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ishen pill on expression of type Ⅰ and type Ⅲ interferon in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mice model
1
作者 Jia-Min Dong Tao Lu +4 位作者 Ke Li Meng-Jia Li Xu-Dan Wang Dong-Yu Ge Ying W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shen pill on the expression of type I interferon(IFN)and type III interferon and their receptors in colonic tissues of mice with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Male C57B...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shen pill on the expression of type I interferon(IFN)and type III interferon and their receptors in colonic tissues of mice with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Male C57BL/6Cn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model group,sishenwan group and salazosulfapyridine group.The model was made with 0.2 mL 4%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for 5 days,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0.2mL normal saline by gavage.On the second day of modeling,sishen pill group was given 0.2mL 1.5 g·kg^(-1) sishen pill,and SASP group was given 0.2mL 0.25 g·kg^(-1) sulfasalazine,twice a day,for 7 days.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period,the 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of mice was calculated every day.After administration,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olon tissues of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by hematoxylin eosin(HE)staining,and the histological scores were calculated.The expression of IFN-α,IFN-β,IFN-λ2 and IFN-λ3 mRNAs in colon tissues of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by qRT-PCR.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FN-α,IFN-β,IFN-λ2 and IFN-λ3 in colon tissues of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by ELISA.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interferon receptors IFNAR1,IFNAR2 and IFNLR1 in colon tissues of mice in each group.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AI of mi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01)in the model group.The inflammatory cells in colonic tissues infiltrated heavily,lymph nodes enlarged,colonic mucosal structure destroyed,crypt structure lost,inflammation involved a wide range,and the histological sco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01).The levels of IFN-α,IFN-βand IFNλ2 mRN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P<0.05,P<0.01).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FN-α,IFN-β,IFN-λ2 and IFN-λ3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1,P<0.01,P<0.001,P<0.001).The levels of IFNAR1,IFNAR2 and IFNLR1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1,P<0.05,P<0.01).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the DA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01)in Sishen pill group,the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 colon tissu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 structural regeneration of colon mucosa was significantly recovered,the crypt structure was significantly recovered,the lymph nod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 range of inflammation involvement was reduced,and the histologica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P<0.001).The levels of IFN-α,IFN-βand IFN-λ2 mRNA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1,P<0.001,P<0.001).The levels of IFN-α,IFN-β,IFN-λ2 and IFN-λ3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1,P<0.001,P<0.01,P<0.001).The levels of IFNAR1,IFNAR2 and IFNLR1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P<0.001,P<0.05).Conclusion:Sishen pill ma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mice with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type I and type III interferon and their receptors in colon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interferon typeinterferon Ulcerative colitis Sishen pill
下载PDF
消敏颗粒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血清IgE含量及脾细胞IFN-γ mRNA,IL-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忻红 王惠国 关洪全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0-971,共2页
