺曲线分布较广,个体间差异相比其他两品种牛大,有40%的个体生长速度高于安格斯平均水平,体尺增长不亚于安格斯、西门塔尔(P>0.05),具有较大生长潜力。[结论]夏洛莱生产性能优秀尚欠整齐、抗逆性强,患病率表现稳定,适合在牧区、半牧区放牧养殖,适合在条件较差的农区半放牧补饲育肥。西门塔尔生长性能优越稳定,是规模化养殖很好的品种,农区舍饲商品化养殖生产可以有效提高料肉比和育肥肉牛的直接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莱 育成品种 体重 体尺 发病死亡率
下载PDF
2004至2019年西藏自治区肺结核发病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分析
7
作者 王柳 刘阳 +1 位作者 胡志毅 罗勇军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7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2004至2019年西藏自治区肺结核发病率(PTMR)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方法根据2004至2019年西藏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医疗保健支出(HCMS)、人均可支配收入(PCDI)与PTMR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讨PTMR与西藏自... 目的探讨2004至2019年西藏自治区肺结核发病率(PTMR)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方法根据2004至2019年西藏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医疗保健支出(HCMS)、人均可支配收入(PCDI)与PTMR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讨PTMR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因素的动态关系。结果HCMS和PCDI是PTMR降低的格兰杰原因,GDP不是PTMR降低的格兰杰原因,GDP、HCMS、PCDI均能对PTMR产生中长期的正向影响,10期时贡献度分别为0.21%、74.38%、16.18%。结论经济发展因素在降低PTMR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但受经济发展本身的负面因素和其他因素(如医疗资源短缺)等影响,仍需进一步努力遏制结核病的流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发病率 国内生产总值 医疗保健支出 人均可支配收入 动态响应关系
下载PDF
Risk stratification of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using routine parameters: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from SARS-CoV-2 into transplant follow-up program
8
作者 Abbas Ghazanfar Madiha Abbas +1 位作者 Md Walid Hussain Malik Kayal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23年第6期344-356,共13页
BACKGROU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infection is a global pandemic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recipients of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In th... BACKGROU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infection is a global pandemic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recipients of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In the course of acute SARS-CoV-2 infection,various laboratory marker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predictors for high risk of mortality.AIM To risk stratify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RTxR)using general demographic parameters,comorbidities and routine laboratory markers for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its outcomes.We believe that learning about these routinely monitored parameters can help us plan better strategies for the RTxR follow-up program.METHODS This present study includes RTxR who acquired SARS-CoV-2 infection from March 2020 to February 2021.We recorded the basic demographics,comorbidities and routine laboratory markers.We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SARS-CoV-2 infection on RTxRs and risk-stratified the progression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outcomes in terms of recovery or mortality.RESULTS From 505 RTxRs in our renal transplant follow-up program,29(7.75%)RTxRs had PCR-positive SARS-CoV-2 infection.We recorded 8 deaths from SARS-CoV-2 infection giving an overall mortality rate of 1.6%but a significant 27.6%mortality in SARS-CoV-2 positive recipients.Age more than 68 years,non-Caucasian ethnicity and male gender were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drop in survival probability;P≤0.001.<0.001 and<0.0001 respectively.87.5%of the deceased were diabetic;P≤0.0.0001.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of less than 26 mL/min/1.73 m2,serum albumin less than 20 g/L,Hemoglobin less than 9.6 g/L and serum calcium less than 1.70 mmol/L were all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mortality;P=0.0128,<0.001,<0.0001 and 0.0061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is study has identified some routinely used modifiable parameters in predicting a higher risk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This knowledge can be used in RTxR follow-up programs by addressing these parameters early to help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RTx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mortality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EMIA ALBUMIN Calcium Reduc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enal transplant follow-up program
下载PDF
