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弯矩曲率法的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延性及受弯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丁保安 范旭红 +2 位作者 郑可恪 操礼林 张兆昌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8,共8页
为研究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延性及受弯性能,对5根缩尺简支组合梁进行两点对称集中加载试验研究。通过对试件在加载作用下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截面应变沿高度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弯矩曲率法在组合梁加载过... 为研究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延性及受弯性能,对5根缩尺简支组合梁进行两点对称集中加载试验研究。通过对试件在加载作用下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截面应变沿高度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弯矩曲率法在组合梁加载过程中受力模拟的程序算法。基于简化塑性理论公式对组合梁的截面弯矩进行理论计算,两者对比试验结果比较吻合,从而有效验证了弯矩曲率法的合理性,并依据构件计算所得的截面曲率与位移延性系数对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延性开展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静载试验 弯矩曲率法 延性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延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石启印 黄周瑜 李爱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12,共7页
为探讨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延性,对9根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其延性与破坏类型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延性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翼缘板宽度、剪力连接系... 为探讨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延性,对9根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其延性与破坏类型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延性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翼缘板宽度、剪力连接系数、混凝土强度、横向配筋率和底部钢板的屈服强度——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上述5个因素对组合梁延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位移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延性主要取决于它的破坏类型,其位移延性系数为2.4~4.3;发生延性破坏的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位移延性系数高于相同用钢量的钢筋混凝土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延性 剪力连接系数 静载试验 灰色关联分析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新型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薄弱截面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静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5-826,共2页
新型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高、延性好且便于施工、应用前景广阔。针对这种新型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两个受力薄弱截面,并根据试验,分析其具体位置和形成原因,对薄弱截面采取抗剪、抗滑移措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 u包钢组合梁 薄弱截面 抗剪及抗滑移措施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抗扭的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石启印 蔡建林 +2 位作者 陈倩倩 李爱群 秦卫红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170,共9页
共进行了5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扭转试验,其中2根用于研究纯扭性能,3根用于研究复合受扭性能。测得了试件的扭矩-扭率曲线,钢筋扭矩-应变曲线,外包钢的应变分布及混凝土的应变分布。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组合梁的受扭承载力... 共进行了5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扭转试验,其中2根用于研究纯扭性能,3根用于研究复合受扭性能。测得了试件的扭矩-扭率曲线,钢筋扭矩-应变曲线,外包钢的应变分布及混凝土的应变分布。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组合梁的受扭承载力由混凝土翼板以及外包钢与混凝土翼板组成的箱型梁两者共同承担。弯扭比是影响构件受扭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当其它条件相同,弯扭比在3左右时,组合梁受扭承载力达到最大。该文对组合梁受扭性能进行了弹塑性理论分析,提出了组合梁纯扭及复合受扭作用下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采用变角空间桁架模型,提出了该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及复合受扭作用下发生扭型破坏时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u包钢 试验研究 纯扭 复合受扭 弯扭比 配箍率 变角空间桁架模
下载PDF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丽华 李爱群 +2 位作者 鲁风勇 娄宇 李培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660,共5页
介绍了2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强度、延性和钢筋、钢板的应变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包钢-混凝土组合... 介绍了2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强度、延性和钢筋、钢板的应变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具有较强的受剪承载力、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混凝土 节点 受剪承载力 延性 耗能能力
下载PDF
新型U形外包钢-钢筋砼T形截面组合梁的试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石启印 范旭红 WOLFGANG Froncke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92,99,共6页
对新型U形外包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在施工状态下及在正常使用(组合)状态下的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观察到的结构工作性能与试验前对其工作性能的预测基本一致。该组合梁在施工状态下,外部U形钢板独自承担着来自预应力砼预制板构件的... 对新型U形外包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在施工状态下及在正常使用(组合)状态下的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观察到的结构工作性能与试验前对其工作性能的预测基本一致。该组合梁在施工状态下,外部U形钢板独自承担着来自预应力砼预制板构件的偏心荷载,在该偏心荷载作用下,构件产生很小的变形。对于跨度为6m的边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梁的跨中截面处设置一个临时支撑,用来阻止U形外包钢的侧边钢板的扭转屈曲变形。在正常使用(组合)状态下,该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试验值大大超过有限元软件的理论计算值。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表明,该组合梁结构具有很好的延性。在试件破坏前,组合梁中的混凝土和U形外包钢截面之间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包钢组合梁 受力性能 试验研究 荷载-位移曲线 延性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路淼 石启印 王莉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为克服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体系。设计制作了一榀一跨两层型钢混凝土柱-外包钢砼梁的组合框架结构模型,并通过施加恒定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 为克服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体系。设计制作了一榀一跨两层型钢混凝土柱-外包钢砼梁的组合框架结构模型,并通过施加恒定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对模型框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现行规范及作者新研究外包钢组合梁计算理论所设计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在地震时能形成梁铰破坏机制,框架的变形能力、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均满足延性框架的抗震要求,且模型框架的有效延性系数达到了7.93。可见,新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钢框架结构和型钢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试验 低周反复水平荷载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操礼林 石启印 李爱群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8-70,77,共4页