目的研究消敏颗粒抗大鼠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用卵白蛋白与AI(OH)悬液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成Ⅰ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消敏颗粒低、高剂量组、扑尔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动物实... 目的研究消敏颗粒抗大鼠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用卵白蛋白与AI(OH)悬液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成Ⅰ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消敏颗粒低、高剂量组、扑尔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采用ELISA法测定致敏大鼠血清IgE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致敏大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mRNA、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消敏颗粒可降低血清总IgE含量,可促进IFN-γ及mRNA表达,抑制IL-4 mRNA表达(P<0.01或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消敏颗粒具有抗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敏颗粒 型超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E Γ干扰素 白介素-4
下载PDF
Ⅰ型IFN对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欣辉 赵文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能够刺激并致敏初始T细胞和启动早期免疫反应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存在于外周组织中的未成熟DC主要参与捕获、加工处理抗原的过程 ,之后则进入淋巴器官分化为成熟DC并上调HLA Ⅰ、Ⅱ类分子 ,...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能够刺激并致敏初始T细胞和启动早期免疫反应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存在于外周组织中的未成熟DC主要参与捕获、加工处理抗原的过程 ,之后则进入淋巴器官分化为成熟DC并上调HLA Ⅰ、Ⅱ类分子 ,CD80、CD86等共刺激分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 ,诱导CD4 + 和CD8+ T细胞反应。国外研究表明 ,Ⅰ型IFN可以加速DC的分化和成熟。在Ⅰ型IFN存在下体外培养诱生的DC高表达HLA 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及粘附分子 ,刺激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增强。本文对这一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 树突状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HBV对IFN-α受体表达及IFN-α/STAT1和IFN-α/MHC-Ⅰ信号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秋玉 陈英 +2 位作者 陈晓宇 申庆荣 秦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干扰素α(IFN-α)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对IFN-α/STAT1和IFN-α/MHC-Ⅰ信号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HepG2.2.15细胞、HepG2细胞及LO2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检测IFN-αR1和IFN-αR2受体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干扰素α(IFN-α)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对IFN-α/STAT1和IFN-α/MHC-Ⅰ信号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HepG2.2.15细胞、HepG2细胞及LO2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检测IFN-αR1和IFN-αR2受体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动态分析IFN-α2b刺激肝细胞核蛋白STAT1的活化;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2b刺激肝细胞MHC-Ⅰ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HepG2和LO2细胞中IFN-αR1和IFN-αR2受体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HepG2.2.15细胞(P<0.05);3株细胞经IFN-α2b刺激后,HepG2、LO2细胞中核蛋白p-STAT1的表达显著高于HepG2.2.15细胞(P<0.05);3株细胞经IFN-α2b刺激后,MHC-Ⅰ水平在HepG2、LO2细胞中的表达较HepG2.2.15细胞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的持续存在可降低IFN-αR1和IFN-αR2表达,并降低IFN-α/STAT1和IFN-α/MHC-Ⅰ信号敏感性,推测其可能是导致HBV对IFN-α产生耐药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干扰素-α(ifn-α)受体 ifn-α/STAT1 ifn-α/MHC- Western-blot动态分析
下载PDF
IRF family proteins and type I interferon induction in dendritic cells 被引量:9
5
作者 Prafullakumar Tailor Tomohiko Tamura Keiko Ozato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4-140,共7页
Dendritic cells (DC), although a minor population in hematopoietic cells, produce type I interferons (IFN) and other cytokines and are essential for innate immunity. They are also potent antigen presenters and reg... Dendritic cells (DC), although a minor population in hematopoietic cells, produce type I interferons (IFN) and other cytokines and are essential for innate immunity. They are also potent antigen presenters and regulate adaptive immunity. Among DC subtypes plasmacytoid DC (pDC) produce the highest amounts of type I IFN. In addition, pro- 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s IL-12 and IL-10 are induced in DC in response to Toll like receptor (TLR) signaling and upon viral infection. Proteins in the IRF family control many aspects of DC activity. IRF-8 and IRF-4 are essential for DC development. They differentially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four DC subsets. IRF-8^-/- mice are largely devoid of pDC and CD8α^+ DC, while IRF-4^-/- mice lack CD4^+ DC. IRF-8^-/-, IRF4^-/-, double knock-out mice have only few CD8α CD4^-DC that lack MHC Ⅱ. IRF proteins also control type Ⅰ IFN induction in DC. IRF-7, activated upon TLR signaling is required for IFN induction not only in pDC, but also in conventional DC (cDC) and non-DC cell types. IRF-3, although contributes to IFN induction in fibroblasts, is dispensable in IFN induction in DC. Our recent evidence reveals that type Ⅰ IFN induction in DC is critically dependent on IRF-8, which acts in the feedback phase of IFN gene induction in DC. Type Ⅰ IFN induction in pDC is mediated by MyD88 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 and differs from pathways employed in other cells, which mostly rely on TLR3 and RIG-Ⅰ family proteins. Other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re produced in an IRF-5 dependent manner. However, IRF-5 is not required for IFN induction,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separate mechanisms for induction of type Ⅰ IFN and other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FN and other cytokines produced by activated DC in turn advance DC maturation and change the phenotype and function of DC. These processes are also likely to be governed by IRF family prote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itic cells IRF-3 4 5 7 8 type interferon induction activate transcription signaling pathway dependence
