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SENSITIVITY SIMULATION ABOUT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TYPHOON CHANCHU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文实 吴剑斌 +3 位作者 李江南 梁旭东 方杏芹 徐穗珊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0年第4期390-401,共12页
With the Reisner-2 bulk micro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fifth-gener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S.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PSU--NCAR) Mesoscale Model (MM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ith the Reisner-2 bulk micro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fifth-gener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S.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PSU--NCAR) Mesoscale Model (MM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icrophysical sensitivities of Typhoon Chanchu. Four different microphysical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with a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ir respective impacts in modulating intensity forecasts and microphysics budgets of the typhoon. The set of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hat comprised (a) a control experiment (CTL), (b) NEVPRW from which evaporation of rain water was suppressed, (c) NGP from which graupel was taken, and (d) NMLT from which melting of snow and graupel was removed. We studied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n the track, intensity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typhoon, as well as the kinematics, thermodynamics and vert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meteors in the inner core of the typhoon. Additionally, the budgets of the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in the fine domain were calculated to quantify the importance of each microphysical process for every sensitivity experiment. The primar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t is found that varying cloud microphysics parameters produce little sensitivity in typhoon track experiments. (2) The experiment of NGP produces the weakest storm, while the experiment of NMLT produces the strongest storm, and the experiment of NEVPRW also produces stronger storms than CTL. (3) Varying parameters of cloud rnicrophysics have obvious impacts on the precipitation, kinema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the typhoon and the vert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meteors in the typhoon's inner core. (4) Most budgets of cloud microphysics in NMLT are larger than in CTL, while they are 20%-60% smaller in NEVPRW than in 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chanchu cloud microphysics SIMULATION
下载PDF
DOPPLER RADAR ECHO CHARACTERISTICS FOR COLD AIR INTRUDING INTO TYPHOON CHANCHU
2
作者 魏应植 吴陈锋 +1 位作者 林长城 孙旭光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0年第1期82-85,共4页
With Doppler radar data from Shantou and Xiame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hort-term... With Doppler radar data from Shantou and Xiame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hort-term heavy rainstorm on 17 May 2006 caused by Typhoon Chanchu are studied. Doppler radar data indicates tha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800 to 1900 May 17, the azimuthal phase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adial wind maximums are asymmetric around the core radius of the typhoon, i.e., the radial win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rack is anomalously larger than that on the right side. Studies show that this is induced by the intrusion of cold air (northeasterly wind), which is primarily located at the mid-lower layers, lower than 4 kin; this is due to the intruding cold air that forces the atmosphere to uplift, enhancing the release of instability energy, which triggers the heavy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the cold air activity, the typhoon is rapidly weakened. Consistent with the radar-observed intrusion of cold air,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of wind data also shows that there are obvious large scalar wind values at the mid-lower layers (approximately 1-3 km) to the left of the typhoon center (1800 May 17), and in all regions--except those affected by the intruding cold air--the wind speed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rack remain larger than those on the left side. Furthermore, the Rankine model results confirm that northeasterly cold air is introduced to the typhoon at the mid-lower layers to the left of the track. Calculations also point out that there exists a frontal zone with high θse that tilt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with height and the super heavy rainstorm occurring in the south of Fujian province lies just near the fxontal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chanchu cold air Doppler radar data