河北省40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李道娟 梁迪 +3 位作者 靳晶 温登瑰 单保恩 贺宇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218,共7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2012年全球约有13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是世界第3高发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亡第4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该研究通过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情况估计河北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与河北...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2012年全球约有13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是世界第3高发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亡第4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该研究通过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情况估计河北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与河北省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比较,分析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河北省肿瘤登记办公室收集到9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0—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数据分性别、年龄别(0、1~4、5~9、10~14……80以上)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构成;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化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整理分析河北省1973—1975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的结直肠癌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磁县肿瘤登记处1988—2012年和涉县肿瘤登记处2000—2012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结果: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2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2 303例,死亡1 229例。结直肠癌发病率为16.48/10万(男性18.12/10万,女性14.77/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为13.74/10万;结直肠癌死亡率为8.79/10万(男性10.23/10万,女性7.31/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7.59/10万。河北省2010—2012年结直肠癌死亡率较1973—1975年升高了28.03%。磁县1988—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APC)为3.55,死亡率APC为1.64。涉县2000—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APC为4.68,女性为9.17。涉县2000—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APC为5.61。结论:河北省近40年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呈现上升趋势。加强结直肠癌筛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河北省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登记 结直肠癌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广东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0
作者 田丰莲 詹新林 +3 位作者 赵庆国 李容汉 江雪芳 李洁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 ,对广东省 9个地区的 44 89例 4 0~ 6 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在 4 4 89例被调查者中 ,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 30 5 7例 ,发生率为 6 8.1...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 ,对广东省 9个地区的 44 89例 4 0~ 6 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在 4 4 89例被调查者中 ,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 30 5 7例 ,发生率为 6 8.1% ,其中以心理症状、躯体症状为主 ,分别为 85 .9%、86 .0 % ,最为痛苦的是失眠 ,肌肉、骨关节疼痛 ,烦躁 ,头晕。性欲下降情况农村高于城市 ,而心理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城市高于农村。躯体症状、性欲下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相应增加 ,5 1~ 6 0岁为患病高峰。心理症状、躯体症状、性欲下降情况、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随着月经的改变而逐渐升高。未怀孕者的心理症状、躯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性欲下降均高于曾怀孕者 ,泌尿生殖道症状在足月妊娠、人工流产、早产者的患病机率高。患病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口、经济收入、孕产次、月经、是否服用激素等密切相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后就医者仅占 2 8.8% ,农村高于城市 ,分别为 31.5 % ,2 6 .6 %。结论 :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 ,尤其是心理保健 ,以减少躯体疾病的发生 ,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围绝经期综合征 影响因素 调查 心理保健 妇科
下载PDF
北京市区1333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95
11
作者 吴青 陶国枢 +1 位作者 刘晓玲 牟善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随机对北京市区20~94岁人群中1333人进行了不同部位的双能X线骨密度(BMD)的调查,其中女性740人,男性593人,按10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为8组,结果显示:腰椎骨峰值女性见于30~39岁,男性见于20~... 本文随机对北京市区20~94岁人群中1333人进行了不同部位的双能X线骨密度(BMD)的调查,其中女性740人,男性593人,按10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为8组,结果显示:腰椎骨峰值女性见于30~39岁,男性见于20~29岁,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骨峰值男、女均见于20~29岁。BMD累积丢失率女性较男性高,无论男、女股骨上端高于腰椎,股骨上端三个部位中又以ward's为著。女性50岁以后可见骨量丢失加速,男性呈缓慢丢失。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BMD减低两个标准差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骨质疏松症患病率49岁以前无论男性或女性均在10%以内,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累积丢失率最高的部位统计,50岁以上女性约为30~40%,男性20%~30%;60岁以上女性约为60~70%,男性25~35%170岁以上女性达80~90%,男性48~56%;80岁以上女性达85~100%,男性达50~65%。股骨上端各部位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腰椎。提示:骨质疏松的研究重点在女性,但对男性也不容忽视。股骨上端各部位BMD检测敏感性高于腰椎,对腰椎BMD正常,但有明显骨质增生者应参考股骨上端BMD方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BMD 女性 股骨上端 骨质疏松症 腰椎 部位 骨峰值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患病情况