下载PDF
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启秀 张杨 +1 位作者 赵宏亮 陈以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雌雄各半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10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 [目的]观察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雌雄各半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10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模型组按10mL/Kg.d予生理盐水灌胃。第6d开始,阳性药物组予等体积顺尔宁悬浊液灌胃干预,电针组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连续灌胃及电针刺14d。药物与电针干预14d后,用手术剪取下以激发注射部位为中心的1cm×1cm皮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皮肤组织中IL-4、IFN-γ表达水平,通过录像回放统计大鼠搔抓次数。[结果]电针可减少大鼠搔抓次数(P<0.01),同时具有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的作用(P<0.01),对比顺尔宁片在缓解瘙痒症状、恢复细胞因子分泌平衡方面有相似治疗作用(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干预造模大鼠Ⅰ型超敏反应,改善瘙痒症状,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与顺尔宁片比较在改善Ⅰ型超敏反应症状方面有相似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恢复细胞因子分泌平衡,从而治疗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点刺放血 型超敏反应 大鼠 行为学变化 IL-4、ifn-γ表达水平 顺尔宁 卵蛋白配制 天井 清冷渊 至阴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Ⅰ型和Ⅲ型胶原动态变化及干扰素-γ对其的作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翁红雷 蔡卫民 杨艳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新西兰兔肝脏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以及γ 干扰素 (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降解作用。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取 8只病兔肝脏 ,作常规石蜡切片 ,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α SMA染色、伊... 目的 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新西兰兔肝脏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以及γ 干扰素 (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降解作用。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取 8只病兔肝脏 ,作常规石蜡切片 ,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α SMA染色、伊红染色和天狼红染色 ,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分布情况 ,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胶原含量。感染 16wk后 ,给予吡喹酮治疗 ,IFN γ治疗 8wk ,停药观察 4wk。观察IFN γ对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的降解作用。结果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兔Ⅰ型胶原在第 8周时占总面积百分比的 5 73± 3 40 ,至第2 8周时达总面积百分比的 40 14± 17 0 0 ,约增加了 7倍 ;Ⅲ型胶原则由第 8周时总面积百分比的 1 15± 1 34增加到6 80± 5 19。α SMA阳性细胞表达数则由 2 8± 1 0增加至 7 3± 1 5。自血吸虫感染 16wk开始采用IFN γ治疗 ,8wk后 ,IFN γ治疗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分别由原来的 18 5 1± 7 5 2和 4 63± 3 64下降为 2 4wk时的3 0 9± 1 5 4和 0 40± 0 37(P <0 0 1) ,模型对照组和吡喹酮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停药 4wk后IFN γ治疗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均有所回升 (P <0 0 5 )。结论 IFN γ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新西兰兔肝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Γ-干扰素 型胶原 Ⅲ型胶原 日本血吸虫感染
下载PDF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及其应激复发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卓 颜畅 +2 位作者 李怡芳 栗原博 何蓉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5-1190,共6页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常见的病原体,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原发感染后,HSV-1在上皮细胞大量复制,然后沿轴突逆行至感觉神经节并潜伏下来。当机体在一定的应激负荷下,潜伏感染的病毒重新激活,从而造成复发性疾病。因此,阐明病毒潜伏...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常见的病原体,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原发感染后,HSV-1在上皮细胞大量复制,然后沿轴突逆行至感觉神经节并潜伏下来。当机体在一定的应激负荷下,潜伏感染的病毒重新激活,从而造成复发性疾病。因此,阐明病毒潜伏感染及应激复发的相关机制,将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预防、治疗和控制带来新的启示。该文就HSV-1潜伏感染与应激复发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单纯疱疹病毒 潜伏 复发 应激 型干扰素 免疫逃逸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IFN-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黄贝 陈善楠 +1 位作者 黄文树 聂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5,共7页