下载PDF
冷空气侵入台风“珍珠”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25
3
作者 魏应植 吴陈锋 +1 位作者 林长城 孙旭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9-608,共10页
利用汕头和厦门的多普勒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等资料,研究2006年5月17日台风"珍珠"的短时特大暴雨特征。多普勒雷达探测表明,17日18~19 h,在台风"珍珠"的核半径附近,正、负径向速度极值区分布不对称,即台风前进方... 利用汕头和厦门的多普勒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等资料,研究2006年5月17日台风"珍珠"的短时特大暴雨特征。多普勒雷达探测表明,17日18~19 h,在台风"珍珠"的核半径附近,正、负径向速度极值区分布不对称,即台风前进方向左侧的径向速度明显地大于右侧,研究表明这种特殊情况是由于冷空气(东北风)侵入所导致的,而且该冷空气侵入主要位于4 km以下的中低层,正是因为冷空气侵入造成强迫抬升,加剧不稳定能量释放,触发强降水产生,冷空气影响后期导致台风迅速减弱。与雷达速度场回波观测到的冷空气侵入相对应,17日18 h NCEP风速资料显示在中低层(约1~3 km)台风中心偏西侧,存在明显的全风速高值区,而除了受冷空气影响部位外,台风前进方向的右侧各层风速仍然大于左侧。利用蓝金模式模拟结果,可进一步证实了在台风前进方向左侧的中低层,东北向气流侵入台风涡旋的事实。通过计算物理量表明,在冷空气侵入区域存在高θse密集锋区,θse密集带从底层向高层、由偏东向偏西、由偏南向偏北方向倾斜,闽南地区的特大暴雨就发生在高θse的密集锋区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珍珠” 冷空气 雷达回波特征
下载PDF
有云条件下HIRS/3资料的同化及其对“珍珠”台风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伟钰 万齐林 +2 位作者 张诚忠 黄燕燕 陈子通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8,共9页
卫星红外辐射资料直接同化容易受到云的影响,大量卫星资料在有云情况下无法直接同化,其原因之一就是初始云结构难以获取,而云结构是同化系统观测算子的重要输入参数,缺乏云的结构信息,观测算子无法模拟有云环境下的亮温。热带地区以及... 卫星红外辐射资料直接同化容易受到云的影响,大量卫星资料在有云情况下无法直接同化,其原因之一就是初始云结构难以获取,而云结构是同化系统观测算子的重要输入参数,缺乏云的结构信息,观测算子无法模拟有云环境下的亮温。热带地区以及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系统与云密不可分,要改进卫星辐射资料特别是红外资料直接同化的效果,需要获得较高精度的云三维结构。在GRAPES-3DVAR(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基础上,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对"珍珠"台风云结构的模拟,增加模拟的云参数作为GRAPES-3DVAR同化系统中RTTOV模式(fast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for TOVS,快速辐射传输模式)的输入参数,改进了有云环境下卫星资料直接同化的观测算子,研究了红外辐射资料直接同化的方法,并分析其对"珍珠"台风预报的影响。针对NOAA16(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HIRS/3(High Resolution Infrared Radiation Sounder,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仪3型)第4-8、10、13-19通道辐射亮温的同化试验表明,结合初始云结构信息改进同化系统观测算子,可以将红外辐射资料的观测信息同化到模式之中,改进台风温度、湿度结构,对短时降水预报有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台风 HIRS/3红外通道 同化
下载PDF
台风“珍珠”登陆期间动量通量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彭珍 宋丽莉 +4 位作者 胡非 秦鹏 马晓光 孙鉴泞 张宁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7,共7页
利用台风"珍珠"登陆前后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台风经过观测场地前后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动量通量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珍珠"经过观测场地前后的近地层气象要素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并且在台风前部存在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利用台风"珍珠"登陆前后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台风经过观测场地前后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动量通量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珍珠"经过观测场地前后的近地层气象要素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并且在台风前部存在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反映在风速能谱密度结构上,频率f在3×10^-4-2×10^-3Hz之间的中尺度信号对能谱的贡献比平稳天气形势下的能谱贡献大很多,尤其是顺风方向风速的能谱密度的峰值与湍流信号的峰值相当;动量通量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中心经过观测场地的前后三小时,近地层通量以向下输送的中尺度通量为主,湍流通量的贡献相对于中尺度通量较小,也是向下输送的;而在其他时段,近地层通量主要以向上输送的湍流通量为主,中尺度通量量值很小,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通量 中尺度通量 多尺度分析 台风“珍珠” 逆梯度输送通量
下载PDF
“珍珠”台风卫星红外通道亮温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6
作者 丁伟钰 万齐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2-580,共9页
热带地区云的覆盖率高,卫星辐射资料特别是红外通道的数值模拟容易受到云的影响,提高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卫星亮温资料的模拟能力,有助于热带地区数值模式的检验以及提高卫星资料直接同化的水平。首先,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 热带地区云的覆盖率高,卫星辐射资料特别是红外通道的数值模拟容易受到云的影响,提高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卫星亮温资料的模拟能力,有助于热带地区数值模式的检验以及提高卫星资料直接同化的水平。首先,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简称WRF)对""珍珠""台风的三维气象场,包括云结构特征,进行了模拟,并诊断分析了总云量、云顶气压等物理量;然后,结合快速辐射传输模式(fast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for TOVS,简称RTTOV)8.7版对""珍珠""台风的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仪3型(HighResolution Infrared Radiation Sounder,简称HIRS/3)红外辐射亮温进行了模拟,并且比较了有云和无云条件下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云的影响,RTTOV模式无法模拟出台风的结构特征;结合三维云特征的模拟量,RTTOV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HIRS/3第4-10、13-19通道的辐射亮温。加入云结构特征对峰值能量高度在云层以下的红外通道的模拟有正面影响,该方案既可以作为检验模式模拟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表明红外资料在热带天气系统的资料同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台风 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仪3型红外通道 快速辐射传输模式