针对普通混凝土组合梁在理论及工程应用上存的问题,首先提出了新型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8根足尺简支梁的试验研究,考虑的主要参数有截面几何特性、混凝土强度、跨高比等,分析了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试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 针对普通混凝土组合梁在理论及工程应用上存的问题,首先提出了新型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8根足尺简支梁的试验研究,考虑的主要参数有截面几何特性、混凝土强度、跨高比等,分析了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试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关系和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认为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较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与一般的组合梁比较,其抗弯承载能力更高,延性好,施工方便,耐久性更高,整体经济效益优良,适用于跨度较大的结构。采用三维实体模型,对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 试验研究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受弯承载力 高强混凝土
下载PDF
装配式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竖向受力性能分析
9
作者 王霄 杜德润 +2 位作者 邱天朔 毛新元 姚世杰 《特种结构》 2024年第6期6-11,共6页
本文构建了装配式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体系,通过有限元分析整浇式和装配式组合楼盖竖向受力性能区别,探究装配式组合楼盖的可行性。对装配式双向组合楼盖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运用塑性铰线法和比拟板法计算楼盖“板式破坏”和“梁式... 本文构建了装配式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体系,通过有限元分析整浇式和装配式组合楼盖竖向受力性能区别,探究装配式组合楼盖的可行性。对装配式双向组合楼盖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运用塑性铰线法和比拟板法计算楼盖“板式破坏”和“梁式破坏”两种基本破坏模式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装配式组合楼盖与整浇式组合楼盖在极限承载力方面没有较大区别,刚度有所下降,但仍有较好使用性能;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较为准确判断结构的破坏模式,可为此类结构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装配式组合楼盖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技术经济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静 陈宝海 蔡建林 《辽宁建材》 2010年第9期35-37,共3页
设计了新型外包钢—混凝土梁、传统的I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普通钢筋混凝土三种形式的结构体系,通过MATLAB计算软件和EXCEL数据分析软件比较研究在不同跨度和跨高比条件下,三种梁的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抗弯刚度、跨中挠度和造价曲... 设计了新型外包钢—混凝土梁、传统的I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普通钢筋混凝土三种形式的结构体系,通过MATLAB计算软件和EXCEL数据分析软件比较研究在不同跨度和跨高比条件下,三种梁的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抗弯刚度、跨中挠度和造价曲线,为新型外包钢—混凝土梁结构体系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I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 普通钢筋混凝土 比较和研究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栓钉应力分析
11
作者 赵静 石启印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高、延性好、便于施工,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对这种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栓钉应力研究并不是很充分,应用有限元软件对一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栓钉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为进一步...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高、延性好、便于施工,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对这种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栓钉应力研究并不是很充分,应用有限元软件对一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栓钉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栓钉的布置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抗剪栓钉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扭矩计算
12
作者 赵静 蔡建林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1,共4页
在对5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纯扭和复合受扭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种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和复合受扭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工作机理以及裂缝发展分布的情况,比较分析了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扭矩—扭率、荷载—应变、弯矩—... 在对5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纯扭和复合受扭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种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和复合受扭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工作机理以及裂缝发展分布的情况,比较分析了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扭矩—扭率、荷载—应变、弯矩—挠度、荷载—裂缝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组合梁受扭性能的弹塑性理论分析,提出了组合梁纯扭及复合受扭作用下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采用变角空间桁架模型,提出了该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及复合受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评估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依据,丰富了组合梁受扭性能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纯扭 复合受扭 开裂扭矩 极限扭矩
下载PDF
新型PBL键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
13
作者 韦灼彬 赵政弘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3,66,共5页
基于理论分析,建立了新型PBL键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推导出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4.5对组合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表明:新型PBL键外包钢-混凝土... 基于理论分析,建立了新型PBL键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推导出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4.5对组合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表明:新型PBL键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试验值、简化计算值和模拟分析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键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抗弯承载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外包内翻U形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负弯矩区有效翼缘宽度分析
14
作者 江世永 吴泓滔 刘向刚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1-48,57,共9页