IFN-γ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低等脊椎动物IFN-γ与哺乳动物IFN-γ相似性非常低,硬骨鱼类的IFN-γ近年来才得到鉴定。本研究报道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IFN-γ基因,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 IFN-γ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低等脊椎动物IFN-γ与哺乳动物IFN-γ相似性非常低,硬骨鱼类的IFN-γ近年来才得到鉴定。本研究报道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IFN-γ基因,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斜带石斑鱼IFN-γcDNA全长为867 bp,编码200个氨基酸。其基因组全长为5 104 bp,由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组成。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斜带石斑鱼IFN-γ与高等脊椎动物IFN-γ的序列相似性较低,仅为32.5%~39%,与其他硬骨鱼类的IFN-γ相似性为38.0%~68.5%。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IFN-γ分子C末端中存在IFN-γ的特征序列以及核定位基序。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IFN-γ序列中包含6个α螺旋结构,其排列与高等脊椎动物的IFN-γ类似。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IFN-γ基因在Poly I:C诱导后的表达变化。发现在肾、脾、鳃、头肾、皮肤和胸腺组织中,Poly I:C能显著诱导IFN-γ的表达,在胸腺中上调倍数最高,其次为头肾、脾、肾、皮肤和鳃,而在脑和心脏组织中没有显著变化。据此推测,IFN-γ在斜带石斑鱼抵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干扰素 ifn 基因表达 斜带石斑鱼
下载PDF
IFN-λ在免疫调节和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润美 郑雅文 任秀宝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4-637,共4页
IFN-λ(Ⅲ型IFN)是最新发现的IFN家族新成员,在生物学活性上与Ⅰ型干扰素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抗病毒和抗增殖活性。此外,IFN-λ还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活性。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IFN-λ免疫调节活性的信息以及它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IFN-... IFN-λ(Ⅲ型IFN)是最新发现的IFN家族新成员,在生物学活性上与Ⅰ型干扰素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抗病毒和抗增殖活性。此外,IFN-λ还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活性。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IFN-λ免疫调节活性的信息以及它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IFN-λ独特的免疫调节活性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价值,或许能成为肿瘤治疗领域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 Ⅲ型ifn 型干扰素 免疫调节活性 肿瘤
下载PDF
报告基因法测定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裴德宁 于雷 +2 位作者 郭莹 史新昌 饶春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考察《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报告基因法测定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适用性。方法根据ICH指导原则,验证报告基因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性(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等指标,并对报告基因法与病毒抑制法... 目的考察《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报告基因法测定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适用性。方法根据ICH指导原则,验证报告基因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性(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等指标,并对报告基因法与病毒抑制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报告基因法测定聚乙二醇Ⅰ型干扰素活性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剂量反应关系符合四参数方程,回收率为85%~115%,重复性为6.66%~7.70%,不同测定日期、不同实验员和不同细胞代次的中间精密度分别为10.64%~11.01%、13.04%~15.12%和7.61%~8.54%,报告基因法与病毒抑制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报告基因法可以用于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型干扰素 生物学活性 报告基因法 方法学验证
下载PDF
液态芯片技术联合检测IFN-γ和IP-10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佳庆 张立 +4 位作者 孙海柏 吴敏 杜岩青 冯爽 刘树业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3-945,共3页
目的应用液态芯片技术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干扰素(IFN)-y IFN-y诱导蛋白(IP)-10水平,探讨其在临床快速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渗透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组52例;恶性胸腔积液组38例。利... 目的应用液态芯片技术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干扰素(IFN)-y IFN-y诱导蛋白(IP)-10水平,探讨其在临床快速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渗透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组52例;恶性胸腔积液组38例。利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测定其对结核杆菌反应的效应T细胞数量,即斑点形成细胞数(SFCs),同时利用液态芯片技术测定其IFN-y和IP-10水平,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法评估IFN-y和IP-10联合诊断时的价值,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T-SPOT.TB法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90.38%,特异度为84.21%,ROC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为0.938(0.867~0.978);IFN-y、IP-10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时的灵敏度为98.08%,特异度为97.37%,AUC及95%CI为0.995(0.951~1.000)。2种诊断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不明显;2种方法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0.703);方法间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6,P〈0.05),检测IFN-y IP-10水平联合诊断时AUC较大(AUC=0.995)。结论利用液态芯片技术同时检测IFN-y、IP-10水平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满足了临床快速、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Ⅱ型 趋化因子CXCL10 胸腔积液 恶性 结核 ROC曲线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液态芯片 ifn-y诱导蛋白10
下载PDF
Poly I:C刺激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分泌Ⅰ型干扰素能力增强
13