下载PDF
强台风“珍珠”异常路径的特点、成因及预报 被引量:51
7
作者 李天然 吴婉萍 林良勋 《广东气象》 2006年第3期18-22,共5页
通过对强台风“珍珠”路径4个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影响台风移动的诸多因子及其对“珍珠”西行北折异常路径所起的作用分析,发现:大尺度环境场的调整(副高脊线东退南落、越赤道气流的变化、弱冷空气的变化等),使环境场对... 通过对强台风“珍珠”路径4个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影响台风移动的诸多因子及其对“珍珠”西行北折异常路径所起的作用分析,发现:大尺度环境场的调整(副高脊线东退南落、越赤道气流的变化、弱冷空气的变化等),使环境场对“珍珠”的引导作用减弱。弱环境流场与“珍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珍珠”西行北折的主要原因。SST的分布也有利于“珍珠”的加强和热力结构的变化,并影响“珍珠”的路径。“珍珠”的水平结构变化,特别是其热力非对称结构的变化,对路径的影响更为明显。各种主、客观预报对“珍珠”的移动路径作出了几乎完美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弱环境流场 热力非对称结构 西行北折路径 强台风“珍珠”
下载PDF
强台风“珍珠”引发广东沿岸灾害性海浪调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文君 宋萍萍 +1 位作者 冯伟忠 李希茜 《海洋预报》 2007年第2期52-59,共8页
强台风“珍珠”是2006年我国编号的首个热带气旋,它又是影响南海的“初台”,也是登陆华南沿岸的“初台”,生命周期长达10d。在“珍珠”生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来得早、范围大、强度强、路径奇、海洋灾害重等特点。本文对台风“珍珠”特性... 强台风“珍珠”是2006年我国编号的首个热带气旋,它又是影响南海的“初台”,也是登陆华南沿岸的“初台”,生命周期长达10d。在“珍珠”生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来得早、范围大、强度强、路径奇、海洋灾害重等特点。本文对台风“珍珠”特性成因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通过整理沿海海洋观测站及珠江口浮标的台风过程实测资料,对“珍珠”造成广东近岸、南海北部海域的灾害性台风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5月14~18日凌晨,南海海域持续受到4m以上巨浪影响,台风中心大浪区最大浪高达12m,台风“珍珠”给粤东沿岸造成了严重的海浪灾害;同时结合台风“珍珠”908灾害调查小组的调查数据,分析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及时、准确的海洋环境预报对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珍珠”灾害性海浪 海洋灾害调查 防灾减灾
下载PDF
“珍珠”台风强度及路径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姜丽萍 夏冠聪 +2 位作者 尤红 黄静 马慧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能量场、湿度场、辐散场以及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等多方面对"珍珠"的强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副高前期在南海的维持以及副高后期环流形势的调整是"珍珠"...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能量场、湿度场、辐散场以及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等多方面对"珍珠"的强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副高前期在南海的维持以及副高后期环流形势的调整是"珍珠"强度维持和路径突变的关键;南海海域维持高能区、弱水平风垂直切变、对流层上层强大的辐散场、以及充沛的水汽供应、风场动力非对称结构等是"珍珠"强度能维持的重要原因;西南季风、越赤道气流和副高南落而引发的东南风急流形成的季风汇合线是"珍珠"北翘的直接原因.台风风场结构中不对称强风速区的转移对台风路径改变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弱水平风垂直切变 不对称强风速区 转移 季风汇合线 “珍珠”台风
下载PDF
0601号强台风“珍珠”路径变化因子及降水特征
10
作者 柯文华 杨端生 寿绍文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利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结合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总能量场和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记录资料等,分析0601号强台风"珍珠"路径变化的原因以及逐时降水动态变化特点,并探讨了台风影响过程中强降水的主要成因.指出副高、西... 利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结合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总能量场和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记录资料等,分析0601号强台风"珍珠"路径变化的原因以及逐时降水动态变化特点,并探讨了台风影响过程中强降水的主要成因.指出副高、西风槽、高能区对台风运动的影响;台风中心降水和外围降水强弱有反相关的关系,降水较集中在台风路径的左侧;台风"珍珠"登陆前持续加强和对流强烈发展所形成的深厚系统是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基础,在卫星云图上密实的螺旋结构和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成是台风云带中出现强降水的显著特征,而特定区域地形的多方面影响是降水幅度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珍珠 路径 强降水特征 成因
下载PDF
0601号台风“珍珠”路径及舟山沿海风雨特征分析
11
作者 张伟红 何宽科 《海洋预报》 2007年第4期65-70,共6页
受0601号台风"珍珠"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2006年5月1 8日舟山普降暴雨,18日下午至19日早晨,舟山沿海海面风力达到11级,11级大风持续时间长达20个小时。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对台风"珍珠"路径和舟山风雨特征进行了分析,... 受0601号台风"珍珠"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2006年5月1 8日舟山普降暴雨,18日下午至19日早晨,舟山沿海海面风力达到11级,11级大风持续时间长达20个小时。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对台风"珍珠"路径和舟山风雨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台风"珍珠"移动路径属抛物线状登陆转向路径,它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影响形成的。对于早期登陆北卜的台风,预报上要着重考虑中纬度西风槽、冷空气与台风环流相互结合时降水、风力的不对称分布。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有利于台风暴雨的加强。台风环流与弱冷空气的相互作用促使台风倒槽发展,使结合区域强风出现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加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珍珠”路径 西风槽 副高 台风倒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