外包内翻U形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作为一种新型组合梁,其负弯矩区有效翼缘宽度被研究得甚少。为了探索该种新型组合梁负弯矩区有效翼缘宽度的影响因素,在本课题组负弯矩区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有效翼缘... 外包内翻U形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作为一种新型组合梁,其负弯矩区有效翼缘宽度被研究得甚少。为了探索该种新型组合梁负弯矩区有效翼缘宽度的影响因素,在本课题组负弯矩区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有效翼缘宽度的变化规律,并针对跨中截面详细研究了荷载类型、宽跨比(b_(f)/L_(0))和高厚比(h/h_(f))对弹性和弹塑性阶段有效翼缘宽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荷载类型下,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有效翼缘宽度大于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有效翼缘宽度;当b_(f)/L_(0)<0.40时,有效翼缘宽度系数β近似等于1.00且不随宽跨比变化,当0.40≤b_(f)/L_(0)≤1.00时,β随宽跨比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减小,弹塑性阶段的β略大于弹性阶段的β,且减小率小于后者;高厚比对有效翼缘宽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翼缘宽度的简化计算公式,并与《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的公式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的计算结果,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得更好;规范计算结果与另外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内翻u形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 负弯矩区 有效翼缘宽度 有限元分析 简化公式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云 石启印 +1 位作者 李爱群 秦卫红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5,共4页
基于5根新型外包钢-T形截面混凝土组合梁受纯扭作用的试验成果,采用ANYSY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编制了命令流,对纯扭作用下组合梁的受扭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FEM)。FEM分析考虑了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包钢和混凝... 基于5根新型外包钢-T形截面混凝土组合梁受纯扭作用的试验成果,采用ANYSY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编制了命令流,对纯扭作用下组合梁的受扭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FEM)。FEM分析考虑了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包钢和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较好地模拟了新型外包钢—混凝土T形截面组合梁以及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受扭构件的受力、破坏全过程。模拟得到构件的扭矩-扭率关系曲线以及构件的极限扭矩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所建模型分析组合梁受扭全过程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所编制的APDL命令流程序对组合梁受扭计算的有效性,为组合梁受扭设计提供了实用的计算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混凝土T形截面组合梁 纯扭 有限元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丽华 李爱群 +2 位作者 鲁风勇 娄宇 李培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7,共7页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与柱连接节点的构造还有待合理设计并试验验证。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设计4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与柱连接节点的构造还有待合理设计并试验验证。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设计4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强度、延性和钢筋、钢板的应变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剪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探讨,提出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钢筋混凝土 节点 受剪承载力 延性 耗能能力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彦 周学军 +1 位作者 姜伟 姚宗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2-8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形式:隔板贯通部分钢筋贯穿式节点。设计了3个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利用ANSYS软件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节点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形式:隔板贯通部分钢筋贯穿式节点。设计了3个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利用ANSYS软件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节点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节点破坏形态、应力分布、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发生梁端塑性铰破坏模式的节点滞回性能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楼板厚度、U形钢壁厚、组合梁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贯通隔板厚度以及轴压比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楼板厚度和U形钢壁厚对节点滞回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组合梁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对节点滞回性能影响较为显著,贯通隔板厚度和轴压比对节点滞回性能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节点 滞回性能
下载PDF
外包U形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学军 王晓晔 张元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63-168,共6页
对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组合结构一种节点形式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研究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得到构件的应力分布、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滞回曲... 对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组合结构一种节点形式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研究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得到构件的应力分布、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滞回曲线等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组合节点承载能力强,刚度大,稳定性好,破坏形式为正截面受弯破坏,但耗能能力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方钢管混凝土 梁柱节点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滞回曲线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隔板贯通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彦 周学军 +1 位作者 韩雪野 刘于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8-13,共6页
在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构造和受力特点,提出两种新型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形式:隔板贯通部分钢筋贯穿式节点和隔板贯通钢筋截断式节点。设计多个节点试件,... 在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构造和受力特点,提出两种新型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形式:隔板贯通部分钢筋贯穿式节点和隔板贯通钢筋截断式节点。设计多个节点试件,并利用软件ANSYS对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两种不同构造形式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节点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模态基本一致,均为梁端塑性铰破坏,其中钢筋截断式节点承载力略大于部分钢筋贯穿式节点;两种节点的滞回曲线形态相似,滞回环较饱满,节点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大于0.35,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隔板贯通式节点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德润 李爱群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1-704,共4页
外包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的组合结构形式,它吸收了其他组合梁的优点并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施工方便,工业化生产和综合经济指标好等特点,成为一种更有应用前景的组合构件。其截面形式包括轻钢-混凝土组合梁、... 外包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的组合结构形式,它吸收了其他组合梁的优点并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施工方便,工业化生产和综合经济指标好等特点,成为一种更有应用前景的组合构件。其截面形式包括轻钢-混凝土组合梁、帽形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和新型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u钢梁 包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