作者 孙懿 胡志德 +4 位作者 谷明莉 黄元兰 薛苗 郭方宇 邓安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研究在Poly I:C刺激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单核细胞分泌Ⅰ型干扰素的能力。方法:分别以50μg/ml和100μg/ml的Poly I:C刺激pSS和健康个体的单核细胞,于刺激后第6和第12小时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基内IFN-α和IFN-β水平。分别... 目的:研究在Poly I:C刺激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单核细胞分泌Ⅰ型干扰素的能力。方法:分别以50μg/ml和100μg/ml的Poly I:C刺激pSS和健康个体的单核细胞,于刺激后第6和第12小时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基内IFN-α和IFN-β水平。分别用pSS患者和健康个体的血清培养来自二者的单核细胞,并用50μg/ml的Poly I:C刺激12小时后ELISA法检测培养基内IFN-α和IFN-β水平。结果:Poly I:C能够诱导pSS患者和健康个体的单核细胞呈时间和计量依赖性地释放IFN-α和IFN-β,pSS患者释放IFN-α和IFN-β的能力强于健康个体。pSS血清可以增强Poly I:C诱导单核细胞释放IFN-α和IFN-β的能力。结论:pSS患者单核细胞Poly I:C刺激下分泌Ⅰ型干扰素能力增强,而患者血清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反应性。天然免疫应答异常可能在pSS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天然免疫 Poly I:C 型干扰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FN-γ受体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陈峰 陈祥明 +1 位作者 陈公英 李敏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γ 干扰素 (IFN γ)受体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5 3例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后不同转归者外周血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 ,CD4 + ,CD8+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和IFN γ受体水...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γ 干扰素 (IFN γ)受体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5 3例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后不同转归者外周血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 ,CD4 + ,CD8+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和IFN γ受体水平 ,并以 4 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HBV感染后患者外周血CD3+ ,CD4 + ,CD8+ 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其中以血清丙氨酸转移酶 (ALT)异常的患者降低最为明显 ,ALT异常者IFN γ受体水平显著低于ALT正常者与正常对照者。结论 IFN γ受体水平可能与乙型肝炎患者的慢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干扰素 干扰素Ⅱ型 ifn-γ受体 肝炎 乙型 慢性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不同毒性Mtb菌株对Ⅰ型干扰素基因的诱导作用及其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15
作者 詹森林 张国良 +5 位作者 钟红剑 金晓菲 林巧 张明霞 陈心春 周伯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Mtb菌株对Ⅰ型干扰素基因的诱导作用及其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从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中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0名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并提取单个核细胞中分选出CD14^+细胞,用... 目的研究不同Mtb菌株对Ⅰ型干扰素基因的诱导作用及其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从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中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0名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并提取单个核细胞中分选出CD14^+细胞,用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刺激,诱导分化为人巨噬细胞,并分别感染Mtb减毒株H37Ra和Mtb标准株H37Rv,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2种菌株感染后Ⅰ型干扰素基因IFNB和IFNA的相对表达量2^-ΔΔCt值。此外使用上述方法对同期选取的结核病组(15例)、健康对照组(15例)、Mtb潜伏感染组(15例)的Ⅰ型干扰素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采用GraphPad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H37Rv感染的健康人巨噬细胞的IFNB基因相对表达量2^-ΔΔCt值(10.38±2.24)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6.26±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26);经H37Ra感染的巨噬细胞的IFNB基因相对表达量2^-ΔΔCt值(8.92±0.85)与空白对照组(6.26±3.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P=0.09);IFNA相对基因表达量2^-ΔΔCt值在H37Rv感染组(5.11±2.31)、H37Ra感染组(5.17±3.40)及空白对照组(4.41±1.6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P=0.85)。结核病组IFNB基因表达(4.32±1.2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73±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014);IFNA基因在健康对照组(3.91±0.75)、Mtb潜伏感染组(4.25±1.03)、结核病组(4.73±1.4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3,P=0.064)。结论Mtb的感染可以诱导Ⅰ型干扰素基因的表达,在结核病患者中IFNB基因表达上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干扰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HMGB1促进外源DNA诱导细胞产生Ⅰ型干扰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兴娟 岳艳 +2 位作者 董春升 胡静平 熊思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29-832,841,共5页
目的探讨HMGB1在外源DNA-poly(dA-dT)刺激细胞Ⅰ型干扰素IFN-β中的作用。方法荧光素酶分析方法检测经poly(dA-dT)刺激后细胞IFN-β的表达差异,同时PCR法检测了胞内重要DNA结合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改变;构建携带HMGB1... 目的探讨HMGB1在外源DNA-poly(dA-dT)刺激细胞Ⅰ型干扰素IFN-β中的作用。方法荧光素酶分析方法检测经poly(dA-dT)刺激后细胞IFN-β的表达差异,同时PCR法检测了胞内重要DNA结合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改变;构建携带HMGB1特异性shRNA的慢病毒载体,获得HMGB1稳定下调(HMGB1KD)细胞,经poly(dA-dT)刺激后检测IFN-β表达,分析HMGB1在外源DNA刺激IFN-β产生中的作用。结果 poly(dA-dT)刺激293T细胞后,IFN-β表达显著上调,同时,HMGB1的表达在不同细胞中也明显上升,当下调HMGB1后,poly(dA-dT)刺激IFN-β产生的能力大幅削弱,表达水平降至对照组的1/8(P<0.05)。结论 HMGB1在促进外源DNA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dA-dT) 型干扰素 HMGB1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诱导表达的三基序蛋白22引发线粒体交联促进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双 孙大康 +5 位作者 崔明丽 王倩倩 赵希军 徐会圃 李洋 程艳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7-1134,共8页
