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NOSIS OF TYPHOON SPIRAL CLOUD BAND AT SEA WITH SSM/I IMAGE
1
作者 游然 许健民 张文建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3年第3期350-363,共14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Sensor Microwave/Imager (SSM/I) onboard the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DMSP),analyzes absorbing,re-emitting and scattering effects of the atmosph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Sensor Microwave/Imager (SSM/I) onboard the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DMSP),analyzes absorbing,re-emitting and scattering effects of the atmospheric particles (especially cloud particles and rain drops).The inner physical cause of typhoon's representative form on microwave images is revealed.An index of particle size is then induced as such:Symmetrically inverse channel 85H's (85H is an abbreviation for channel 85.5 GHz in horizontal polarization,see Table 1 in the text.) absorption segment and put it into the extension of the scattering segment.The precipitation index was formed as the average of three elements:normalized 19H,normalized 37H,and inversed normalized 85H.It is approved that the image of particle size index overcomes some shortcomings of the single raw channel,such as:37H is not sensitive to large rain drops,85H is not sensitive to mid-size rain drops and can reveal typhoon's spiral structure more cl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M/I (Special Sensor Microwave/Imager)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typhoon spiral cloud band
原文传递
用SSM/I微波遥感图像分析海上台风的螺旋云带 被引量:8
2
作者 游然 许健民 张文建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7-485,共9页
文中介绍了美国国防气象卫星专用微波成像仪 (SSM /I)上各通道的特性 ,分析了大气中各种粒子 (尤其是云滴和降水滴 )对各通道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效应。通过对SSM /I图像上台风单通道剖面、双通道散点图的分析 ,揭示了台风在微波图像上表... 文中介绍了美国国防气象卫星专用微波成像仪 (SSM /I)上各通道的特性 ,分析了大气中各种粒子 (尤其是云滴和降水滴 )对各通道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效应。通过对SSM /I图像上台风单通道剖面、双通道散点图的分析 ,揭示了台风在微波图像上表现形式的内在物理原因。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一个降水指数 ,方法是 :将 85 .5GHz的吸收段对称拉伸到散射段的延长线上 ,然后求归一化后的 19.35 ,37.0GHz和经拉伸处理的 85 .5GHz图像 3者的平均值。 3个通道合成降水指数克服了 37.0GHz对大雨滴不敏感 ,和 85 .5GHz对中等大小雨滴不敏感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SSM/I 微波遥感 台风螺旋云带 云滴 降水滴 散射效应 吸收
下载PDF
台风“海棠”的螺旋雨带结构及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勇 丁治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2-362,共11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05年7月19—20日台风"海棠"登陆前后螺旋雨带的结构及特征进行了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台风造成的沿海暴雨与主次两条雨带活动有关。主雨带是涡旋Rossby波激发的螺旋雨带,与850 hPa正涡度...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05年7月19—20日台风"海棠"登陆前后螺旋雨带的结构及特征进行了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台风造成的沿海暴雨与主次两条雨带活动有关。主雨带是涡旋Rossby波激发的螺旋雨带,与850 hPa正涡度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强度大,辐合层次低,处在温度和切向风速梯度最大处。次雨带辐合层次相对较高,最大温度梯度和相当位温梯度发生在700 hPa以上,无明显切向风梯度配合,其发展主要与台风中心附近的阶梯状相当位温锋区有关。当台风中雨带合并时,易造成降水增幅。台风登陆前后存在螺旋雨带的断裂现象,台风中心西侧及西北侧的中低层的辐散流场使高层的气旋性流场出现和加强,台风在高层的气旋性环流与西部低压结合,使台风西部产生辐合,引起螺旋雨带的断裂,当高层的低压形成明显的气旋式切变时,也可使切变下方螺旋雨带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ROSSBY波 锋区 螺旋雨带 台风
下载PDF
台风“梅花”路径转折期间的结构特征分析与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敏 平凡 李国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0-1012,共13页
利用多种资料对2011年第9号热带气旋"梅花"的两次路径转折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中纬度槽和越赤道气流等外部大环境场的变化对路径转向有影响,第一次路径转折期间,眼墙和螺旋云带分布变化不大;第... 利用多种资料对2011年第9号热带气旋"梅花"的两次路径转折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中纬度槽和越赤道气流等外部大环境场的变化对路径转向有影响,第一次路径转折期间,眼墙和螺旋云带分布变化不大;第二次路径转折前后,台风眼墙从双眼墙结构演变成明显的非对称结构,台风眼区发生了眼墙置换与合并,以及螺旋云带与眼墙合并过程。机制的定量分析表明:第一次转向期间,环境风场的纬向和经向分量对引导气流的贡献在83%以上,表明外部环境风场对其路径转向的影响较大,内部的风暴尺度风场对其路径转折的影响程度较小;第二次转向期间,风暴尺度场的纬向分量对引导引流贡献的百分比从23%上升到36%,经向分量对引导引流贡献的百分比介于35%~47%之间,表明内部非对称结构与外部大尺度环境流场对第二次路径转折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梅花” 路径转折 非对称结构 螺旋云带 眼墙
下载PDF
台风中涡旋波1波扰动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化特征