下载PDF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徐苓 CummingsSR +6 位作者 秦明伟 田均平 StoneK 赵熙和 陈孝曙 余卫 JergasM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1-84,共4页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徐苓CummingsSR秦明伟,田均平StoneK赵熙和,陈孝曙,余卫JergasM摘要:脊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目...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徐苓CummingsSR秦明伟,田均平StoneK赵熙和,陈孝曙,余卫JergasM摘要:脊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目的是要得出我国北京地区妇女脊椎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老年妇女 患病率 体力活动 美国白人 流行病学研究 并发症 年龄 椎体 常见
下载PDF
山西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7
13
作者 饶华祥 侯玉英 +7 位作者 赵淑芳 景雅 赵媚鲜 张悦红 赵晋英 杨瑞 郭剑津 邢学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西省太原、大同、晋中、运城等9个地、市的41个街道居委会和村镇作为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的15岁以上长住居民... 目的了解山西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西省太原、大同、晋中、运城等9个地、市的41个街道居委会和村镇作为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的15岁以上长住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共调查10 792人,其中男性4 721人,女性6 071人。超重患病率男性为25.7%,女性为27.8%,总患病率为26.8%。肥胖患病率男性为3.5%,女性为4.9%,总患病率为4.3%。男女之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9和χ2=12.24,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饮食习惯、职业、性别、饮酒、吸烟等与体质指数(BMI)有相关性,其中吸烟为负相关。结论山西省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胆结石患病趋势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元全 陈希宁 +1 位作者 朱顺琴 胡燕萍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胆结石的患病率及其趋势。方法 :于 80年代和 90年代用 B型超声对四川地区 2 4 94 1例健康人群进行胆结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80年代无论男女其胆结石患病率都有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趋势 (P<0 .0 5 )。 90年代胆结... 目的 :为了探讨胆结石的患病率及其趋势。方法 :于 80年代和 90年代用 B型超声对四川地区 2 4 94 1例健康人群进行胆结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80年代无论男女其胆结石患病率都有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趋势 (P<0 .0 5 )。 90年代胆结石患病率已无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趋势 (P>0 .0 5 ) ,且稳定在一较高水平。 90年代胆结石患病率高于 80年代 (P<0 .0 5 )。结论 :80年代以后特别是 90年代以来 ,人们膳食结构的明显改变 ,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流行病学 患病率 患病趋势
下载PDF
天津市白血病20年流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可欣 何敏 +3 位作者 董淑芬 王继芳 钱碧云 武光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24-627,630,共5页
目的:对天津市区1981年1月~2000年12月白血病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病例皆按照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O)进行编码。根据有关年份人口数,按年龄、性别和病例的诊断时间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发病比等... 目的:对天津市区1981年1月~2000年12月白血病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病例皆按照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O)进行编码。根据有关年份人口数,按年龄、性别和病例的诊断时间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发病比等。结果:1981年1月~2000年12月白血病发病和死亡分别为3334和1949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71/10万和2.76/10万。20年天津市白血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死亡率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同时死亡发病比也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白血病发病的细胞类型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2.9%)最为常见,其次为慢性粒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论:根据上述流行趋势的研究,提示白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提示今后应加强白血病病因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发病率 死亡率 死亡发病比 细胞类型
下载PDF
新疆城市与农村卫生服务需要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江梅 井明霞 +8 位作者 冯刚玲 王忠 郭玉婷 郭淑霞 刘军 杨磊 黄登笑 张青 王玉环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家庭入户调查资料,通过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来反映新疆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需要量。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8474人进行家庭入户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的两周患病...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家庭入户调查资料,通过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来反映新疆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需要量。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8474人进行家庭入户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按患病例数计为133.4‰,其中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59.9‰,农村居民为111.3‰,比较城乡两周患病率,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按患病例数计算为219.0‰,其中城市居民为277.6‰,农村居民为170.0‰。比较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新疆居民的慢性疾病较突出,流行病学疾病模式的转变明显,这对新疆的预防保健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城市 农村 卫生服务需要 两周患病率 慢性病患病率 卫生保健 卫生资源