目的:研究三基序蛋白22(TRIM22)在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致人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FN-α刺激心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IFN-α刺激心肌细胞后,不... 目的:研究三基序蛋白22(TRIM22)在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致人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FN-α刺激心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IFN-α刺激心肌细胞后,不同时间点TRIM22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TRIM2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IFN-α的剂量依赖性关系。在心肌细胞中过表达TRIM22,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核酸染料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或线粒体深红色荧光探针染色,经激光共聚焦观察TRIM22与线粒体的共定位情况及对线粒体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IFN-α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realtime PCR检测发现,IFN-α刺激心肌细胞6 h后TRIM22 mRNA表达显著上调,12 h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P<0.05)。同时IFN-α刺激心肌细胞TRIM2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激光共聚焦检测发现TRIM22-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以团块状分布在胞浆和胞核中;TRIM22与线粒体存在共定位关系,TRIM22能够引发线粒体交联,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小体出现。结论:IFN-α可刺激心肌细胞高表达TRIM22引发线粒体交联,加速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干扰素 三基序蛋白22 心肌细胞 心肌炎 细胞凋亡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通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希晶 吴秉毅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4期2109-2112,共4页
Ⅰ型干扰素通路异常活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Ⅰ型干扰素可通过诱导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持续活化,直接作用或通过激活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B细胞分化成熟,促进自身免疫反应;包含核酸的免疫复合物与FcγRⅡ... Ⅰ型干扰素通路异常活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Ⅰ型干扰素可通过诱导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持续活化,直接作用或通过激活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B细胞分化成熟,促进自身免疫反应;包含核酸的免疫复合物与FcγRⅡa、Toll受体结合是造成干扰素持续产生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靶点对干扰素通路进行干预有望成为SLE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趋化因子积分和干扰素积分作为SLE新的生物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干扰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趋化因子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小鼠体外受精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帆 安学芳 +2 位作者 赵赫 李丽 肖宇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1-357,共7页
目的探索两种I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对于小鼠体外受精的影响并对体外受精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对两种Ⅰ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小鼠(IFN-αR^-/-、IFN-α/βR^-/-)及背景野生型小鼠(C57BL/6)分别进行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每组超排5只小鼠,3次重复,记... 目的探索两种I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对于小鼠体外受精的影响并对体外受精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对两种Ⅰ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小鼠(IFN-αR^-/-、IFN-α/βR^-/-)及背景野生型小鼠(C57BL/6)分别进行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每组超排5只小鼠,3次重复,记录相关数据,分析干扰素受体缺失是否对小鼠体外受精存在影响。分别将两种Ⅰ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小鼠配子与C57BL/6小鼠配子进行体外受精杂交试验,每组5只小鼠,3次重复,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对雌雄配子体外受精的影响。同时,优化体外受精条件,探索提高受精率技术方法,每组5只小鼠,三次重复。结果两种Ⅰ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小鼠平均体外受精率低于背景品系C57BL/6小鼠,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扰素α受体缺失小鼠体外受精率高于干扰素α、β受体双缺失小鼠体外受精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种Ⅰ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小鼠的精子与C57BL/6小鼠卵细胞体外受精率均高于其卵细胞与C57BL/6小鼠精子的体外受精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通过延长精子获能时间至1 h或在获能液及受精液中加入1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能够提高体外体外受精率,相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Ⅰ型干扰素受体缺失可能导致相应品系小鼠体外受精率降低,而且对卵细胞的影响较精子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适当延长精子获能时间或改变获能及受精液成分,能够提高体外受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干扰素受体 小鼠 体外受精
下载PDF
病毒靶向人Ⅰ型干扰素受体1的负调控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邦涛 王誉雅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白受体,其IFNAR1亚型在干扰素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启动阶段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IFNAR1蛋白质的表达、降解及其功能等方面,概述病毒以IFNAR1为靶点负调控IFN-I的抗病毒机制,以期为该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抗病毒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干扰素 型干扰素受体1 病毒 磷酸化 泛素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