5
作者 陶建军 胡向辉 李朝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0-1206,共7页
通常将台风中的螺旋云带看成是一种称为涡旋罗斯贝波的波动,双臂对应的切向波数为2,单臂对应的切向波数为1,目前这种波动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仍不很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柱坐标下的正压流体涡度方程,研究了台风中涡旋罗斯贝波1波扰... 通常将台风中的螺旋云带看成是一种称为涡旋罗斯贝波的波动,双臂对应的切向波数为2,单臂对应的切向波数为1,目前这种波动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仍不很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柱坐标下的正压流体涡度方程,研究了台风中涡旋罗斯贝波1波扰动的正压不稳定性及发展变化问题。结果表明,当基本流径向涡度梯度小于0时,由于涡度扰动的速度场对于基本涡度场的平流效应,1波(m=1)扰动可从基本流吸取能量而出现不稳定快速增长。但由于扰动旋臂的缠卷作用,径向速度将很快变小,因此,不稳定增长将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波动的发展速度与半径有关,中心附近的波动先发展且向外传播,距中心较远的波动稍后发展。整体上看,波动由中心向外扩展,大尺度台风的螺旋云带比小尺度台风的螺旋云带发展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波动 螺旋云带 台风
下载PDF
基于红外云图的台风中心智能定位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牛海军 杨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5-196,共2页
台风中心附近的云墙是同心圆状云带且其灰度值范围较固定,针对该特点,利用红外云图对台风中心进行智能定位,提出由云图预处理、Snake活动轮廓模型提取台风云墙轮廓点、最小二乘法拟合圆组成的3步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速度... 台风中心附近的云墙是同心圆状云带且其灰度值范围较固定,针对该特点,利用红外云图对台风中心进行智能定位,提出由云图预处理、Snake活动轮廓模型提取台风云墙轮廓点、最小二乘法拟合圆组成的3步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速度快、精度高,能满足气象业务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眼 云墙 螺旋云带 活动轮廓模型 最小二乘拟合
下载PDF
“海贝思”残留螺旋云带的中尺度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德花 张伟 +1 位作者 尹烈 孙琼博 《暴雨灾害》 201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登陆热带气旋(TC)"海贝思"减弱为热带低压(TD)后的残留云带造成的中尺度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余低压环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登陆热带气旋(TC)"海贝思"减弱为热带低压(TD)后的残留云带造成的中尺度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余低压环流带来的强降水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属于典型的台风螺旋云带中尺度雨团;西南和东南急流的暖式切变、辐合和辐散中心与高低层次级环流的耦合发展,均有利于螺旋云带中的中尺度系统发展。另外,分析利用单雷达反演热带气旋近中心风场的VAP扩展应用方法反演的风场,进一步证实了残余低压的螺旋云带中存在明显的围绕TD中心的中尺度螺旋结构,强降水主要由TD螺旋云带下的中尺度雨团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螺旋云带 中尺度结构 VPA扩展反演
下载PDF
0505号台风持续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俞燎霓 曹美兰 《海洋预报》 2006年第B09期91-97,共7页
2005年0505号(海棠)台风的外围螺旋云带长时间停留在浙江上空,造成我省连续五天的降水和东南沿海地区持续二天大暴雨的过程。本文根据降水强度资料、天气形势场、大气物理量(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比湿)、卫星云图特征... 2005年0505号(海棠)台风的外围螺旋云带长时间停留在浙江上空,造成我省连续五天的降水和东南沿海地区持续二天大暴雨的过程。本文根据降水强度资料、天气形势场、大气物理量(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比湿)、卫星云图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台风强度强、范围大、维持时间长以及有较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两条很好的水汽输送通道为台风螺旋云带对流云发生发展和大暴雨的维持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本文还对登陆浙江的台风和登陆福建北部的台风在浙江降水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海棠” 螺旋云带 大暴雨 物理量场 水汽通道 卫星云图
下载PDF
台风“海鸥”影响南宁机场强降水过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远方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南宁机场雷达资料和自动观测站数据,对2014年9月16日至17日南宁机场出现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该强降水过程是由1415号台风"海鸥"中心北侧螺旋雨带及台风外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南宁机场雷达资料和自动观测站数据,对2014年9月16日至17日南宁机场出现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该强降水过程是由1415号台风"海鸥"中心北侧螺旋雨带及台风外围云系发展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低空急流是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建立者和维持者,物理量场显示水汽输送、动力条件、层结稳定性均为强降水云团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机场实况气象要素的突变对于暴雨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南宁机场 强降水 螺旋雨带 中尺度对流云团
下载PDF
厦门机场“白鹿”台风强降水天气复盘分析
10
作者 史文倩 沈华平 徐志钦 《河南科技》 2020年第22期151-153,共3页
本文通过对2019年11号台风“白鹿”强降水对厦门机场影响过程进行复盘分析发现:此次台风的特点为路径相对比较稳定,台风外围的螺旋云带给厦门机场带来强降水天气。通过实况与发布的报文、警报对比分析发现,台风登陆后上午的降水预报较... 本文通过对2019年11号台风“白鹿”强降水对厦门机场影响过程进行复盘分析发现:此次台风的特点为路径相对比较稳定,台风外围的螺旋云带给厦门机场带来强降水天气。通过实况与发布的报文、警报对比分析发现,台风登陆后上午的降水预报较为准确,下午强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预计不足。台风气象服务总体效果不错,对台风的移动路径、厦门机场风速和风向转变的预报基本准确,及时启动灾害性天气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强降水天气复盘 螺旋云带 对比分析 气象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