下载PDF
县级城乡高血压病防治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永锋 张娟 +3 位作者 邓军 陈晓红 陆裕林 丁义勋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调查睢宁县居民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的人群5811人进行血压测量,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 [目的]调查睢宁县居民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的人群5811人进行血压测量,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睢宁县高血压患病率为32.35%,标化患病率为23.2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35.85%、19.16%及5.05%;常吃腌制食品、口味偏咸、超重、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睢宁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疾病控制率低,应积极开展社区防治,降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00—2008年河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书军 赵庆伟 +2 位作者 崔炳元 闫承生 钱立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状况、PKU发病率及治疗情况,总结经验,促进新生儿筛查工作。方法以2000年1月—2008年9月在河北省11所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筛中心)进行PKU筛查的218万例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在出生后72h采足... 目的分析河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状况、PKU发病率及治疗情况,总结经验,促进新生儿筛查工作。方法以2000年1月—2008年9月在河北省11所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筛中心)进行PKU筛查的218万例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在出生后72h采足跟血,分别采用细菌抑制法(BIA)、荧光法、定量酶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水平。结果218万例新生儿中,确诊PKU249例,发病率为1∶8757,其中男婴145例,女婴104例,男女之比约为1.39∶1,各年度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市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的138例PKU患儿接受正规治疗,治疗率为55.4%。结论河北省是PKU高发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PKU的重要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提高治疗率,使PKU患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减少残疾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筛查 发病率 治疗率 河北省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共病数量、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0
19
作者 秦碧勇 戴立磊 +2 位作者 汪键 邓小玲 郑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810-1812,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共病的现状及自杀风险与共病数量、抑郁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愿意接受调查的12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按...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共病的现状及自杀风险与共病数量、抑郁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愿意接受调查的12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按SIOSS评分标准分为自杀意念组(SIOSS≥12分)81例,非自杀意念组(SIOSS<12分)44例。结果抑郁症患者共病的前3位分别是失眠(87.2%)、头痛(69.6%)、腰背痛(66.4%);自杀意念组共病数量明显高于非自杀意念组,主要表现在失眠、头痛、腰背痛、焦虑症状(P<0.05);自杀意念组HRSD评分明显高于非自杀意念组,主要表现在认识障碍、睡眠障碍及绝望感(P<0.05);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共病数量、抑郁程度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受教育程度、共病数量及HRSD评分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结论抑郁症患者共病疾病中失眠与疼痛最多见,抑郁症自杀患者共病数量更多、睡眠更差、绝望感更强、认识障碍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问卷调查 统计学 共病 抑郁程度
下载PDF
珠海市2003~2005年妇女乳腺癌普查报告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铁峰 李湘义 +2 位作者 谭晓燕 胡翀 吴重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3364-3366,共3页
目的:探讨珠海市乳腺癌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2003~2005年对珠海市城区54803名妇女进行普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乳房触诊、红外线扫描、超声、钼靶摄影检查。结果:发现乳腺癌19例(34.66/10万),41~5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组... 目的:探讨珠海市乳腺癌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2003~2005年对珠海市城区54803名妇女进行普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乳房触诊、红外线扫描、超声、钼靶摄影检查。结果:发现乳腺癌19例(34.66/10万),41~5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组。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12岁、无哺乳史、月经紊乱、服用避孕药物、高脂饮食、饮酒、精神压力、乳腺增生病史等因素有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坚持定期防癌普查,加强乳腺癌2级预防,尽量避免和积极治疗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减少癌前病变。教会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是乳腺癌防治的有效补救措施。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现的意义远大于目前任何一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查 患病率 妇女乳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